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151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八路军刚打了一场为期两个多月的破袭战,各部队都有不小的损失,一时兵源紧缺补充不上。
  此时独立团在榆村一战后只剩五百多人。这要是排着队补充,什么时候才能轮得上。
  这训练好啊!
  拉出来是一个连,拉回去就是一个营,这便宜还能不占?
  首长心下呵呵一笑,这两家伙就演吧,这点心思还能瞒得过我?
  行,就如你所愿,看你们有没有本事拿走!


第256章 粉丝
  当天下午七连就被调到了总部。
  部队一上来,谢宝庆就满脸期待的问:“连长,咱们这一回……又要装备什么好东西了?”
  原来,上一回独立团被拉到总部就装备了火箭筒,这次却只调了七连上来,战士们就都以为这回肯定是有更好的装备,于是路上个个都兴奋得哇哇叫,赶路时也是争先恐后的,生怕迟了就轮不上。
  王学新一边在纸上写着训练计划一边淡淡的回了声:“哪有什么好东西,这一回是真来训练的!”
  “别逗了,连长!”谢宝庆呵呵笑了起来:“榆村那一仗毁在咱连手里的坦克都有五辆,五辆啊……咱连要是还要练,哪个连还不要练?”
  王学新把手里还未完成的计划草案往谢宝庆面前一推,说:“要不你以为我写着啥呢?”
  谢宝庆虽说不识字,但见王学新一脸严肃,这才有些信了,他紧张的问:“连长,真要训练?这是咋回事呢?”
  “别担心!”王学新回答:“不只我们要练,全军都要练,我们练完了再教别人!好事儿”
  谢宝庆“哦”了一声这才放心了。
  谢宝庆一行之前当过土匪,对这方面特别敏感,刚才还以为又是哪犯了错误呢。
  王学新跟谢宝庆商量了下,决定釆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训练原则。
  所谓的“从上到下”,指的就是从副连长、排长、班长开始练,只有这些骨干学会了才有办法训练其它战士。
  其中有个问题,就是全连一共三个排长九个班长,再加上副连长一共十三人。
  而一个班通常是十人,人数上有些出入。
  于是王学新就让副连长和三个排长轮番整那九个班长……班长通常是战士里的老兵、尖兵,就该有被折磨的觉悟。
  “从下到上”,那就是班长学会了后,就以班为单位带着战士练,班练完了再到排一级,最后再往上到连级。
  七连练起来没多大困难,他们怎么说也是三营的主力,大多数都是老兵,虽说以前也不懂这些规矩,但毕竟有实战经验,所以一点就通一练就会,不过两天的功夫就有模有样了。
  这时参谋长就找上来了。
  “王学新同志!”参谋长是带着几个文书和警卫员上来的:“整个训练过程我们都要详细记录,四百名新兵明早就到。另外,这几个警卫员要一同参与训练,有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王学新挺身回答,往参谋长身后一看,发现警卫员正是陈强那个班,此时正笑嘻嘻的朝王学新挤眼呢。
  后来王学新才知道,陈强这些警卫员被安排下来是陈福军主动要求的。
  当时陈福军正好去指挥部查岗,无意间听到首长和参谋长正讨论新战术的问题。
  原本陈福军还不以为然。
  什么新战术嘛,搞来搞去还不都是打手榴弹再冲锋!
  要不就是火力掩护多加一挺机枪什么的。
  陈福军在部队里呆久了,这些东西他是听多也见多了,变来变去也就那样。
  但仔细一听,却大吃一惊,这回可真他娘的不一样了。
  那什么排成三角形分工协同,不就是老兵进攻时常干的吗?
  接着就听到首长夸道:“小东北这战术还真不赖喔,灵活多便又简单易行,这家伙还真有两手!”
  参谋长感叹道:“首长,这充分证明您当初把小东北送到部队去煅炼是正确的,这不,小东北这聪明劲用到部队上了!”
  首长点了点头,如果没有在部队里带兵打仗,怎么可能会想到这些东西嘛!
  这时陈福军就站不住了,他走进指挥部在首长面前一挺身,说道:“报告,警卫连请求参与训练!”
  首长脸色一沉,说道:“陈福军,你搞什么名堂?人家这是用于作战部队的战术,你凑什么热闹!”
  “首长!”陈福军说:“您想想,有一天咱们部队全都用上了这战术,那跟敌人一打,敌人肯定也知道这战术。到时敌人都学会了再来打偷袭,就咱们警卫连不会……那怎么行?”
  陈福军这说的倒有几分道理。
  就算警卫连用不上这战术,但警卫连是保卫工作的,他们也得防着敌人用。
  要防敌人用自己就首先得会,然后才能找其中的破绽或至少有准备。
  参谋长劝着首长:“反正小东北那都练几百号人了,也不差这几个,安排一个班去学学也好,有备无患!”
  首长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强子这个班再一次被调来与王学新合作。
  强子一上来就紧紧的握着王学新的手,呵呵笑道:“王连长,行啊!干翻了鬼子二十辆坦克外加五辆装甲车,还开着坦克冲进了榆村……想想都过瘾!有空跟咱们讲讲呗?”
  “你这消息,灵啊!”王学新说。
  如果只知道独立团打掉了鬼子一个战车中队倒不奇怪,这事早就在八路军中传开了。
  但强子却能准确的报出坦克和装甲车的数量,这就让王学新有些意外了。
  “瞧您说的!”强子笑着回道:“这还需要消息灵……咱连长那是把独立团的事当教材说呢,每场战斗都记录下来,一个细节都不漏,然后集中学习并做战术总结!完了再写报告……”
  这一来王学新就更奇怪了:“你们这,都是警卫连呢,学习这个干啥?”
  “这您就不知道了!”强子凑上来说道:“连长说了,咱们要学习的不是开坦克,也不是打坦克,要学习的是小东北同志那种随机应变的打法,这话在理啊,所以一个个学得特认真!”
  后来王学新才知道,警卫连学习这些其实不只是强子说的那样。
  这时的警卫员都是部队里的好手挑出来了,他们多少都有些怀念那些曾经的日子,都还保留着驰骋沙场尽情杀敌的心思,只是受任务限制无法实现,就只好把王学新这一场场仗当故事看了,也算是一偿自己的心愿。
  其实不只是陈福军的警卫连,整个警卫营都差不多。
  因此,王学新在总部特别受欢迎,那些警卫员差不多都是王学新的粉丝,看到王学新时不自觉的脸上就会露出惊喜的笑容,就差眼里没冒出小星星了。


第257章 补充兵
  王学新原以为这次的补充兵还像以前一样是游击队员。
  游击队员虽说素质不怎么样,但精神面貌不错积极性强,大多与鬼子有血海深仇,立场坚定、战斗坚决。
  这样的兵源就没什么可挑剔的,需要的就是训练和打磨。
  然而,很快王学新就发现自己想多了。
  王学新所在的训练营,是独立团之前的驻地,这个山头因为弯曲狭长有些像牛角,于是被战士们称为“牛角山”。
  独立团进驻时在这一带搭盖了几十间木屋,这会儿它们就被王学新用作营房。
  天气越来越冷,由于木屋里没有炕,为了抵御寒风,战士们是想尽了办法:用废纸、破布甚至是杂草将木头之间的缝隙塞满,整个木屋看起来像是打满了补丁,又像是从垃圾堆里钻出来挂着许多东西的乞丐。
  但即便是这样,晚上战士们还是冻得直打哆嗦……那刺耳的寒风是无孔不入,从任何一个可以进来的空隙钻,然后一丝丝的带走战士们的体温。
  王学新比较幸运,他只被冻了一晚。
  被冻的滋味不好受,整晚半睡半醒的,睡着被冻醒,冻醒了又睡着,有时还真想干脆不睡起来跑几圈暖暖身子。
  第二天苏欣就来了,她头戴一顶圆边线帽,身穿灰色束腰大衣,脖子上还围了条宽大的白围巾,显得颇为时尚。
  她进屋后将手里的脸盆和麻袋往旁边一放,就带着责怪的语气问:“小王同学,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
  “人家这不是有任务吗?”王学新一边跺着脚一边翻看训练记录,头也不抬的回答:“哪像你苏大主任这么空闲!”
  苏欣“切”了一声,说:“这里到兵工厂也就两里地,有任务也不差这点时间吧?”
  王学新没回答,其实他满脑子都是训练,压根儿就没想着去兵工厂走一走。
  苏欣一边帮王学新收拾着屋子一边说:“你要再不去啊,只怕就见不着兵工厂了!”
  “怎么?”王学新一愣,抬头问:“兵工厂要搬了?厂长没说话啊,要搬哪了?”
  苏欣笑道:“还在鲁家沟,厂长也许认为没什么好说的吧!你忘了之前自个整出的地道吗?首长出于安全考虑,把兵工厂分批搬到地道和山洞里,现在已经搬走一部份了!”
  王学新“哦”了一声,然后好奇的问正在往脸盆里倒着东西的苏欣:“你在做啥?”
  “炭啊!”苏欣随手把漏出的几根捡回脸盆里,回答:“厂长让送来的,说你这边没炕,这炭点了白天可以烤火,晚上往床下一塞,就不冷了!”
  王学新“哦”了一声,暗道张万和还真是有心。
  后来才知道张万和压根就不知道这事,王学新是被苏欣给骗了,这些炭都是苏欣自个存下来过冬的。
  知道这事时,王学新就没心没肺的想,不就是一盆炭吗?又不值几个钱,干嘛要拐着弯的说是别人给的!
  不过这炭还真管用,点了后屋里头温度就高了许多,往旁边一放就暖哄哄的,晚上睡觉也暖和了。
  受这启发,王学新就让战士们上山打柴,然后自己动手烧炭取暖……这时期什么都缺,不管什么都得自己动手。
  这天,王学新正观看战士们训练,远远的就看到一支部队背着步枪列着整齐的队形走来。
  王学新起初没在意,以为是经过的友军,等看到参谋长在旁边时就感觉不对了。
  难道这支部队就是补充兵?
  不是说好的新兵吗?
  怎么看起来像支训练过的军队!
  参谋长上前与王学新互相敬礼,然后就介绍着身边的战士:“这位是谢保林同志,你们应该见过面!”
  “见过吗?”王学新一愣,打量一下这个叫谢保林的战士。
  这是个长得斯文白净带了点书生气的战士,似乎跟往常见过的八路军不像。
  再看看谢保林身后的兵,王学新就明白了……他们是伪军,投降的伪军。
  果然,下一秒就见谢保林挺身叫道:“长官好,我们在榆村见过!您在坦克上,我就是那个向您投降的上尉!”
  王学新:……
  他娘的,不只是伪军,还是自己亲手俘虏的伪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1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1/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