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异能,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投资时代_分节阅读_第255节
小说作者:依稀初见   小说类别:都市异能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5-12 22:49:14
  “金融市场,没有普世的赚钱规则。”徐详对于俩人的夸赞,并不怎么在意,微笑地道,“我总结的规律,除了最开始那段时间有一点用,能够赚到一点钱以外,现在,其实……已经并不适用了,毕竟‘二八定律’影响下,根本就不存在让绝大多数进入市场的普通人赚钱的道理。”
  “在我看来,投资根本就没有‘圣经’。”
  “因为一切的投资‘圣经’,都不符合市场‘二八定律’的本质逻辑。”
  “更何况,A股市场在我看来,也并没有‘价值投资’生长的土壤,我们大家,包括市场上所有的投资群体,无论机构、游资,还是散户,其本质,就是一场零和博弈,赚的是股价涨跌的钱,而非企业分红、公司内生成长的钱。”
  “徐总这话,说得过了吧?”在苏禹和谢晚婷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一位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淡淡地扫了一眼徐详,以及苏禹和谢晚婷三人,很不认同地道,“综合全球金融市场历史来看,只有‘价值投资’这一条路,才是正途,风雨几十、上百年,做零和博弈、投机的,谁走到了最后?”
  “而且,当前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者,股神巴菲特先生,一生遵循的,就是‘价值投资’理念。”
  “反而是投机……”
  “连杰西·利弗莫尔这样的投机天才,最终都失败了。”
  “我并不是说‘价值投资’这条路行不通。”徐详淡淡扫了对方一眼,回应道,“而是说这条路在A股不适合,至少……目前来说不适合。”
  从他炒股开始,什么路子,什么理论,他都尝试过。
  结果……
  屡屡失败后,也只有通过短线情绪炒作,遵循消息面和基本面进行预期博弈的这条路,成功了。
  “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市场环境,决定投资策略。”苏禹在俩人争论间,插话道,“A股市场,要想‘价值投资’成为主流,那首先上市的企业们,应该有长期发展的决心和意愿,而不是觉得上市完成,就完成了财富的积累,开始借助市场快速套现,收割市场散户和跟进的投资机构。”
  “而当前……”
  苏禹顿了顿,说道:“当前市场中的绝大部分企业,都没有长期发展的决心和意愿,毕竟企业发展是困难的,但借助市场流动性,快速套现,收割市场散户和跟进的投资机构,只是动动手指,发一发公告的事情。”
  “在投资环境没有改变之前,谈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那就是空中阁楼。”
  “就算在场的诸位,信奉‘价值投资’这条道路的,能够坚定持有一支股票三年、五年的,恐怕也是极少数吧?”
  “其实,在我看来……”
  “盯着季报、半年报、年报炒作的所谓‘价值投资机构’,与借助着市场情绪,进行预期博弈的资金,并没有什么区别。”
  “大家说白了,都是在做预期管理,赚股价波动的钱罢了。”
  “我看啦,大家也没必要争论哪条路对,哪条路错。”明辉资本的许仲继呵呵笑道,“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能在市场中赚到钱,只要能够提升基金产品的净值,能够让投资者更信任我们,再我看来……哪条路都是对的。”
  “黑猫、白猫,抓到耗子的,都是好猫吗?”有人反驳道,“许总,你这话,可就不太对啊,错误的投资理念,会把市场投资环境,引导向错误的方向,如果A股市场一直是以零和博弈,情绪炒作为主的话,那10年、20年,恐怕也再难以越过6124点位,迎来长牛格局。”
  “都说我们与国外金融市场差距巨大,投资环境与每股差距悬殊。”
  “也有很多人吐槽A股牛短熊长,美股牛长熊短。”
  “最根本原因是什么?是我国的市场潜力和企业成长潜力,远不如美股上市企业吗?是我国的综合国力、经济提升,远不如美国吗?”
  “并不是……”
  “是因为国内的投资环境,上至企业,下至市场参与者,都只想着通过市场情绪和短期预期炒作,零和博弈,彼此收割,没有长远的投资理念。”
  “牛短熊长,有投资环境的原因,但若说市场长牛的基础逻辑条件,也是投资环境,就有些不合适了吧?”苏禹微笑地回应道,“推动市场股价上涨的基础条件,是增量资金,是买卖双方的供需关系造成的。”
  “而支撑增量资金入市,以及买卖双方供需关系转变的基础条件。”
  “则是市场的赚钱效应。”
  “也就是说……只有市场拥有着赚钱效应,投资者们看见能够在市场中赚到钱,才会持续不断的入场。”
  “打个比方……”
  苏禹顿了顿,说道:“当前市场,银行、证券、基础建设、地产、白酒消费、白电消费等行业股票,无论估值还是股价,够便宜了吧?符合价值投资的条件了吧?但各位无论是私募、公募机构成员们,有谁毫不犹豫地在这些领域内大举增仓,捡这些便宜筹码吗?”
  “没有!大家并没有这么做。”
  “反而是目光依然汇聚在市场火热的‘新经济’领域。”
  “而且,这些行业股票,为何估值已经到达历史极值,但就是不涨呢?”
  “因为持续的踩踏效应,以及流通性匮乏效应下,这些行业领域的赚钱效应极差,共同的预期里,大家认为投资这些股票,赚钱的难度极大,于是在人性的情绪影响下,买卖间的供需关系无法改变,也没有足够的增量资金入场支撑股价和流动性,那么……自然股价就很难涨。”
  “市场中,价值和股价,并不具备趋同性。”
  “纵然有价值回归的说法,但价值什么时候会回归,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乃至十年,谁能说得清楚?”
  “与其追寻随时在变动,虚无缥缈的价值。”
  “还不如拥抱预期和情绪,在人性的贪婪和恐惧中,来进行投资。”
  苏禹侃侃而谈,表达着自己的投资、交易见解,同时……也反驳着一些机构成员的旧有投资理念。
  一时间,可谓是锋芒毕露。
  徐详听着苏禹与对方辩驳的话,听着他对于A股市场,乃至国内、国外整个金融市场的见解,内心颇有震动,同时……也隐隐生出了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毕竟对方的投资理念,与他多有共通之处。
  谢晚婷望着苏禹侃侃而谈,意气风发的样子。
  听着他那些不是很正统,但绝对鞭辟入里,对她很有启发的投资见解。
  明媚的眼睛里,也涌现出一抹激动的色彩,内心多有触动,对这个年纪跟她差不多上下,但远比她厉害的年轻人,涌起了不少好感。
  明辉资本的许仲继,望着苏禹‘舌战群儒’的样子,也是微笑颔首,颇觉得与有荣焉。
  毕竟,在他看来……
  苏禹是出自‘禹杭金融圈’的,此刻在整个业内精英汇聚,展开大辩论之际,苏禹所代表的,不只是苏禹自己,还有整个‘禹杭金融圈’的面子。
  除了徐详、谢晚婷、许仲继、高天和这些已经认识苏禹的业内人士。
  其他的,或刚刚到来,或早已到来,不认识苏禹的业内人士,在看见这么一个青年锋芒毕露,毫不示弱地与许多成名基金经理辩论,且分享的一些技巧、理论均十分契合国内金融市场,均是流露出震惊、震撼的神色。
  “财富路之名,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后续到来的业内人士里,华信证券自营投资部总经理屠远华眼看着苏禹意气风发的样子,呵呵笑道:“果然成名之辈,都非侥幸,这年轻人……未来前途无量啊!”
  “屠总这么看好?”屠远华身边,基金业协会副会长,也是前华金公司投资策略部总经理周邦耀微笑地道,“投资这条道,不走个五年、十年的,都难以辨别真金啊,这年轻人……看上去天赋是不错,但未来能走多远,可并不一定。”


第250章 牛市基础之论
  “就凭这个年纪,这番见解,至少也比你我走得远啊!”屠远华呵呵笑道。
  周邦耀沉思了一会,说道:“如果以二三十年前的你、我来论,自然是比我们都强,但这二三十年以来,业内灿若流星的人物,可也不少,最终能够一直进步,持续长青的,又有几人呢?”
  “是没有几人。”屠远华轻笑地道,“但在同龄人阶段,能够对金融市场交易,有这么深的理解,在我所遇见过的人里,这年轻人,已经算是独一份了,就这年轻人刚刚所说的这番话,可不是偶然站在市场风口上,侥幸成功的某些人,能够说出来的,就凭着他的这番理解,未来……怎么也不会太差。”
  “可惜啊……”
  顿了顿,屠远华又叹道:“这年轻人原本应该是我们‘华信证券’系统内的成员,没想到底下营业部根本就没留住。”
  对于底下营业部放跑这么一位优秀人才,屠远华内心一直耿耿于怀。
  他想着……如果苏禹还在华信证券营业部那该多好?他一纸调令,将其调来燕京总部,相信不用几年时间,他所执掌的自营投资部就能焕然一新,而苏禹,也极大可能会成为他平生最得意的学生。
  “哟……没想到他还出自于你们华信证券啊!”周耀邦微微打趣了一句,“这样的人才没留住,那还真是可惜。”
  “不过你们公司,内部人才培养和职业发展问题,许多沉疴顽疾。”
  “确实也该改一改了。”
  “我记得好像‘明日资本’的杨凌峰,也是从你们华信证券出去吧?之前名声、能力不显,但一出你们华信证券,就一发不可收拾,这可不是第一次了。”
  “想笑你就笑吧!”屠远华轻咳了一声,说道,“有些沉疴顽疾,不是说改,就能轻易改的,你以前不也在华金公司待过吗?有些事……是由你、我说了算的吗?一切……还不得听安排。”
  自营机构、公募基金,与私募公司,有本质的不同。
  不但所受市场监管程度不一样,在投资策略方向上,也会受到一些干扰,更遑论是在内部制度改革方向上了。
  别说他只是华信证券一个市场投资部门的总经理。
  就算他是整个华信证券集团的总经理,要想改变公司的一些既有制度,那也是困难重重,不知道要动到多少人的蛋糕。
  “这倒也是!”周邦耀微微点了点头,正准备再挤兑好友两句。
  这个时候,其他与俩人相熟的业内人士,已经围拢过来,争先恐后地与他们打招呼,毕竟俩人不管是身份、地位,在业内来说,都算是前辈,而金融圈、基金圈,虽然论资排辈没那么严重,但必要的一些对于业内前辈的尊重,还是有的。
  随着人越来越多……
  在下午6点钟之后,晚宴开始。
  “苏总……”晚宴中,谢晚婷与苏禹同坐一桌,只见其微笑地道,“之前听了苏总对于市场交易地总体见解,很有感触,但不知道苏总对于市场的宏观层面如何看待?当前市场具备牛市基础吗?”
  “谢小姐觉得呢?”苏禹没有主动回答,而是反问道。
  谢晚婷沉思了一会,说道:“按照你之前说的理论,即市场赚钱效应和增量资金来看,我觉得牛市的基础,已经具备了。”
  “今年的市场行情走向,比之前两三年时间,明显要好一些。”
  “互联网金融、手机游戏、沪市自贸区、重组借壳、智能手机产业链……众多概念行情接二连三的演绎。”
  “特别是在6月底,市场经过一轮较深的调整后。”
  “感觉市场走势,反而变得轻松了起来,市场赚钱效应,以及增量资金的持续进入,也比上半年更加剧烈了一些。”
  “年初整个市场平均两三百亿的成交额,现在……却平均有了1000亿的成交额。”
  “单以量能计算,就扩大了3倍有余。”
  “这证明增量资金一直在进入,证明市场广大投资者,在持续的赚钱效应下,对于牛市的信心,正在全面复苏。”
  “所以,我觉得……”
  “无论是从赚钱效应方面,增量资金方面,还是市场行业基本面转变方面,或者是监管层态度方面……无论宏观、微观,都是支持市场走牛的,也认为牛市的脚步,在这个时候已经很近了。”
  “就像一年四季,隆冬已经过去,春天的脚步,已经悄悄来临。”
  “谢小姐最后一句话说得好。”苏禹微笑地道,“我也认为当前市场,隆冬已经过去,春天的脚步,已经悄悄来临,但我不认为市场的信心在这个时候,已经恢复了,也不认为牛市爆发的基础,已经完全具备。”
  “怎么说?”谢晚婷询问道。
  苏禹微笑地回答道:“关于市场信心方面,我刚才提过,主板方向上,无论是银行、证券、地产、消费、基建等等一系列的行业,估值和股价并未实现反转,即价值没有回归,无论散户,还是国内众多的大型投资机构,在这方面,都持有相对悲观的看法。”
  “要想市场全面走牛,诞生一轮持续的牛市行情。”
  “单凭创业板当前的体量,可撬不动市场。”
  “而市场的信心恢复,也不止是指散户、游资们的信心恢复,机构的信心,也是市场信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的理解……”
  “是只有这些权重核心行业,价值和股价,开始正向反馈,能够走出一轮持续的赚钱效应,市场不再是跷跷板效应,整个市场的成交额,能够更进一步,达到1500亿,乃至2000亿左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62页  当前第2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5/8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投资时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