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清楚。”许仲继说道,“所以才想与苏总谈一谈,听一听你的想法啊,当前我们基金重仓在重组概念上,还没来得及退出,如果市场风向急变,对我们来说……可不算是什么好兆头。”
“不至于。”苏禹说道,“如果是呼吁大家入市,共同做多的话,那怎么来说,对你们都是一种利好。”
“哎……希望吧!”许仲继轻轻叹息了一声。
“苏总认为……”许仲继停顿了一会,又道,“最近被市场炒得火热,且今年表现远超大市的‘移动互联网’概念和‘智能手机产业链’概念两条主线,在未来……还有持续性的行情吗?”
“许总觉得呢?”苏禹询问。
许仲继无奈地笑了笑,说道:“说实话,我有些犹豫,投资就像对弈一场围棋,一步错,步步错啊!”
“我们之前,错失了这两条主线的布局机会。”
“现在想要介入,势必会成本高企。”
“如果这两个行业,后续预期的转变,跟得上股价的涨幅,那么……也许我们高位介入之后,还能吃点肉。”
“但若这两个行业,后续的预期转变差点意思。”
“那相关板块,在高位上的回调,就相当恐怖了,我们高位介入,可承受不起这样的巨幅回调。”
“说起来……”
“我是有意将仓位,往这两个方向靠的。”
“但由于我们没有成本优势,高位介入,如果遭遇巨幅回调,很难拿住筹码,所以,一直有些犹豫。”
“投资,若无坚定的信心,不管是在低位,还是在高位,都很难拿住筹码,也很难赚到钱。”苏禹说道,“我觉得……如果许总心里有犹豫的话,不如放弃掉这方面的机会,其实我是觉得市场中,从来不缺赚钱的机会,在一个拿不准的行情面前,放弃掉并不是一件特别遗憾的事。”
“而且,每个人的投资风格和认知,从来都不一样。”
“只赚自己投资风格和认知以内的钱,就足够了。”
许仲继琢磨着苏禹这两句话,想起这一两年以来,‘明辉资本’几支主力基金业绩萎靡,接连犯下的投资策略错误,心头有些醒悟过来。
确实,金融市场,只有符合自己投资风格和认知以内的钱,才是真正的利润。
其它的……
纵然一时追逐热点,赚了钱,在下一次认知不清楚的情况下,大概率也会还回去。
他的投资能力圈范围,一直都是重组借壳,只要重组借壳的标准和规则没改,只要IPO依然还处于停滞状态,这个概念,始终会有行情,也始终会有急于上市的企业会选择这条捷径,达成上市的目的。
所以,他又何必舍近求远。
将资金投入到一些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去赚运气和认知范围以外的钱呢?
“说得好啊,契合自己投资风格,属于自己认知范围以内的机会,才能赚到真正的利润。”俩人说话间,一位四五十岁,略有些秃顶的中年男子,也笑呵呵地从远处走了过来,微笑地看了苏禹一眼,然后向许仲继打招呼,“许总,好久不见啊,身在金融市场中,什么机会都想占,你可真够贪心的。”
“我贪心?”许仲继呵呵笑了笑,也没生气,“我们作为基金经理,总得为投资我们的投资们负责啊,身在金融市场中,谁不想自己执掌的基金产品,业绩更好一些呢?就算你高总……也不是淡泊名利,对基金业绩无欲无求的人吧?”
“哦,苏总……”
回怼了对方一句之后,许仲继才想起来向苏禹介绍对方的身份:“这位是燕京安和基金的高总。”
“苏总?”安和基金总经理高天和呢语了一句,瞳孔微微一缩,有些吃惊道,“这位就是……你们禹杭私募基金圈子内,新升的新星吧?华商证券禹杭财富路大道营业部,‘禹航1号’基金的基金经理!”
“你好,高总!”苏禹在对方吃惊中,放下手里的茶杯,主动伸手,“我就是‘禹航1号’基金的基金经理,苏禹,安和基金高总的名字,对我这个业内后辈来说,也是如雷贯耳的,你主导的‘安和未来1号’基金能够从07年穿越牛熊到现在,每年都录得正收益,大幅跑赢市场,还是令我非常佩服的。”
“6年业绩,比不上苏总三个月的业绩表现。”高天和自嘲地笑了笑,“惭愧啊!”
“投资是一场长跑,我作为市场新人,可不一定有高总的耐力啊。”苏禹说道,“业内不是有句常话吗?一年两倍者,犹如过江之鲫,五年一倍者,却寥若晨星,在我看来……能持续盈利,穿越牛熊的基金,就是很牛的基金,能够创造这样基金业绩的基金经理,就是很牛的基金经理。”
“哈哈……”高天和大笑了一声,对苏禹很是喜欢。
他原本以为像苏禹这个年纪的人,且在创业之初,就作出了很多业内前辈数年,乃至从业以来就没有作出过的成绩,到达过的业绩巅峰,应该是那种心里狂到没边,很鄙视他们这些老家伙的人。
却不想对方谈吐和煦,很是亲和。
跟他想象中,那种锋芒毕露的形象,完全不一样。
“师无长序,达者为先。”大笑了一声之后,高天和继续道,“苏总的见解,令人佩服啊,难怪许总要像你请教投资策略。”
“什么叫请教,这叫讨论。”许仲继回怼了一句,强调,“‘未来投资’交流峰会,你看主题了吗?”
“好,好,讨论。”高天和轻笑。
而随着三人的说话声,开放的茶室里,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其中,许多都是国内私募基金业,乃至公募基金业的成名人物。
苏禹环顾着这些人物……
脑海中回忆着他所熟悉的一些业内成名人士的未来人生轨迹,想起许多人在一轮又一轮牛熊转换间的沉浮,嘴角不禁露出了一丝笑意。
特别是当他看见徐详出现在视野中,内心更是感慨。
“苏总……”没等苏禹打招呼,徐详便认出了苏禹,微笑地向他伸手,“沪市钢联和沪市物贸这两刀斩的,真是令我记忆深刻啊!”
苏禹望着对方,也在打量着这位颇具传奇色彩,既是市场顶级游资,也是泽熙私募基金的掌舵人,微笑地伸手与他相握,说道:“徐总在渝州啤酒上那一战,也是令我至今都印象深刻,说起来……我的有些市场认知和操盘技巧,还是向你学的呢。”
“不敢当。”徐详回道,“你在交易上的天赋,比我强。”
对方经过‘华青宝、天宇信息、沪市钢联、沪市物贸、外高桥’等一系列牛股、妖股的炒作,接连精准布局多条主线行情,徐详就算是再孤高自傲,也不得不承认,对方在交易天赋上比他要强。
至少,在他24岁的时候……
他远远做不到像苏禹这样的操盘技术和热点把控,更做不出三个月十倍的业绩!
“徐总谬赞了。”苏禹微笑地道,“我真没想到,徐总会来。”
在苏禹的固有印象中,徐详是一个相当孤僻的人,并不喜欢人多的场合,也不善言谈,极少会参加什么投资峰会、年度峰会之类的。
“主要想见一见你。”徐详说话相当直接,“我就好奇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苏禹轻笑道:“那应该……没让徐总失望吧?”
“要说真话吗?”徐详微笑地道,“其实挺失望的,失望于你长得比我帅多了,都说咱们私募界没有美女、帅哥,现在……你就是颜值担当,至于美女……”
徐详正想说‘美女还待挖掘’之类的话。
却不想,这时一个二十多岁,看上去跟苏禹年纪不相上下的高挑大美女,已经出现在俩人身侧。
且对方一双明媚的眼睛,也正盯着苏禹。
“你就是‘财富路’,‘禹航投资’公司的总经理,苏禹先生吧?”女孩仔细打量着苏禹,眼睛里,明显有着一丝惊喜,落落大方地向苏禹伸出手,“我是安澜基金的实习生,谢晚婷。”
在女孩微笑伸手,仔细打量他的时候。
苏禹的目光,也循着对方洁白如暇的纤纤手指,落在了对方身上。
只见对方穿着一袭红色的晚礼服,身段玲珑,五官精美,身材高挑,皮肤白皙,脸上的笑容很是明媚。
无论颜值、身材、气质,都是苏禹所见美女中的顶尖水平。
就连一旁的徐详,也忍不住多看了两眼,挑不出任何缺点。
“谢晚婷?”苏禹在微微愣神之后,也落落大方地伸出手,与她象征性地握了一下,“谢小姐应该认识‘振华资本’的谢振华先生吧?”
第249章 名不虚传
谢晚婷见苏禹提起自己父亲的名字,微有诧异,微笑地问道:“苏总为何会将我跟‘振华资本’的谢振华先生扯上关系?难道我姓谢,就必须得跟‘振华资本’的谢振华先生有关系才行吗?”
“不是说姓谢,就必须得跟‘振华资本’的谢振华先生有关系。”苏禹回道,“而是谢小姐说自己是安澜基金的实习生,但我想……只是一个基金公司的实习生,应该是没办法受邀来参加这个峰会的吧?且据我所知,安澜基金的实控方,就是‘振华资本’,这就不得不让人联想了。”
谢晚婷见苏禹思维如此缜密,心里佩服,微笑地道:“没想到苏总对我们安澜基金,调查得如此清楚。”
“不止如此。”苏禹笑着说道,“华信证券燕京明华路,应该是你们安澜基金的席位吧?从外高桥的果断出仓,到华青宝、乐视网、华宜兄弟等一众股票的跟进,你们的投资思路和策略转变,还是令我非常佩服的。”
听见苏禹这样说,谢晚婷心里更加惊讶了。
她原本以为,只有他们在暗中观察、研究着‘财富路’,也就是苏禹的操盘思路和持仓变化,却没想到……对方居然也在暗中观察着他们,研究着他们的投资思路。
“比起苏总在这些股票上的腾挪转换和热点切换,我们安澜基金,还是自愧不如。”谢晚婷说道,“特别是在外高桥、沪市物贸这些股票的潜伏上,苏总是如何提前一个多月,就知道‘沪市自贸区’这条线必然会爆发的呢?”
听见谢晚婷问起这个问题,站在苏禹身侧的徐详也很是好奇。
他也曾想过这个问题,完全不知道苏禹到底是遵循怎样的逻辑判断,才能提前于消息公布一个多月前,就作出‘沪市自贸区’这条炒作主线必然爆发的判断。
苏禹看着谢晚婷,笑了笑,说道:“大概在今年3月份,高层调研沪市经济之时,就提出过‘自贸区’的构想,只是当时新闻并没有得到大家重视而已,而我……只是通过这些蛛丝马迹,连蒙带猜的赌中了这个机会而已。”
“就这么简单?”徐详有些愕然。
苏禹微笑地回应道:“就这么简单!”
“那为何你的真正建仓节点,却是在7月份,而非更早之前呢?”谢晚婷继续问道。
苏禹回道:“谢小姐既然在没有见过我的情况下,能一眼认出我,则证明你对我,以及对我们‘禹航投资’还是非常关注的,那应该知道我们‘禹航投资’公司,是今年6月份才成立的。”
“而刚成立之时……”
“我们公司第一支基金的可用资金规模,是非常有限的。”
“再加上当时‘互联网金融’这条线,正被市场炒得热火朝天,我也就只能跟随着市场情绪,炒完这条线,将基金净值适当放大一些,创造一些更多的可用资金出来,才能继续布局我之前就眼馋很久的,未来极有可能爆发的‘沪市自贸区’这条炒作主线了。”
“我认为,市场的任何主线行情……”
“无论是突发利好的消息驱动型行情,还是行业基本面转变的业绩预期推动型行情。”
“在当前市场信息解读下,都是有迹可循,有逻辑可依的。”
“没有任何一条大主线行情,会是市场的胡乱炒作能带动起来的,也不存在没有基础逻辑的主线行情,能走出持续的赚钱效应。”
“说得好!”徐详很是赞同苏禹所说的这一点,“从表面上看,行情的驱动,虽然是情绪和资金,但内在逻辑,还是有消息面和基本面所带来的预期转变,只要我们能从市场消息面和基本面分析中,找出预期转变的机会,那就很容易推导出市场的行情变化方向,提前一步作出反应了。”
当然,投资逻辑和道理……
在座的各位,都是业内资管体系的顶尖人物,很少有人能够不明白。
而真正的投资难点,实际上,也不是解析这些逻辑和道理,而在于执行,在于克服人性的贪婪和恐惧。
“这位先生是……”谢晚婷听见徐详的这一番话,内心有所触动,对于对方的身份,也产生了一些好奇,“确实,无论短线、长线,无论哪种投资理念,最终反应在基础逻辑上,就是预期。”
“谢小姐认识我,却不认识徐总吗?”
苏禹见谢晚婷居然并不认识徐详,略有些诧异,向她介绍道:“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游资总舵主,创造过私募业绩神话的泽熙投资,徐详,徐总经理。”
“明州解放南路?”听见苏禹介绍,谢晚婷眼里,再度流露出一丝明亮的色彩。
她真没想到,自己刚到酒店,晚宴还未正式开始,就见到了她一直想见的两位人物。
“哪里来的什么业绩神话?”徐详自嘲的笑了笑,“至于什么游资总舵主的,就更不值得一提了。”
“至少徐总依据着市场炒作情绪烈度,根据A股涨跌停板特性,研究出来的‘短线龙头打板’战术,还是很有意义的。”苏禹微笑地说道,“现在沿用徐总的这一套技术,在市场中活跃的散户、游资群体可不少。”
“嗯!”谢晚婷也在旁边帮腔道,“我老师也跟我说过徐总的‘短线龙头打板’炒作战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