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晨考虑了一下,自然也知道第一人民医院这些医生的为难之处。
一旦在造影的过程中,出现任何的问题,恐怕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尤其是对方的身份特殊。
陆院士的学生,可是非常宝贵的。
这样的担忧在所难免,所以在栓塞的过程中,也极有可能因为自身的负担过重,而出现错误的判断。
所以,陆晨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然,如果最终的结果与陆晨的判断相差不大的话。
良性脑膜瘤全切效果是最好的。
在所有的脑膜瘤手术中,只要是能够有全切机会的患者,主刀医生也一定会往“全切”这个方向去努力。
当然,这其中也有17%~50%的脑膜瘤的患者,因为肿瘤生长位置的问题,无法做到全部切除的结果。
自然也有后续的治疗方案。
在陆晨回国之前,国内的神外专家基本都是提倡对良性肿瘤进行几个疗程的放疗的。
可是自从陆晨回国,为国内带来了最新的理念和多个病例的最终治疗结果后。
国内对于良性脑膜瘤术后残留端是否还需要放化疗进行了多次的探讨。
最终,几乎所有的专家,都倾向于陆晨的意见。
这也是改变了国内神经外科对于脑膜瘤的治疗方案。
更加注重实际,从患者的角度出发。
也符合绝大多数患者的基本情况。
对于临床医学而言,有些改革,是必然的。
这一点,自然是无可厚非。
近一年来,激素治疗、分子生物学治疗、中医治疗更多的被提起,也有一部分的患者,经历了创新治疗。
结果相对都还不错。
在这一次的改革之前,脑膜瘤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为9年,后颅窝和鞍结节脑膜瘤的术后生存为6年。
脑膜瘤的术后10年生存期为43%~78%。
根据国内临床医学的统计。
手术后死亡的原因主要分成了几类。
绝大部分是因为手术的过程中,未能全切肿瘤,导致原本肿瘤的残端,再次复发。
就算是良性肿瘤,也是有着一定的复发几率,只不过,这个肿瘤的生长相对于恶性肿瘤来说,会缓慢很多。
可是一旦复发,唯一的治疗方式,还是再次手术切除。
可是对于一名患者来说,如果多次进行这一类型的手术,总归会出现各种并发症。
还有一部分的死亡病例,是术前患者自身的状态本就不好。
患者可能在手术之前,就存在肿瘤变性或伴有颅骨增厚的情况。
这也会影响到患者脑膜瘤手术愈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然,这些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患者肿瘤大小部位、肿瘤组织学特点,手术切除程度等。
其中最令人无奈的,是病人术后出现癫痫的症状。这一般与肿瘤部位有关外,还与手术中过分牵拉脑组织,结扎或损伤引流静脉有着一定的关系。
这就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问题了。
主刀医生技术不过关,或者是经验不足。
并不是每一名患者,都能找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手术的。
只能说国内神经外科临床医生的技术,还有着巨大的差距。
这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
好在不管是陆晨,还是相关部门,都已经察觉到了这个问题所在。
所以才会下大功夫,组织了这一次的特殊学习计划。
为国内的临床专业,储备更多的专业性人才。
相关部门相信,经过陆晨教出来的医学术,一定是将来国内临床医学的基石。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而现在,陆晨最为关注的,还是安冉自身的情况。
脑部的血管造影随时都能做。
可是,至少也要等安冉清醒过来吧。
毕竟这也要遵从患者自己的意愿。
这一点,就算陆晨是安冉的老师,也无法为其做决定。
好在,陆晨的紧急治疗是非常有效果的。
从核磁共振室出来的安冉,在过了2个小时之后。
高热已经得到了控制。
随着体温逐渐趋于正常化,安冉的意识也在慢慢恢复。
“陆院士,安冉医生醒过来了。”
管床医生在安冉清醒过来的第一时间,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陆晨。
很快,陆晨就来到了安冉所在的房间。
由于安冉是感染了冠状病毒肺炎,所以,安冉所在的病区,也是隔离病区。
进入这里,必须是要穿着隔离服。
这样做,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所有医护人员自身的安全。
毕竟现在全国各省市的医疗队,还未真正开赴南城。
这个时间内,南城的医护人员必须要绷紧这根弦。
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救治眼前这些已经受到感染的患者。
而此时,刚刚睁开双眼的安冉,显得是如此的茫然。
想要抬起手,却发现,自己的手臂,竟然是如此的无力。
此时的自己,竟然连最简单的动作,都显得非常的困难。
安冉的记忆,似乎还停留在。。。
对,就是老师拉开了自己的上衣。
陆晨:(ˉ▽ˉ;)...
这个记忆点,是不是有些。。。
第1608章 双生肿瘤?
“老师。。。”
“醒了?”
陆晨也很好奇,自己都穿成这样了,安冉是如何在第一时间认出自己的?
安冉:有种认识,是刻在骨子里的。
“老师,我。。。”
“感染了病毒,不过你可以放心,不会有事的。”
“脑子里。。。”
陆晨:(ˉ▽ˉ;)...
陆晨原本还在考虑,自己该如何告诉安冉她脑子里肿瘤的情况。
倒是没有想到,安冉竟然已经知道了?
“你自己知道?”
“嗯。”
“为什么不说?”
“我怕。”
好吧,安冉的确已经猜到了。
这段时间,安冉越发觉得自己的视力变得模糊。
有时还伴有头疼头晕。
身为精神外科的医生,这不得不让安冉猜测。
最近这段时间,安冉每晚都会发烧,虽然是低烧,可是,每天持续性的发烧,让安冉的预感更加。。。
“老师,确诊了吗?”
安冉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整个人都在颤抖。
害怕,害怕从陆晨的嘴里听到令人绝望的结果。
当年自己的父亲,就是因为胶质瘤,死在了手术台上。
为此,安冉才会选择学医。
专攻神经外科。
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够站在手术室里,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可是,安冉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面对这样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