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异能,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医者仁心,我,全球大外科第一人_分节阅读_第1527节
小说作者:君子兰3月   小说类别:都市异能   内容大小:2.6 MB   上传时间:2025-05-12 22:39:51
  或许命是能够保住,可恶性脑瘤的复发几率还有生长周期太过恐怖。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再度爆发。
  陆晨能做一次,可两次,三次呢?
  这无疑意味着一位将来的顶尖神外专家的陨落。
  谁的心里也不会好受。
  医学生,本身就是吃尽了苦头的。
  好不容易到了可以发光发热的时候,这样的打击,试问安冉医生怎么受的了?
  一开始大家都屏着不说,那是因为还没用到安慰的时候。
  而现在的话,确诊为良性,却是让所有人在不经意间松了一口气。
  这也是下意识的反应。
  这其中,自然包括了陆晨。
  万幸,看上去的确是良性肿瘤。
  说实话,安冉脑子里的这个肿瘤研判起来真的很困难。
  刚刚ct影像出来的时候,就连陆晨内心也是“咯噔”一声。
  太像恶性肿瘤的样子了。
  还好,核磁的结果更加的清晰。
  给陆晨提供了更好的判断空间。
  对于神经外科的医生来说,脑膜瘤倒是很常见。
  脑膜瘤本身是起源于患者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
  其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
  女性:男性的比例为2:1,发病高峰的年龄在45岁左右,儿童少见。
  好消息是,脑膜瘤的良性比例较高。
  在一般的情况下,许多无症状脑膜瘤多半是在体检或者是偶然的情况下发现的。
  而多发脑膜瘤患者的情况偶尔可见,在神外的相关文献中,脑膜瘤患者一般有家族史的报告。
  当然,目前国内精神外科的技术也是突飞猛进。
  尤其是这两年以来,陆晨给国内的神经外科带来了太多的变革。
  最新型的手术技术,最前沿的病例理解。
  可以说,单单是陆晨回国的这一年多,国内的神经外科就经历了大跳跃的发展。
  脑膜瘤在如今国内顶尖的三甲医院和专科医院看来,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而且根据国内的统计,50%的脑膜瘤患者,其肿瘤大体位于矢状窦旁。
  除此之外,大脑凸面,大脑镰旁的患者比较多见。
  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嗅沟、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部位。
  这也是为什么,安冉的ct报告出来的时候。
  众人的预感都不太好的原因,就是因为安冉的肿瘤是生长在脑室内的。
  一般来说,这样的情况很少见才对。
  大脑凸面脑膜瘤、失状窦旁脑膜瘤、镰旁脑膜瘤、脑室内脑膜瘤、多发脑膜瘤是目前最为常见的脑膜瘤种类。
  蝶骨嵴脑膜瘤、鞍结节脑膜瘤、嗅沟脑膜瘤、中颅窝脑膜瘤、桥小脑角脑膜瘤、小脑幕脑膜瘤、岩骨-斜坡脑膜瘤、枕骨大孔脑膜瘤、海绵窦脑膜瘤、眼眶及颅眶沟通脑膜瘤则是相对较小。
  不过,所有的这些脑膜瘤分支全部都有一个共性。
  那就是全都属于良心范畴。
  这一点,无疑是给患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甚至,对于一些发展缓慢的脑膜瘤,医生还会建议观察为主。
  在不是必要的情况下,任由脑膜瘤自行生长。
  等到影响到了患者,或者是压迫大脑到了一定程度之后。
  才会考虑进行手术切除。
  甚至说,有些患者从发现脑膜瘤到最后的切除,可能会经历5年,10年,甚至有20年以上的记录。
  这对于患者来说,并不会影响到生存。
  偶尔所造成生活上的“麻烦”,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只不过,这些病例对于安冉医生来说,并不具备可参照性。
  作为一名医生,尤其是神经外科的医生。
  绝不会允许自己的脑子里,存在着一颗“定时炸弹”。
  就算这颗“定时炸弹”或许不会危及到自己的生命。
  所有医生都很清楚。
  神经外科的医生,所要担负的,是百分百精确的手术。
  一旦上了手术台,一个细微的变化,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医生的发挥。
  而一次简简单单的失误,也可能会造成无可挽回的结局。
  正因为这一点,这个肿瘤,必须要切除才行。
  就像是看看说的那样。
  肿瘤从目前来看,虽然是良性的。
  可是,它毕竟已经压迫住了功能区。
  而放眼全国,不,就算是放眼全世界,除了陆晨之外,不管是哪位专家,在涉及到功能区手术的时候,谁也不敢说自己有百分之百的信心。
  毕竟在手术中,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可能会影响安冉一辈子。
  说不定,只是一次双手无关紧要的颤抖。
  就可能造成未来顶尖的神外医生就此“陨落”。
  “从目前的影像来看,可以确定为良性肿瘤,不过具体是什么性质,是不是脑膜瘤的分类,还需要在经过检查和判断。”
  陆晨此时的心情算是好上了不少。
  从已知的检查结果来看。
  这个肿瘤虽然压迫住了功能区的部分,不过,肿瘤呈球形生长,与脑组织边界也还算是比较清楚。
  “我判断为混合型的可能比较大,其他的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才能知道。”
  按理说,因肿瘤呈膨胀性生长,病人往往以头疼和癫痫为首发症状。
  可是,安冉并没有出现过相对应的情况。
  这一点,倒是比较让人意外。
  按理说,这个肿瘤的大小也不算是小了。
  患者应该会出现一定的反应才是。
  除非。。。
  除非是安冉有意瞒着。
  再说,安冉本身就是神经外科专业的。
  自我判断起来。
  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至于安冉为什么要有所隐瞒,这或许要等到安冉清醒过来之后,才能知晓。
  “我建议安全起见,再做一个脑血管造影看看。”
  “好的,陆院士,我们这就准备,只不过,安冉医生感染期间,脑血管造影是不是安全?”
  “放心,这方面我已经考虑过,不会受到影响。”


第1607章 安冉醒了
  对于神经外科来说,各种类型的脑膜瘤自身都拥有非常丰富的血管结构。
  这一点,已经得到了无数文献和案例的支持。
  脑膜瘤选择血管造影,对证实肿瘤血管结构,肿瘤含有的血管程度,主要脑血管的移位,以及肿瘤与大的硬膜窦的关系,或者是窦的开放程度都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详细资料。
  只不过,对于第一人民医院来说。
  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冉医生此刻的身体情况。
  在刚刚感染了冠状病毒的情况下,是不是可以进行血管造影。
  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毕竟现在所有的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治疗体系所支撑。
  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摸索的阶段。
  这一点,或许只有陆晨,才最有发言权。
  陆晨很快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一次的感染,与脑膜瘤和造影之间,并不存在任何的联系。
  “如果可以的话,在造影的同时,可以先行为术前提供动脉栓塞,可以减少术中出血。”
  “明白,陆院士,到时候你准备亲自上吗?”
  “嗯,我亲自来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77页  当前第15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27/15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医者仁心,我,全球大外科第一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