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成的日子总是忙碌又充实,转眼就过了几日,周旭也该收拾包袱动身去准备今年的乡试了。
那日一家人特意空出了时间,做了一顿好的给他送行,安阮还特意让周言逮了一只鸡炖了。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了一顿饭,给周旭说了不少体己话。
临出门时,朱莲花殷切的叮嘱:“娘也不想给你太大的压力,你尽力了就好,左右识得字了,就算没个功名也能去城里当个账房先生,怎么都比爹娘有出息。”
周旭眼眶微红,用力的抱住朱莲花:“我一定会努力的,娘你等着我好消息。”
周言坐在驴车上,回头喊道:“走吧,再晚些就耽搁时辰了。”
学堂离云水村不远,但夫子家却在距离云水村三十里地的木桩村里,这个时辰才出发,光靠双腿走去估计天都要黑了。
周言干脆借了驴车送他一趟,然后自己赶在天黑之前到家。
周旭和几人依依惜别,这才上了驴车。
安阮几人目送着驴车踢踢踏踏的走远,祈祷周旭能考个好成绩。
送走了周旭之后依旧十分忙碌,等村里人都收完了稻谷,已经是八月初六。
期间城里的的官差来征收了一次秋税,当朝新帝登基大赦天下,连带着赋税也有所减轻,这三年之内都至于上交总收成的十分之一就够了。
周家一共收了三十二石,本来只需上交三石多点就够了,奈何衙门官差还要了义仓税,硬生生收走了四石。
四石与往年相比并不多,去年这个时候走家收成才二十六石都收了八石的秋税,也就是赶上了新帝登基,否则今年少不得得出十一二石出去。
交完了秋税,朱莲花将留着明年育种的谷子留了出来,考虑到会买地,还特意多留了两麻袋。
别看两亩地收了三十二石算高产,可将秋税和稻种留完,余下就只剩二十八石的粮食了。
得益于云水村多数还是靠山吃山,除了糙米外,还可以以糠麸、豆渣做主食,而芋头和薯蓣也能果腹。若是见天的吃米饭,这余下的二十八石稻谷也只勉强够周家一家五口吃到明年秋收,还是勒紧了裤腰带的吃。
便是隔三差五的吃,也是不敢将粮食拿出去换了钱的。
家中无粮,没得让人心焦,就怕出了天灾人祸的,那可就得等着饿死了。
来来去去,还是周家的田地太少了,朱莲花想要买地的心情越发的迫切。
不过如今刚秋收完,各家各户都在忙,里正更是忙着带官差挨家挨户的收秋税,朱莲花就算想问田地的事儿,也得等秋税收完了才行。
收完了稻谷之后就没那忙碌了,一家人看着那一捆捆稻草都晒干了,便寻思着用其做了一些新篮子。
前两日刚秋分入了秋,天气却是一点都没降下来。
都说是秋老虎,那温度确实比大夏天的要热上一些,朱莲花便带着安阮和周言搓了三张稻草席。
编织好了洗干净又晒干,往木板床上一铺,躺上去睡着就凉丝丝的,夜里倒是没那么热了。
弄完了稻草席,余下的稻草让他们在园中盖了个稻草棚子,白日里就算是要干活,也能躲到棚子里躲躲凉。
秋收完了以后,周爹和周言便算着再过几日进山里打猎,秋天山上的动物都会为了过冬尽量的吃得膘肥体壮的,这个时候去狩猎,运气好的话能有个好收成。
旱地里的大豆和绿豆全都收得差不多了,连着那南瓜也只剩下了干藤。
趁着周言和周爹还没上山去,一家人将干了枝的豆茎和南瓜藤都拔了,捆成捆放进柴房当柴火烧。
旱田的地重新翻了一番,重新种下了萝卜、胡豆还有冬葵,至于空下来的稻田则种上了油菜。
萝卜冬葵可做冬日里的蔬菜,胡豆既可当主食也能当蔬菜,而油菜得等开了春才能收获,将菜籽打出来,能压榨出菜籽油来。
寻常人家多吃猪油,菜籽油有钱大户人家倒是喜爱,所以村中的菜籽油多数是拿去卖了,少数会留下一坛来缓缓口味。
就好比周家,今年开春留的那罐菜籽油可才吃了一半不到,还剩了大半罐呢。
旱田和稻田都重新种上了作物,周言和周爹在家歇了一天就推着板车,背着弓箭和长刀匕首上了山。
田里的作物刚种下,要管理的地方还不怎么多,家里又只剩下了安阮和朱莲花,两人闲暇无事时就坐在稻草棚下做着过冬的新棉衣。
鸡栏里的鸡咕咕咕的叫唤,小驴拴在院子的篱笆墙边,埋头啃着朱莲花刚扔给它的菜杆子。
从外头往里了看,倒是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
周言和周爹上山的第二日,临近中午时里正笑呵呵的登了门,一开口就是恭喜,可把娘俩弄得一头雾水的。
里正瞧她们似乎并不知发生了什么,就赶紧道明了来意。
他说:“莲花啊,你们家周旭乡试考了第一呢!”
第35章 三十五
“还是你会教养孩子啊, 这两个儿子个个都有出息。”
“周言打得一手好猎又能挣钱,周旭更是不得了,小小年纪就拿了乡试第一。”
“云水村几十年了, 还是第一次出了个乡试第一呢。”
里正连着吹捧了好几句, 朱莲花与安阮面面相觑了一会儿, 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到底怎么回事。
“周旭得了乡试第一?!”
朱莲花没想到周旭竟然这么争气,这骤然的大喜让她激动得瞪圆了双眼,捂着胸口差点喘不上气来,还是安阮一直在给她拍背顺气才缓了过来。
“哎,是嘞。”
里正笑得脸上全是褶子, 从衣襟里掏出一张纸来,抖开放到两人眼前, 指着最上面的那行字道:“这最上头的就是周旭的名字,今日一大早放了榜,我得知了消息马上就来给你们报喜了。”
朱莲花和安阮都不识字,看着字上的内容跟看天书似的,但他们深知里正不可能会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开玩笑。
原本两人还有些不敢置信, 如今就只剩下喜悦了。
朱莲花当即哎哟一声,喜极而泣,连连念叨着说:“好好好,我们周家可算是祖坟冒了青烟, 出了个有功名的读书人了。”
许是太高兴,她腿都有些发软,安阮赶紧扶着她坐下, 拿了一张手绢给她擦擦眼泪,自作主张的从厨房横梁上取下一块熏肉,又转身回了房, 从箱子底下翻出五十个铜板用布包着,连着那块熏肉一起塞进了里正的手里。
他说:“劳烦里正跑这一趟给我们传喜讯,这点心意还请您收下。”
“你看你这,也太客气了不是。”
里正嘴上说着客气,可收东西的动作却不慢。
五十个铜板不多,但省吃俭用的也够一个人好几日的饭钱了,再加上那块熏肉可是块好肉,里正脸上的笑意更真诚了几分。
这时朱莲花也缓过了神来,她对里正道:“周旭考了第一可是大喜事,可得好好庆祝庆祝。”
“等周旭回了乡我就请乡亲们吃个席,到时候还要请里正赏脸,再跑一趟来吃个便饭。”
朱莲花话说得漂亮,里正自然也愿意卖这个面子,况且人人都知道周家是云水村里条件不算最好但也是数一数二的一户,平日里的吃食都好着呢,宴席的酒菜只会更好不会差。
里正当即道:“好,到时候我一定到。”
娘俩将里正送出了门,回屋时还沉浸在喜悦之中。
安阮想起自己刚才的自作主张,不由得有些不安的向朱莲花低头认错:“娘,刚刚我私自做主送了熏肉没经过您同意,那块熏肉您算着看值多少钱,等我下回卖了鸡蛋就把钱补上。”
铜板出的是他自己的私房钱,但熏肉却是拿的家里的,如今掌事的当家主母是朱莲花,他没问就擅自送了人就是僭越。
朱莲花叹了一声,拍拍他手背:“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娘高兴都来不及呢。”
“娘刚才光顾着高兴了,还得亏你会来事儿,没让我们周家在里正面前落了个坏印象。”
里正在附近几个村里都是德高望重的,绝大多数都服他管辖,此番特意跑一趟来报喜,那可真就是看得起周旭和周家。
不说其他的,光就跑这一趟,给钱银和回礼就都是应当的。
要是这回礼没给又或是给得太小气,只怕里正嘴上不说什么,心里肯定也会觉得膈应。
到时候落个坏印象事小,万一哪日周旭真考过了发解试去了省试,朝廷里来人调查时里正说上那么一两句不中听的,只怕是会坏了周旭前途。
想到这里朱莲花也有些后怕,越发觉得安阮懂事,同时也欣慰他成长了许多,竟会主动做起人情往来了。
她当即拉着安阮进了房,从钱盒子里拿了一两碎银给他,并且说道:“给里正送礼这事儿是整个周家的事,没有让你出自己私房钱的道理。”
“娘?您这是做什么?我也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而已,况且一两银子也太多了。”
安阮受宠若惊的瞪圆了杏眼,说着就要将银子还给朱莲花。
朱莲花不由分说道:“这一两银子是娘补贴给你的,也是感谢你给周旭解决了一个隐患。”
“给你了,你就拿着。”
朱莲花说什么也不肯拿回去,安阮只能收下了。
.
周旭考了乡试第一的消息没多久就传遍了云水村,连隔壁几个村子的都听说了,上门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的,但也不乏想要拉关系巴结讨好,看能不能捞上一些好处的人。
这两日下来,可把安阮和朱莲花都累坏了。
周言和周爹这回上山运气不太好,守了三日都只猎了些寻常的野兔野鸡,还意外撞见了一只大黑熊。
黑熊大约也是饿狠了,竟不管不顾的就追着两人跑,似乎是要吃人。
得亏两人跑得快,借着对山上地形的熟悉,成功甩开了大黑熊。
有了大黑熊出没,之后打猎就都变得十分凶险。父子两商量了一下提前下了山,准备下一回做好了准备带齐了家伙,再看能不能将那头黑熊杀了。
这趟上山没猎到什么好猎物,父子两心情都有些郁闷,不过两人刚下来山,见着第一个村里人都被拦着好生道贺了几句,之后也是遇到一个人就笑着跟他们说一句恭喜,可把两人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直到回了家,才知道是周旭考取了乡试第一。
周爹被这天大的喜讯砸懵了脑袋,他狠狠拧了一把大腿,疼得他龇牙咧嘴的,下一秒就放声大笑了起来。
“好好好!周旭可真是太争气了,不愧是我周家的种!”
他高兴得原地转圈,嘴里念叨着要去祖坟那儿烧香祭祖。
泥腿子出身好几代的周家竟出了个读书人,还考了个乡试第一,可不就是列祖列宗保佑吗?
周言平日里虽然对周旭严厉,但也由衷的为他感到高兴和自豪。
他问朱莲花:“周旭何时回来?我去接他吧。”
发解试在来年开春,乡试已经放了榜,按理来说周旭也该回来了才对,但周言看了一圈也没见着人,猜测可能是衙门那边叫了去摆宴,然后又让周旭的夫子留了下来,带着四处去炫耀去了。
亲自教出了个乡试第一,这到哪儿都是吹嘘的本钱。
朱莲花道:“里正托人传了信,说是明日就能回来。”
周言点了点头,正好他也能歇息一晚上,明日起个大早租个驴车去接人。
周旭回来后必然是要摆宴席宴请村里人沾沾喜气,这从山上打来的野鸡野兔就正好拿来做了主菜。
除此以外还得弄上一些鱼,寓意好。
于是周言和周爹刚踏进家门没多久,转身就拿着渔网和竹笼去了河边,安阮好奇他们怎么网鱼,便也跟着一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