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事先不给我打个电话呢?发个信息也行啊!你不是有我的手机号吗?你这半夜两点突然闯进来,是要吓死谁呢?”
“我们这次行动都不允许带手机,我不是一开始不确定你房间里有没有其他人吗?”
“那你怎么确定只有我一个人了?”
第71章 我叫周易
“我在门口,听着脚步声呢。”
“吆,你这军人真是厉害,本事都用来听我的门子了。你知道我是离异的女人吗,你这深更半夜的闯进来,就不怕看到不该看的长针眼。”
“我不是也顾不上了吗?也没想那么多。”
陈红立刻气得胸膛起伏,脸蛋鼓鼓的,这人是真不会说话,“行了,现在没事了,我听着外面也没有动静了,你走吧。”年轻人的眼睛都不知道往哪看了。
说出口的话却果断:“那不行,我还得在你这儿躲一会儿,他们肯定把附近的出口都埋伏上人了,我只能等天亮,住宿的客人都出门的时候,趁乱混出去。”
陈红一顿,咋的,这年轻人还要在这赖一晚上,略一思考说:“那你出去睡沙发吧,都这个点了,我要睡了,明天我还有事呢,小伙子,出门把房门带上,晚上睡觉老实点。”
“不要叫我小伙子,我有名字,叫我周易。”
“你咋不叫八卦呢,还周易?好了好了,快去睡吧。”陈红满不在乎的扔给他一床毛巾被,把他赶出了房间。
等周易出了门,陈红把房门锁上,去卫生间洗了个脸,上床睡觉。在床上打了好几个滚儿,摸了摸自己有些发烫的脸,也不知道是摔的还是臊的,希望是臊的吧,这样明天出门前就能消下去了。
心大的陈红一会儿就睡着了,客厅沙发上的周易,瞪大眼睛望着天花板。一会儿伸手看看自己的手掌,一会儿又摩挲一下手指,不知道想到什么,冷峻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嘴里喃喃:“还小伙子,什么小伙子?这么漂亮的女人,眼神不好。”
三十五岁的小伙子周易,瞪着大眼睛望着天花板半宿,心里骚动,身体发热,“难道自己中招了,被下药了?”
直到天快亮了,才迷迷糊糊的睡着,好像有一个丰满的身影一直在梦中隐现。等醒来的时候,看到陈红正要出门。
“桌上有我昨天剩下的晚饭和水果,你要是饿了就自己吃,走的时候别忘了给我把门关好。我先走了,今天还有事呢。再见,祝你好运。”
看着这个早晨刚清醒,还有些懵懵的小伙子,陈红憋不住有些想笑。这周易早上刚醒的样子,还挺可爱,跟于洋早上起床的样子差不多,一点也没有平时的冷峻沉着,看着就像个大孩子。
唉,当兵的也不容易啊,这什么任务也要接呀!想到前世看电视里,做任务的军人和警察,水里来火里去,和各种犯罪分子纠缠打交道,每一天都是危机重重,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陈红心里一点气都没了。
等于洋长大了,说什么也不让他当兵当警察!凡事身不由己,还随时有生命危险,是个当母亲的都不忍心让自己的儿子干这一行。
要是只当个普通的义务兵还行,干个两三年,就可以退役从事别的工作,也算是一个非常好的人生经历,那样还可以。
看周易都三十来岁了,还出任务,肯定不是普通的兵种,他们这种人的心,自己也操不了,也就是能给他提供一餐早饭了,其他的自己也帮不了太多。
周易目送陈红风风火火的出了门,看到桌上两大餐盒的生煎包和一大盘各式水果,点头笑了。这个女人还是个很爱吃的,从上次一起吃饭他就看出来了。
看着她一个人吃的比两个人还多,那时他还在想,这女人的饭量都比得上他们部队里的士兵了。勾得他也吃了不少,那还是他第一次参加应酬吃那么饱呢!
不说周易在酒店房间,不仅吃完了她准备好的两盘生煎包,还把吃剩下的水果也打包回去,给了一同出任务的战友,一点儿没跟她客气。
上午陈红忙活完了,和装修公司的人,讨论图纸,商量价格,签订合同,等所有的手续办完,陈红又和王晨签了一纸委托协议书。
把自己这三套上海的房子,全权交给他来代理,以后这房子的购置税,房产证办理和房屋装修,房屋出租,全权委托给他了。
把所有合同签完,陈红只等银行贷款下来,每月支付银行贷款。其他的都不用陈红管了,一切都交给王晨全权代理。和装修公司的人一起吃了午饭,下午陈红就买票先到常州,再转车回了荣成。
下午三点坐车,直到第二天上午八点才回到于家村,中途辗转十几个小时,唉,零几年的交通还是不太方便,出趟门太不容易了
回到于家村,除了上海的三套房子,还需要陈红记挂,其他的事情已经被陈红丢到九霄云外了。
家里的房子建筑部分已经全部完工,塑钢门窗,外墙贴挂瓷砖,小楼欧式轻奢设计,远远看去,特别唯美大气。
室内装修已经开始干了两三天了,倒是到处都是尘土扬天,陈红怎么感觉比建房的时候还要脏呢?
反正自己也不懂,也就不外行指挥内行了。在家陪儿子玩了一天,改天陈红又出海了,空间里的小鱼苗已经长到拇指大了。
这次出海,陈红首先找了一个,比较安全的珊瑚礁地形,把小鱼苗都放归大海。听村长说陈红预订的鱼苗育种公司的鱼苗,也早就给拉来了一百万尾放入大海了。
对于鱼苗育种公司的效率,陈红还是很满意的,她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能把100万尾鱼苗给凑齐。自己去北京前刚和他们下了订单,还想着怎么也得再过几天才能给送来,就没想到自己还没回家,鱼苗就已经入海了。
自己才给鱼苗育种公司支付了两万块钱定金,还有四万块钱没有支付呢。据村长说,这批鱼苗的质量特别好,活力很强,大都是各种石斑,鲈鱼和鲆鱼苗,只要不遇到天敌,大部分肯定都能长到成年。
陈红给鱼苗育种公司打了电话,转去了尾款四万元,以后自己肯定还会和人家合作,双方都守信,才是最好的结果。
陈红已经决定以后每个月向鱼苗育种公司,购买五万块钱的鱼苗用来放生,尽到自己做为一个渔民应尽的义务。
接到陈红的新订单,鱼苗育种公司非常重视,给了陈红最大的优惠,和陈红签订了长期合作的购销合同。
公司领导得知陈红购买鱼苗,并不是用来开办海水养殖场,养殖营利的。
而是全部放归大海,丰富海洋渔业资源的,大受感动,并把陈红这个无偿奉献的善举上报了上级政府。
直到陈红受到了市,县,镇各级政府的宣传表扬,上了当地荣城的报纸,陈红才知道这件事。
原来鱼苗育种公司是政府联手渔业公司合办的,致力于海洋动植物繁殖开发研究的经济科研团体,主要就是为了帮助恢复海洋动植物资源,主攻各种珍稀鱼种的繁育和推广的。
陈红的举动正好和他们不谋而和,做到了他们正在努力做的事情。经过报纸媒体的大力宣传,陈红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导带头作用,对政府推动海洋生态资源的恢复有了很大的帮助。
现在附近沿海的渔民大多都知道了陈红的事迹,很多人都已经开始高度重视这件事。于家村的村民们更是亲眼见证了村长带领鱼苗运输船向大海放生百万鱼苗的大场面。
已经有两家渔民也订购了每月一万尾鱼苗,向大海放生。而没有能力出钱购买鱼苗的渔民们,也开始纷纷换下了自家的小网目渔网,尽量不再捕捞太小的鱼获。
这个举动非但没有给村民们降低收入,反而因为他们村整体鱼获个头普遍比较大,价格有所上涨,大家收入还要略高于以往了。
而被大家关注的陈红并没有接受媒体的采访,她只说了一句话:“我只是不想我的儿孙像我们一样无鱼可捕,只能外出打工,埋怨他们的长辈滥捕,毁灭了他们的生存资源!”
这句话被记者原封不动的搬上了新闻,没有什么夸夸其谈,也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理想,平淡朴实的一句话,却打动了所有沿海渔民的心,因为这正是他们这代人的真实想法。
现在,陈红已经放下了这件事给她带来的荣誉,正在茫茫大海上忙着打渔。她的渔船已经渐渐向专属经济区进发了,近海已经留不住她的脚步。随着每天十万+的鱼获收入,她每天都在外海和专属经济区之间渔猎。
在房屋装修进入尾声的时候,陈红已经把北京工行的贷款全部还清了。对于陈红能这么快的还清贷款,关处长和方义同都感到很是惊讶。
他们还以为陈红会像别的公司老板一样,拿着钱再去投资别的项目,银行贷款会一直持续慢慢每月支付呢!
关处长还对陈红提出承诺,如果陈红再需要贷款,可以直接找他办理。对于她这么优质的客户,银行还是很希望她能再继续贷款,给银行带来更多的业务收入。
能够得到银行的支持,陈红毫不见外的拜托关处长和方义同,希望他们能替她打听一下四合院二手房的消息,因为她从小就向往在北京能拥有一套四合院。
关处长和方义同听了都憋不住好笑,告诉陈红买四合院不合适,大的四五进的几千万,价格太高。
小的一到三进的只要想出手的都太破旧了,要想修复,花的钱都能够买一套小户型新房了,北京本地人都不爱买。
还不如买套大面积的平层或者别墅,住起来又宽敞又干净方便,比老旧的四合院舒服多了。只是陈红坚持,他们也只能答应帮她打听着,如果有消息会给她打电话。
第72章 收入少了
陈红这段时间正在考虑,自己现在的打渔区域已经延展到了经济区海域了,近海自己都不敢在那下手了。
自己家的渔船,去经济区,光用在往返的时间上就要将近五个小时,自己每天早出晚归的打渔,一天也就是收入十多万。
每天忙忙活活的,一半时间都浪费在往返的路程上了,按说自己也应该换一艘好点的钓鱼艇了。
可一想到如果花大价钱买了钓鱼艇,光在自己国家的海域打渔又会感到抱屈,应该去公海和别的国家的渔船抢资源。
可一想到自己一个人出经济航区去公海,怎么老是心里不踏实呢?
陈红确定自己这是被前世发生的公海杀人案给吓住了,不过自己一个人出公海确实也太危险,要不自己现在还是在专属经济区慢慢转悠吧。
等孩子大了,自己再考虑换一艘好船,雇两个人上船,现在还是维持原样吧。不过能买到心仪的渔船不容易,听说还要提前好长时间下订单,才能拿到船。
那现在有时间就应该去船厂看看了,提前了解一下现在的渔船配备,免得想买的时候两眼一摸黑,啥也不懂。
平时也要上网找找资料,多学习了解一些现代渔船的先进知识,陈红知道以后的十几年,我们国家的科技进步发展有多快,不学习很快就会落后于人了。
陈红盘算着,自己现在手里有600多万,自己已经把其中的500万都投入了股市,还剩余100多万资金。本来还想年后三四月份把上海工行的房贷都还清。
可是如果要买船的话,也可以等明后两年卖了股票再把贷款还上,这样资金的周转也就没有问题了。现在每月两三万的房贷对自己来说还是没有压力的。
现在自己每个月捕渔还能收入200多万,且行且看吧,也可能自己手里的现金多起来的时候,有机会能买到北京的四合院呢!
以前自己在番茄上看年代文,几乎每本小说的主人公,都会去北京买几套四合院。
如果自己也能买到一套,打开门一看:左邻是某年代文女主×××,右邻是穿越文男主×××,前邻再来一家两口一起重生的男女主×××和xxx,那才真是天大的搞笑情景!
陈红想到这种画面,自己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了一阵,又叹了口气。
想象很美好,但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上千万还是比较贵的,自己的每一块钱都是亲手一条条鱼卖出来的,不会像小说女主一样,发现了好多宝藏,随便拿出一件古董,都能卖个几亿几千万的。
可自己的日子对比上一世已经是非常好了,人还是要知足常乐的。就是现在白给自己一套四合院,自己也没有时间去住,只能让它荒废。
这天,陈红正在仙岛附近拉网,她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鲅鱼群,现在已经十二月份了,正是鲅鱼大量上市的时候。
在她们这个地方,过年备的年礼里都必须有鲅鱼,今天看到这么大的鲅鱼群,陈红还是很开心的,虽说现在的价格不是太高,但是市场的需求量非常大,只要一上岸就会被抢光。
这一网,被她拉上来一千七百多斤鱼,每条的重量都两斤往上,大的更是有三十斤的,身子圆滚滚的,像个小炮弹,看着就很喜人,不论贵贱,起码又丰收了。
陈红现在渔船的收网速度比以前快多了,她在船厂安装了一台单轮收网机,收网机前面让人给改装了一个简易版的解鱼刮网架。
这个架子横放一米半宽,固定了朝上的一排15公分高的橡胶刮板。收网机收网的时候,渔网带着鱼先从解鱼刮网架上刮过,网上的鱼就会被橡胶刮板刮下来,落在架子下面的大养殖箱里。
90%以上的鱼都可以刮解下来,只有极个别钻网眼比较紧的鱼,需要手动解下来。陈红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调整好渔网铺展的角度,盯着看有遗漏的没有被刮板刮下的鱼获,随时手动解鱼。
这让她的工作量大大减少,收网解鱼的速度大大提高。这个解鱼刮网架还是活动的,用完往船边一顺,也不占地方,简单好用,只花了陈红一百多块钱的材料费和加工费,用起来简直太方便省事了。
不到一个小时,六张网都被她拉上船,捕捞的鱼足足装了四个大养殖箱。把网整理收好放一边,陈红开始收拾养殖箱里的鱼,个别比较昂贵的鱼收进空间,普通的鲅鱼都扔进冰鲜仓,大肚子的扔回海里。
被一起网上来的,还有一些八爪鱼,石斑鱼,鲈鱼,龙虾,螃蟹和皮皮虾。品种比较杂,并不是全部单一的鲅鱼,大致挑完了,陈红看看手机,已经下午三点了,最多再拉一网就该回港了。
陈红开着渔船,顺着回家的航线,开了半个小时,发现了一个小黄鱼群,陈红赶紧重新换了网目稍小一点的渔网,抓紧又下了一网。
这一网拉上来的小黄花鱼有800多斤,这种鱼都长不大,最大的也就一斤半,绝大多数半斤上下。就这样还是陈红又放生了一百多斤三两以下的小仔仔。
好在网里还有二百多斤带鱼,一百多斤对虾和梭子蟹和其他的一百多斤杂鱼。陈红也懒的拣了,时间不早了。起紧开船回港,到码头都七点多了。
这次陈红没给张百强和郑高兴打电话,都是经济鱼类,都分给了刘泉田和刘老虎两家。今天只卖了不到九万块钱,是这段时间最少的一次了,没办法,今天没找到价格高的鱼群。
回家都快九点了,爸爸和儿子还在看电视。桌上给她留了饭菜,看到她回家,爸爸就要张罗着去热饭菜。陈红赶紧拦住他,在工地转悠一天,他也很累的,让他们爷俩只管去休息,自己会热饭吃了。
陈红吃了饭,在厨房洗了锅碗,锁好门窗,洗漱完进了空间。陈红发现空间现在打开了繁育的开关,大量的鱼虾在养殖箱里产卵。
奇怪的是大鱼也不吃这些鱼卵,它们饿了也只吃些陈红扔进养殖箱里的鱼饵和小鱼,好像它们进空间是为了配种产卵,弄的陈红五六天就要向海里放一批小鱼苗。
鱼卵在空间里长的很快,五六天就能从鱼卵长成拇指大的小鱼。空间里的龙虾和螃蟹也有孵化了的,看着这些小崽崽,在空间里飞快的生长。
陈红,现在严重怀疑,自己这个空间,就是让自己用来帮助海洋鱼类孵化繁殖的,种植空间那肯定就是捎带的给自己的福利,
看着空间里现在郁郁葱葱,最后的十几亩地也被自己种植上了人参,天麻,三七,分植了黄精。只留了两亩地准备过年前种些绿叶蔬菜,其余的地都被陈红种满了。
新鲜的茶叶和金银花,已经装满了好多个背篓,只等有机会,趁没人的时候,陈红再把它们该炒的出来,该晒干的晒干或烘干。
陈红把养殖箱里的大鱼都挨个整理了一下,怀孕的和产卵的都各自分装好,等出海的时候,有机会就把他们放回大海,这也算是自己回馈大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