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网查了,叫美乐珠,网上说的好品质,这两颗珠子都符合,应该也值不少钱。我准备等明天家里办完事,去济南找家信誉好的珠宝店问问价,合适就卖掉,买房就有钱了。”
妹妹激动的看了这颗看那颗,最后总结,都很好看,很是爱不释手。
陈红看了很是心酸,妹妹也从来没戴过首饰,挣的工资在北京那个消费水平高的城市,也就刚刚够花。
前世爸爸生病,大头的医药费都是她拿的。连爸爸生病的六年生活费她也出了不少,兄妹三个,她是最孝顺的。
连陈红长期吃的药,妹妹也走她的医保卡,每年都给她买好几次,老远的邮寄回来。
陈红说:“小芸,这些珠子卖了咱们先买房子。等以后姐再挖到珍珠挑好看的给你打件首饰。”
“我不要,下海抓贝壳多危险,你可别为了我打首饰下海呀,要不你挖到我也不要。”她生气地瞪着姐姐。
陈红哄她:“行,听你的,不过买房的事你得上心,回去就找人问问。”
妹妹无奈的说:“知道了,咦,你要是在北京买了房子,咱俩不就可以住的近了吗?买房好,买房好,最好咱俩买在一栋楼上,串门方便!”
正高兴着呢,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我该问问园长,她家亲戚的珠宝店能给什么价,要是比济南高,咱卖给她家亲戚也行。”说着话就立即摸出手机给她们园长打了电话。
陈红听到她们电话里说了珠子的大小,颜色,形状。最后又听她们说了房子的事,最后陈红就不知道了,她睡着了。
第二天,妹妹起床比她还早,又是给孩子把尿,又是喂奶的。忙完了妹妹才顾上和她说话:“姐,你还是那么心大,也不怕我把珠子藏起来不给你了,也不装起来就睡了。”
“藏起来,就给你了,我回去再下海抓海贝来挖就是了,以后还会有很多的。”陈红骄傲的很。
“姐,你也别太拼命了,慢慢来吧,于洋还小着呢,现在有吃有住的,不着急。”妹妹担心她不管不顾的下海。
“我的事你别管了,过好你自己的日子。你把你北京的地址给我一下,回去我给你寄些特产,你给园长家送去。也别让人家白帮忙,咱也要表示一下。”陈红对妹妹说。
妹妹摇头:“你们那有什么特产,总不能送些鱼干海带吧!北京超市里都有,别来回折腾了,我想办法买点东西送去。我都这么大了,还不知道个人情世故了,你就好好凑钱吧!”
陈红鄙视她“你是真没见识过大海的富饶啊,大海参,大鲍鱼,大龙虾,跟姐回家让你能吃到饱。回去我给你寄点干海参和大虾干。那个送礼才有诚意,你得把关系维系好。”
姐妹俩商量好,吃了早饭,和家里人一起迎接客人。她们只管姥姥家和姑姑家的人,其他客人有本家的婶子大嫂们接待,男客人有男人们接待。
大家分工明确,忙而不乱。等看到大门口支上了账桌,陈红和妹妹都上了一千块钱。看到陈红让写了自己的名字,大家还愣了一下,可来的客人渐渐多了,大家也都没说什么。
终于闹哄哄的吃了宴席,大家曲终人散。本家帮忙的人把餐具都洗刷干净,借来的桌椅板凳也都还了,厨师也收拾厨具走了。家里人才一起吃了晚饭,今天的喜事算是办完了。
看到爸妈今天也挺累的,陈红姐妹俩把自家吃饭的碗盘清洗干净,准备带着孩子去睡觉了。
外人都走了,爸爸妈妈和哥哥坐在堂屋里。爸爸开口问陈红:“小红,你和于海出了什么事?于海也老长时间不来了,今天上账写你的名字是咋回事?你给我们说说吧!”
陈红无奈的把孩子交给妹妹,让她带孩子去睡觉。这才坐下和家里人,说起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
“爸,妈,我和于海离婚了,已经三个多月了。现在孩子归我养,他每个月付给于洋五百块钱抚养费,就是这么个事。电话里三两句话也说不清楚,我怕你们再着急,想着正好家里摆月子酒,回来一块告诉你们这个事。”
爸爸很生气:“怎么就离婚了?为了什么离的婚呀?怎么就不能过了,孩子还这么小呢?”
妈妈也附合:“就是,你俩干架了?你怎么也不给家里信呢,也好去劝劝他呀?为了孩子也不该离呀!你的脾气太暴了!”
陈红沉着脸:“劝啥劝,他不离我也要离。他在济南有人了,怎么的,我还要和别的女人共侍一夫吗?他有那个命吗?你们别管了,离都离了。”
哥哥在旁边听着火大:“妈的,于海这个熊玩意还敢乱搞,小红你别管了,明天我叫上几个人,去把他的腿打折。”
爸爸也说:“真是欺人太甚了,想当初他上门求亲是怎么说的,这才结婚几年啊,孩子都这么大了还闹离婚,丢人不丢人啊。你都离婚好几个月了,怎么不带孩子回来呢?”
“回来不是怕丢人吗?离婚我分到了房子,果园和渔船,决定带着于洋以后就住在荣城了。回来让人说三道四的,孩子也受不了,还是留在他老家好。再说我也能出海打渔,也不少挣钱。”
回头又说哥哥:“你都是两个孩子的爸了,能不能成熟点。要是打折于海的腿就能解决问题,我还能用你,他现在早成残疾人了。
可是又怎么样呢,他胡搞也搞了,我还能糊弄着和他过吗?这种人,一次不忠,百次不用。犯过一次,是狗改不了吃屎的。
我和他闹什么,明面上的东西我都弄到手了。他也就还有几万块钱私房钱,我要是打断他腿,逼着他把钱都掏出来,他要是坚决不离了,整天在我眼前隔应我,你说我难受不难受,孩子难受不难受。
我不能为了他这一坨臭狗屎,臭了我和于洋的好日子。让他和他的小三在济南慢慢混去吧,不在我眼前隔应,我才眼不见心不烦。”
哥哥喃喃自语:“那也不能饶了这个王八蛋!”
陈红看着他:“你别拿着瓷器去碰泥瓦罐,你动了他有什么好处,无非出一口气罢了。过日子不能置气,你要是失手打重了,派出所的门可是开着呢,你又得赔钱又得被抓丢人。
到时候人家养好伤没事,你舍下两个孩子进去蹲两年,看你合算不合算。而且他再坏也是于洋他爸,要是于洋知道他舅和他爸弄到这个程度,看你怎么面对你外甥。”陈红一顿输出全家都不说话了,仔细想想也是,为了出口气真是不值当的。
全家都沉默了,过了一会儿,爸爸叹了一口气:“小国,听你妹妹的,你妹妹说的对。婚都离了,说什么也晚了。再说中间还有个于洋,别让孩子夹在中间为难了。小红,你还是把那里的东西处理处理,带着孩子搬回来吧,在家里我们还能帮衬你一把。”
第61章 姐妹探店
陈红摇头:“爸,我决定了以后留在荣城了。我在那里有房有地,还有条渔船。出趟海打点鱼就够俺娘俩花用的,我这水性在海里挣钱不难。
要是回来,卖房卖地卖船才能卖几个钱?再说了钱到手,饭到口,几年就花完了,我们娘俩也没了进项。给人打工才几个钱啊,怕是混不上俺娘俩吃穿。”
爸爸替她犯愁,“你自己带着孩子能干什么?”
陈红趁机扮弱势:“爸,你跟着我去吧,去了帮我接接孩子。我现在真顾不过来,你去了我就能专心出海打鱼赚钱了,我给你发工资,咱爷俩一起干。”
爸爸张了张嘴,还真说不出不去的话来。闺女离婚了,需要自己帮忙,怎么也得帮她度过这几年,等几年后孩子大了就好了。
妹妹这时也进了这屋,也劝:“爸,你去试试吧,到年底你再回家过年,让我姐给你发工资。你不去,她也要雇人,孩子交给别人看,咱们也不放心呀。”
爸爸看看妈妈:“老牛,你说呢?”
妈妈倒是想的开,“去吧,你打工也经常离家老长时间的,过年就回来了。给她看上两三年,孩子能自己上学了,你再回来。”
哥哥也说:“爸,你去吧,也去看看大海,跟着妹妹吃吃海鲜。海边多好,不冷不热的,我都想去看看。”
全家都通过了这个提议,爸爸做好了去荣城的准备。第二天早上,吃过饭,陈红和妹妹一起去了济南。她们先去了位于市中心的一家老字号金店,营业员热情的接待了她们。
经过鉴定师的鉴定,陈红拿出来的都是天然海水珍珠。这次陈红拿出来三十颗珠子,其中有两颗乳白色的特别大,测量之后直径有22毫米。个大圆润,色泽通透,是比较少见的。金店出价十万一颗。
两颗美乐珠更是给分别出价五十万和四十万。
五颗比较大的白色珍珠,直径15毫米,出价三万一颗。有六颗金色直径12毫米的,出价二万五千元一颗。其余的十七颗珍珠有的个头小,有的形状不圆润,有的略有瑕疵,分别出价三千至二万不等。
妹妹小芸出门给她们园长打了个电话,把金店鉴定的结果报给她。她旁边正坐着她家开珠宝店的亲戚,听了鉴定结果,给小芸出价22毫米的两颗每颗二十万,15毫米的五颗每颗四万三。
美乐珠每颗加价十万的巨额要求购买。请小芸务必把这九颗珍珠带回北京,如果亲眼看过品质满意的话,可以再给她加点,她是自己珠宝店用来制作首饰的,肯定不会比金店给她的价钱低。
还说如果她有天然海水珍珠的渠道,请她帮忙联系,她的店里需要这样高品质的珍珠,希望能长期供货,她可以签订收购合同,保证以比同行业均价要高的价格收购。她在北京等着小芸看货付钱。
小芸回到店里,听到陈红正和店长商谈价格。店长表示,自己没有决策权,是根据鉴定师的定价来付款报账的,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看到妹妹进来给她使了个眼色,只好讪讪地说:“那我们再走几家打听一下,商量好,如果你们报价最高的话,再决定卖给你们。”说完拉着妹妹出了金店。
出来小芸把刚才的通话内容都跟陈红说了一遍,姐妹俩一商量,去北京卖肯定比济南这家金店价格好,这是肯定的。
不过两人谁也不懂行情,现在已经来了,决定挨个金店珠宝店都探询一遍,看看里边价格差距,也能知道这里面的水深不深。
姐妹两个只拿出了五颗15毫米的珍珠和两颗金色的珍珠去探店。转了一上午,姐妹俩坐在一家餐厅,边吃饭边交流上午的经历。
发现这里面的水还挺深的,一上午进了六家店,有的价低的离谱,硬说她们这是养殖珠,几百块钱一颗,最大的两颗才给二千块钱。
要不是这些珍珠都是自己亲手下海抓了又亲手挖出来的,真的被店员给忽悠成养殖珍珠了,气的妹妹和店里吵了起来,姐妹俩都记住这家店了。
以后再也不和他们家交易,一看就是坑蒙拐骗,不诚信的商家。
有的态度挺好,就是价格给的比第一家低。还有一家要把她们的珍珠拿到店铺后面去鉴定,陈红姐妹俩肯定不同意,决不充许自己的珍珠脱离自己的视线。
看到这家也是不良商家,还想调包自己的珍珠,姐妹俩直接离开了,他们再喊高价陈红也没回头。
已经活了两世,这些小伎俩被陈红一眼就看穿了。
最后姐妹俩一颗珍珠也没卖出去,陈红决定都交给妹妹,让她带到北京去卖。万一园长妹妹那里不能成交,也可以去第一家店的北京总店去卖。
金大福全国各大城市都有分店,只要手里有好货,不愁卖不出去。
下午姐妹俩去河口服装市场给爸妈各买了一身衣服,就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早早吃了早饭,六点钟姐妹俩带着爸爸和两个孩子赶去济南坐火车。先把妹妹娘俩送上去北京的火车,等了半小时,陈红和爸爸带着于洋也登上了回家的列车。
辗转八个小时,爷仨终于回到了于家村。
一到家,陈红和于洋都伸了个懒腰,还是海边的气温舒服。
先安排爸爸去洗漱一下,陈红给他泡上一壶茶。去厨房简单的煮了一锅西红柿鸡蛋面,都两点了,在火车上就凑合着吃了点饼干点心。还是再吃点汤面胃里才会舒服。
爷仨一人一碗,当然于洋是小碗。吃完饭,于洋把碗一放:“怪不得姥姥说我外甥狗,外甥狗,吃饱了就走呢!还是咱家舒服!”
爸爸说:“别听你姥姥的,你主要是太远了,不常去济南,不习惯。住长了习惯就好了。”
陈红心想,妈妈两辈子都这样,孙女外甥分得太清,嘴里说话还不注意。这些孩子又聪明又敏感,啥事不懂?
陈红安排爸爸和于洋睡一间屋,刚好前段时间装修过,屋里还有一张从前于洋爷爷睡过的床,那间屋二十多平方,尽够爷俩住的了。
陈红帮爸爸铺好床铺,让他和于洋先去睡一会儿。也是快六十的人了,折腾了一路,也累得不轻。
陈红趁爸爸睡觉的时间,从空间里拿出来一瓶蜂蜜,又开车出去转了一圈,拿出来一蓝草莓,一桶鱼虾,两盒山上采的茶叶。
以后爸爸在这里生活,自己出入空间拿东西更要注意,不能露出马脚。
离家三天,都是于洋爷爷帮着看家照顾鸡鸭狗子。陈红给他打了电话,告诉他娘俩回来了,爸爸也来住一段时间,还问他晚上来不来吃饭?
于洋爷爷放下电话,心里直突突。前亲家来了,这是知道闺女离婚了,不放心,来给闺女撑腰帮忙来了吧!这怎么话说的,陈红还喊自己去吃饭,自己可不去。
去了怎么面对人家老陈呀!自己的儿子做出那么混帐的事,让自己和人家老陈说什么呢?这段时间自己还是少去陈红家吧,免得见到老陈,还是先躲躲吧!
也不知道老陈住多长时间,孩子自己还去接吗?于照华觉得头好疼!心里憋着难受,老头就给村长家打了个电话:“表哥,陈红回来了。”
“噢,回来好啊!这好几天孩子不在,我和你表嫂正觉得空落落的呢!”
村长听了很高兴,这段时间,他和老伴没事就去陈红家转一圈,看到她风风火火的过日子,感觉自己老两口也满身是劲了,日子也过的特别快。
“陈红他爸也来了,跟着一起回来的。”于照华扔了个炸弹。
“啥,陈红娘家爸来了,那挺好的,咱们这里的气温正好,不冷不热的。刚好也要刨花生,掰玉米了,正缺人手呢!嘻嘻,你小子是不是害怕见人家,活该,谁让你养了个糟心儿子呢。对了,你怎么知道陈红爸来了,你们见着面了?”
“没见着呢!陈红给我打电话说的,还问我去吃晚饭吧,我哪好意思去,这见了面怎么说?都怪于海这个熊玩意,好好的亲家没法见面了,都愁死我了!”
“哈哈,你愁我不愁,今天晚上我去陪陈红爸喝一杯,客人这么远来了,咱不能不热情接待呀,我马上给陈红打电话。”
于照华放下电话骂骂咧咧,这什么破表哥,还不如不打这个电话呢,这个会捅刀子,真是更糟心了。
陈红正在后院摘完菜给菜园浇水呢,一走三天,地里都干了。接到了村长的电话:“叔,是,我爸来住一段时间,给我帮帮忙,家里不放心。我本来想明天安排你们喝一顿的,好,叫上婶子再叫上二虎叔,那今晚吧!”
原来村长今天晚上就要来和爸爸喝一杯,说说话。
陈红也不浇地了,去鸡圈里抓了一只大公鸡,提到前院,去厨房拿了把菜刀,一个小碗接着鸡血。
薅了薅鸡脖子上的毛就下了刀,大公鸡脖子一疼,使劲蹬腿,可是蹬着蹬着,随着鲜血流进小碗,它渐渐的没了力气。
陈红一看放不出血了,把它扔进了一个大水桶里。让它垂死挣扎着,陈红进厨房烧了一锅开水。
出来看着大公鸡彻底辞世了,兑了一飘凉水进锅里,舀了半盆倒进水桶里把鸡毛褪了,收拾了十几分钟,终于把这只鸡收拾的干干净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