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里的鱼种类真多,红星斑,东星斑,西星斑,光石斑鱼就很多种。青衣鱼各种颜色的有好几种,不到近前都分不清谁是谁。还有好几种身穿斑马纹的各种身材的鱼类,让人眼花缭乱。
40厘米的大皮皮虾在洞里探头探脑,章鱼变幻着好几种颜色,试图融入周围的环境里。大龙虾钻进礁石下,只露出长长的触须在悄悄试探。
有几只白鳍鲨在海藻上方来回巡视,也不知道那几位是在等侯着要偷袭森林中的小情侣们,还是在为森林居民们当保安。
陈红也不敢去试探它们,这是一个小队,海里是它们的地盘。做为一位客人,陈红觉得自己还是低调点好。
在一片珊瑚群中,五颜六色的海鱼正在悠闲的在自家大门口遛弯。被陈红当作拨草棍用的金属探测器“嘀嘀、嘀嘀”地突然发出了声音。
本来正在偷看两条鹦嘴鱼亲热的陈红被吓了一跳,看到手里拿着的金属探测器,一闪一闪的红色指示灯,一直不停闪烁,陈红才发现附近有金属存在。
环视四周,视线之内应该没有什么金属制品。可是探测器又叫个不停,肯定是自己忽略了什么。
陈红停在这里仔细翻找,终于在珊瑚丛的下面找到一个皮箱。用钩子把它从珊瑚丛里勾出来。
发现上面长满了苔藻,而皮箱在海水中被腐蚀坏了,被陈红一钩子勾了个大洞,看样子马上就要散架。
陈红也不敢乱动了先收进空间里,等有时间再开箱看看有什么好东西,希望有惊喜,不过也不能抱太大希望,附近也没有发现沉船,再说看皮箱的腐烂程度,年限不会太长。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有空看看再说吧。
把这片海底的海胆收的差不多了,陈红在海底远离白鳍鲨的攻击距离,才从海底浮上来。上船回空间换下潜水衣,冲了澡开船离开了这个海底森林的海面。
陈红暗暗感叹,这个海底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自己带走了大部分的海胆,海藻将会生长的更加旺盛。
不出几年,这片海底森林的面积就会扩大一圈,附近的鱼虾们都可以在这里建设一个新家园。
陈红也踏上了新的征途,在大海上到处寻找着新的猎物。
下午陈红又下了一网,收获了一千五百斤鱼获。这一网拉上来近千斤银鲳鱼,个头都在一斤半以上。拉上船的时候,差点闪瞎了人的眼睛,这鱼太漂亮了,银光闪闪。
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堆银板似的堆了一甲板。其中还夹杂着一些石斑鱼,红鲷鱼,真鲷鱼,大青衣。基本上这一网上来的鱼价值都不低,全部是颜值高,味道好的中档鱼类。
陈红特别开心,这几天自己的运气爆表,好事连连啊!
这老天爷这么激励自己,真是让人动力十足,干劲满满,想停也停不下来。
乐滋滋的解完鱼,把网收好,又往空间里收了一多半活鱼。船上只留下一千斤银鲳鱼,三百多斤死鱼,五百来斤中低档活鱼。陈红兴冲冲的开船回了码头。
这次,张百强刘泉田和刘老虎都在码头等着呢!
船已靠岸,众人蜂拥上船,一下就让船下降了十厘米。陈红笑呵呵的招呼大家,二虎叔一家动作迅速的往他们带来的水箱里装鱼获。
就这样边装边称,不到一个小时,三家分刮完了所有的鱼获,抓紧时间开车走了。这次陈红又收入了15万,光银鲳鱼就给陈红增收6万多块钱!
干完船上的活,陈红转账150元给二虎叔,又给了他两条二斤多的银鲳鱼,让他拿回家做了吃。
二虎叔三口人都不要,这也太离谱了,两条鱼比他家一天的工钱都要贵一半了,他们怎么好意思接呢!
接下来再发一章,祝各位书友周末阅读愉快!
第59章 回娘家
陈红硬塞给他,特意留给他们家吃的,不收咋行?还让他给村长家捎去两条,让村长家也尝尝今年的银鲳鱼。
二虎叔实在推辞不下,只好提着鱼回家了。望着他们三口人的背影,陈红微笑。他们家都是好人,自从嫁到于家村,没少帮助她干活。
不能打乱村里发工钱的秩序,陈红只能在其他地方补贴他家。等以后有外地人进来就好了,陈红就可以跟随外地老板的工资幅度给他家提高工钱了。
现在只能跟着村里的价格走,陈红也没有别的办法。总不能因为二虎叔家搅乱了村里的用工市场,让村里人都敌视自己。
时间过得飞快,陈红觉得自己的钱包还是很瘪的时候,转眼之间就该回娘家了。
这次回去,陈红不打算带太多东西,领着孩子,一路上又是汽车又是火车的,倒腾一路,空着手也不轻快。
只带了十斤鱼干和五斤虾干,陈红就领着孩子回了济南,到济南还要倒一趟汽车才回了家。
这一趟从家六点出门,先坐汽车又坐火车,中途又换乘了一趟火车,又坐汽车,这才到家。
到家都快三点了,光路上等车坐车的时间就用了九个小时,孩子半路上还睡了一觉。抱着个睡着的孩子特别累人,陈红觉得比她在海上打三千斤鱼还要累。
也难怪现在的人都不太爱出门,哪像后世,动车高速动车全面铺开,再远的城市一两个小时就到,多么快捷方便!
现在倒好,带着孩子出趟门能扒层皮,太累人了。
到家把带回来的鱼干虾干交给妈妈,陈红就不管了。她爱自己吃自己吃,爱送人送人,都由她去分配吧!
爸爸抱着于洋,对陈红说:“带着孩子,怎么还拿那么多东西呢,多累呀!回自己家还搞这些干什么?”
陈红也只是笑笑没说话,说是这么说,回娘家不带东西,左邻右舍都会笑话,还以为和娘家闹矛盾了呢。
农村就是这样,邻居之间最有人情味,有事都互帮互助。可是也多了很多的是是非非,家长里短,一点小事传的满村皆知,根本没有秘密可言。
明天就是宴客的正日子了,妹妹还没到,她的孩子今年刚满一周岁。本来爸爸不想让她来的,妹夫在北京当兵,也不是自由身,不能陪她娘俩回来。
她自己带着个小孩子路上也不方便,又是尿布、又是奶瓶、又是换洗衣服的都够她折腾了。小孩子太小,一路上又是拉又是尿的太麻烦了。
妹妹也想家了,想着回家一次,姐姐也回来,全家都能见到面。已经好几年没聚在一起了,这次摆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爸爸说已经打了电话说下午六点能到家,也说了不让家里去接站,她会打车回家。
家里现在挺忙的,村里来帮忙的厨师,正带着本家的老爷儿们和妇女们,在做着明天开席的准备工作。
妇女们择菜洗菜,刷盆子洗碗。男人们各种菜改刀切菜。厨师把鸡鱼肉肘该炸的炸,该煮的煮,该蒸的蒸。都提前准备好,明天这些大菜一加工就可以上桌了。
农村自己家摆宴就是热闹,头一天就开始人来人往的忙活起来。满院子都是烧菜的香味,引得附近的小孩都馋的来家门口转悠。
大菜是不敢分给他们吃的,厨师有办法。把咸鱼剁碎,和一大盆面糊倒在一起搅匀。下油锅炸成小面鱼,每个孩子来了分一把,如果多了大人也可以分到一把。
吃在嘴里,又香又酥,还有一股浓郁的咸鱼味,是当地深受大家喜爱的酒宴食品。
这是济南地区很多人小时候记忆中最爱的味道,虽然在现代的人看来,这道菜纯属滥鱼充数。可是在济南附近的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甚至零零后几代人的记忆中,这是最美味的酒席大菜。
陈红也爱吃这一道菜,也曾自己在家做过。不过怎么也做不出来大锅做出的味道。其实很多菜都是这样,在农村酒席上吃到味道特别好的菜式,回家复制。
材料用得比人家好,油也用最好的,下料的顺序也一样,可是做出来的味道就差太多,不是那个味。
家里热热闹闹的准备宴席前期工作,妹妹终于在六点半回到家。今天晚上家里人特别多,来帮忙的人都留下来吃晚饭,大家一共坐了三桌。
二十多个人一起吃饭,有男人们喝酒,聊着明天安排,都由谁接待,谁记账,谁管茶水,谁管烟酒,几个人端菜上菜。
陈红姐妹只管看好孩子,吃完饭抓紧休息,坐了半天车都累了。碗筷自有来帮忙的婶子大嫂们洗刷,用不上陈红和妹妹这两个出嫁女。
今天晚上陈红娘俩和妹妹娘俩睡一屋,家里是自建房,住得很宽敞,她们往的是一个二十来平方的大房间,屋里有两张一米五的床。
她们姐妹俩各带着孩子睡一张床,也很舒服了。家里的被子都是妈妈自己做的夹被,因为家里比荣城要热得多,陈红还真盖不住被子。
屋顶的吊扇呼呼地转着,想着看到嫂子坐月子的房间连窗子都不能开,屋里闷热的气味特别大,奶腥味,尿骚味特别呛人。
尤其是陈红闻惯了海边的海水咸味,还真是一进那屋就上头。这个月子,赶得时间真不好,再晚一个月,不冷不热产妇和孩子都舒服。
陈红和妹妹聊着天,孩子们都累坏了,很快就睡着了。聊了一会儿新生儿,妹妹问陈红:“姐,姐夫怎么没来呢?他还在济南打工吗?现在干的怎么样?”
陈红听了听外面帮忙的人都还没走,还在乱哄哄的喝酒聊天。轻声对妹妹说:“小芸,我和于海离婚了,没告诉你们。正好趁这次回家,把这事告诉家里,以后在济南遇到于海你们都当做不认识吧!”
妹妹吓了一跳:“我说怎么这次见到你有些奇怪,于海就在济南,怎么也没来家里呢?你们为啥离的,是不是他在济南有外心了,勾搭上别的女人了?”
陈红笑了笑:“你小声点,别一惊一乍的,再吓醒孩子了!我告诉你,不是什么大事,我们离了三个多月了,早就各过各的,各不相干了。”
妹妹声音哽咽了:“那你这么长时间怎么过的?怎么不早点给家里信呢?你以后怎么办呢?孩子归你吗?”
妹妹问了一大堆问题,陈红知道她担心自己,可是她不知道自己现在过的很好:“小芸,你伤心啥呀?你姐我现在过的可舒服了,现在我们那片海域快被你姐承包了。想吃啥鱼出海去打啥鱼,你姐的本事你又不是不知道!”
“知道什么,你千万别仗着自己水性好就胡作非为。你这是不打算回家吗?准备就留在那个小渔村一辈子了?”
“留在那一辈子有什么不好?那里比咱家里资源好多了,海里想要什么没有?我离婚把房子,果园,渔船都留下了。
以前于海爷俩不让我出海,我也不想出了大力还惹的家庭不和,老老实实地种了几年地。可地里收入太少太慢了,还是大海适合我。”
妹妹沉着脸问她:“我听咱妈在电话里叨叨,说你给咱爸买了很贵的蜂蜜,让咱妈送人了,因为这事你俩又吵架了。是不是因为咱妈,你才不愿回来的,今天就咱两人,你跟我说句实话。”
陈红笑着说:“你别沉着个脸和真事似的,我和你说,还真不是为了咱妈。你不知道,那边政策越来越好了,今年都要给渔民补贴了,每条船都能补个最少一两万,像我家的船,一年也能补两万块。
我听说有的地方钱已经发到渔民手里了,我们那也快了。以后旅游业发展了,再接待一下游客,我们那就会比在济南好挣钱,就是现在你姐也不少挣。对了,小芸,你们没想在北京买房子吗?”
妹妹叹了口气,“北京房子太贵了,稍好点的地段,房价动辄一两万,我们现在还买不起。我听你妹夫说,他们驻地准备出土地和部队联合建一批楼房,留几栋楼,专门出售给我们军属,房价不会太贵,我们准备攒钱买一套。”
陈红点头:“买房子是正事,小芸,你回去帮我打听一下,我要是在北京买房,贷款好办吗?得需要多少钱?”
妹妹睁大了眼睛:“姐,你想去北京买房子?就是银行能办贷款,首付也不是小数?你有那么多钱吗?你也太敢想了!”
陈红无所畏:“有啥不敢想的,没钱就出海,海里值钱的东西多了。你给我好好问问,我是认真的。首付大约多少,我想办法凑凑。”
妹妹被陈红逗笑了:“姐,别逗我了,你知道现在北京房价最低六千多,高的两三万。买套百十平方的六七十万,上哪凑去?”
陈红高兴了,还没涨得没边:“那你给问问,我有资格买吗?最好是能货款,咱们两家都买,我告诉你,先别攒钱了。
你攒钱的速度赶不上房子涨价的速度,咬咬牙贷款买它两套,万一压力大,以后卖一套就纯赚一套。”
妹妹被陈红说的心里慌慌的:“真能涨,不是说都当房奴了,以后租房住最合适吗?要是真想买,我们园长老公就是北京市建委的,门路很广,帮忙买房贷款各种事都行。”
第60章 我离婚了
“我们园长对我可好了,前一段时间还想认我当干闺女呢!她就经常劝我买套房,她家老伴全给办了,不用我操心。
我和你妺夫想着,我们现在住着部队的房子,水电暖全不用自己花钱,房子也宽敞。没必要给自己压力太大,背上贷款,我们这辈子都没贷过款呢!”
陈红又劝:“有这么好的人脉你不用,也太傻了。我跟你说,你回去跟妹夫商量一下,把你们所有的钱拿出来,各自都有公积金,分别在自己的名下买一套。
不超两年,这房子肯定能翻上一番。你问问你们园长能买多少房子,你们要不了的我都留下,两三套没问题,帮姐拿下。”
看到陈红这么积极的撺掇她买房子,好奇的问:“姐,你发财了?你现在有多少钱,你告诉我,我谁也不说,我帮你找房心里也好有个数。不然,托人找好房源了,你又拿不出钱来,不白浪费人情吗?”
陈红一想也是,贼兮兮的伸出了三个手指头,想了想又伸出了两个手指头,:“三十万?五十万?妈呀,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五十万什么样呢?”妹妹惊吓的瞪大眼睛。
陈红笑着摇了摇头。“切!不会是五万吧,怪不得你要贷款呢!你这首付也不够呀!咱们要是都买,谁也帮不了谁了!”妹妹撇了撇嘴。
陈红在她头上弹了个脑瓜崩“叫你看不起你老姐!你姐有五百万!你尽管找人去买,我觉得好时候也就这几年,以后说不准限购了,不让随便买了。”
妹妹懵住了,后面的话都没听清。傻乎乎的看着陈红,“你哪来那么多钱,你干啥去了?”
对于妹妹的疑惑,陈红知道,要是不给她一个合理的理由,她是不会罢休的。从床上爬起来,拿过来自己的背包。
陈红从包里拿出一个茶叶盒,打开盒盖,里面是一个小布包,打开小布包,伸手从里面抓出十几颗珍珠,里面还有两颗美乐珠。
看着姐姐像变魔术似的托在手上的珍珠,一颗颗又圆又大,在灯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迷离的彩色光芒。光芒之盛,让人不敢直视。
妹妹小心的在被子上蹭了蹭手,爬到姐姐床上,用手轻轻的捏起一颗最大的乳白色的珍珠。冲着灯光举高,眯着眼睛仔细看。
“姐,这是你下海抓的珍珠!怎么这么美呢?真好看,这么大个得值多少钱啊?”
“不知道,感觉便宜不了,我有个几十颗,卖了买套房应该没问题吧!小芸,你看这两颗,海边人叫龙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