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愈甚,宇文太尉站出,道:“如今原大都督秦将军以权压人,私自吞并良田之事,还尚未有定论,老臣看来,此时争论大都督归属,似乎有些为时尚早。”
宇文太尉本就是三朝元老,话语权颇高,此话一出,众人片刻噤声。
薛樊则不屑一顾,笑道:“太尉真会说笑,人家苦主都已告达天厅,整个大兴城百姓都看到了。难不成太尉大人是与秦将军一伙,真成了那欺压良民之人?太尉大人不是最在乎民意么,莫不是所谓民意皆是说笑。”
自萧临战死的消息传来,太后便迫不及待除去中书令,将薛樊安插此职。
薛樊说完后,转头与珠帘后的太后悄悄对上视线,接到她指示后笑笑,继续道:“无论三司查否,此时此刻,定然不能让秦将军这等小人做在这样的位子上,手握重兵。薛某提议,先让人暂代此职,等秦将军案子查明后,再做最终决定。”
这提议虽然明眼人都知晓是薛樊权宜之计,可却又寻不出错处,便闭了嘴,不再争论。
太后正想下朝,起身之时,一冷冽之声从太极殿门口传了过来。
“薛大人真是好大胆子,将我大邺律法掷于泥地。律法中已阐明,三司最终定罪之前,留原职办事,薛大人与太后莫不是忘了?”
这暴戾的气息与威压随着话音落下而布满殿内,太后瞪大眼睛震惊地踉跄,没想到竟直接从上方台阶摔下,好在台阶不算高,并未摔伤,只是丢了脸面,失了礼仪。
不是传言说他死了吗?
众人转头看去,见竟真是消失数月之久的萧临,看起来毫无受伤的痕迹,倒是一如既往的张狂与阴冷。他面无表情,身着龙袍,反着太极殿内的金光。
身后跟随的福禧,带着同样蔑视的神情一扫众人,并将萧临请上龙椅。
太后站稳后,不敢直视萧临神情,只是试探道:“外面皆传皇帝遇险,不知如今可安好?”
“太后真是越老越糊涂了,莫非此刻,朕还是鬼魂不成?”萧临阴仄仄嘲讽,又看了一眼下方双腿打颤的薛樊,“秦将军一事,交由三司协会审,这期间,继续担任大都督一职,重爱卿可有异议?”
薛樊心下慌张,自然道无异议。
也为自己的处境开始感到恐惧起来,可他目前还无甚错处被抓到,之前中书令贪污可是证据确凿,既然职位空悬,他被太后调到此职上并无不可。
这般想想,他逐渐放下心来,或许是他把萧临想的太过厉害,其实不过一个还未加冠的毛头小子罢了。
太后贺氏,在琅琊可还是兵权在握。
萧临落座上方,让人将太后送回寿安宫,眯眼看了一会儿薛樊,待下方朝臣重报了一遍近日各项事宜,才终于下朝离开太极殿。
……
玄武殿内,云夭交接近日事务,便忙碌了一上午,徐阿母跟在她身旁,叨叨了一整日,皆是对她这些时日的担忧,直到江雪儿来寻她,徐阿母才停下自己的嘴。
而江雪儿告知了一些云夭不在宫中时的事儿,她听闻后一怔,眼底闪过一丝暗光。
当萧临回到玄武殿时,见他似乎因着朝廷的事儿怒气冲冲,心情不大好,于是云夭立刻将提前备好的桂花水和桃花糕送入。
他将久违的桂花水一口闷下,又吃了两块糕点,心情似乎才平稳下来,四周的宫女内侍们大气不敢出。
云夭再次将水添上,笑道:“陛下在想什么?心情不好。”
“太后那个老妖婆,为祸朝纲,趁着我不在,将不少支持我的官员贬走流放。”
自两人西巡经历过敦煌战役后,萧临在她面前便再也未用过“朕”自称。
云夭一向敏感,自然发觉了此事,她一扫四周站满的宫女与内侍,思索一番后还是决定不点出,驳了萧临脸面。
“贬走之人,应不乏有关陇贵族吧。”云夭笑着安慰一句。
“嗯,我向琅琊郡那边下了诏书,命人一月内入朝觐见,可估计怕是叫不动这人。”
“陛下看起来,似乎有了想法?”
萧临道:“有,只要能找出老妖婆的把柄,将其下罪,激怒琅琊郡那边。若他们有所行动,无论是依照圣旨前来京师也好,又或是造反也罢,我都可以在他们到达关中时将贺家老头给杀了,夺回贺家兵权。”
云夭点点头,也在沉思着。
萧临继续道:“只是,如今明面上却拿不到能将她下罪的证据。”
云夭见状立即道:“陛下,在去西巡前,我便一直让交好的一个小宫女,以及赵思有盯着太后一党,如今有所发现。”
他听到赵思有三字,眼底一暗,却未打断她。
云夭立刻让福禧去将江雪儿喊来,福禧应下后立刻出了玄武殿。
没有太久,便找到了人。待江雪儿入了玄武殿后,朝着萧临行跪拜大礼,云夭即刻道:“雪儿,将这些时日的发现告知陛下吧。”
“是,云姑娘。”
江雪儿颔首,脸上依旧是一如既往的冷漠脸,朝着萧临开口道:“奴婢与赵侍郎暗中监视的这些时日,发觉太后与薛大人皆是在早朝后,暗中到寿安宫偷情,这其中便是一个叫阿倩的小宫女为薛大人私下引路。而阿倩此人,深受太后信重。”
云夭看向萧临,轻言浅笑道:“人证有了,相信以陛下的手段,让一个小宫女开口,并非难事。”
“嗯。”萧临应和,朝福禧下令,“将那叫阿倩的,抓去夜庭狱,让崔显亲自负责审此事。在明日早朝前,我要看到她画押的口供,以及对太后与薛樊的弹劾。”
“是,陛下。”福禧应下后立刻下去抓人。
云夭许久没听到崔显这人,如今见萧临竟如此重用他,有些担忧道:“陛下,崔显此人狡猾奸诈……”
“嗯,我知道。”萧临不假思索道:“不过这个小人,如今用起来极为趁手,特别是在审案这一方面,再加之他又是禁军统领,内廷之事交给他也算合适。”
他发觉自己特别喜欢听云夭对其他男人不喜的态度,心情竟好了几分,“放心,这个人我会一直防备着。”
“嗯,那就好。”云夭嫣然一笑,“此次太后一事,赵思有也立下功,再加之他从头便做,又熟悉,不如便将监视琅琊军队动向的工作交给他吧。”
萧临原本稍微好起来的心情随着她再次提起赵思有,又一次沉了下去,呲牙道:“哦,随便你。”
说完,便起身往外而去。
云夭愣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有些怔愕,不明白自己又是哪儿惹了他,情绪转变竟能如此之快。
……
阿倩在众人就寝之后,被崔显直接抓到夜庭狱严刑逼供,正是夜深人静时,太后并未察觉此事,直到早晨起来才隐隐不安。
早朝之上,本以为自己万事皆安的薛樊,竟被人弹劾与太后奸情,还拿出了太后贴身宫女阿倩的口供。如今太上皇仍未崩逝,而薛樊又是郡主夫婿,此番不伦私情,不仅有伤风化,更是不忠不义。
薛樊当即被革职查办,太后禁足寿安宫。
太后听闻此消息时正在与贵女们开宴,崔显带着禁军直接冲入寿安宫,将宴席上的贵女统统赶走。行动迅速到众人还未反应过来,便已被禁军士卒带出皇宫。
太后看着眼前的崔显大怒,直接将手中茶盏朝着他掷去,本以为他不敢躲避,哪儿知他直接剑鞘一挡,茶盏便碎裂一地。
“崔显!你究竟想做什么?”太后厉声呵斥。
崔显却只是勾唇一笑,道:“圣上口谕,太后与中书令薛樊,秽乱宫围,今证据确凿,太后娘娘暂且禁足寿安宫,最后到底如何判决,圣上自会发落。”
“你说什么?”太后后退两步,跌坐在台阶之上,面色青紫。她此时才突然反应过来,身边的阿倩不知何时起,竟消失无踪。
“哀家是冤枉的!是陷害!是皇帝陷害哀家!”
她并不太过惧怕,如今她母家尚大权在握,萧临就算将她打入冷宫,也得看看她母家同不同意!
是否真是冤枉,对于崔显来说并不重要,既然皇帝想要证据,他自然便能拿出铁证。人证物证缺一不可。
就算三司再审那阿倩,也不会审出更多。
墙倒众人推,此事一出,便立刻有人拿出了萧临不在大兴城的时日,这两人为祸朝纲,牝鸡司晨的证据,为他们罗列出几十条罪状。还有太后母家贺氏,在琅琊郡仗着强权,欺压百姓,贺家公子强抢民女,光天化日下掳走并私下杀害多名少女。此番阴私之事,竟在短短三日内被全部扒了出来。
奏章如雪花一般飘落在太极殿的书案,朝堂之上,萧临大怒,直接下令判处两人死刑。
太后得知后,没想到萧临竟真不顾及贺家。
她仗着自己身份不服,在寿安宫中来回走动,大骂道:“萧临小贼!我贺家对朝堂,对大邺向来忠心耿耿,你竟为了铲除异己,伪造证据污蔑哀家!你不得好死!”
“居然说哀家为祸朝纲?相比起来,你那生母德妃才是真正为祸江山社稷之人!哀家看你这小杂种就合该同那异族贱人一起去死!”
第51章 最好的赏赐,莫过于脱离……
站在门口的禁军听闻后面面相觑,只得去禀报萧临。
正在太极殿处奏章的萧临见福禧面色慌张,上前凑到他耳边禀报了太后所咒骂之事,却未看到他有任何面色上的变化。
云夭熟捻地磨着墨,并未听到福禧的话语。
只是萧临将奏章上最后一字写下,便轻飘飘道:“既然老妖婆如此聒噪,那便将舌头割了。”
“是,陛下。”福禧应下后便立刻头也不回地离开。
云夭好奇,“发生了何事?”
“没什么。”萧临看向一旁的她,语气淡淡,却带着若隐若现的激动,“这个老妖婆实在可恶至极,我想将她和她的情夫一同削了作人彘,装在一个桶里,而后丢进粪坑,相亲相爱,你看可好?”
云夭不由脑海中浮现出那画面,眉头蹙了起来,感到不适,浑身一颤,道:“不好。陛下莫不是要将自己残暴的名声传播至天下不成,本是太后的错处,最后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反倒成了陛下的不是。”
萧临扫兴地收回目光,没说答应与否。
三日后,在萧临威压下,三司以极快速度结案,在早朝之上直接处太后与薛樊两人斩刑,于来年春后行刑,目前暂时关押至天牢。
并且以贺家公子被弹劾为由,召琅琊郡贺家尽快入京师面圣,协助查案。
……
琅琊郡,贺家家主与贺家公子接到召令之时,自然也听闻了太后之事,此时正值大雪漫天之季。
贺家公子没想到自己平日所为,会被官员上报并弹劾,而如今太后竟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判处斩首,此乃大邺重刑。
他无力地坐到椅子上,一手撑头,大哭道:“父亲啊,阿妹就这样被那皇帝判了刑,听说已经被拔了舌头下入天牢。如今还要问罪我贺家,难不成咱们真这般任人宰割?”
贺家家主自然怒不可遏,直接将桌上花瓶拿起用力砸至墙上,“若不是你平日行事张狂,当街强抢民女,我贺家何故被人抓住把柄?”
贺家公子不服,“又不是只我一人之过,这事儿我都做了十多年了,哪儿知如今竟被他翻出来拿着说事儿。父亲啊,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根本与我做甚无关啊,就是皇帝想要铲除我贺家,想要寻罪责。”
听闻此话后,贺家家主眯起眼睛,沉沉道:“萧临小儿!莫不是忘了我贺家手中还有十万兵马!我儿放心,不管是你阿妹的仇也罢,还是要灭我贺氏,得先看看我同不同意!”
“此次皇帝召见,那我们就去那大兴城,只不过不只我们去,还有咱们身后的十万大军!”
贺家父子以应召为借口前往京师,一路上虽带着十万大军,却也行路顺利。
直到一行人到达关中地区一处山谷,竟被大军埋伏,而自家军中出了细作,夜半刺杀贺家公子至重伤。
此次赵思有亲自做参军,在与贺家经历过一场鏖战之后,赵思有手下一名大将直接两箭射死贺氏父子。
赵思有见状立即大声道:“贺家父子起兵造反,已被击杀!你们将士都被其埋在鼓中,只要此时缴械投降,将不会治你们谋反之罪!若是不降,祸及家人!”
众士卒听闻后纷纷放下手中刀枪剑戟,除了贺家军师自刎以跟随主去,剩下兵力皆被收入萧临囊中。
……
此事终于彻底结束之时,正过元岁,街道上炮仗烟花不断,全民庆贺并祈福新一年的到来。
这日早朝,赵思有上奏道:“如今大邺刚经历过西域与三国联军之战,后又是贺家造反镇压,动乱不安,至民心不稳。臣提议大赦天下,祭拜祖宗神灵,以安民心。”
此提议一出,朝中众臣皆是附和,萧临没有立刻下达旨意。虽然大赦,可本就穷凶极恶之徒不应在大赦之内,所以除轻罪者,关于其余重罪族群,他令赵思有立下一份大赦名单。
夜色深沉之际,萧临公务积压,直到子时,都还在玄武殿中批阅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