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嘲讽她一介妇人,云夭一听这话瞬间火冒三丈,没能控制住直接将手中的墨锭朝他扔去,正正砸在他的脸上,染了一大团乌泱泱的墨汁,还飞溅些许入了口,实在苦涩。
萧临没想到她竟如此反应之大,毫不在意他这个皇帝的身份,瞬间睁大了双眼瞪着她。
云夭东西扔完后才忽然寻回智,意识到自己以下犯上。可她实在有些失望,本以为扭转了他曾经杀兄弑父的局面,便能改变未来的他,可她此刻终于意识到,有东西,从幼时便埋在他的心底。
她恍惚一瞬,而后立刻奔下台阶,跪在地上匍匐下去,大声道:“我辱了陛下,请陛下赐罪!”
萧临看着她瞬间又卑躬屈膝,一时间气笑,摸了一把满是墨汁的脸,怒道:“滚——”
“是!陛下!”
云夭立刻起身,转身之际又道:“陛下,刚才的白莲羹并非我亲手所做,乃是御膳房,之后我定会告知他们,下次热过后再拿来。”
“你!”萧临捂着胸口,看着下方的女人说完话后便转身,头也不回地离开。
这个女人真是好样的,越来越嚣张!
……
云夭自那日因宇文太尉一事争执后,便没出现在太极殿中。
正值春末,雨水越来越多,许久未能见日光。
萧临站在太极殿门口,向月台下方看去,不知在思索何事。
福禧如今被升为内侍监,近身伺候于皇帝跟前,传达圣意。
他试探性朝着萧临道:“陛下可需传云姑娘前来伺候?”
萧临回过神,嗤笑一声,“朕还缺了伺候不成?这个该死的女人,以下犯上,本应当诛。”
“陛下万万不可啊!”福禧忽然心急,当了真,立刻福身想为云夭说情,“陛下,云姑娘也是无意之举,她对陛下忠心耿耿,罪不至死啊。”
萧临没忍住微微挑眉,“你倒是对这个小女奴挺尊敬。”
“毕竟奴婢受其恩德。”福禧躲开视线,挠了挠鬓角。
萧临转身回到书案前,打开空白诏书,福禧在一旁为其磨墨。他带着一股火气,亲笔写下赐罪诏书,将宇文太尉下入天牢,春后择日凌迟处死。
落笔后,盖上玺印,将其递给福禧,“送去内侍省。”
福禧正想将其接过时,萧临又收回了手,将诏书放回书案,“算了,等等,朕再想想。”
他忽感些许头疼,揉了揉太阳穴,想到云夭那个女人,用墨锭砸了自己后竟真的不再来太极殿,都已两日了,气性比他这个当主子的还大。
“去宣云夭来伺候。”
“是,陛下。”福禧转过头忍不住一笑,立刻下了台阶,派人去寻云夭。
夕阳西下,殿外终于雨停,水珠串连着从瓦顶顺着屋檐落下。萧临终于批完最后一份奏章,抬头揉了揉脖子,这才意识到,云夭竟还未来太极殿。
他蹙眉,有些心烦意乱起来,起身朝着太极殿外看去,竟已是黄昏,夕阳的红光反射在地面的积水之上,有些刺眼。
萧临来回踱步,又喊了福禧前来询问,“云夭呢?这过了多久了,还不来?她竟比朕还忙?”
福禧也是不明所以,只道前去问问派出去的人,便离开了。没过多久,福禧终于回来,身上沾着水渍,怕过了水气给萧临,站得有些远。
他满脸惊慌道:“陛下,奴婢去寻了人,可那人实在没用,说云姑娘已有一整日不在竹林小院儿。后来又去了她平日所在的藏书阁,也没见着人,就这般寻了一下午,竟不知云姑娘去了何处。”
萧临心猛的跳了一下,魂魄差点儿脱离身体。整日不在住处,又不在藏书阁。
“她的徐阿母呢?可见着了?”
“未曾见着,说是徐嬷嬷同云姑娘一样,许久未曾出现。”
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难道她逃跑了?就因为他几句话,她便真跑了!
可她一介女奴,能如何跑了?谁能帮着她跑了?
对了,赵思有!这个姓赵的,实在该死!
她时常喊他思有哥哥来着,这次宫变前便是赵思有帮她出了宫。
她怎么能跑呢!他又怎会允许!她的奴籍身契还在他这里,他可是大邺皇帝,她凭什么跑!
萧临大怒,直接将一旁的灯柱掀翻,太极殿内宫人瞬间下跪,惊慌不已。
“立刻封锁宫门和城门,给朕调禁军,全城搜捕!”
第26章 萧临这个昏君
夜幕刚刚降临,今夜城中宵禁被提前了许久,家家户户闭门不出。身着铁甲的士卒带着零碎的步伐穿街过巷,而后敲开每家每户的门搜查一番,查看户籍。
人心惶惶,原以为是为了抓捕写下讽刺诗之人,各个忙着起身将刚写好的诗书烧毁,可折腾一番后才发现,竟是在寻人。
萧临直接出了宫,骑于青骢马之上,冷眼看着来来往往,冲入各家各户的士卒。
士卒们虽得了云夭画像,却也是怕错漏一人,入了门后见着长得还算漂亮的姑娘,便将人给逮出来,送到萧临面前。
“陛下,人找到了!”
萧临一喜,转头一看,竟是一个从没见过的女人,见到他后从原本瑟瑟发抖的不安,立刻转变为了枝头变凤凰的惊喜。
实在没想到,此人便是新帝,如此年轻,还如此俊朗。
萧临闭了闭眼,怒道:“不是!滚!”
士卒两腿一软,又将那姑娘给送回了家。这样来来回回看了三十多个,竟无一人是云夭。
经此,城中邻里间也悄悄传开,这位新登基的圣上颇爱美色,竟大半夜全城搜刮美人至自己跟前掌眼。
已是亥时,萧临猜想,云夭定已出城,毕竟她从太极殿消失已过两日之久,出城绰绰有余。
可对于她会去哪儿一事毫无头绪,便使出一部分兵力,分开四路,东南西北各路出城追击,为弥补兵力不足,甚至调用了崔显的左右卫。
崔显知晓此事时极为震惊,不可置信,毕竟这是前世完全未曾发生过之事。以他对云夭的了解来看,她是一个适应力极强,无论如何都不会逃跑的女人。
不对,她前世便是因逃跑,从承天门坠楼而死。
想到一孤女在外,又顶着那张脸蛋,定然危险至极,便立刻带着左右卫亲自四处询问线索。
而萧临这边,看着一个个拉到自己面前的女人,他大失所望。
拉紧了缰绳,面上平静道:“去赵府!”
一个女奴要拿到假过所,路引,离开大兴城,少不了高官权贵从中斡旋,他唯一能想到的便是赵思有那厮。
想到此处,便又带着大队人马,加紧马腹纵马往赵府而去。
士卒在萧临到来前先一步包围赵府,赵家家主乃尚书省左仆射,赵家女眷躲在一旁,目光皆恐惧慌张。
而赵思有竟直接被人揪了出来,一副还没睡醒的模样,赵仆射急忙上前,萧临正好踏入门廊。
“不知陛下深夜驾到,究竟有何要事?我赵家一直以来皆怀赤子之心,在朝中也是清正廉洁,究竟何罪过竟让禁军将我府包围至此?”赵仆射战战兢兢道。
萧临随意扫视一圈,盯上了一脸懵,逐渐清醒的赵思有,上前两步,身上戾气散出,压着嗓子道:“赵仆射看起来是毫不知情,不知赵侍郎可知?”
赵思有眼神无丝毫闪躲,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陛下身份尊贵,我等却容不得如此受辱!”
萧临两眼一眯,细细盯着赵思有,不放过他的任何一处神情,却未察觉到丝毫亏心之处。
难不成真不是此人做的手脚?
他沉下脸道:“云夭失踪,若不是你做的,还有谁如此能耐?”
“什么?夭夭失踪了?”赵思有大惊,“她不是一直在宫中,在陛下身侧么?怎会失踪?她一女孩子在外,定然危险至极!”
萧临看了许久,都未察觉他脸上有何不妥,“呵,你们平日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如此亲密无间,真毫不知情?”
赵思有听闻后心中恼怒,讽刺道:“我向来视夭夭为我义妹,而我乃外臣,夭夭算起来直属陛下手下,陛下不是只手遮天么?怎么夭夭去了何处,陛下竟不知情。”
此番语气更是激得萧临心中压制的火气“噌”的冒上了头顶,“赵思有!你找死……”
“报——”一士卒大吼着从赵府门外飞奔而进,单膝跪地,提高声音道:“陛下,有消息传来,昨日清晨,有一带着幂篱的女子骑马从西面延平门而出。据说那幂篱被风吹开时,有人一观容貌,乃是惊为天人!”
萧临一顿,看了一眼同样恼羞成怒的赵思有,不再会此人,让一部分禁军守住赵府,而后带上兵马一路往延平门而出,一面寻人,一面追击。
此时已过子时,明月高挂,整座城却依旧灯火通明,便为了寻此一人。
……
正在萧临着急忙慌之时,另一边的大兴宫中,刚从太妃寝殿出来的云夭与徐阿母两人,皆是疲惫不堪,打着哈欠准备回竹林小院儿就寝。
前两日,一老太妃病逝,而常年伺候老太妃的女官心痛如绞,她从入宫后便受太妃恩惠,太妃性子极好,待下人慈爱,那女官对她忠心耿耿。
太妃虽育有一公主,却早已远赴西域和亲,而自己本身不受宠爱,在这宫中常年孤苦伶仃。在入皇陵之前,女官在宫中寻擅丹青者,想要为太妃作画留恋。
云夭被女官的一腔赤忱深深感动,便主动寻她应下这差事。她见这些忠仆,虽这一世还未遇到,却总会想起前世试图救自己的江尚仪。
作画不易,正好这些天她也不愿去伺候萧临大爷,便直接在太妃寝殿住下,两日内闭门不出,日夜不断,终于在今夜完成。
那女官见此画,栩栩如生,笔墨线条流畅,带着生前的慈祥与美貌之态,似是太妃死而复生,竟从画中活了过来。
女官感激涕零,又送了不少桃花糕给云夭带走。
两人走到宫道之上,才发现四处宫人皆窃窃私语,往宫门方向张望,而禁军似乎被调走了不少。
“没想到啊,陛下竟是这样的人。”
另一宫女迅速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压着嗓子道:“你不要命了,敢说这样的话,小心人头落地!”
云夭蹙眉不解,立刻上前拦住两人,道:“怎的了?你们在说甚?”
“云姑娘!”两人见竟是圣上身边的红人,心中惶恐不已,立刻在原地跪下不敢抬头。
“给我好好说话,抬起头来,你们说陛下甚?”
徐阿母在她身后忽然注意到,不知何时起,云夭身上竟渐渐带上了一股与萧临相同的威压。
“姑娘饶命!奴婢再也不敢了!”两人还是害怕地磕起头来。
云夭忽然意识到自己态度似乎太过强硬,便将语气软下来,叹息道:“好了,你们不必如此,和我实话实说,我不罚你们,也不告知陛下。”
两人这才直起身子面面相觑,其中一人悄悄用手推了另一人,道:“说吧,反正大兴城所有人都知晓。”
另一宫女这才看回云夭道:“云姑娘,陛下不知为何,大半夜调集禁军入城内,挨家挨户搜刮美人,都说陛下……说陛下常年不近女色,这时日久了,今夜竟这般饿狼扑食,把整个大兴城长得好看的姑娘都给抓了。”
“什么?”云夭大惊。
在她印象中,萧临残暴,却并非如此昏君。可是今夜这番行为,实在太过……昏庸无道。
这个萧临,比起前世,简直愚昧不堪!她瞬间怀疑自己当初押错了宝,莫不是未来大邺还得毁在此人之手?
正是因着坊间流言一事,如今更应小心行事,莫说处死宇文太尉本就大错特错,如今竟强抢民女,真是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