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君夺姝色(重生)_分节阅读_第75节
小说作者:眠微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13 KB   上传时间:2025-03-05 19:49:38
 书房内,谢怀衍正阴沉着脸,耳边听见叩门的动静,冷声道:“出去。”
 轻盈的脚步声传来,一只素白的手将茶盘放在了他面前。他动作一顿,抬头看了过去,面色并未和缓:“你来做什么?”
 女子浅浅一笑道:“臣女今日是替贵妃娘娘带一句话的。”
 “对于娘娘所言,殿下意下如何?”
 她嗓音娇柔,眼波盈盈。
 谢怀衍将目光从眼前的文书转到了她面庞上,意味不明地笑道:“那就要看贵妃娘娘能够拿出多大的诚意了。”
 女子缓步行至他身畔,见谢怀衍没什么反应,这才大着胆子将手指搭上了他的肩膀,力道适中地揉捏着。她道:“贵妃娘娘说了,事涉先皇后,只要殿下有疑问,她必定知无不言,也会尽全力帮助殿下一步步查清真相,让罪人付出代价。而朝堂之上,祖父和父亲一旦会意,便会事事遵从殿下安排,为殿下效力。至于诚意......”
 鼻间嗅到的香气愈来愈浓,谢怀衍微微眯了眯眼。女子俯下身子,红唇微颤,带着一丝不确定的试探,几乎贴上他的面颊,吐气如兰,低声软语。
 “臣女......亦是诚意的一部分。”


第90章 侍疾 山雨欲来。
 启元殿, 御书房。
 皇帝放下奏折,抬眸看向眼前众人,道:“对于禁军选拔和整饬之事, 众位爱卿有何见解?”
 恰逢几年一度的禁军选拔,皇帝恰好也想借此机会整顿一下数目庞大的禁军队伍,以加强宫城的戍卫和安全。
 如今宫中禁军分为三支队伍。一支直属御前, 只护卫皇帝的安全;一支戍卫宫城, 每日巡视宫内各处;另有一支较为特殊,主要负责守卫京城街坊, 管理城中治安。
 前几日太子提议,将宫外那只队伍分出禁军, 单独命名, 如此一来,宫城之内的禁军便更利于统一管理。皇帝并未表态,今日召了禁军几位正副统领和兵部官员, 想要听一听他们的意见。
 众人几番商讨下来, 最终达成了共识,同意太子的提议。只是这分出的一只队伍该如何命名,又交由何人管理,却依旧未曾定下。
 皇帝只吩咐了几人, 先按照禁军军士标准,面向京城不同层级家世的青年进行选拔,至于其他事宜,可以不必着急。
 谢怀琤得知此事时,心底如明镜一般。不用想也知道,太子定然想借此机会安插自己的人手进禁军。
 禁军的地位何等重要,他怎甘心放弃?不论是宫中, 还是宫外,若是其中举重若轻之人乃是他的心腹,那么谢怀衍往后倘若有什么不可告人的谋算,做起来就轻而易举了。自古皇权总是离不开军队,而这亦是如今的谢怀衍最需要的。
 朝堂之上和六部之中,谢怀衍的势力稳固而阔大。但唯独军方上,他没什么优势。即便姜家名义上是他的母族,但却从未明确表现出倾向于他的态度。且姜家所统帅的军队常年驻守北地,于宫城之内的争斗,还是不如禁军更好把控。
 况且......谢怀衍本人大约也不会全心全意信任姜氏吧,毕竟他与姜家并无半分血缘。
 谢怀琤记得,前世谢怀衍并未走这么一步。那时的他没有费什么力便将自己打压到了尘埃之中,登上皇位之路也顺畅无比,自然没有像这一世一样,费尽心思只为了能够胜过自己。
 那么此次,皇帝又会如何决断呢?谢怀琤勾唇冷笑。凭着他对皇帝的了解,他可以确信,此次禁军相关事宜,皇帝一定会冷眼旁观,并且暗中权衡考量。
 因此,每一个涉事之人的所作所为,都会成为一种无形的考验。皇帝正是借此机会,想看一看他与太子究竟会如何参与其中。
 负责此次禁军队伍选拔的人不是旁人,正是燕辙。他出身平民,没有沾染那些世家子弟的心机和算计,一向坦荡正直,因此禁军统领将此事交代给了他。
 即便是位高权重的谢怀衍,面对这样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人也无可奈何。任凭他如何软硬兼施,燕辙都毫不动摇,只秉公办事,绝不徇私。
 谢怀衍见这条路走不通,只能转而去在另一支队伍的统领人选上下功夫。
 皇帝亲自下旨,为负责拱卫京城、察查缉盗、稳定民心的这支队伍命名巡捕营。原本按照众人的猜测,这巡捕营应当隶属兵部管辖,统领之人自然也该出自兵部。
 但皇帝却迟迟未明旨,不由得令众人猜测纷纷。
 谢怀琤旁观着皇帝的态度,心中渐渐浮起一个猜测。只是他尚未来得及同姜清窈通气,新的旨意便颁布了。
 旨意上说,令姜湛接任巡捕营统帅一职,凡事可自行决断,不必事事请示兵部。
 尘埃落定。
 *
 姜清窈独坐窗下,对着宫墙上方那抹残留的夕阳余晖发呆。
 哥哥接手了巡捕营,此事在旁人看来是无上荣宠,不知有多少人艳羡姜家。可在她看来,这无疑意味着未知的考验和不安。
 如今,姜家所得到的权力越多,她就越觉得惶恐不安。伴君如伴虎,谁又能确信,恩宠背后的究竟是什么呢?
 她疲倦地合上眼,双手慢慢覆上面颊,遮蔽了眼前的光线。温热的掌心轻轻用力按压着眼睛,激起一点细微的麻痒。
 许久,姜清窈放下手掌,眼前漫上一层模糊而晃动的阴翳,她眨了眨眼,依稀辨认出窗外不知何时多了一个人。
 她心头一动,忙定睛看去,顿时如被凉风吹过,脊背轻微一僵:“......太子殿下?”
 谢怀衍静静站在窗外,不远不近地与她对望着。听到她的称呼,他唇角动了动,微微笑道:“表妹怎么又这般生分地唤我了?”
 姜清窈定了定神,随即如往常一样恬静一笑:“只是有些意外,表哥怎会在这个时辰来枕月堂?”
 说着,她起身便要绕去正门,道:“表哥请进来坐,站在窗外可不是什么待客之道。”
 谢怀衍依言走进,在正屋会客之处坐了。姜清窈亲自奉了茶,道:“请表哥用茶。”
 她略微俯了俯身子,双手捧着茶盏,向着谢怀衍的方向递过去。谢怀衍的目光落向她纤细白皙的手指和掩在单薄衣袖下的一截皓腕,眸色一深,抬手接过了茶盏。
 “方才看表妹心事重重的,是在为何事烦心吗?”谢怀衍问道。
 姜清窈心中一紧,面上却依旧淡然,笑道:“并不曾。只是今日看书看得略久了些,有些乏了。”
 谢怀衍点了点头,自顾自饮了几口茶,又蓦地开口道:“如今明然得了京城的这份差事,想来是不会回北地去了,你们兄妹从此便不必分离了。”
 姜清窈只浅笑盈盈道:“只要陛下有令,哥哥定会遵从。”
 谢怀衍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旋即起身,语气幽微,意味深长:“明然既是我自小一同长大的挚友,又与我是表兄弟,于公于私,我都极其爱重他,自然也希望明然能够事事遂心,步步平稳。”
 “毕竟,我们是一家人。你说对吗,表妹?”
 他说罢,便轻笑一声,负手向外走去,径直离开。
 姜清窈看着他的背影消失,这才下意识伸手扶住了桌案,只觉得脑海中一片混乱。太子的这番若有若无的敲打,她听懂了,也不得不如实传达给哥哥。
 她知道,哥哥只会坚守心中正道,不会因年少时的情分和如今的亲缘关系就倒向太子。可是,他明面上又该如何做呢?若对太子不理睬,只忠于皇帝,难免会招致太子的嫉恨;若是倾向于太子,又会引起皇帝的猜忌。不论怎样,哥哥都很难做。
 这巡捕营的差事看似光鲜,实则却是块烫手山芋,令人无所适从。
 姜
清窈无力地闭上眼。
 *
 许是夏日酷暑难当,太后的身子也多有不适,整日与汤药为伴,虽不严重,但却迟迟未见好转。皇帝忧急不已,日日都召太医问话。太医皆道太后病症并不凶险,但因年迈,还是要万分小心才能度过此难关。
 长公主身为太后养女,便提出要入宫侍疾,代替忙于政务的皇帝尽孝。而闻萱宜身为太后疼爱的小辈,自然也寸步不离守在病榻之前。
 以太子为首的诸皇子和公主亦轮流前去侍疾。
 不知是不是长公主善于体察太后心意,在她侍奉下,太后的情形渐渐有些好转,只是人依旧病弱,一日有大半日的时候都在昏睡着。
 这一日,闻萱宜陪着长公主服侍太后用了汤药,这才轻手轻脚退了出来到了外间。
 “母亲,歇息片刻吧。”闻萱宜倒了茶,奉给了长公主。
 长公主却无心饮茶,只克制地将茶盏往桌案上一搁,怨怪的目光直落在她身上:“你这孩子,我好不容易借着此次机会能在母后面前多说些话,你却不肯按照我的吩咐去表明心意。”
 “太子殿下孝顺,日日都会来淳安宫问安,既如此,你为何不肯想法子多和殿下说上几句话?”
 闻萱宜面无表情:“母亲,女儿和太子殿下向来生疏,无话可说。”
 “你——”长公主气不打一处来,“你这个孩子为何这么倔强?我难道不是为了你、为了闻家的以后着想?”
 她见闻萱宜默不作声,又缓和了语气道:“萱宜,以你的出身和家世,若是嫁给旁人,我心中总是觉得不平。这么多年,我悉心培养你长大,不是为了让你去结一门辱没咱们家世的亲事的。你是我的女儿,是当今天子的外甥女,唯有你,才担得起太子妃之位。”
 许久,闻萱宜终于开口,声音淡淡,不带丝毫情绪:“母亲,我对太子殿下并无半分多余的情分。您为何一定要强人所难?难道,您忍心看着我被迫嫁给根本不喜的人,勉强而痛苦地过日子?”
 “太子殿下玉树临风,温润如玉,又贵为储君,你究竟有什么不满意?若是连太子殿下都入不了你的眼,我倒不知,你日后该嫁给何人?”长公主气恼不已。
 闻萱宜的思绪微微飘远,不知为何,她脑海中浮现出了另一张面孔。那个人亦是常常面带笑意,可他的笑不似太子那样显得不真切,而是看起来格外赤诚纯澈。
 他的一言一行都发自内心,从不会给人以戴着面具之感。她此前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竟会将一个男子引为知己,乐意同他并肩读书,咀嚼古人的字句和诗赋,并且屡屡发觉和他想到了一处去。
 那种直击心灵的畅快感,她无法忘怀。
 想到这里,她面对满脸严霜的母亲,忽然自心底生出一股争辩的决心,开口道:“母亲,我不愿过那样的日子。”
 “嫁入东宫,成为太子妃,从此意味着与那诡谲繁复的朝政之事再无法分开,连带着闻家也会陷入无休止的争斗之中,再无宁日,”闻萱宜一字一句道,“那不是我想要的。”
 “那你想要什么?”长公主咬牙。
 闻萱宜的目光微微一晃。她想要的,是吟诗作画、品茗焚香的风雅生活,是不必为争权夺利而夜不能寐的安稳人生,是心灵相通、互诉衷肠的静好岁月。而这些,绝不是太子能够带给她的。
 什么太子妃之位,郡主之尊,她都不在意。从小到大,她的一言一行都在母亲的严格管束之下,必须娴静温雅、端庄知礼,可是从没有人问过她想要什么。
 她如母亲所要求的那样,潜心琴棋书画。她确实很喜欢这些,但却不想让自己所喜好之事沾染上其他的用意和目的,那样岂不是与诗画古书的风雅出尘相悖了?
 她知道,此等想法一旦说出,只会令母亲更加恼怒。闻萱宜深吸一口气,换了句话道:“可是母亲,太子选妃之事必然只会是陛下裁决,您又如何能左右?”
 长公主见她总算不再与自己争论,脸色略微和缓,压低声音道:“正因如此,我才想从母后这里入手。陛下一向孝顺,若是母后愿意出言,他未必不会考虑。母后一向疼爱你,我想,她应当也乐见你成为太子妃,亲上加亲。”
 闻萱宜抬眸,问道:“母亲,难道您入宫侍疾,便是为了此事吗?”
 太后在她心目中,无谓尊位,只是一位慈祥的、呵护她的长辈,她也从不会想着利用这份亲情去谋求什么。可是,母亲话里话外透出的意思,却让她心凉。
 长公主面上掠过一丝不自在,随即正色道:“自然不是。我担忧母后的身子,才会入宫陪伴。不过是借此良机,为你的婚事早做打算罢了。”
 闻萱宜心中了然,只涩然垂眸。
 长公主看着她那毫不在意的模样便怒从心起,冷冷道:“萱宜,你好好想想我的话。我是你的母亲,我所思量的万事都是为了你,你可不要辜负了我的一片苦心。”
 她疲倦地挥一挥手,道:“罢了,你出去吧,让我静一静。”
 闻萱宜看着母亲毫不掩饰的烦躁和不快,心中的凉意不断上涌。她紧紧抿着唇,转身便向外走去。
 在踏出殿门的那一刻,外头明亮的天色冲散了殿内窒闷的空气,她只觉得隐忍了许久的委屈和不甘一齐涌上心头,顿觉眼底酸涩。
 母亲不理解自己,执意要让自己的婚事变得有利可图;太后这样疼爱自己,可她却无法劝阻母亲利用这份疼爱做文章,心中只觉得愧疚不安;她性本爱自由,不愿被牵扯进那些风云变幻的纠葛之中,却身不由己。
 闻萱宜低着头,感觉到湿润在眼睫之上汇聚,渐渐有些模糊视线。耳边听见有脚步声由远及近,她不愿在旁人面上流露出这样脆弱的一面,忙吸了吸鼻子,侧身过去,抬袖遮掩,想悄悄拭去泪痕。
 那脚步声却在身侧停住。闻萱宜心中一惊,正想转头去看是何人,却猝不及防听见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耳畔响起:“郡主,怎么了?”
 她浑身一僵,缓缓抬头,正对上三皇子关切的目光,刹那间心中剧烈波动,再难平息。
 *
 这日暮色四合之时,皇帝前去淳安宫问安,恰好太后正在睡着。他便暂且出来,目光扫过殿内侍疾的人,却忽然发觉缺了谢怀琤。
 “怎么?五皇子没有来侍疾吗?”皇帝问道。
 宫人战战兢兢回话道:“陛下,今日五殿下......确实不曾来。”
 皇帝顿时勃然变色,即刻命人传他前来。然而宫人去了后很快折返回来,禀报道:“陛下,五殿下并不在寝殿。长信宫的人说,五殿下一早便出了宫,至今未归。”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页  当前第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9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君夺姝色(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