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_分节阅读_第314节
小说作者:玄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9 MB   上传时间:2025-03-04 23:02:36
  皇上需要他跟索额图打擂台,他想要跳下船唯一的机会就是扶持贵妃所出的皇子。
  比较操蛋的就是贵妃不愿意生子,为此快将避孕药物当成米饭吃了。
  见明珠还是磨磨蹭蹭不准备给个准确答复,他这一派的人哪里还坐得住。
  “明珠大人,接下来该怎么办?索额图那边都有动静了,听说一早九门提督就被索额图给请去了!”
  明珠脸色一变。
  九门提督要是站在索额图那边问题可就大了,九门提督关系着宫中的安全。
  太子和阿哥们可都在宫里,皇上要是有个万一,索额图再狠心弄死剩下的阿哥,这皇位可是非太子莫属。
  他迅速起身,“本官要去觐见皇上!”
  ……
  傍晚,天色还未暗下来,灯便提前亮起来。
  皇帝陪着太皇太后欣赏黑夜亮起的灯光。
  太皇太后看了许久才回过神来,“先前常宁跟我说过,说是比蜡烛还亮,哀家以为能有多亮,现在想想有些夜郎自大了。”
  她慢慢吐出一口气,“这是神迹。”
  太皇太后很难想象仅凭借人力就能驯服雷电,还能让雷电为人所用。
  她先前听闻贵妃在外面开了几个西洋学院,教一些奇淫巧技,以为就是汤若望、南怀仁教的那些,没想到比这些洋人传授的还要厉害。
  “洋人已经厉害到这个地步了吗?”
  “传教士传授的都是已经过时的知识?”
  这样想也不是没有道理,无论是已经去世的汤若望还是南怀仁,离开故乡已经六七十年,他们掌握的都是已经过时的知识,若是洋人掌握了雷电之力,那洋人就是大清的毕生之敌。
  皇帝早就见识过电灯了,只是他见识的是手摇电灯,一旦停下灯就会熄灭,那电灯也因为制作材料简单亮度不是很高。
  此时见到亮如白昼的室内,神情也有些恍惚。
  几年前在没有去东巡祭拜祖宗前,怕是怎么也不会想到大清会有如此大变化。
  若是没有她,他有生之年怕是都见不到这电灯。
  太皇太后压低了声音,“贵妃那些学院不应该招那么多汉人,西洋学应该掌握在满人手中。”
  皇帝缓缓摇头。
  “西洋那边发展太快,阻止不了,若是限制汉人,怕是没法追赶西洋人。”
  他不是不想将这些知识掌握在满人乃至皇室手中,只是既定的未来告诉他这会让大清落后,让大清被钉在耻辱柱上。
  他宁愿大清像朱明一样轰轰烈烈地灭亡,也不愿意投降倭国让帝国落下遗臭万年的名声。
  从她那对大清不屑的语气里就能知道后世对于大清的评价并不高。
  “满洲人口少,汉人数量多是没法更改的,满人这边都钻研心思做官,没法跟贵妃养的那些人花费几十年研究西洋知识。”
  满人做官方便天生比汉人占优势,所以谋划着做官比一心研究数学、物理这些知识多得多。
  太皇太后想想也很快明白了这个道理。
  祖孙二人感叹了一下电灯带来的奇迹,门外梁九功前来禀报。
  “皇上,明珠求见。”
  皇帝向太皇太后告辞。
  太皇太后叹息一声,“哀家说的那些你考虑一下,贵妃救下小六,对皇嗣有功,不赏到底对不起她。”
  “宫里已经有了皇贵妃升她也不合适,她既然不愿意生子,到时不用担心她的孩子威胁到太子,你要是想册封她为皇后,哀家也不会反对。”
  皇帝笑笑,“孙儿会仔细考虑。”
  宝音正在翻看银行递过来的财报,还有未来即将到期的债券本金以及该支付的利息。
  她是知道这些债券里有一部分是皇帝持有,她自己也收购了一部分,算一下去掉支付的利息,和低价回收回来的债券,这次要支付出去一百五十万两银子。
  好在这些一部分兑换是可以用银票,倒是不用担心储备银耗尽。
  签下了审核发放的银钱,她又翻看了其他报告。
  首先是电力公司投资,电线桩子没选择用木头而是用了水泥柱子。
  目前电力铺设主要是在内城,哪些人家愿意安装已经提前买了线交了开通电的费用。
  这笔收入肯定没法跟基建投入相比,好在有了回头钱。
  她手停在了某个报告上,脸上有些惊讶。
  天津的格物院倒是给了她一个惊喜,将缝纫机给研究出来了,除了缝纫机还有锁边机。
  这两样机器本来是为南边的服装厂定制的,本来以为从零研究需要一段时间,没想到这速度倒是挺快。
  想到这两样利器,她又想到珍妮还未发明出来,这三样加上蒸汽机怕是能掀起工业革命了。
  越想她越激动,上扬的嘴角怎么都压不下来。
  翻找了跟珍妮纺织机相关的论文,大手笔买下来,将设计图画出来再提上要求。
  明年她要见到蒸汽纺织机的出现。
  撕下一张汇款单,写了一笔给天津格物学院的奖励,又抽出空白的纸写了任务要求,她将信和支票放进信封夹在报告里。
  外面传来了动静,见皇帝大步走进来,她有些奇怪。
  “不是说外面有人求见吗?”
  皇帝走到她身边道:“是明珠,朕还病重着,哪里能见他。”
  他低头看她手里的报表,拉开她的手有些惊讶。
  “又打算修新的铁路了?”
  宝音挨着他一起看。
  “江南比较关键,毕竟是粮仓。”
  “天下稳定下来,漕运还未尾大不掉,正适合修一条京浙铁路……”


第181章
  皇帝按下了报表, “这费的银子可是不少。”
  修个北京到天津卫的铁路就要上百万两银子,更不要说修个穿过江南的。
  这银子数目庞大到,皇帝光想一下就有些头疼。
  “只发行债券能筹到这么多银子吗?”
  他想问的其实是后面那句, 借了那什么还。
  修一条通往南北的铁路没有个几千万两银子是不用想的,基本上将她所有收益都砸在了这上面,值得吗?
  修这样一条铁路想要回本有生之年是不要想了, 她又不想要孩子,这些财富留给谁?
  皇帝看着她的目光柔了下来,花这么多心思还不是为了他。
  旁人只看他宠着她, 任由她积攒钱财, 却没看见她吃喝能享用多少,大头还不是花在了民生上。
  宝音从他手下将文件抽出来。
  “航海贸易的利润够还利息了, 我想着这铁路一日不修成, 就没有收益, 干脆多发行一些, 分段修, 同时动工,预计十年内修完。”
  说着她撇嘴, “这次修铁路很不顺利, 说是铁路经过破坏了祖上风水, 还有传言毁了龙脉。”
  [什么龙脉, 日本在东北三省做了多少人体实验, 屠杀了多少人,也没见龙脉保佑啊?]
  皇帝脸色不好看,“罗刹人已经退兵,朕思索着是不是该拿下倭国。”
  有这么一个国家在边上看着就膈应人。
  宝音按住他的手,“倭国是嘴边的一块肉, 这个不急,先将南边的洋人弄走,保不准洋人会偷偷卖火器给倭国。”那可是她嘴边的肉。
  “铁路若真修到南边去,怕是阻拦会很大,朝廷可否派兵帮忙?”
  南方的反清情绪高涨,不然皇帝也不会南巡到扬州连船都不敢下。
  皇帝陷入沉思。
  [若是江南和北京的铁路修成了,两日路程就能抵达江南。]
  他瞥了她一眼,明白她这是敲边鼓。
  可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他不就是怕那边跟朝廷离心才南巡的吗?
  要是真有这么一条铁路,三日内就能不费力气地从南到北,哪怕吴三桂在世他也不带怕的,因为八旗军队可以随时打到南边。
  这么一条路,他心底也是想修的。
  “这样,朕命一个铁路总督,专门负责造铁路,若是遇见突发情况,可以从沿途各省调遣士兵。”
  他思索着这个总督的身份,肯定得是他信任的官员。
  宝音挑眉,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什么从各省调遣士兵没到那个份上,就是怕不开眼的小毛贼跳出来挡路,我想着这沿途的衙役可能不管事,不如组建一个铁路警察队伍。”
  “前期维护修铁路时的治安,后期在火车上维护治安。”
  皇帝哪里不知道她是说兵权,只要地方兵权而已,又不是京城的兵权。
  这各省总督都有掌兵之权,这铁路若是有总督这兵权也是要给的,毕竟漕运总督、河道总督有,这铁路总督也该有。
  宝音还不知道皇帝已经猜到了她的目的,怕他多想连忙转移话题,“明珠来了也不能让他白白走一趟,不如我让人带着他逛逛,也不算白来一次园子……”
  ……
  新建的畅春园远没有后世历经几代兼并了其他园子的庞大壮观。
  除了里面的院子大些豪华些,其实就是个比旁的大一点的乡下园子。
  就连移植到植物也因为刚移植不久,又矮又疏。
  但是沿河两岸的明亮路灯足可以填补这些缺陷。
  明珠在园子大门外等了些许时间,身后桥上的灯光明亮倒映河水里宛如另一条银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6页  当前第3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4/5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贵妃吐槽日常(清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