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_分节阅读_第240节
小说作者:玄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9 MB   上传时间:2025-03-04 23:02:36
  张和墉看得明白,他跟他爹没分在一起,就是怕他们抱团。
  上面也警惕他们抱团占了庄子反客为主。
  张和墉到二号庄子,先通报了一声,他爹今日也收土豆了,只是没跟他分在一起,一百亩地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要是分到两边想碰面也不容易。
  “爹娘,我来看你们,还带了好菜过来。”
  张母就是典型的出嫁从夫的妇人,丈夫去哪里她就跟到哪里。
  见到儿子她也很开心,问起了孙子孙女怎么没跟过来。
  “小孩都送去学院了,说要教洋语,在南洋这边生活少不了跟洋人打交道,这洋语是要学的。对了,爹呢,三妹呢?”
  张母笑呵呵道:“你爹近几日心情不好,你三妹都考到教师证了,他还没考下来,面子有点挂不住。”
  “爹都已经知道了,我还想着来跟爹说一声。”
  “说什么?”张炎从外面走进来随口问道。
  张和墉笑着说了教师证的事。
  张炎眼角一抽搐,“你当你爹傻,考不下来一个证?”
  “去整两个菜,我跟这小子说道说道。”他打发走了妻子。
  然后领着人进了里屋子。
  庄园的房子都如出一辙,上下两层一排房子,每家每户分两间,这也是分户的必要,因为不分家十几口人就得挤在两间房子内。
  现在两间屋子,一间老两口住,一间一半归三女儿。
  张炎进屋子,先从床下面取出了一个盒子,又从盒子里拿出了一块玉佩。
  他眼神复杂,把玩了着玉佩道:“你之前不是总想知道咱家躲着什么吗?”
  “现在我告诉你,咱家躲着鞑子朝廷。”
  “我原姓朱,是崇祯皇帝的第三子。”
  张和墉心漏跳了一下,他没想到自家老爹来历这般不平凡。
  张炎叹息一声,“那些都是过往的事了,如今我只想安稳度日,但是总有人打着朱三太子闹事,想要安稳度日都成了奢望。”
  “你也别总去怪陈秀,将咱们弄出来已经欠他的很大人情了。”
  “爹,您有想回去夺回江山吗?”
  张炎扣起手指用力敲了他头一下,“拿什么抢?外面的锄头吗?成王败寇就得认命,天下有多少想要复国的,又有几人能复国?”
  “我告诉你,是想让你别想着回去,往后要是有机会就离开这,再恢复朱姓,为朱家留一条血脉,也算是对得起你爷爷了。”
  张和墉明白了自己爹的意思,他神色严肃问,“爹,可要跟弟弟他们说?”
  张炎摇头:“暂时不用。”
  他想起另一件事来,“咱家大孙是不是看上了那个小娘惹?”
  张和墉没想到他爹离得这么远都知道一号园子发生的事。
  他抓了抓头,“爹要是不同意,我回去打他一顿让他死了这条心。”
  张炎怒瞪了他一眼,“咱大孙好好的,你打他做什么?”
  “哎,咱们家也就这样了,离开大陆能找到适合大孙的不多,回头你让大孙把人带来,咱看看。”
  张和墉到时没想到老爷子松嘴倒是快,便宜了那个臭小子。
  “行,我回去跟他说一声,趁着现在还能分房子,让两人赶紧成婚分出去。”
  知道自家来历,张和墉也有了紧迫感,他恨不得将孩子们多分出去,到时朝廷要是找过来,能逃走几个是几个。
  林子清绝对想不到自己管着的人里还藏着一条大鱼,他拿着港口设计图正在对照。
  港口是按照广州的港口设计,大型卸货滑轮,还有非常高的灯塔。
  这边港口才刚开工,限于建材都需要从周边国家购买搭建进度并不快。
  岸边停着两三百艘船,都是听说这里有一座自由港过来探探路的。
  自由港便是免征税的港口,林子清并不明白上面花费了不少精力,最后弄出一座不收税的港口是什么意思。
  但是从传出这个消息后,只有五六艘过来了,到如今迅速发展成两三百艘。
  一开始因为港口未建好的缘故,这些人很少上岸,迅速出货后也不多留。
  上个月这里开了餐馆、酒楼、各种瓷器香料铺子赌场和妓院,这些船员上岸的便多了起来。
  有了消费也就有了收入,好歹有进项,大家伙儿都很开心。
  接下来……
  林子清在纸上面画了一个圈,该搭建岛上的自卫队了。
  ***
  修园子不是一张口的事,想要往好的修往大了的修就少不了银子。
  这无疑是一个大商机,水泥厂先收到消息,出动了不少股东想要拿下这个生意。
  皇家修园子,不就是他们赚银子的机会吗?
  修什么四合院,木头造的房子用不了几年就得修,还容易着火,说什么也是水泥房子划算。
  皇帝最开始没有意识到,等五六个宗室的人在他面前有意无意说起水泥建房子的好处时皇帝反应过来了。
  要不是她捣鬼,他就把折子给吃了。
  可惜这事真不是宝音出的主意,纯粹是一群宗室见钱眼开。
  “这事跟我无关。”
  她盯着养心殿修复呢,哪有工夫将心思放在外面,再说那水泥厂股份分出去后她占的股已经不多。
  宝音弹了弹手指,漫不经心诱惑他,“修园子其实挺耗银子耗时间,要不你同意我修一条从南到北的铁路,这园子我出钱给你修了。”
  皇帝是知道她手里有钱,却不知道她有钱到能轻飘飘张口给个他修一座园子!
  他深吸一口气,“修铁路是朝廷的事,你要是有钱不如先借给朕。”


第139章
  北京眼皮底下的铁路皇帝自然不会视而不见, 事实上建设第一天他就收到了消息,沿途地被人买下,人家在地里做了什么, 衙门也一般不会多管闲事。
  皇帝对每一样新生事物都抱有审视目光,先放任,若负面影响过多再禁止。
  宝音张口要修一条从南到北的铁路就不是个别商家能做到的, 得调动国家资源才能办到。
  一条铁路等于什么,皇帝很清楚,就是一条只吃煤炭的漕运, 一旦修成定然不能由民间掌控, 哪怕是宝音他也不会松这个口。
  宝音见状也不失望,她退后一步, “那就修一条天津到通州。”
  最好能修到港口, 这样粮食下船就能运到京城。
  皇帝皱着眉头, 思索着得与失。
  宝音眼珠子一转, “这样, 由朝廷、内务府和泰山商行一起出资组建一个铁路局,再以这个局的名义通过银行发行债券, 用债券募集民间资金?”
  “债券?”这又是个皇帝未听过的名词。
  宝音简单解释了一下。
  “修铁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 你承不承认?”
  皇帝点头。
  有这么一条铁路, 没日没夜不停歇, 从南到北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不需要舟车劳顿,人疲马倦。
  关键是研究这车的人还在想办法让车提速。
  未来坐个几日,或睡个几日就能到达目的地,对于行军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关键是疆土太大,有铁路几日就能到达, 对于朝廷掌控这疆土也有利。
  要是两三日就能坐火车到大清任何地方,他还需要每年辛苦跑出去这巡那巡吗?
  想去哪里坐一趟车的事。
  “修铁路前期投入太大,需要资金,假设我们发行债券,有大面额有小面额,约定了十年二十年偿还本金。拿到债券的人每半年或一年可以领一些息钱,日后火车盈利,可以靠盈利的钱来换利息,一来二去我们相当于借民间资本修了轨道。”
  皇帝听明白了,“这是借鸡生蛋?”
  他揉着眉头:“你如何肯定民间愿意买这个债券?”
  他不认为朝廷的信誉能让民间买账,确切说民间反朝廷情绪依然高涨,不然他也不会到扬州时连船都没敢下。
  扬州跟皇室有洗不净的血海深仇。
  宝音奇怪看他,“开海禁后每年都有大量白银流入,银子肯定毛了,手里的银子原来三十两能买一间屋子,一年时间过去一间屋子涨到五十两,谁能算不明白这笔账?”
  “买了债券,十年后还是那么多银子,十年前拿到的利息,这就是变相放印子,这还是朝廷允许的,肯定有人买账,再说这债券面值也不高,就一两银子起步,能拿出一两银子闲钱的人不至于生活困顿,有钱肯定想着钱生钱。”
  皇帝摇摇头,“国债卖出去,若是铁路局十年后拿出本金该怎么办?”
  宝音白了他一眼,“修铁路又不是只修一段,债券可以一直发,十年后到期再发国债卖的资金先还呗,先还了前面的本金,拿已经盈利的轨道再还前面的国债利息。”
  皇帝愣住,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操作。
  宝音淡淡道:“只要大清不亡,这个金融游戏就能一直玩下去。”
  见他没吭声,宝音明白这么大的事不是现在就能做决定。
  她拍了拍手问:“先修天津到通州这一段行吗?让人见识一下铁路的便利,什么铁路局,发行国债的事你多找一些人商量一下。也别只找官员,商人也找来问问。”
  不是修很长,只修这一段,他倒是能接受。
  “就照你说的办,百姓拆迁问题,你这边如何解决?”
  宝音笑笑,“所占土地给钱买,不愿意要钱的就置换土地。”
  这会儿拆迁可没有后世那么守规矩,衙门通知下去,说拆就拆,不拆也得拆。
  “先让人去找一条最合适修建铁路的路,最若是荒地就最好,实在不行就按照所占土地给钱,这钱不通过衙门,直接送到百姓手中。”
  她看皇帝一脸赞同,道:“当然衙门有监督权,有权督促这笔款落入百姓手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6页  当前第2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0/5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贵妃吐槽日常(清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