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
loading..
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_分节阅读_第143节
小说作者:玄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9 MB   上传时间:2025-03-04 23:02:36
  索额图已经第二次站错队了,第一次是反对平三藩,第二次是不赞同□□。
  结果这两件事都被皇帝办成了,如今皇上大权在握,功臣要赏,跟他对着干的朝臣肯定也要收拾。
  明珠显然想趁这个机会将索额图挤出朝堂。
  佟国维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依我看,皇上似是没有惩罚索额图的意思。”
  佟国纲看得很明白,朝堂怎么能让一人独领风骚,说不定接下来皇上还会对索额图赏赐一番。


第101章
  正宫内, 气氛肃穆。
  皇帝歪坐在椅子上,面无表情听着下方争吵。
  下方索额图和明珠倒是未出场,出面争论的是依附两党的官员。
  明方掀出去年索党上奏的折子, 还给索党定下几项罪名。
  从延误战机到战前拖后腿指使户部延误发给前方练水师的军费,这军费最后还是皇上私库垫付。
  索党则一一反驳,言明党无中生有, 他们反对□□,并不是赞同郑氏裂土封王,而是发动战争时机不对。
  八年平叛才结束, 国内反战情绪高涨, 不宜再动兵戈,他们反对不是因为不想□□, 而是希望给百姓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
  明党像是抓到机会一阵猛打, 事实证明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若是再给郑氏时间, 怕是很难再将台/湾收回。
  索党也没料到施琅打得那么快, 在这件事上理亏,又将话题转移到户部上。
  户部本就没有余钱, 没钱给水师发放军费, 跟他们有何关系?平三藩期间每年半数税收都投入前线, 剩下一半还得应付国内灾害, 户部每年赤字, 掏不出银子给水师发放俸禄跟他们有毛关系?
  这个锅,索党表示不背。
  明党表示,皇上私库都能挪出银子,户部怎么可能没有,这事一定是你索党干的。
  你看索额图都要将女儿嫁给户部老大了, 你说没私下交易,这事谁信呢?
  双方眼看就要演一出武打闹剧,门外太监激动高声上报。
  “议政大臣佟国维觐见!”
  皇帝睁开眼,“召。”
  下方十数人终于冷静下来,分成两排,井水不犯河水。
  佟国维大步进入宫殿,一进来就感觉到气氛异常。
  “奴才叩见皇上。”
  “起。”
  皇帝见他身后跟着四个内监正抬着两个木箱进来。
  木箱轻轻放在地上,佟国维朝上方一拱手。
  “皇上,您让奴才查的事已经查完了,这些都是相关证据。”
  这话一出不论是索党还是明党都有些惶恐,他们误以为佟国维查的是跟他们相关的案子。
  在这朝堂上混的,谁能保证自己能明哲保身?
  皇帝扫了下面面色惊慌的众人一眼,心里冷哼一声,目光又放在老神在在的索额图身上。
  从索额图又到明珠,看完一圈才向众人道:“尔等都是大清的股肱之臣,朕相信尔等不会有不轨之心,至于朝中先前有反对征讨台/湾声音也是正常,都是站在不同立场表达看法,朕还不至于容纳不下这些反对声音,来个秋后算账,此事不必再提。”
  见有人还不肯死心,皇帝全当没看见。
  “半个月前有人上了密折,说民间亲上加亲之风盛行,然而此举却不妥,还列举了三代以内成亲对子嗣有妨碍,姑表、舅表也包含其内。”
  “民人众多,这个影响忽略不计,近些年我们满人也在提倡亲上加亲,若血缘太近真对子嗣有妨碍,怕是对我满人影响最大,满汉不通婚,几代之后满人彼此联姻都是血亲关系,怕最后会亡国灭种。”
  “此番言论在朕看来就是危言耸听,可后果实在是触目惊心,只能私下去调查。”
  佟国维接话,“奴才联合承德地方衙门做了些册子,凡是近亲成婚的都登记造册。后又派人去当地查问,将每一户婚后所生子嗣,子嗣多少,子嗣健康状况都登记在内。”
  佟国维一脸凝重道:“只承德一地,近亲成婚的有三百户,其中一百零二户七年内未生下子嗣,一百六十三户生下子嗣有残疾,十六户智力低下,这还只是愿意养的,被遗弃的目前未查出准确数据,健康的孩子十不存一。”
  承德在建行宫前这里没什么人,自皇帝选中这里建造行宫,就有不少王公大臣圈地跟着建庄子。
  佟国维查的也是这些庄户和庄内佃户还有行宫的匠人。
  皇帝听完这数据就皱起了眉头,其他原本吃瓜的大臣也惊住了。
  孩子夭折残疾智力低下这种不是报应吗?怎么跟亲上加亲扯上关系?
  佟国维报完又补充了一句,“奴才也不知这些准不准确,还是凑巧,查的都是行宫周围庄子。”
  皇帝意味深长看了佟国维一眼,然后对其他大臣道。
  “此事交给顺天府,由顺天府勘察治下百姓,相关结果在朕回京后将递交。”
  留在京城的顺天府没想到隔空砸过来这么大一口锅。
  天气越发凉爽,御驾准备再次出发木兰围场,宝音却不想奔波,她有了回宫的想法。
  皇帝去木兰围场后还要绕道山西再回宫,说不定得冬日了,宝音自然不愿意在外待这么长时间。
  皇帝西巡无论是去木兰围场还是西巡都是政治任务,她则不需要。
  来这边避暑的两个月,她这里不知积攒了多少事情没能处理。
  “你要回京?”
  皇帝奇怪道,“怎么想起回去?”
  宝音摸着刚做好的指甲道:“没办法,手上不少事还没安排好,之前商队来往承德还能沟通,若去了木兰围场,消息可就断开了。”
  她见皇帝面色并不好,凑过去抱住对方,“好哥哥,等你回宫就能见到我了。”
  [还得安排一批人去台/湾,这些事不盯着我不放心。]
  皇帝心情很不爽,捏住了她的手拉下去。
  两人关系才刚有进展,正是黏黏糊糊的时候,她倒是好,没心没肺想着分离。
  “瞎喊什么?谁是你哥哥?”
  宝音目光如水盯着他,嘴角上扬,“你呀,不是我的情哥哥吗?”
  她这样直白地表达自己感情,他何时碰见过,后宫里哪怕邀宠都是含蓄的。
  皇帝忍不住抿住嘴角,心里却像是喝了蜜水一样甜。
  世间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可心的人儿,让他宠爱入骨,一刻也舍不得分离。
  可惜了,美人儿有自己的骨气,有自己的事业,不愿意做后院的金丝雀。
  皇帝知道劝不了她,别看她长相柔柔弱弱,性子却万分刚强,这位可是敢跟自己家里打官司的主儿。
  皇帝把玩着她的发梢,万分不舍道:“回京后记得传信给我。”
  宝音得到允诺,也愿意哄他了。
  “我也舍不得你,你安心待在外面,京城那边不用你操心,等你回去,肯定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京城。”
  皇帝心提了起来,怎么办?听她这样一说他反而有些不放心了。
  ***
  北京南城的百姓今年算是过上了一个好年,因为来南城区招工的人太多了,也不知道有多少套房子要建,从春日开始,城内招工,城外也招工。
  男人女人只要能干活都要,要盖的房子多了,城内的建筑材料也跟着上涨。
  石料还能盯着附近的山薅,像木头一类就得从南方运进来了。
  精明一点地捂着木料惜售,这盖房子肯定少不了大梁。
  青珞这样精明的人哪里肯让人占便宜,没有青砖就自己建窑烧红砖,没有巨木做大梁,做承重梁那就改用水泥浇筑的柱子。
  这样速度还快,要说水泥盖的房子也不是没有缺点,冬冷夏热,跟传统四合院反着来,可耐不住盖起来方便,材料也便宜。
  第一座由水泥建筑的房子就是菜市口那块,从动工到结束,本来该耗费几年才能盖好的建筑群只花了几个月。
  那高高大大的钟楼自从建起来后每日都能看到变化,近日有不少钢齿轮被运送进去进行组装。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将西洋钟给盖成了房子,以后他们住在外城的就方便了,无论站在哪个方向都能看到时钟。
  知道有这么一座钟,不时有家住内城的人坐着马车过来观望。
  青珞目光放在了一本账簿上,这是一些农户冬日和春日青黄不接时来借粮的账本。
  约定了秋收后还粮食,近日陆陆续续开始收粮,这样想着她拿着账本,坐上马车前往大兴县最近的一处农庄。
  这个庄子是属于他们的菜庄,去年盖了不少玻璃房,只靠着买菜就将玻璃投入给收回来了,今年又扩建了。
  青珞刚进庄子就听见敲饭盆的声音,然后就看见菜地里不知多少鸡从中钻出来。
  在庄子做工的都是附近的农户,有些没有地,全家来做长工。
  这种长工是不卖身,吃住在主家,过年时发一些工钱。
  乡下不少人家贫,生的孩子多,孩子养大了,就托人找个活养活自己。
  今年知道菜庄这边给钱大方,一年到头能吃饱不说余钱比做佃户还要多,不少佃户干脆不租地主的地了,全家来做工。
  这些都是老农,菜庄也收下了。
  至于这些鸡自然是人工孵化,有了温度计,孵化鸡不需要靠经验直接按照说明来。
  一批一批鸡,要不是庄上人多地多怕是都不知道该如何养活。
  庄子的管事姓周,叫周三丫,早前嫁过人,后来孩子没养住,丈夫被拉走当兵,送走公婆后丈夫也没回来,家里地被夺走,她只能上山帮着尼姑庵种地养活自己。
  去年跟人一起投奔庄子,青珞见她为人老实没多少心眼便提拔她做了庄子管事主要是管着鸡。
  同样的管事庄子还有十多个,分管着不同事物。
  手里事越来越多,肯定不能让庄子交到一个人手里,权力分散才是最好做法。
  数不清的鸡钻出来吃食,周管事才跑过来。
  “青管事,您得想想办法,这庄上的鸡都长成了,送来一千只进城,如今鸡价钱都便宜了,周遭的农户连鸡蛋都卖不动了,说要把鸡蛋卖给我们庄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6页  当前第1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3/5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贵妃吐槽日常(清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