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_分节阅读_第45节
小说作者:玄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9 MB   上传时间:2025-03-04 23:02:36
  和丰当即向他表明这不是问题。
  徐有为心道,果然泰山商行还藏着一手。
  他立刻露出笑容,“和管事这方子我们买了,一万两白银,您看行不行?”
  和丰摇头,“我不要钱,我想拿方子入股您这玻璃坊。”
  徐有为收起笑容,“和管事,您这样做可就不好了,这方子我当初花两千两买的,您现在突然插足是不是不妥?”
  和丰老神在在道:“徐管事莫要急,此事我肯定不让您吃亏。”
  他掏出一面巴掌大镜子递过去,“您觉得这面镜子价值几何?”
  徐有为看到镜子里清晰的自己,吓了一跳,这镜子要是送到扬州去,一面就得千金!
  扬州那群爱斗富的盐商可以为了这面镜子疯狂撒钱!
  “就这一面镜子,你信不信我拿出去有的是人求我合作,这要不是看在我们老交情的份上,我能来找你,带你来发这笔财吗?”
  “是是,和管事您说得对,这生意我跟您做了,这玻璃坊我们徐家愿意拿出四成股!”
  和丰摇摇头,“四成少了。”
  徐有为脸色大变,难道还想吞下这琉璃坊?
  “最少七成。”
  徐有为彻底坐不住了,“和管事,这玻璃坊上上下下要打点,给出去七成,我们徐家就落不到什么了,不是白忙活一场?”
  和丰笑道:“徐东家还是看窄了,我跟你实话实说,这七成里两成归我们泰山商行,三成是要上交皇上,剩下两成分给王公大臣们。”
  “往后这玻璃坊谁敢动手?说不定生意还能做到西洋去,赚钱嘛,谁不想越赚越多?”
  徐有为甚至惊讶,要是能卖到西洋去,他肯定不会在意这点股。
  说来这玻璃坊他前前后后也就投了一万两进来。
  要是这生意能做得跟景德镇那样大,他肯定乐意,恨不得白送。


第35章
  小汤山庄子附近, 许多荒地被开了出来。
  老李见状赶紧去昌平州办地契。
  康熙十二年便有政策,凡是开垦荒地,十年内不需要纳税。
  京师附近因为圈地之风盛行, 许多本籍民众抛地跑往外地开荒。
  开荒的地在一定年限不抛,官府会给办地契。
  这也不是没有漏洞可钻,许多农户开了荒地, 种了没一两年就有人拿着地契找上门,说地是他家的。
  普通百姓又上哪去说理由去,还不是自认倒霉。
  老李也怕到时候这片地无端换了主人, 赶紧花钱买下, 上等田一亩五六两,荒地还真不值几个钱。
  这次将小汤山的荒地全都拿下, 多出的人手也有活干。
  自家主子可说了, 只能救急不能救贫。
  青珞领着两牛车布回到庄子, 沿途有不少忙活的人跟她打招呼。
  老李看到小跑过去, 先是摸了摸车上的布料, 才开口询问。
  “青珞姑娘,这布料是哪来的?”
  青珞头看向京城方向, “蓝玉找人弄来的, 没花多少钱, 四处分分就没了, 这是分给咱们庄上的。”
  老李激动地搓了搓手, “这布要怎么处理,我们分了吗?”
  青珞白了他一眼,“想什么好事?这些布主子有用处。”
  “还记得上回发的布票吗?”
  大批人来干活,总不能不给报酬,钱是没给, 发了粮票和布票,这些可以跟庄子开的商铺换粮自己开火做饭,也能去饭堂吃现成的。
  不是没人心里犯嘀咕,可一想到粮票能换到粮食,也就接受了。
  其实算一算,拿粮票去饭堂吃比自己做要划算。
  不用烧柴省了一大笔,不用做饭也省了时间。
  才几日庄子上忙活的人就习惯了拿粮票去饭堂打饭,有想吃点好的,可以拿钱跟人换粮票,多出些粮票去饭堂开个小灶。
  青珞拉回来的两车布很快被人注意到了,地头有人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这些布是要卖的吗?王家的,你手上有多少布票?”
  “布票按人头分,前天我们一家分到了两尺半。”
  “不知道能不能拿钱来买,我家老大到说亲的年纪了,得穿一身好的去相看。”
  中午吃饭时,青珞带着人进了饭堂。
  “跟大家说一下,庄门口的商铺来了一批瑕疵布料,价格便宜,想要扯布的吃完饭可以去。”
  “青管事,我家就五寸布票,能买多少布?”
  青珞不假思索道:“这次的棉布是瑕疵布,用布票是一尺换三尺布,数量有限,不外卖!”
  三尺布哪怕是瑕疵布拿到外面去也得四五十文。
  寻常的棉布价格在10到20文,南边时不时打仗,这个价格波动也实属正常。
  这么算下来,一尺布票能值四五十文钱,这可是白来的!
  有不少人后悔了,因为之前觉得拿布票不划算跟人换成了粮票。
  粮票可没有三倍差价。
  也有人端着碗跑回住处拿票去了。
  青珞见饭堂人都无心吃饭,耸了耸肩退出去了。
  刚出去没多久就看见紫翡冲她招手。
  “蓝玉不在,这次你进宫去。”
  “真的?”青珞十分惊喜,要知道从老家过来,她还没见过主子。
  “主子要的铁皮炉子做好了,饭堂用了说好,一点烟也不漏,我和蓝玉商量了一下,这饭堂长久下去也不是事,迟早要取消,不如多弄些铁皮炉子来租,还有这蜂窝煤,只需要煤灰,西山的煤灰可不值钱,我们可以多囤一些,开个煤厂给京城供煤。”
  青珞笑话她,“你还真钻进钱眼里了?”
  紫翡摊手,“这也是没办法,养活这么大批人,不想办法赚钱该怎么办?”
  ***
  “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看棒!”
  “吾乃玉帝外甥显圣二郎真君,见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
  马车路过官道的茶铺,一只手掀开帘子就看见两个小孩各拿着一根棒“嘿哈嘿哈”打得火热。
  不远处不少人围着一位说书先生,隐约能听见在说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的故事。
  “昌平州百姓安家乐业,民风淳朴啊!”明珠感叹一声。
  皇帝未置一词,马车继续走,约莫一刻钟后终于停下。
  明珠和张英先后下车,又恭请皇帝下车。
  皇帝下车先看了一眼路两旁开荒的百姓,让明珠二人不要跟上,他带着三名御前侍卫慢慢走了过去。
  “老人家,今年收成如何?这是打算开荒吗?”
  正忙着捡石块的老人抬起头来,有点拘谨道:“回这位贵人,是帮主家开荒。”
  “哦,听声音不是本地人吗?老人家哪里人?”
  “霸州人。”
  “怎么来昌平开荒,我年前路过霸州,那边不是有不少荒地?”
  “回贵人的话,老汉跟同乡一起来投奔贵人,贵人赏一条活路,老汉实在不安心,便帮贵人做点事。”
  皇帝耐心询问,终于问出这位花甲老人家中情况,老人家里本有十多亩水田,前几年家中儿子儿媳相继病死,他年迈无力养育孙儿,田便租给了村里人种,自己靠着开荒的地种些粮食为生。
  秋日衙役来收税,说他开荒的荒田是有主的,是熟田,要补缴税。
  “老汉哪有来的钱,只能变卖了十多亩水田补上税。”
  “好在这边娘娘慈善,愿意收留老汉和两个孙子,老汉也做不了什么,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活。”
  皇帝蹲下身问,“朝廷已经下令开垦的荒地也不允许原主人要回,这些衙门就不管吗?”
  老汉摇摇头,“怎么管?地契主人是上面的旗人老爷,衙门谁敢管?”
  皇帝皱眉,告别老汉后,又沿途问了不少人,全是京师周边失地之人。
  皇帝眉头皱得更紧了,上了马车继续往小汤山走。
  “此地人杰地灵呐。”皇帝看着还是绿茵一片的大汤山,赞叹了一声。
  一路过来,见到的都是枯黄叶子,只这里还是一片葱绿。
  张英也跟着赞叹。
  明珠走过来提醒,“皇上,汤山自古便有汤池。”
  汤池?
  皇帝先考虑到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年纪大了,近来背后还起了癣,太医曾进言常泡温汤能够缓解癣症伴随的瘙痒。
  只是太皇太后嫌出京太过兴师动众,一直不愿意冬日出巡。
  皇帝若有所思,想到某人上回反应过大,暂且将这个想法压在心底。
  “前面可是小汤山?”皇帝望着远处的山询问。
  “是。”张英恭敬询问,“皇上可要去?听闻贵妃娘娘的人兴师动众请来上千人预备修建一座庄子。”
  明珠若有所指道:“敦复此言差矣,我怎么听说这上千人都是来投奔娘娘庄子的流民,差使人干活,给予人报酬,这是活人性命的善事,怎么能称得上兴师动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6页  当前第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5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贵妃吐槽日常(清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