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742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咳咳咳咳咳!”
  双方都爆发出的猛烈咳嗽声打断了李善虚伪到不要脸的话。
  夷男心想,与你义结金兰?
  突利可汗还不够惨吗?
  就因为与你义结金兰,称雄草原的突厥部落数年内连战连败,逼得阿史那一族都要拼死一搏了……再说了,你去年放了突利可汗,那是因为有都布可汗,而我是没有兄弟的,儿子也才十岁不到呢。
  而苏勖的咳嗽是在提醒李善……别太夸张了,你与突利可汗义结金兰那是陛下许可的,与夷男义结金兰个鬼啊!
  李善显得有些意味阑珊,懒洋洋的说:“拿给他看吧。”
  苏勖点点头,从袖子里取出了份奏折递了过去,夷男怔了下,油乎乎的手在衣裳上擦了又擦,这才接了过来。
  “什么?”
  片刻后,李善无语的问:“你居然不懂汉字?”
  夷男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低着头说话的声音都有些瓮声瓮气。
  一刻钟后,薛延陀的翻译抵达,这是个中年人,容貌似汉似胡,应该是个混血儿,类似这样的人在灵州、凉州、盐州不少。
  “拜见魏嗣王殿下。”
  李善饶有兴致的问:“你是何族人?”
  “在下安分林,生于凉州,游牧为生,后大唐收复凉州后,在下建商队远行入草原,以行商为生。”
  “安?”苏勖沉吟片刻后道:“后汉有西域安息国太子入中土,以国号为名,不过定居洛阳……凉州,应该是鲜卑安迟氏族所化吧?”
  “是。”安分林小心翼翼的应了声。
  “你看看吧。”
  安分林坐在夷男的身侧,探头看向打开的奏折,附耳小声的讲解。
  奏折是十月初七从灵州发出的,灵州道行军副总管张仲坚、行军长史唐俭并灵州总管郭孝恪上书,都布可汗率三万余骑兵渡过黄河,薛延陀大举南下,兵力约莫四万上下。
  安分林指了指奏折最下方的批文,那是奏折抵达门下省之后必须的手段,表明奏折送抵的时间,十月初九。
  夷男听翻译详加解释之后眨了眨眼,没太明白李善的企图……自己与突厥联兵攻陷凉州,与凉州只是隔着一条河的灵州唐军知道也不算奇怪,这也符合为什么都布可汗轻兵冒进,却被唐军伏击大败。
  苏勖面无表情的又递了份奏折过去,安分林只扫了一眼就觉得有些口干舌燥。
  这是十月初十从延州发出的一份奏折,上书者是延州道行军长史苏世长与延州总管段德操。
  奏折的内容是行军总管府遣派银州刺史胡演率骑兵南下,延州总管段德操、绥州刺史杨则率步卒随后,但延州道行军总管代国公李靖已于当日晨率骑兵出击灵州。
  听完之后,夷男都呆住了,延州军居然在十月初十,也就是自己与都布可汗攻打兰州的时候去了灵州?
  呆滞了片刻后,夷男就回过神来,“都布可汗于灵州尚留有数万兵力……”
  “虽然孤与代国公李靖势不两立……此时长安以及军中无人不知。”李善嗤笑道:“但不得不承认,李药师用兵之能在孤王之上。”
  “阿史那·社尔率近十万大军攻打灵州二十日,李药师在延州始终无动于衷,那么巧在突厥分兵渡过黄河之后,李药师就倾几乎麾下所有骑兵,突然攻往灵州?”
  “那厮八成一直盯着灵州战事呢!”
  “此战唐军必胜。”
  夷男的脸色愈发阴沉,摇头道:“未必如此……”
  话刚说出口,夷男就情不自禁的住了嘴,因为他看见对面的苏勖从袖子里取出了第三份奏折。
  “这……”
  夷男的声音有些颤抖,而李善脸上的笑容愈加温和。
  “夷男兄当知,孤真的是为你好。”


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转折(下)
  前两份战报是真的,也是事实,只有第三份奏折是李善昨日授意苏勖草拟,即刻送往了长安,并且盖上了印章。
  第三份奏折是原州刺史张士贵上书,灵州大捷,灵州道行军副总管张仲坚并延州道行军总管李靖,联兵与安乐河畔大破两万突厥,斩首数千。
  奏折是十月十一日送往长安的,而长安门下省是十月十三日黄昏时分收到的。
  夷男脸色变幻不定,唐军真的击破都布可汗留在灵州的兵力了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夷男现在完全清楚对面这位魏嗣王到底想做什么了。
  “灵州军主帅张仲坚乃孤亲卫出身,原州刺史张士贵乃是孤义结金兰的结拜兄弟……这是真的,不同于突利可汗。”李善嘿嘿一笑,“都布可汗渡过黄河,夷男兄大举南下,张士贵不会不知晓的……更别说鸣沙大营距离原州并不远。”
  “陇右道无力阻拦,甚至于张仲坚、李靖大破突厥的当日,便已然知晓陇右道唐军主力几乎全军覆没。”马周冷冷道:“足下以为,张仲坚、张士贵、李药师……他们会作甚?”
  “鸣沙大营不可妄动,原州易守难攻,又两年内连遭兵灾,兵力不足。”苏勖剖析道:“不过恰巧延州道行军总管代国公李药师麾下有近万精骑!”
  “没有那么多。”李善摇摇头,“吴国公尉迟恭当日率三千骑兵回了京兆,李药师手上的骑兵应该只有七千左右。”
  “七千骑兵,也不算少了。”马周呵呵笑道:“只是不知晓代国公走哪条道?”
  “不可能走延州,太远了,关键是走延州,那就必须得背上失职的罪名。”苏勖对这些似乎很精通,还好心的向夷男解释了一通……胡演、段德操、杨则这些属官都率兵南下支援京兆,而李靖这个主将拖延这么久,罪名那是铁铁的。
  说了一大通之后,苏勖才断定道:“所以李药师必须立下功勋,才能弥补过错。”
  夷男咬着牙道:“那只剩下两条路了,要么是兰州,要么是原州。”
  “兰州不可能。”马周立即摇头否定,“七八万大军沿凉州、兰州、秦州入关内道,行军如此之速,不可能攻城拔寨,所以必然在后方留有兵力。”
  “所以只可能是原州。”苏勖一唱一搭的说:“突厥难破原州,而鸣沙大营距离萧关不远,灵州大捷之后,李药师率七千骑兵入萧关,一路南下,从百泉县出泾州,后一马平川,一日之内能入京兆。”
  “唯一的问题就是六盘山实在不太好走。”马周叹道:“若是信使还能沿葫芦河、泾河顺流而下,但是骑兵……特别是六盘山脉中,很多地方都是要牵马慢行的。”
  “再难走也该差不多到了吧?”苏勖斜着眼睛瞥了瞥脸色发青的夷男。
  李善笑吟吟的说:“灵州战报是昨日黄昏时分送入长安的,信使是从萧关启程,沿水路南下,不过在泾州遭遇小股游骑,纠缠了整整一日。”
  “所以,都布可汗如今兵压长安城,而这时候说不定李药师已率数千骑兵出泾州,从背后杀将出来了。”马周作势掐指一算,“应该明日能抵达京兆了……说不定还会从宁州、原州抽调兵力。”
  苏勖瞄着看似镇定,实则如芒在背的夷男,心想魏嗣王实在是能洞察人心。
  对于李善今天的谋划,马周与苏勖并没有什么意见,反正不需要付出什么过多的代价,说白了,战事的重心现在已经不在这儿了。
  但马周与苏勖都建议第三份奏折……也就是那份唯一的假奏折,内容是李药师已然抵达百泉县,即将南下入京兆来援。
  但李善却否定了,否定的理由一是时间上不太匹配,但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第二点,想要让对方上当,就不能让对方看到你所有的目标,或者要将自己的目标隐藏在迷雾中。
  这种思路往往针对的是那个“聪明人”,而夷男毫无疑问符合这个条件。
  如果李善将灵州战报,李靖南下即将抵达京兆的消息一股脑的丢出去……夷男肯定是心生狐疑,顶多是半信半疑。
  而现在李善只拿出了一份灵州大捷的战报,并且让苏勖、马周适时的为其剖析讲解局势……夷男反而会信的多,怀疑的少。
  在夷男的脑海中,一切都是符合逻辑的,斥候的查探,都布可汗率大军穿插到京兆北侧,都证明了第二份奏报的真实性……延州道行军总管李靖真的没有率骑兵南下,除非是想造反,否则只可能是去了灵州。
  如果唐军真的在灵州大破突厥,那么走原州是唯一的一条路……而这时候,说不定那位李药师已经在自己身后举起了屠刀。
  夷男有不寒而栗的感受,他不再犹豫,也不敢犹豫,盯着李善,压低声音问道:“你要做甚?”
  李善的笑容依旧温和,“现在夷男应该相信,孤可都是一片好意啊。”
  “你要作甚?”
  听夷男不耐烦的重复发问,马周轻轻咳嗽了声,提醒李善不要太过分……人家都这么主动了!
  你要做甚……实际上就是夷男在问,你有什么条件,就痛痛快快摆出来吧!
  “陛下授权,许孤与夷男兄商谈。”李善还有闲情雅致拿着筷子夹了片羊肉嚼着,“前事不问……呃,那崔明干与乔师望已经身亡了?”
  夷男嘴角动了动,点头道:“突厥执失部落头领执失思力亲手杀之。”
  “崔明干出身博陵崔氏,乔师望今年才娶了陛下九女庐陵公主。”马周啧啧道:“也难怪足下不得不举兵南下。”
  “好了,这等话无需再说,夷男兄他日驰骋塞外草原,难道还真的与大唐亲密无间?”李善嗤之以鼻道:“如今不过为局势所迫耳。”
  这番话说得苏勖点头赞同,说得夷男都神情缓和下来了……因为人家说的对啊,大唐与草原汗国之间,不存在友谊。
  “你回草原后,此战结束,陛下会在明年春天,再次遣派使者,赐以鼓纛,册封可汗,许你建国立制。”李善缓缓道:“你知道这代表了什么吗?”
  听到现在全都是承诺,都是好处,自己需要付出什么条件?
  这个疑惑到此刻才让夷男松了口气,但只是略为想了想,他不禁咽了口唾沫,“你是要……要……”
  “只是退兵怎么能够呢?”李善脸上的温和笑容中蕴藏着丝丝寒意,“至少十年之内,大唐的对手不是你,而是阿史那。”
  “当然了,无需夷男兄行险,孤已然考虑周全。”


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转折(续)
  其实李善对自己的谋划也没有太强的信心,毕竟夷男都跟着突厥杀到京兆内了,距离长安不过百里。
  在李善想来,夷男至少要等着都布可汗那边能不能有所突破,再决定是否退兵,所以李善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之所以折腾这么一出……呃,主要还是因为李善想坑一把李靖那个王八蛋。
  就因为李靖跑到灵州去抢功,以至于京兆陷入空虚,导致突厥马蹄距离长安只有三十里……这还是李善使出了浑身解数,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之后才勉强维持这样的局面。
  虽然李靖在出兵前并不知道京兆、陇右道、关内道陆续发生变故,但在如今的局势下……各地援军陆续赶来,突厥再难有所作为,这时候李靖突然率数千骑兵出现在敌军的侧后……
  这是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的啊!
  这是要揽走最大的一份功劳啊!
  这让李善如何能容忍呢?!
  无论如何都得把这事儿给搅黄了!
  所以李善才会费尽心机劝夷男尽快退兵……只要薛延陀大军撤走,剩下的都是突厥人了,你李靖有本事就跟李世民抢功去!
  李善都没想到在自己一番骚操作之后,夷男立即就怂了……对于夷男来说,突厥、阿史那才是他目前心头最大的压力。
  甚至于,李善在提出粗略的计划之后,夷男居然主动填补细节,并且给出了很多切实有效的建议……同时苏勖这个京兆本地出身的谋士还根据地势给出了薛延陀退兵的路线……可别与李靖撞上了!
  看夷男有些疑惑,李善干脆将自己这番心思向夷男坦诚……我就是不想看到李靖那厮立功,所以才劝你赶紧滚蛋的!
  你们滚蛋了,就算李靖大败突厥,那首功也是太子殿下的!
  夷男嘴角抽抽啊,但李靖、李善之间的恩怨他也有所耳闻,据说当年在朔州差点翻脸大打出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7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2/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