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735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千余铁勒骑兵速度倒是不慢,渐渐的甩掉了追兵,但一直向北,一直向北,结果一头撞上渭水。
  事实上,李善勾画的这个战场是以郿县为中心,诱胡骑南下,以南边的太白山脉,西侧的斜谷水,东侧的石头河,以及郿县北侧的渭水构成了一个数十里的囚笼。
  如果数千胡骑能有所警觉,提前展开队列的话,或许还有逃生的机会,但当他们被李孟尝、刘黑儿两千先锋破阵之后,就已经失去了机会。
  千余胡骑不得不沿着渭水向西逃窜……总不能向东逃吧,那边是京兆,结果被已经等了很久都等得不耐烦的常何、刘仁轨逮了个正着。
  一千养精蓄锐的唐骑只用了一次冲阵,从侧面彻底瓦解了胡骑的抵抗,敌军已经没有建制了,向着四面八方逃窜……真的是四面八方,已经有胡人跳进渭水逃生。
  苏定方终于收兵了,收拢了大批的战马,也不再去管小股逃窜的胡骑,从容不迫的往京兆方向退去。
  尉迟恭在高声夸功,坐骑上还悬挂着吐迷分的头颅,李孟尝笑得很开心,在数年闲置之后,自己终于再次上阵。
  刘仁轨等将校都向苏定方投去了佩服的视线……这一战,虽然李善提前谋划,但能取得这样的完胜,苏定方的指挥能力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
  不过苏定方本人不以为意,这一战本就是伏击,预设了最有利唐骑的战场,而且唐军骑兵近七千,兵力稳稳的压倒敌军,完胜是理所应当的。
  而接下来就没有这样的好事了。
  此时此刻,礼泉县外,李善终于松了口气,回头笑道:“定方兄不负所托。”
  窦轨嘿了声,看着来报信的范图,“真的近乎全歼?”
  “确凿无疑。”范图肯定的说:“千余胡骑沿渭水西逃,赵国公提前设下伏兵,渭水河中满是尸首,百不存一。”
  所有人的心都定了下来,李楷笑吟吟的让李善现场作诗以颂,连一直对李善不算太热情的秦琼都露出了笑容。
  本是全军出动,以接应苏定方,没想到却迎来了一场大胜,昨日黄昏,今日黄昏,两战之下,敌军损兵近万,虽然元气未有大伤,但这绝对不算是小亏了,至少损失了一成多的兵力。
  收兵回营的途中,李善心想,明日突厥、薛延陀还敢肆无忌惮吗?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十月十一
  十月十一日。
  唐军大营的中军帐内,李善非常难得的有点坐立不安,时不时的看向外间,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当年你与阿史那·社尔在馆陶城外初见,一见如故啊。”马周用惯用的欠揍口吻说:“现在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李善嘴角动了动,真想拎起手边的砚台给这货一记狠的!
  一旁的苏勖神色略有些古怪,魏嗣王从一大早就开始等着斥候回报,可是突厥、薛延陀的联兵始终没有南下,甚至都没有抵达郿县,还停留在岐山一带。
  刚开始这位魏嗣王还挺满意的,毕竟敌军的速度慢,那就意味着自己一方争取了更多的时间……两万左右的唐军,空架子算不上,但真的是要等援军的。
  但渐渐的,渐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怀仁开始急躁,开始迫不及待……你们怎么还不来啊!
  苏勖勉强劝道:“怀仁,或许是两战皆败,而且都是近乎全军覆没,胡骑胆寒……”
  “怎么可能?!”马周嗤笑道:“都布可汗恨不得将他五马分尸……五马分尸都不解恨,怎么可能会胆寒顿足不前!”
  李善哀叹道:“的确如此,所以才摸不清楚对方到底想作甚……”
  战场上,最基本的一条原则就是,一定要确认对方想干什么……现在李善是真的看不清了。
  事实并不像李善想象的那么复杂,原因非常简单,都布可汗虽然前日被杀得丢盔弃甲仅以身免,但绝不甘心,而薛延陀首领夷男却有些胆寒了……两人之间倒不至于内讧,但也颇有分歧。
  对于那位威名遍传草原的大唐魏嗣王李怀仁,夷男与其是没什么仇怨的,当年顾集镇一战,自己引兵西去,还算是无意帮了个小忙呢。
  对于前日兵败的都布可汗,夷男在警惕唐军的同时倒是有些幸灾乐祸……但没想到,同样的遭遇降临到自己的部将身上。
  四千余骑兵,近乎被全歼,而且回纥头领吐迷分被斩杀……这让夷男不得不胆寒。
  如同突厥一般,铁勒也是诸多部落的汇合称呼,共计十五部,其中九个部落最为强盛,被成为铁勒九部。
  夷男本为薛族头领,后吞并延陀,合并为薛延陀,被公推为铁勒头领,而铁勒九部中,实力仅次于薛延陀的就是回纥部落。
  首领居然如此轻易的就被唐军当场斩杀,唐军的战力如何不让夷男胆寒呢?
  而且如今回纥臣服于薛延陀,一战丧兵四千余骑,这也让夷男心头滴血,如今他麾下诸多部落,能挑选出的战兵也不过就五六万而已,这一次率四万骑兵南下,顺利的攻破陇右道,但进入关内道后第一战就损失了一成兵力。
  这都是夷男辛辛苦苦攒起来的……而且还是为了抗衡突厥所用的,夷男不得不怀疑都布可汗这次是准备一石二鸟。
  既要逼得大唐低头,交出魏嗣王李怀仁,同时也要削弱铁勒诸部的实力,保证突厥在草原的统治力。
  如果这一战元气大伤,就算都布可汗许薛延陀建国,夷男也守不住这个基业。
  草原上,守诺很重要的,但基本原则是弱肉强食。
  当然了,夷男不会与都布可汗翻脸,他拿出来的理由也无懈可击……进入陇州之后,大量的胡骑都四散劫掠,虽然很难攻破城池,但劫掠乡野却是轻轻松松的。
  短短一两日的工夫,陇州、岐州、泾州虽然召集府兵,虽然也尽力坚壁清野,但实在是来不及,还有大量的民众散在城外。
  都布可汗的南下是有着极强的政治目的的,但劫掠财物、粮草却是所有草原骑兵的本能……不仅仅是铁勒骑兵,大量的突厥骑兵也在四散劫掠。
  一直到午后,都布可汗不得不给出承诺……此战,突厥为先锋,夷男这才松了口。
  都布可汗有着雄心壮志,如果能攻破长安,大唐将会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创,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很难恢复元气。
  在这种情况下,元气未复的大唐的怒火会发泄在谁身上?
  是屡战屡败但最终击败大唐,再次强大的突厥,还是趁火打劫,在关键时刻大军南下的薛延陀?
  “终于来了。”百里外的唐军大营内,李善长长松了口气。
  虽然来的迟,还来的慢,而且途中加派斥候,四散查探,显得小心翼翼,但终究还是来了。
  这时候,李善已经隐隐察觉到,很可能是敌军的内部出现了问题……这也正常,历史上这时候薛延陀已经差不多要建国了。
  马周试探问:“怎么样?”
  “都黄昏时分了,再打一场。”李善直截了当的说:“明日再说吧。”
  呃,都布可汗、夷男召集那些四散劫掠的部下很是费了些功夫,过了郿县抵达京兆边界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了。
  呃,路过郿县的时候,夷男和都布可汗都特别的小心,毕竟就在这儿,都布可汗四千精锐全军覆没,自己仅以身免,而回纥首领吐迷分不仅全军覆没,自己的脑袋都成了尉迟恭的战功。
  于是,一路上小心翼翼都没遇到任何意外的突厥先锋,在进入京兆后再次遭到了唐骑的攻击。
  当然了,这一次突厥主力尽出,苏定方的攻击也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双方纠缠至夜幕降临,苏定方收兵回营,突厥、薛延陀联兵在距离武功县二十里外扎营。
  长安皇城,甘露殿内。
  “怀仁真是好胆色!”李渊笑着说:“二郎,颇有些你当年风采。”
  李世民也露出笑容,“怀仁看似行险,实则谨慎为先……”
  李世民的手指在空中来回滑动,“斜谷水、渭水……这一战实在精彩绝伦,当然了,苏定方、尉迟恭也功不可没。”
  “二郎这是手痒了。”李渊大笑道:“明日便是十二日,只要怀仁再坚守一两日,河东援军应该已经抵达。”
  李世民点头赞同,“三姐夫在新丰已经收拢坊州、同州召集的数千府兵,只不过……”
  李渊收敛了脸上的笑容,按道理来说,延州的援兵先锋应该已经到了……骑兵沿着秦直道南下,一日夜可达,但李靖到现在一点消息都没有,甚至信使都没有回来。
  延州道出了什么事?
  难道突厥分兵攻打夏州、延州了吗?
  哎,这时候的李靖正牵着马在六盘山中辛苦前行呢。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十月十二(上)
  十月十二日。
  中军帐内李善脸色有些难看,昨晚到今早,他的心情随着消息的不停传递忽而喜,忽而忧,忽而怒。
  总领中军的秦琼正在备战,中军已经开始出兵向西了,李善下首坐着的除了马周、苏勖、苏定方、刘黑儿之外,还有刚刚赶到的疲惫不堪的银州刺史胡演。
  好消息不少,中书侍郎宇文士及、黄门侍郎薛元超以及数名官员赶赴京兆各县与同州、坊州、华洲三地,召集府兵驰援长安,已经有数千兵力汇集在长安西侧的新丰、北侧的泾阳两地。
  府兵制的好处就在这儿,一旦征召,是不需要大批量提供军械的,府兵都是自携兵器,甚至不少人都有战马。
  同时河东那边也有消息传来,十月初九,信使换马不换人狂驰河东,正在绛州、晋州南侧的唐军抽调兵力回援京兆。
  河东道行军副元帅屈突通留守河东,左骁卫大将军薛国公长孙顺德奉诏回援,兵分两路,自率三千骑兵从绛州龙门渡过黄河,以步卒为主的其余兵力南下准备走风陵渡口。
  从时间上推算,长孙顺德亲率的援军应该能在十月十三日之前赶回长安附近,其余兵力应该在十月十四日、十五日陆续抵达。
  这和李善之前的预测大抵相仿,只要不要出什么幺蛾子就好……这个幺蛾子是特指延州道。
  今日凌晨,大军整装待发准备出兵,突然军后东边有烟尘扬起,秦琼大惊之下都要调换阵型了……结果来的是李善的旧部,银州总管胡演。
  不过胡演只带来了四百骑兵……李善的脸都黑了,延州道即使走了尉迟恭,可能还走了张宝相,但至少能汇集出一支不少于五千骑兵的大军,你李药师这是想作甚?
  等胡演将内情小声说完,李善的脸唰一下白了……李靖居然在这么关键时刻出兵灵州,胡演手头的这点骑兵还是将绥州、银州两地将领的亲卫集中起来的,绥州刺史杨则正在率步卒南下。
  延州是成建制的大军中,最快回援长安的兵力,李靖却将绝大部分的骑兵全都带走了,即使有秦直道,但步卒南下……至少要两三天的工夫,差不多与河东援军同时抵达京兆。
  原本在李善的计划中,延州数千骑兵南下进入京兆,不管是斜刺里进入豳州,还是停驻在坊州与京兆的边界处,都能有效的遮蔽长安北侧的大片战场。
  有李靖、张公瑾领军,数千精锐唐骑,必然能使突厥、薛延陀的骑兵不敢随意绕过礼泉大范围的穿插到长安的北侧。
  但现在李靖、张公瑾都去了灵州,不管胜负如何,李善已经指望不上他们了,在接下来的两三天内,手中只有两万兵力的李善会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只能从河东调兵了。”马周幽幽道:“十月初七,陛下诏令梁州都督张亮率兵北上拱卫长安,但汉中至关内,道路崎岖,艰难难行……”
  “最关键的是战场被分割。”苏勖拉着脸说:“从汉中入关,大都是走佛坪,迈太白山,至郿县后东转,过武功至长安。”
  现在郿县有没有失陷不太好说,毕竟胡骑不擅也不愿意攻击城池,但至少除了县城和一些寨堡之外,郿县周边已经是突厥、薛延陀骑兵的势力范围了,就算张亮率兵急行,也会被分割在战场之外。
  所以,唯一指望的只有河东的援兵了,胡演是昨晚赶到长安的,李渊都懵逼了,还是李世民反应快,连夜遣派信使赶往河东,现在能回援的也只有河东兵力了。
  没有延州军的压制,一旦李善这边顶不住,大股的胡骑穿插在京兆各处,还正在征召的京兆四十余县的府兵、青壮很难能汇集起来,将会被一一击破。
  中军帐内寂静无声,脸色铁青的李善突然起身,大步走出帐篷,现在想的再多也没什么意义了。
  不过,李药师,你给我记住,这次侥幸不死,扒了你的皮!
  大半个时辰后,驱马赶到礼泉县、武功县之间的李善登上了战车,左军的尉迟恭、右军的窦轨都已经出兵,大抵与中军保持平行位置。
  两翼均有骑兵护佑,左右两军距离县城都不远,依托城墙以避免胡骑绕后,中军步卒依托战车立阵,密密麻麻的长矛如同密林。
  尔朱焕、王君昊率六七百骑在战车不远处,骑兵总管苏定方率三千骑兵在中军与右军之间略为突出的位置,另一部分骑兵由刘黑儿统率,停留在中军与左军中间突出的位置。
  总的来说,两万唐军摆出了密集的阵型,眺望着烟尘大作的远处,等待着数以万计的胡骑。
  李善沉默的等待着,他不觉得突厥、薛延陀骑兵这时候就绕过礼泉县,大范围穿插到长安北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7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5/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