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敌以宽吧。”李善叹了口气,其实他原本还想着如果李世民亲自出面,说不定能与薛延陀和解……但既然都布可汗亲至,那就没有这种可能了。
要怪只能怪自己,这几年杀突厥杀的太狠了些。
“应该快审时了。”苏勖低声道:“今日胡骑应该不会赶到……可能是都布可汗败北以至于谨慎。”
“这是好事。”马周应道:“多一个时辰,可能就多一支援兵。”
这时候,马嘶声在帐外响起,范十一疾步入帐,“阿郎,数千胡骑已至岐山左右。”
“终于来了。”李善长身而起,视线落在悬挂着的地图上。
范十一继续道:“不过主力应该未至,登高眺望,见大批牛羊,未见烟尘大作。”
李善伸手在地图上比划了两下,“岐山……斜谷水……郿县。”
短暂的沉默后,李善下令道:“秦琼总领中军,西进十里。”
马周盯着地图,中军西进十里,大约是与礼泉县、武功县平行。
“命尉迟恭率一千骑兵攻岐山,诱敌深入,引胡骑至郿县周边。”
“命骑兵总管苏定方率军在郿县以北设伏。”
相关的计划都是李善昨夜与窦轨、苏定方、尉迟恭、秦琼等将领商议好的,只不过准备的计划有很多套。
尔朱焕、王君昊出去整顿亲卫,李善回首笑道:“来的倒是巧!”
苏勖还不太明白,马周却点点头,“等中军出兵,布好阵势,也约莫黄昏时分了,若赵国公不能破敌,也能从容回军,胡骑很少夜战。”
李善深吸了口气,这可能是自己最为艰苦卓绝的一战,虽未入绝境,但他心里没有任何的把握。
大步走出中军帐,见人喊马嘶的一片,李善在心里对自己说,有苏定方领兵,首战一定能胜。
但事实上,这场东西延绵数千里,从陇右道、关内道、河东道、河北道的偌大战局中,首战爆发的地点并不是在京兆,而是在北方千里外的夏州。
十月初七,都布可汗率三万骑兵渡过黄河与薛延陀大军汇合,留下了三四万骑兵制衡鸣沙大营的骑兵,其中有一部分北上绕过安乐河,攻入了盐州。
毫无疑问,当时的都布可汗就已经知道很多情报,虽然他不知道京兆内只有尉迟恭的三千精锐,但知晓河东战局的急转直下。
都布可汗很确定突厥、薛延陀联军能迅速席卷陇右道,从陇州攻入关内道……所以,他才会遣派偏师去盐州、夏州,使延州道的兵力不能南下支援。
不能说阿史那·社尔没有韬略,不能说阿史那·社尔的情报不够准确,他唯一的疏忽是,延州道行军总管是古往今来能排名前五的一代名将,被后世称为大唐军神的代国公李药师。
李靖的作战风格和他本人的性格特点一脉相承,不浪战,不擅战,不冒险,但一旦有所决策,下定决心,奇谋迭出,迅如雷霆。
可以说李靖是这个时代最懂《孙子兵法》的那个将领,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这些都能具体的体现在他的指挥上。
十月初八,数千突厥骑兵侵入夏州,夏州总管张公瑾亲自率兵出击,双方互有伤亡。
但唐军意外的生擒了这支突厥骑兵中的一个小部落的头领,经过审问得知都布可汗率数万突厥骑兵渡过黄河。
从九月十五日到十月初九,灵州战事都打了大半个月,一直缩着脑袋待在延州府的李靖终于有了动作。
用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来形容李靖的这次行动,一点都不夸张。
在亲自确认情报无误后,十月初九,李靖以命十余日前就率三千骑兵出夏州的张宝相为先锋,自己与夏州总管张公瑾率四千骑兵在后,突然出兵向西。
一日之内,张宝相率三千骑兵狂驰数百里,夏州两战,盐州三战,只在盐池附近遇上了大股突厥骑兵。
鏖战一个时辰后,李靖、张公瑾率四千骑兵来援,突厥大败,唐军斩首三千,黄昏时分进入了灵州。
也就是说,当都布可汗、夷男率数万大军攻打兰州的时候,李靖已经从夏州出兵了。
当都布可汗轻兵冒进在郿县周边被苏定方击溃的时候,李靖大败突厥进入了灵州。
战局的急剧转变,让事后得知的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谁都没想到,在等待了大半个月后,在鸣沙大营的灵州军拼掉了近两万突厥之后,在都布可汗率兵渡过黄河之后,蛰伏多日的李靖发动了一次彻底改变战局的突袭。
在十月初十,突厥、薛延陀联兵主力已进入关内道,并且先锋已近京兆的时候,李靖已经出现在了鸣沙大营外十里处。
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战局转变(下)
“李药师,实是一代名将。”
鸣沙大营内,将信使打发走之后,张仲坚面色郁郁的说出这句看似褒奖但意味难明的话。
长史唐俭也是目光闪烁,灵州开战已经大半个月了,鸣沙大营虽然守若磐石但也承担了极大的压力,延州军一直没有动作,但这时候突然出兵,并且大败突厥。
不能说延州军是来捡便宜的,因为如今黄河以东还有数万突厥骑兵,灵州军与延州军合力,也不敢说必胜。
但李靖的所作所为让鸣沙大营内的所有将领都有被占便宜的感觉,更别说李靖本就不是秦王嫡系,而且还与魏嗣王李怀仁有仇。
最重要的是,李靖这次的出击,让张仲坚、唐俭、何方、阚陵等人都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顾集镇一战……当年李靖也是如此耐心的等候,等到突厥已疲,才突然遣骑兵奇袭破敌。
若不是因为李善被困在顾集镇,李靖承受了太大的压力以至于提前出兵,那一战,李靖本可以取得更加辉煌的战果。
史大奈低声问道:“出兵吗?”
“当然要出兵。”张仲坚脸颊上肌肉跳动了下,起身道:“莒国公、康国公并乐安郡公驻守大营。”
“某亲率四千骑兵,并侯君集、侯洪涛东出大营,郭孝恪、段志玄、何流率领三千骑兵从北出兵。”
“点狼烟!”
就在李善、秦琼率中军西进的同时,灵州再起大战。
不同于李善的忐忑不安,灵州军主帅张仲坚与延州军主帅李药师都知道,此战必胜。
虽然都布可汗留了三四万兵力在黄河以东制衡鸣沙大营,但停留在鸣沙大营附近的也不过就近万兵力,剩下的一部分东去盐州,兵力分散,被张宝相的突袭连连击溃,另一部分南下去了会州。
真不能怪他们啊……从九月中旬开始攻打鸣沙大营,突厥就没占到什么便宜,更要命的是没能掳掠到什么好处。
看着同伴去了陇右道、盐州大抢特抢了,被留下来盯着鸣沙大营的突厥人甘心吗?
于是,大量的突厥骑兵都散开了,以部落的方式划分,灵州这边是没什么能抢的了,又攻不破萧关去原州,所以都南下会州了……至少要填饱肚子吧!
即使留下的近万突厥骑兵……也是军无战心,将无战意。
李靖通过信使只与张仲坚大致约定,双方几乎同时发动了进攻,延州军沿着安乐河往南猛攻,灵州军从黄河边出发,向东凿击。
两股唐骑以极其强大的冲击力,在短时间内就逼得突厥大乱……本就因为黄河、安乐河导致空间不大,加上延州军、灵州军在方向上的巧妙配合,突厥骑兵很难做出散开阵型的聚散战术,以至于被装备精良的唐骑一次次的破阵。
黄昏时分,突厥再也支撑不住,丢下几千具尸首后四散溃逃。
“三郎别来无恙?”李靖笑吟吟的看着驱马近前眼神复杂的张仲坚。
张仲坚勉强拱手道:“代国公实有捷才。”
这句话不阴不阳,李靖脸上的笑容有些凝滞,身后的张公瑾一脸苦笑,倒是张宝相咧嘴一笑,两人都参加了当年顾集镇一战,张宝相还跟着李善追击颉利可汗。
李靖也知道自己名声不太好,也不去招惹张仲坚、侯洪涛这些魏嗣王亲信,甚至都不与李善的旧部段志玄、阚陵搭话,至于冯立这个太子心腹爱将,更是看都不看,只与几个秦王亲信叙话。
不过也就侯君集勉强应了两声,这还是看在张公瑾同为秦王一脉的份上,郭孝恪都懒得开口。
大家都心里有数,这一战虽然大胜,但实在是了无趣味……很明显,功劳大半都是长途奔袭而来的延州军的,灵州军只是打了个配合而已。
虽然不得不承认李靖的军略,但这种事……谁心里都不好受啊!
对李善观感一直不太好的郭孝恪都有些同情李善了,当年顾集镇……也难怪要夺军了,李药师实在太遭人恨了。
当然了,在回军的途中,大家都不太肯说话,主要还是因为战事……这种关乎军心的事情,自然是不能在公开场合随意说的。
进了鸣沙大营,在中军帐坐定后,张仲坚面无表情的说:“还要告知代国公,两日前,都布可汗率约莫三万骑兵渡过黄河……”
李靖笑着点点头,他就是确认这个情报后才决定出兵的,都布可汗渡过黄河,意味着突厥将重点从灵州转移到了凉州或者说陇右道。
但听了张仲坚后半段话后,李靖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呆若木鸡的反问道:“薛延陀大举南下?”
“确凿无疑。”唐俭轻声道:“薛延陀与突厥联兵约莫八万左右,十月初八陷凉州,今日南下攻兰州……也不知道淮安王能否抵挡,至今战报还没送来。”
所谓无巧不成书,这时候渡河查探军情的斥候回来了,并带来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呆滞的情报。
唐军大败,三万大军全军覆没……淮安王甚至都没能支撑到午时!
其他人还只是呆滞,而李靖已经麻了,彻底麻了。
自己怎么就想着出兵灵州呢?
不会有那么巧的事,都布可汗渡河就立即与薛延陀联兵,显然是早有预谋。
八万胡骑,陷凉州,破兰州,必定是沿着当年西秦攻关内道的路线从秦州攻入陇州……目标很可能是京兆,很可能是长安。
不同于因为待在鸣沙大营而消息封闭的张仲坚等人,李靖是知道河东战局急转直下,刘弘基、秦王殿下两度从京兆、陇州、泾州抽调兵力支援河东。
换句话说,如果突厥、薛延陀的联兵的目标真的是长安的话,延州军将是距离长安不算最近,但速度最快的援军。
而李靖现在却出现在了灵州,而且还带走了延州军绝大部分骑兵。
这如何让李靖不麻?
此时此刻,延州府内的官衙内,延州道行军总管府长史,也是天策府军谘祭酒,还是十八学士之一的苏世长正在跳脚大骂李靖呢。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战局转变(续)
想捞点功劳怎么就这么难呢?!!!
不用三个感叹号不足以显示此刻李靖心中的痛苦和迷茫。
李靖名门望族出身,年少成名,仪表魁伟,前隋名将韩擒虎认为……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
重臣杨素曾抚坐床对他说……卿终当坐此。
好吧,这两位名人,前者是李靖的嫡亲舅父,后者是个全面撒网重点捕捞的广告渠道商。
但前隋与裴世矩同列“选曹七贵”的吏部尚书牛弘,也曾赞他有“王佐之才”。
年轻的李靖似乎看到未来的道路一片坦途,但没想到年过半百,还不过是个马邑郡丞……最让他难堪的是,在他仕途中,他从来没有担任过正职。
即使入唐之后也是如此,武德三年,李靖以荆湘道行军长史的身份攻灭南梁萧铣,虽然李渊手书“三军之任,一以委靖”,李靖实际上是三军统帅,但依旧是赵郡王李孝恭的副手。
再之后江淮之战,李靖还是李孝恭的副手……这种局势一直持续到了李靖调任代州总管。
呃,李靖本以为自己苦尽甘来,终于轮到我登场亮相了,而且还取得了一个完美的开端,不过最终的结果……更惨,李怀仁夺军大破突厥,连根毛都没留给他。
等到李善离开了代州,李靖开始摩拳擦掌……但突厥却不来了,将攻击重点转移到了关内道灵州,李靖被气得抓狂。
所以,当李靖调任延州道行军总管,而突厥只遣派偏师来牵制夏州,并且被张公瑾、张宝相大败之后,李靖始终处于高度的紧张情绪中。
山不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