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658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平阳公主一怔,这才发现自己考虑不周,一旦李世民领兵,那就是龙归大海,太子什么都不敢做……除非李世民败北而且身死突厥马蹄之下,否则会师轻轻一击,东宫势力必然土崩瓦解。
  这时候,李善突然起身,同时拉起了平阳公主,“三姐,先回吧。”
  “你……”
  “先回吧。”李善推着平阳公主的肩膀,低声道:“放心吧。”
  平阳公主不得已离开,还回头瞪了眼李世民,“怀仁若有差池,只管寻你的不是。”
  看着胞姐离开的背影,李世民也是无语,一旁的李善冲着柴绍挤眉弄眼,“三姐夫往日辛苦了。”
  “平阳一向恭谨有礼。”柴绍脸不红心不跳的说着谁都不信的话。
  李善嘿嘿道:“那明日请陛下,或他日请秦王殿下亲询三姐,可否赐霍国公姬妾十名。”
  “李怀仁!”柴绍怒目而视,“你是在陛下那儿受的气!”
  李世民抽抽嘴角,“父亲只怕不敢……怀仁别指望孤……孤更是不敢。”
  “殿下怎能如此?!”李善正色道:“当年在下由岭南启程北上,途中尽听闻,大唐秦王殿下,胆略无双……”
  “罢了,罢了!”李世民摆手道:“大业十二年,父亲攻魏刀儿,陷入阵中,孤率军进击,却难以破阵,三姐催促步卒赶至,方能解围,战后三姐不顾父亲相劝,责二十杖。”
  “大业十二年?”李善在心里默算了下,“那时殿下才十六岁呢,三姐也太不讲道理了。”
  柴绍、李世民都递去一个了然的眼神,现在的平阳公主已经收敛很多了,当年不讲道理的时候多了去。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选将
  刚刚开始正式议事,李世民就再一次在心里感慨,都说李善情义无双,的确如此,因为身边亲卫折损,满庄挂白,至今仍然深恨李靖,扬言此生不忘……即使他与陇西李氏丹阳房的其他人都交好,甚至是至交好友。
  李世民也心里有数,李靖与李善此生都难以携手,这是一种政治默契,但不可否认的是,李靖表现出来的大都是态度,而李善表达出来的绝大部分都是情绪。
  好像相似,实则大有区别。
  杨文干谋逆尘埃落定之后,李善先后为魏征、李乾佑、薛万彻求情后,而今天他又以委婉的口吻为冯立求情……李世民知道,其实李善与冯立之间,不像与魏征那样交情深厚,不像与李乾佑那样是通家之好,也不像与薛万彻那样曾经并肩血战,冯立仅仅是去年在李善麾下为部将而已。
  李善欣赏冯立的才能,更欣赏冯立在泾州大捷中两度援手段志玄,虽然没有说出口,却显然是不希望冯立被直接卷入即将而来的最后夺嫡之战,所以才特地请调冯立转入灵州军中。
  李世民自无不可,这也是针对东宫的……没了薛万彻,没了冯立,李高迁被罢职,罗艺被驱逐出京,不信裴世矩还有啥咒念!
  此外,同时补入灵州军的还有去年参与泾州、原州、灵州几场战事的将领,康国公史大奈、姑臧郡公段志玄都是旧将,另外右武卫将军侯君集也会入灵州军。
  李善在心里盘算了下,洛阳那边已经抽调将领兵力北上了,领兵者是屈突通,长安这边倒是不太缺人手,虽然尉迟恭要补入延州军,但还有秦琼、程咬金、黄君汉、王君廓、丘行恭等大将,中下层的将校就更多了。
  “对了,代国公李药师前几日上书,请调泌水县公转入延州道。”李世民轻声道:“任城王弟还来信抱怨呢。”
  “泌水县公?”李善呆了呆才反应过来,不由得噗嗤笑道:“李药师啊李药师!”
  李世民也忍不住笑了,“顾集镇外,泾州大战,再到灵州大捷,生擒梁师都……”
  所谓的泌水县公就是张宝相,如今此人因为李善的几度褒奖,在长安名气不小,被称为“福将”。
  顾集镇外那么多小股残军,张宝相偏偏咬住了颉利可汗,泾州大战,突利可汗躲得好好的,一露头就又碰到了张宝相,就算是窦轨在统万城外捡了个便宜,但梁师都远窜榆林,还是被张宝相死死咬住,以至于被生擒活捉。
  李靖特地调了张宝相去延州道,估摸着也是想有所作为……不过李善、李世民都知道,其实李靖也心里有数,突厥攻打延州的可能性不高,一方面是因为长城的堵截,另一方面是因为地势不利。
  虽然榆林也就是所谓河套地区便于骑兵纵横,但到了延州、银州、绥州一带就不同了,地势更有利于步卒,而且这些地方说实话……都没啥好抢的,梁师都在治理地方这一块实在不行。
  突厥的主要攻击区域可能还是代州、灵州,代州虽然有雁门关,但朔州却是在雁门关之外的,攻打灵州难破张士贵把守的原州,但也能劫掠灵州、会州与部分盐州地区。
  陇右道那边就不太好说了,那边对峙的主要是铁勒九部……也就是后来的薛延陀帝国。
  李善在心里盘算了下,“那河东是否需要从长安抽调将校补之?”
  “那是自然。”李世民点头道:“刘世让、李世绩镇守朔州,薛万彻、薛万钧兄弟……若不出塞,难有大用,而秦武通当年伤势不轻,只怕难以主持大局。”
  一旁的柴绍微微点头,“若突厥来犯代州,雁门关需重将主持,是否需要建言陛下,加任城王河东道行军总管?”
  李世民犹豫了下,他倒是不怕李道宗投靠东宫,虽然这位堂弟不涉夺嫡,但却长期在自己麾下,柏壁、洛阳、虎牢、洛水四战,李道宗均身先士卒,还曾经一度与自己深陷阵中,并肩作战。
  只是此次自己得父亲许可,先后以亲信补入代州、延州、灵州三军,再让亲近自己的任城王李道宗加河东道行军总管,只怕惹得父亲觉得自己不知进退……杜如晦、凌敬都曾经提醒过,前隋太子杨勇被废,一因隋炀帝杨广,二因不知进退而圣心不渝。
  在目前的局势下,李世民不希望看到自己与父亲之间产生裂痕。
  总而言之一句话,李世民是个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力求完美的人。
  柴绍未必不懂,但没说什么,而李善隐隐听出了些意思,低声建议道:“秦武通老道持重,不如殿下再调拨心腹将领补入代州,以为襄助。”
  李世民微微点头,在心里盘算了下,“可惜了,原本定方最为合适。”
  苏定方没吭声,他虽然不懂,但凌敬私下曾经提及,在李善与秦王关系没有大白天下之前,你是没有机会的。
  李世民看了眼柴绍,“韩国公如何?”
  “韩国公?”李善有些懵逼,这个爵位自己好像从来就没听说过,这是谁?
  柴绍想了想,“庞公前隋即为名将,英武有力,明晓军法,早年先后为左领军、左武卫大将军,为众将楷模,主持代地战事,的确合适……不过庞公年岁不小了。”
  李世民屈指一算,“已然五十有六,不过此次入京,依旧魁伟。”
  柴绍看李善完全不知道,略为解释了下,所谓的韩国公就是庞玉,前隋末年在洛阳为将,是王世充的部将,后王世充篡位称帝,庞玉与皇甫无逸一同投唐,而且都依附李世民,曾经在浅水原一战立下大功。
  当时薛仁杲麾下大将宗罗睺以数倍兵力猛攻,就是庞玉率兵正面拼死抵抗,一直坚持到李世民率军侧击破敌……能让李世民托付如此重任,可见庞玉的将才。
  李善心里嘀咕,这个名字在史书上是一点印象都没有,倒是《大唐双龙传》好像出场过。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放心吧
  一切都商议妥当,冯立、史大奈、段志玄、侯君集四人补入灵州军,另调韩国公庞玉镇守代州,协助代州总管秦武通。
  李世民、李善入宫觐见,而柴绍以足疾为借口没有离开,而是静静的坐在那儿等着。
  一刻钟后,平阳公主再次出现了。
  柴绍笑着说:“怀仁都说了,放心就是。”
  “你以为怀仁是何等人?”
  “虽然去岁才加冠,但无论是文韬武略,心计谋算,都远超常人,天下能比拟者少之又少,你想得到的,难道他想不到?”
  平阳公主面沉如水,“怀仁到底想作甚?”
  “你不是说了吗?”柴绍笑吟吟道:“男儿丈夫,当快意恩仇!”
  看妻子眼神不善,柴绍赶紧低声解释道:“若是此时罢免裴世矩,他日秦王入主东宫,怀仁能杀了四朝名臣,前隋今朝均为宰辅的裴弘大吗?”
  “陛下不会许,秦王殿下倒是有可能,但世人必然议论纷纷,要知道当年可是裴世矩举荐,怀仁才得以出任代县令,才能一跃而起为天下知,立下累累功勋……”
  “那是裴世矩驱怀仁入死地!”平阳公主眉头都竖起来了。
  “是是是。”柴绍哭笑不得,“但外人谁知道?”
  “至今也不过你我,李客师、李楷应该是知晓的,秦王那边不太清楚……外人可不知道裴世矩与怀仁之间的恩怨。”
  平阳公主有些麻了,感情自己今天完全是在做无用功啊,“那……”
  “裴世矩致仕,那怀仁就不能名正言顺。”柴绍叹道:“只有裴世矩留下,怀仁才能名正言顺的快意恩仇,即使是身世大白于天下,也是名正言顺!”
  “不然就算秦王殿下登基后许之,怀仁不管不顾要斩杀裴世矩……但那时候,只怕裴世矩早已经驾鹤西去了。”
  平阳公主久久沉默后幽幽道:“所以二弟与怀仁应该是商量好了的。”
  “嗯。”柴绍琢磨这其中应该还有其他原因,一旦裴世矩被逼着致仕,很可能会导致一些意外的发生,不过这些事就没必要说给妻子听了。
  看了眼妻子依旧有些担忧,柴绍补充道:“你我夫妇节制北衙禁军,要提防左右金吾卫,东宫若有异动,必然先攻天策府。”
  “那怀仁呢?”
  柴绍无语了,只能详细将事情掰开说个清楚,“只要秦王仍在,东宫就不会对陛下动手,裴世矩也不敢妄动怀仁,失败的代价是他们承受不起的,就算太子、裴世矩强令,麾下将领也不敢听令!”
  “而怀仁深居简出,日月潭看似只是个普通庄子,但却防御得法,亲卫骁勇,青壮愿为之效死,又有刘黑儿、王君昊、曲四郎等将领,甚至赵国公苏定方都可能在,裴世矩若不调集两千以上的精锐,难以破庄。”
  “若尘埃落定,裴世矩倒是有可能,若是秦王无恙,裴世矩又如何能调集重兵攻打日月潭呢?”
  平阳公主在丈夫无语的眼神中恍然大悟,“所以……不错不错,左右金吾卫!”
  北衙禁军负责皇城、宫城的防务,长安坊间以及城门都是左右金吾卫的职责,如果东宫异动,长林军很可能是从芳林门入长安,那儿距离禁苑最近,也是距离天策府所在地金城坊最近的城门。
  平阳公主想了会儿,“左右金吾卫大将军都是虚职,即使是将军只怕也难为之,可能是中郎将、左右郎将级别。”
  柴绍点头赞同,但劝道:“不用去查了,秦王、怀仁必有安排。”
  顿了顿,柴绍补充道:“关键还是怀仁。”
  “甚么?”平阳公主有些诧异,“不应该是二弟吗?”
  “桥公山不就是他安插在东宫的吗?”
  “据说他都在父亲面前承认了。”
  柴绍深深的觉得,妻子在这方面的真的是一窍不通啊,当然了,这也不是坏事……但是,即使一窍不通,也不能记忆力这么差劲啊!
  “此次仁智宫事变,杨文干谋逆攻破仁智宫,陛下百官困于翠微殿,幸有怀仁恰巧赶到救驾才幸免于难。”柴绍低声道:“怀仁真的是恰巧赶到的吗?”
  完全没想到丈夫会说出这样的话,平阳公主脸色巨变,怔了好一会儿,说话都结巴了,“这……那……难道……难道不是恰巧吗?”
  “那么巧遣派亲卫去仁智宫探望岳丈大人,亲卫在沮原桥被截杀,赶回报信,怀仁立即召集亲卫连夜启程……”柴绍摇头道:“不可能那么巧的。”
  顿了顿,柴绍补充道:“陛下、秦王殿下以及其他人都只会认为是巧合,但你我不同。”
  “不同?”
  柴绍幽幽叹道:“忘了吗?”
  “当年你疑心怀仁已投入秦王麾下,曾经细细问过,还以凌公为天策府属官发问,怀仁是如何应答的?”
  平阳公主脸色又变了,“他说……仿陇西李氏丹阳房、薛家兄弟故事。”
  陇西李氏丹阳房,李客师为天策府属官,李乾佑为齐王府属官,李药师为李渊嫡系……在很长时间内,李渊是与太子李建成保持同一立场的。
  薛万彻、薛万钧兄弟入朝后,非常干脆利索的一个进了东宫,一个进了天策府。
  “当日以为怀仁只是搪塞之言,毕竟凌公在天策府内地位不低,极得秦王信重。”柴绍啧啧道:“如今才知道,怀仁只怕不是虚言。”
  “或者说,怀仁的确是恰巧赶到救驾,不过却是得了消息……知晓后立即召集亲卫,连夜赶往仁智宫,险之又险的在翠微殿被攻破前抵达。”
  “怀仁在东宫也有眼线?”平阳公主突然反应过来了,“不对,此次是齐王、封伦联手谋逆,太子并未插手。”
  “其中玄机,难以揣测,但怀仁肯定是安插了人手的,而且地位不低,不仅仅是个眼线。”柴绍微微摇头,脸上略有迷惑之色,“此人到底是谁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6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8/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