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656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当然了,张仲坚的确有功,关于更北一些的草原部落、不多的城池所在地,以及山川脉络,都是最近半年内完成的。
  “以云州为分界线。”凌敬想伸手,但有些够不着。
  李善随手拿起一旁专门的棍子点在地图的云州上,“以此为分界线,包括云州往东,是突利可汗,云州之西,包括五原郡往西,是都布可汗。”
  就在昨日深夜,灵州行军副总管张仲坚遣派信使抵日月潭。
  突厥内乱已平,在一个庞大而且处于急剧上升期的帝国的威胁下,都布可汗、突利可汗决定平息内乱,双方在云州、五原郡的交界处会盟,双方止兵戈,约为兄弟……呃,本就是堂兄弟。
  而这其中,起到了关键的劝说作用的是前隋的义成公主,这位前隋皇女在两位可汗泾州大败之后,先是倒向了先赶回五原郡的突利可汗,然后迅速向都布可汗靠拢,使双方的势力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也是这个女人主持了这次会盟,使得被李善一手推动的内乱暂时得到了平定。
  “嘿!”李善嗤笑道:“亏某放归突利可汗,这厮真是个蠢货,居然降服不了一个区区前隋皇女!”
  “义成公主非寻常女子。”凌敬微微摇头,“更何况如今草原皆知,突利可汗与你李怀仁义结金兰,当年顾集镇一战顿足,去岁大战还被放归,而义成公主深恨你李怀仁,如何会与突利可汗结盟?”
  李善也是无语,都说自己是个穿越的蝴蝶,扇动的微风已经卷起了风暴,但没想到自己也受到这股风暴的影响。
  当年李善在苍头河一战后,为了找个理由归京,也为了让人上书弹劾,纵兵洗劫左云县,谁想得到将义成公主的兄弟子侄给杀了。
  后来都布可汗能顺利的弑杀颉利可汗,就有义成公主的相助,去年突利可汗抢先回了五原郡,却没能与义成公主结盟……都与那场杀戮有关系。
  李善叹了口气,现在DTZ内部,简直就是人人想杀李怀仁!
  三股势力中,都布可汗是肯定要杀我的,突利可汗就算不想杀,也必须开这个口来拉拢无数族人死在我手中的麾下,而义成公主……这货已经不指望再复辟隋朝了,只要求我的首级!
  而义成公主最终倒向都布可汗,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不相信突利可汗……不是不相信突利可汗的能力,而是不相信突利可汗会砍下李怀仁的首级。
  李善在心里恶意的想,张爱玲不是说过那句话嘛!
  你突利可汗将那厮摁在床上,居然都降服不了,真是个废物,要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不懂,老子非要送一瓶六味地黄丸给你!
  “哎……”凌敬长长叹息了声,回头说:“都言魏嗣王太过锋锐!”
  李善听了这话真是要哔了狗,是因为我打的太狠,两次大败突厥,所以才……其实这话还真没说错,如果不是东西两头的两次惨败,只怕突厥内乱不会这么快的平息。
  但李善还是想哔了狗,历史上的突厥内乱的确是要迟一点,但人家也打到了长安城外,饮马渭河了啊!
  李善心里有数,突利可汗、都布可汗的会盟导致突厥内乱平息,但因为之前几年的连续惨败,导致阿史那皇族在草原上的地位一去不复返,不少的部落都有离心之像……最典型的就是渐有割据之像的铁勒九部。
  同时又因为去年末的那场大雪,原州都遭受了那样的雪灾,有着种种准备的李善都险些没能抵达萧关……草原上更惨,大批的牲畜被冻死,以掳来的汉奴种植为主要供应的五原郡也好不到哪儿去,这也是双方止兵戈会盟的一个关键原因。
  这一切,都有着共同的指向,突利可汗、都布可汗甚至其他的草原大小部落,很可能会大举南侵,劫掠财物、人口、粮草,来度过这个冬天。
  这也是今天李善突然登门要与裴世矩和解的关键原因,没办法啊,外地即将入侵,而且很可能是一次范围极广的大规模入侵……因为这次会盟也是实际上的分裂,谁都不知道突厥重点攻击的区域在哪儿?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动弹,李渊不可能即刻废太子,让李世民入主东宫。
  而如今天策府的属官陆续入朝,麾下大将也渐渐外放,比如李孟尝、李世绩等将领,如果大战一起,很可能还会有不少秦王心腹将领领兵上阵……如果这个时候裴世矩在后方捣鬼,那一个不好,就是兵败,弄得不好,说不定长安城都未必能保得住。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战略
  已经是深夜了,躺在床上的崔十一娘睁开眼睛,发现身边还是没人,她知道李善并不是去了周氏、小蛮处,肯定是还在外院没有回来……但即使如此,黄昏时分郎君还亲自端着饭菜过来,想到这,崔十一娘甜甜一笑。
  但想起昨晚李善所说的,崔十一娘不由得叹息一声,想起昨日深夜被惊醒后,郎君开玩笑说的那句“悔教夫婿觅封侯”。
  听见微微的声响,崔十一娘转头看去,借着月光看见李善轻手轻脚的走来。
  “还没睡吗?”
  “刚醒了会儿。”
  听着妻子软软糯糯近乎撒娇的声音,李善笑着摸了摸崔十一娘的脸颊,小声说:“放心吧,无论如何,为夫也不会再领兵上阵……呃,外院用餐时候,还没岳丈大人训斥呢。”
  崔十一娘低低的应了声,她也心里有数,如果丈夫再立下偌大军功,即使陛下、秦王再如何有量,也很难安置了,到那时候,很多事情都不太好说了。
  想到这,崔十一娘小声说:“再过些年,去清河?”
  崔十一娘说这话时候颇有迟疑,颇为犹豫,无往常时候干脆利索的作风……毕竟丈夫是大唐嗣王,可不是依附清河崔氏的女婿。
  “迁居清河吗?”李善想了想,“也不错,不过只怕陛下与秦王不会放为夫出京兆啊。”
  “到时候再说吧。”
  “明日可能要入宫议事,快睡吧。”
  不多时,听见妻子细细的打呼声,李善抿嘴一笑,可惜现在没有录音机,否则一定要录下来……崔十一娘无数次脸红而态度坚决的否认,我睡觉不打鼾!
  等一夜过去,李善起床的时候,身边已经没了人。
  嘀咕了几声,李善起身洗漱……自从大婚之后,他不得不亲自洗漱了,毕竟周氏、小蛮进不了正屋。
  看见外间崔十一娘正皱着眉头在喝小米粥,只吃了几口就张口呕吐,李善想了想让人去清炒了个萝卜丝来,才劝得妻子多吃了几口。
  “不是要去议事吗?”崔十一娘催促道:“你先去忙吧。”
  “又要议事?”门外响起张氏诧异的声音,“不是说要多歇息些时日吗?”
  一旁的崔信哼了声,“军国大事,你懂什么!”
  张氏登时横眉立目,崔信有些下不来台,转头看向李善,“还不快些,再过些时日就回城,住在这儿,每日上衙都要迟!”
  李善干笑着拿了两个馍馍就走,心里吐槽不已,昨天你上衙迟到……明明是你自己起来迟了,这也能怪我?
  这是不讲道理嘛!
  一路进了皇城,因为今日没有早朝,李善径直进了宫城去了两仪殿,还没有召集群臣议事的李渊诧异的看着来禀告的宫人,再次询问:“是魏嗣王李善李怀仁请见?”
  “是。”
  李渊咧咧嘴,“让他进来。”
  “臣李善拜见陛下。”
  “怀仁……”李渊好奇的问:“为何……呃……”
  这话有些不好问出口啊,你是什么德行,大家都心知肚明,御史台的御史更是清楚,从代州回京出任司农卿以来,基本上就是早朝不见,上衙不到,你今天怎么会这么早入宫觐见?
  “呃……”李善也有点不好意思,婉转解释道:“臣妻崔氏自幼受尽宠爱。”
  “嗯?”
  李善眨眨眼,递去一个嗔怪的眼神,“岳丈大人、岳母大人如今都在照料内子。”
  李渊一怔后放声大笑,“哈哈哈,是被清河县公逼着来的吧!”
  “哎,陛下料事如神。”李善叹道:“昨日岳丈大人上衙稍迟,也不知是萧相还是杨相提了几句,结果晚间责备臣……明明是他自个儿起床迟了!”
  李渊忍俊不禁,指了指李善,“那稍后两仪殿议事,正要询怀仁。”
  “是因为突厥事吧?”
  “怀仁如何知晓?”
  “凌公告知的。”李善解释道:“据说都布可汗、突利可汗、义成公主都要取臣首级?”
  张仲坚如今是灵州军的实际统帅,但却是李善的亲卫出身……两人暗中通信,虽然李渊、李世民都知道这是难免的,但这种事是不能摆在明面上的。
  “怀仁之名,在草原上,可止小儿夜啼。”李渊叹道:“因怀仁,突厥再裂,但也因怀仁,突厥内乱已平。”
  “还请陛下为臣做主。”李善委屈的说:“长孙无忌居然以此指责!”
  李渊也有些无语,但也觉得这种指责有些道理。
  两人聊了好一阵后,差不多到了时间,李渊下令召诸位宰辅两仪殿议事。
  裴世矩进了两仪殿,第一眼就看见了坐在秦王下首位的李善,直到今日在门下省看到了灵州道行军副总管张仲坚的奏折,他才有点相信李善昨日那番话可能有几分真情实意。
  因为突厥结盟又分裂,只怕大战又起,提前得知消息的李善才会选择和解……裴世矩行礼后沉默的坐在位置上,心里叹了口气,但即使知道,自己只怕还是会选择拒绝。
  原因也很简单,其一,裴世矩以己度人,李善不是因为要和解才和解的,是迫于无奈才选择和解的,一旦自己致仕,再无任何的反抗能力,等到突厥退走或者明年,李善会不会遵守承诺……这实在是很难说的事。
  裴世矩不觉得李善一定会遵守承诺……反过来说,如果裴世矩占据了上风,想选择和解,不会简简单单的让李善致仕或者滚回岭南,一定要亲眼看到李善的死,才能放心,才会有选择性的放过其他人。
  其二,裴世矩最看重的还是子嗣传承与门楣不坠,简单的来说,一方面是香火不绝,一方面是门楣不坠,当然了,这是特指西眷房。
  都说天下裴氏出闻喜,但闻喜裴氏可能是天下世家门阀中内斗最多,也最惨烈的,若是内有对手,外有强敌,只怕西眷一房再无出头之日,至少自己这一支一定会沦落,甚至会断绝。
  这才是裴世矩无法接受的,难道自己的子孙后代要沦落的如天策府大将李孟尝一样吗?
  明明是出身赵郡李氏,祖辈还身居高位,自己却要沦落到入山为盗,才能讨一口饭吃。
  最关键是李善太年轻,去年才加冠,今年才二十一岁,裴世矩可以想象,往后可能五十年内,西眷一房都没有出头之日,如果李善能培养得出得力子嗣,再往后推上百八十年都可能,李善甚至有可能提拔东眷房、洗马房的裴氏子弟来压制西眷房。
  裴世矩正在思索时候,李渊已经将张仲坚的奏折递给了其他几个宰辅看过,笑着说:“当年弘大语裂突厥,为天下称颂,不料数十年,怀仁两败突厥,再裂突厥。”
  “陛下过誉了,老臣何能与魏嗣王相较。”裴世矩谦虚道:“李怀仁之名,草原上可止小儿夜啼,胡人无不闻风丧胆,若是突厥来袭,当易耳。”
  李善暗骂了句,你明知道我不可能上阵,说这种话……
  李渊不置可否,看向了李世民:“二郎,突厥今岁会大举南侵吗?”
  “八成。”李世民叹道:“阿史那一族欲统率草原,必有一胜。”
  萧瑀扬声道:“也就是说,若是此次能再败突厥,只怕草原部落再裂,处处割据。”
  李渊点点头,“突利可汗、都布可汗东西两立,其中当有义成公主手笔,或会东西两侧同时南侵。”
  李渊有点后悔了,如果张仲坚这份奏折早一个月送来的话,自己可能不会让李靖调任延州道行军总管。
  顿了顿,李渊看向李建成,“大郎如何看?”
  李建成犹豫了会儿,轻声道:“东西来袭,大抵分为四路,代州、延州、灵州、陇右道,如今陇右道有淮安王李神通镇守,后有燕郡王罗艺率天节军,应不至于被突厥攻破。”
  四路只提了陇右道,那是因为只有陇右道有东宫的人,即使如此,陇右道也是以秦王一脉的李神通为首。
  李渊略略颔首,再次看向李世民,“延州如何?”
  “代国公李药师统领大局,突厥若是来袭,越过榆林,当不会迈长城攻打银州、绥州,更不可能绕行攻打延州,平原郡公段德操足以守御,突厥难迈卢子关,唯有长城以北的夏州。”李世民顿了顿,“张公瑾初初上任,只怕勉力守御城池。”
  李渊听出了李世民的言外之意,不禁转头看了眼李善……后者不禁咧咧嘴,他也听出来了,李世民也有点不放心啊!
  论真正的文武双全,秦王一脉中,出挑的其实不算特别多,李世绩算一个,张士贵算一个,没浮出水平的李善肯定算一个,但张公瑾也绝对有这个资格。
  这是个能出将入相的英杰。
  但若是突厥选择从榆林方向攻打夏州的话,曾坐视顾集镇被围攻的代国公李药师会不会选择出兵……这是让人难以揣测的。
  毕竟李靖也才上任延州道行军总管不久,而延州军不管是战力还是战马的数量都不如代州军、灵州军,李靖一旦选择出卢子关……也是有战败可能的。
  李渊思索片刻后,断然道:“二郎从陕东道大行台抽调兵力,以尉迟恭为首,抽调天策府将领,补入延州道。”
  “是。”李世民一口应下,但随机补充道:“或可下诏,延州道兵事,当由代国公决断。”
  李渊满意的点点头,这是投桃报李,李渊也怕李靖缩着脑袋啊,所以特地将李世民最心腹的尉迟恭给送过去,但李世民也没有越俎代庖,延州道的指挥权,还是由李渊的嫡系李靖来掌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6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6/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