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常达、张文瓘介绍后,李善觉得皇甫无逸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去年末今年初秦王府与东宫争夺蜀地,出任益州都督的驸马都尉纪国公段纶被举告谋反,虽然没什么证据但也被调回了长安,秦王随即将御史大夫皇甫无逸调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以增强对益州道的控制力。
此次梁军攻破原州,围困固原,皇甫黎率族人南下陇州,驻足华亭,李善这是送上了一份大人情……正在想着呢,外头亲卫来报,常达、张文禧过来了。
“殿下,伤员均已安置妥当,两军尸首捡放,已遣派人手赶制木棺。”张文瓘仔仔细细的禀报了一遍,“安抚城内民众,多有百姓将食物送至军中。”
李善笑吟吟道:“可谓箪食壶浆。”
张文瓘却嘿然笑着说:“怀仁此喻不太妥当呢。”
李善心里登时一个咯噔,很多成语在后世的涵义与出处是不同的,八成是自己闹笑话了。
“住嘴!”张文禧斥责了句,才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
“华亭失陷,百姓沦入水火,殿下率数百亲卫而至,先败梁军而后收复华亭,民众箪食壶浆,正是避水火也!”
常达点头赞同道:“听闻梁师都驱使胡人,三州民众如陷水火,当翘首以盼邯郸王。”
在常达看来,李善此战力挫梁军,自身又是当世名将,按道理来说,是接下来总领大军的不二人选。
听了这话,李善摸了摸鼻子,“说来也奇怪的很,陛下如今就在仁寿宫,为何尚未指派主将……”
梁军攻打华亭已经三日了,攻破灵州都五六日了,这么长的时间,李渊居然还没指派总领大军的主将,这实在让李善诧异。
张文禧隐隐有些猜测却没开口,张文瓘却无所谓,开口就说:“为了灵州道行军总管,太子秦王都争了几个月,如今襄邑王败北,不知生死,只怕陛下也为难的很呢。”
李善微微颔首,他也想到了这个可能,李建成举荐的李神符,李渊指派的段德操这次一败涂地,估摸着李渊为难的很,要不要放出秦王这头自己都控制不住的猛虎呢?
“不过怀仁兄估摸着难为主将。”
张文瓘突然补充的这句话让常达、张文禧都是一愣,李善偏头瞪了好友一眼,这厮性情跳脱也就罢了,嘴巴还挺碎的。
常达正色道:“今日一战,殿下举重若轻,败敌逐敌,收复华亭,难道陛下会视而不见?”
顿了顿,常达补充道:“如今局势……当殿下领军最为妥当。”
言下之意是,东宫与秦王府争执不下,李善正好两边不靠,最是合适。
李善犹豫了会儿才苦笑解释道:“梁师都击破灵州已有多日,只怕颇有旧交来访。”
“怀仁兄这话说的颇为委婉。”张文瓘噗嗤一笑,板着手指头数着,“颉利可汗肯定是第一个,阿史那·社尔恨怀仁兄入骨,就算是突利可汗……听闻此人以他日必斩怀仁兄头颅为名招揽族人、部落?”
“虽然如今五原郡内乱,但若听闻梁师都破三州,怀仁兄领军,只怕会前嫌尽弃……”
李善讪笑了几声,“常公、文禧兄,年轻孟浪,年轻孟浪……”
这两位反应过来后都无语了,有这样的故交,还真不能做主将呢。
又聊了几句,几人起身告辞,李善送至门口,眼神示意常达留步,轻声道:“常公,如今虽梁军退却,但毕竟新败,华亭尚需弥补兵力……”
常达立即道:“在下立即手书,连夜送去汧源,命长史杨则率兵来援。”
华亭失而复得,梁军远遁,杨则也没有必要谨慎的守在汧源县严阵以待了。
离去的常达心里大大松了口气,如今这位陇州总管已然与当年的刘世让一样心悦诚服了,但之前在北城门外下拜道谢,李善却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只不阴不阳的说了句……常公不因活命而谢,因孤逐敌而拜,忠节乃现。
但刚才邯郸王如此礼遇,甚至还刻意让张家兄弟先行离开才提起此事……这让常达放下心来,心想这位青年郡王果如传闻,战阵犀利,但平日儒雅温和,怀仁举义。
常达感慨的同时也在心里琢磨,要不要去一封信给族弟常何……这次的人情实在太大了,往大里说,反败为胜还是小事,但如果梁军攻破陇州,有可能会威胁到还在仁寿宫避暑的陛下,往小里说,也是救命之恩啊。
而此时此刻,李善正头疼的按着太阳穴,心里下了决心……一定要安抚好常达啊,一定要交好常达啊。
这场战事几乎以完美结局落幕的,只有一个小小的错漏。
因为就在黄昏时分,至今还不知内情的王君昊很惋惜的来报,在南城门外发现了裴龙虔、裴宣机的尸首。
第七百九十一章 头痛欲裂
第二日,六月十七日。
正午时分,听亲卫来报,陇州长史杨则已经率兵赶至,李善还有些心不在焉,在盘算着将来如何向其他人解释,如何处理与裴世钜之间的关系。
在去年李善夺军,三破突厥,名扬天下之后,他和裴世钜都心里有数,彼此的胜负将会和太子、秦王夺嫡的胜负挂钩。
所以,今年这几个月,李善和裴世钜之间大抵保持了平静的态势,但李善真怕裴世钜有点撑不住啊,倒不是怕这老头悲伤欲绝而一命呜呼……那是好事,李善怕的是裴世钜要发飙啊!
但,这次真的不是我的锅啊!
实话实说,李善对裴宣机的观感还不错,对东宫嫡系裴龙虔的印象也挺好,其他的不说,自己在汧源县多得前者襄助,后者也几次送来关于灵州道相关的军报。
不管裴世钜怎么想,李善本人未必有赶尽杀绝、斩草除根的想法,其他的不说,光是闻喜裴氏西眷房,至少自己那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也不能杀了啊。
甚至李善都琢磨,说不定还能与裴宣机交个朋友,以后回京看看裴世钜那老头有什么样的脸色呢。
谁想得到,这货居然死在了华亭!
这就是李善为什么要怀柔常达的原因了,喂喂喂,你要给我作证啊!
张文瓘跟我的关系好,他和张文禧不可信,但我和常达是不对付的啊……他的话,你裴世钜总该信吧!
明明就是我率亲卫杀入重围,将你儿子和侄子抢出来的,谁让他们不跟着我,却要自作主张往南城门跑呢。
这可真的不怪我!
说起来你们闻喜裴氏还应该欠我人情呢,你别恩将仇报,反而觉得是我坑死他们的!
当然了,关于李善是让裴龙虔、裴宣机自己选是跟着还是去南城门逃命,李善是忘记了,关于南城门那边留守的张仲坚率领的数百亲卫已经接到消息往西而去,李善更是忘的一干二净了。
呃,大抵就是张仲坚向西,梁军偏师绕道来袭,结果一阵大砍大杀之下,倒霉的裴宣机、裴龙虔惨死刀下。
外面亲卫来报,常达、杨则、张文禧登门来访,李善随口应了声,心里还在盘算,微微摇了摇头,估摸着裴世钜十有八九还是不会信的。
人家裴世钜唯一的儿子死在了陇州,死在了华亭县,还是死在了你李善赶来之后。
张文禧、张文瓘甚至常达都被捞了出来,你李善还伏击败敌,收复华亭,而我的独子却死了,连派去保护独子的侄儿都没能逃过这一劫!
这让裴世钜怎么想?
难道真的是意外?
裴世钜就算老糊涂了都不肯信啊!
裴世钜与李善无冤无仇,为什么要沿袭李德武那条路一直走下去,非要把李善弄死才算完……无非就是为了子嗣后人考虑。
现在独子死了,而且还是死在了李善手中……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裴世钜肯定是信的,这老头发飙的可能性真的非常非常高啊。
李善是真的头痛欲裂啊,如果裴世钜发飙,可能会做什么?
裴世钜很可能直接将虽然没有任何证据,甚至找不到蛛丝马迹的事实揭露出来,捅出李善已然投入秦王麾下这件事。
李渊未必会信,李建成也未必会信,但裴世钜还有后招啊,将李善的身世捅出来……估摸着所有人都会信上大半,难怪裴世钜突然依附东宫啊!
李德武投入东宫门下,裴世钜也投入东宫门下,如此看来,李善投向秦王的可能性真的非常高啊。
这样的局面,对李善、李世民来说将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对李世民来说,李渊会认为这个儿子太阴了,甚至会怀疑平阳公主夫妇也投向了次子,因为正是平阳公主举荐苏定方节制北衙禁军的。
对于李善来说,再也不可能得到如今李渊对自己这样的信任了,甚至平阳公主都有可能疏远自己,这几乎是在动摇李善的根基。
这如何不让李善头痛欲裂啊!
“拜见殿下。”杨则一见面就用佩服的口吻说:“伏击败敌,生擒大将,虚张声势,奇袭破敌,果为当世名将!”
李善嘴角抽抽,勉强笑道:“诸位需知,皆为三郎之功,孤不应贪之。”
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张仲坚突然道:“此言差矣,穿城而过转向西,伏击梁军,后收拢士卒,北上应敌,逼退梁军,皆郎君定计。”
李善笑骂道:“定方兄与君昊都得以封爵,你不眼热?”
张仲坚平静道:“他日愿随郎君出塞,纵横漠北,建功立业。”
众人一阵赞叹,李善心想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领军出塞的可能,这个难度实在有点高啊。
诸人坐定后,李善问起汧源县那边的情况,杨则皱起了眉头,说起至今长安那边还没有什么消息过来,既没有援军也没有指派大将总领战事,不过昨日已经派人往岐州去了。
对此,李善也觉得奇怪,梁师都破灵州都六日了,攻打陇州都三日了,李渊在仁寿宫干嘛呢?
还在犹豫让谁领军?
不至于吧,怎么说李渊也是开国帝王,虽然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因为客观因素而显的优柔寡断,但在这方面向来果决。
杨则抵达华亭县之后就仔细询问了昨日战事,对李善极为佩服,而且也与常达有着一致的思路,以目前的局势来看,邯郸王总领大军是理所应当的,也不知道朝中为何至今还没有下诏。
不过杨则也隐隐猜到了可能发生了什么,不管是他本人还是弘农杨氏都向来不参与夺嫡事,转而问道:“战后部署,还请邯郸王示下。”
“孤可能会回转汧源县。”李善昨夜已经想了很久这方面的问题,被迫接手陇州战事,实在是迫不得已,谁让常达这么废,谁让张家兄弟陷于华亭呢。
这一战虽然有裴龙虔、裴宣机战死这样的纰漏,但如果自己脱身而去,那明面上来说就是完美的落幕,接下来的战事……梁师都连破三州,李神符、段德操两人大败,李渊很可能会重新启用秦王。
自己还是别挡住李世民的路的好。
面对李善的回答,常达、杨则对视了眼,都有点诧异。
常达迟疑道:“若是梁军复来……”
“去岁顾集镇内,太子心腹薛万彻、秦王爱将张士贵,虽各为其主,但却携手,终败突厥。”李善长身而起,左手握住常达,右手握住杨则,“孤无甚指派,亦不指望两位前嫌尽弃,化敌为友,但大敌当前,孤望两位携手抗敌。”
常达、杨则拜倒在地,“谨尊殿下之命。”
李善笑着挽起,“不过梁师都连吞三州,此次只是试探一二,当不会即刻大举南犯陇州、泾州,只需严守门户即可。”
这句话才刚刚说完,急促的脚步声就在外间响起,范十一带着一个士卒疾奔而来。
“郎君!”
范十一面色惊惶,“泾州军报,数千梁军三日前攻入泾州,前日于安定县外大败唐军,泾州刺史宇文歆仅以身免!”
厅内安静了片刻,李善脸有点黑,其他的不说,这份军报来的可真及时,简直就是等着自己把脸凑上去,才给了一记大耳瓜子。
第七百九十二章 南下
梁军破泾州的战报,让屋内所有人都为之一震,难道梁师都在吞下三州之后,还要大举南下?
难道梁师都身后还有援军?
难道突厥已然发兵了?
众人都清楚关内道西北部的地势,从距离上来说,梁军经泾州扑向长安,这是最快的路径,但在实际操作上很难做得到。
泾州东侧有庆州、宁州、邠州,梁军欲攻泾州,唐军会从侧翼威胁,比起来,陇州更合适,虽然绕道,但西边的陇右道面临草原压力,东边只有泾州,而且还有汧水相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