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427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李善摇摇头,叹了口气,“怕是难择人选。”
  “也没多久了,二月初三,也就两个多月。”
  张文瓘问是明年李善二月初三的冠礼,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礼制,需要一位主持人,一位正宾,一位副宾以及一名赞者。
  其他位置还好说,但一般来说,主持人……也就是主人这个位置,按道理来说,应该是父亲、兄长或者族内长辈,但李善没这个条件啊。
  前几天张文瓘问了句,在场的朱氏脸色不太好看……显然,这位性情刚烈的母亲绝不希望儿子以申国公之后的名义行冠礼。
  如果是去年还真不太好办,不过现在的李善被列入宗室,或许有其他的办法……比如幼年丧父的淮阳王李道玄是去年加冠的,是时任宗正卿的窦琮主持的。
  李善在心里盘算,如果按照自己的心意,主持人应该是李客师或者宇文士及,凌敬也是个人选,正宾可以是李乾佑、柴绍,副宾、赞者可以是苏定方、马周。
  但可惜这是不可能的,柴绍、苏定方或许还有可能,其他人大都深陷夺嫡之争,这么重要的礼节,自己可以请他们观礼,但却不能出任职位,至于马周,那就更不可能了,这位还在秉持与李善相看生厌的形象呢。
  现在的宗正卿是李孝恭,这位按道理来说是会结个善缘的,正宾或许可以选崔信,其他人也挑不出礼来,副宾不知道温彦博肯不肯,再让苏定方做赞者。
  不过想让李孝恭出面,只怕要提前去请示一下李渊……李善暗想前几日查过冠礼的礼仪程序,父亲早亡,冠礼结束之后是需要向牌位祭祀以示的。
  就当是给前世亡父上香了。
  想着这些有的没的,李善随口说:“中午吃什么?”
  “火锅,火锅!”张文瓘脱口而出,“正好有肉,正好天寒地冻!”
  正好有肉,那是因为庄子里冻毙了一头牛,大雪堵路也没办法去长安县衙报备,总不能就摆在那儿吧?
  正好天寒地冻,解剖好的牛肉一会儿就能冻的硬邦邦的,再用匕首切出薄薄如雪花般的肉片,拿来下火锅那是最好。
  不过李善有些犹豫,这几天吃的有些腻了,而且调料也不好配,次次都是菌菇汤锅……没了辣椒的火锅那就是没灵魂啊。
  想到这,李善黯然神伤,这辈子怕是没机会再吃到辣椒了。
  这时候听见马蹄声,李善探头看了眼,笑道:“定方兄回来了。”
  苏定方大步走入门房,“适才回程遇见了文禧兄。”
  张文瓘一下子跳了起来,声音都在发颤,“大兄来了?”
  苏定方平静的看了眼张文瓘,“文禧兄诧异某为何每日上衙。”
  呃,李善干笑了几声,说是大雪阻路,难以通行,但哪里真的没办法入城啊,毕竟距离长安又没几步路。
  那日李渊召见后,李善心有疑惑,正巧大雪,这才以此为理由……至于张文瓘,那完全是为了偷懒!
  听见外面有刻意加重的脚步声,李善起身整理衣着才出门,行礼道:“文禧兄。”
  “拜见邯郸王。”三十余岁的张文禧面容整肃,“这几日劳烦殿下了。”
  “不劳烦,不劳烦。”李善往侧面站了站,露出身后的张文瓘。
  “大兄……”
  张文禧没理会弟弟,而是看向李善,“数月前于代州,二郎得殿下教导,学问精进,大有裨益。”
  李善脸上的笑容都快维持不住了,这货在代州,在庄子里都玩疯了……你这是在拐着弯儿骂我误人子弟啊!
  “久闻殿下诗文精妙,三日大雪,必有佳作!”张文禧看向弟弟,“想必二郎此次也多有体会……”
  张文瓘垂着头一声不吭,李善赶紧让下人把这厮的东西收拾收拾,正好晚上不用吃火锅了,可以吃牛肉砂锅……正好前些时日司农寺下属的道官署送了粉丝来。
  这个时代也是有粉丝的,只不过不是土豆、红薯粉丝,而是绿豆粉丝,口感更好。
  目送马车远去,李善站在门外,突然才发现已经持续了五日的大雪终于停了。
  “怀仁。”
  “嗯?”李善正要回去,又一辆马车停在不远处,下车的是刚刚放衙的凌敬。
  人家都五十多岁了还天天上班呢。
  “你今日又没去?”凌敬也是无语,就算你去司农寺只是滥竽充数,也要做做样子啊。
  “凌公,怀仁。”苏定方低声道:“今日陛下召见。”
  “什么?”
  “什么?”
  凌敬和李善都脸色一变。


第七百一十二章 召见(下)
  李唐建国,以关中为根基,占据西北一偶进而平定天下,自然少不了大量的降将,如今替秦王镇守洛阳的蒋国公屈突通曾任前隋长安留守,坚守长安,直到被擒。
  类似的降将太多了,有如尉迟恭这样的战场降将,也有如李世绩、程咬金、秦琼这样主动来投的,还有大量前隋旧人在宇文化及身死后入关来投,比如裴世钜、宇文士及等等。
  李渊刻意施恩,几乎是爵位大放送,就连名不见经传的常何都捞得到一个雷泽郡公……只不过后来这厮自己作死弄丢了。
  所以,时至今日,皇城内外,国公、郡公满地走,县公县候不如狗……这话有点夸张,但苏定方早前并无名望,在窦建德、刘黑闼麾下也并不受重视,入唐后虽然履历功勋,但如今只是一个左武卫将军,爵封临清县公。
  这样的角色在十六卫中一挑一大把,为什么会被李渊召见?
  凌敬第一时间转头看了眼李善,如果说苏定方和其他人有什么区别,邯郸郡王亲卫头领的出身,显然是最大的区别。
  李善更是以此联想到了三日前李渊的召见。
  三人在书房里想了好久都找不到什么线索,凌敬还拿这个为理由说了李善一顿……若是马宾王在此,说不定有所察觉。
  李善大翻白眼,那厮就能看破内情了?
  第二日早上,李善犹豫了好久才决定还是去上班吧,陛下又不是秘密召见苏定方,自己缩在庄子里有什么用?
  “三姐。”
  “昨日父亲召见苏定方。”平阳公主今日身着常服,站在朱雀门边,笑着说:“放心吧,无碍。”
  李善先是松了口气,他还是信得过这位便宜姐姐的,随即小心翼翼的问道:“三姐,出什么事了?”
  “嗯。”平阳公主随意点点头,“日后自然知晓……待两仪殿议事后,父亲召见。”
  进了司农寺的李善有点放心,但又有点坐立不安,有的事情在平阳公主看来或许没什么,但在自己这个已经投入秦王麾下的穿越者眼中,就未必了。
  没过多久,就有宫人传召,李善在赵元楷羡慕嫉妒的眼神中离去。
  一进两仪殿,李善就愣住了,除了李渊和平阳公主外,驸马都尉柴绍也在,还有应该也是刚刚被召来的苏定方。
  苏定方用简朴的言语叙说当年山东战事,正在讲述历亭夜袭,奔袭武城一战。
  “怀仁来了。”李渊招招手,笑道:“苏卿坚毅果决,你倒是好眼光!”
  “此战首在怀仁筹谋,次在定方率兵。”平阳公主附和道:“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剑走偏锋,不可惯用。”
  一旁的柴绍忍不住笑了,上首的李渊也忍不住笑了,他李怀仁剑走偏锋也不是一两次了,雪夜袭营,强行招抚,雁门出击,哪一次不是冒险?
  李善委屈道:“三姐,哪一次小弟都是被逼的……历亭一战,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待得天明,必然全军覆没。”
  “是是是,哪一次都是被逼的。”平阳公主哼了声,“那这几年就留在京中,少惹事生非!”
  “谨遵命。”李善装模作样的行了一礼。
  李渊被逗的直笑,片刻后视线才重新落在苏定方身上,“山东数战皆有大功,只是当时战报不显,后西征吐谷浑,斩将夺旗,大胜而归,此次又逐敌直至长城,苍头河大捷而归,县公怕是轻了。”
  李善眨眨眼,看了眼平阳公主,又转头看了看柴绍……这是什么意思?
  莫名其妙就要给苏定方晋爵!
  “他日必为大唐名将……不,如今已是名将之流。”柴绍笑道:“定方不仅勇力绝伦,冲锋陷阵,勇不可当,腹有韬略,用兵如神,更有细柳之风。”
  “咳咳咳!”
  李善一阵剧烈的咳嗽,朝柴绍投去一个白眼……在一个皇帝面前,说某人有细柳之风,这是嫌某人死得不够早吗?
  周亚夫多牛逼啊,汉文帝到了细柳营门口,将士口口声声不听天子令,只听将军令……周亚夫虽然最后让汉文帝进了军营,但一不肯行礼,二不许驱车奔驰。作死到一定程度了。
  “怀仁就是想得多。”李渊笑骂了句,“不意苏卿治兵严整。”
  柴绍解释道:“怀仁以长史掌代州总管府,组建代州军,以定方为主将,天策府右二护军段志玄于营中嬉闹,鞭打士卒,最终被驱逐回京。”
  这件事在长安一度哄传,一方面是天策府诸将愤慨,另一方面也是东宫鼓噪……虽然他们这边也被赶回来一个常何,但两边可不是一个层次的……段志玄是秦王的心腹大将,基本上参与了所有的大战,名声赫赫,战功累累。
  李渊也早就听说了这件事,当时就在想怀仁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二郎啊……没想到却是苏定方的坚持。
  呃,其实李渊猜错了,苏定方的确有这个意思,只是希望将段志玄换个位置,是李善坚持将其赶走的。
  对此,李渊其实也有点挠头,前几日段志玄的父亲,郢州刺史益都县公段偃师已经回京,这位和他早年就是旧识,是李渊第一批铁杆心腹。
  沉吟片刻后,李渊看向苏定方,“他日朕抵营门,苏卿何为?”
  苏定方毫不犹豫的回答道:“白龙鱼服,不可入营,天子仪仗,当遣兵护卫,主将出迎。”
  李渊微笑颔首,开口道:“命中书拟诏,临清县公苏定方晋爵巨鹿郡公,加上柱国。”
  顿了顿,李渊看向李善,“怀仁也加上柱国吧。”
  李善一头雾水,这也太莫名其妙了,莫名其妙的被召入宫中,莫名其妙的就进爵,加上柱国……上柱国在唐初没什么实际意义,但也不是谁都能拿得到的。
  侧头看了眼同样一头雾水的苏定方,李善不禁心里嘀咕,难不成苏定方这么讨人喜欢?
  又是进爵,又是加上柱国,过了年还要娶媳妇,好事儿都扎堆了!
  上首位的李渊若有所思,一旁的平阳公主笑吟吟的看着李善,而柴绍投来了诡异的眼神……这事儿闹得!


第七百一十三章 一口大锅
  出了太极宫,李善和苏定方小声讨论了几句,后者很确定的告诉李善,自己从头到尾都没发现任何征兆……自己更没有媚上!
  李善半信半疑……相信是因为历史上的苏定方堪称名将,但真的不会做官,不然也不会等到唐高宗登基才有用武之地。
  疑心是因为今日李渊对苏定方的态度……相当的看重啊。
  我花了多少心思,又是棉袄又是制冰才到现在这个地步……你苏定方这么简简单单的就……真的没有媚上吗?
  对李善的坦然直言,苏定方狠狠回瞪了眼才快步走去。
  “哎哎哎!”李善在后面还喊了几句,司农寺和左武卫都在承天门大街的东侧,还能一起走一段呢。
  可惜苏定方脚步快捷,一转眼就进了门……你还不擅长媚上,噢噢,你只是略懂而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4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7/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