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426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如今局势发生了改变,大唐已经一统天下,西征吐谷浑,北击突厥,兵锋锐利……圣人李渊乃至秦王李世民与突厥人有同样的感受。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突厥盖压中土数十年,如今中国一统,怎么可能不复仇?
  突厥纵横草原近百年了,上一次被中土略为压制正是上一次中国一统,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
  李善心里想着这些,阿史那·社尔话锋一转,“外臣此言实是真心实意,不料大唐除却秦王,尚有邯郸。”
  “当日馆陶城外初见,便知足下他日必然扬名……”
  话说到一半,李善已经打断,“这些难道不都是拜颉利、欲谷设以及足下所赐吗?”
  “馆陶城外,耀武扬威,可曾想过今日?”
  “还记得那次在马邑城外吗?”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阿史那·社尔沉默半响,点头道:“你我份属两国,战阵之中,生死搏杀,亦是寻常,被足下所俘,算不得羞辱。”
  “顾集镇一战,你拼死向前,你我交手数次……”李善冷冷道:“若非部将力劝,早就斩你头颅,以祭将士。”
  “怀仁,不可失礼。”李渊含笑道:“如今天寒地冻,道路不通,朕有意明岁开春,送尔等回五原郡。”
  阿史那·社尔怔了怔,第一反应是五原郡肯定出了什么事。
  “陛下,不可放虎归山。”
  李渊和李善配合也不是第一次了,只当做没听到,只好言抚慰,“还望两位回返,力劝贵主,重修两国之好。”
  阿史那·社尔瞥了眼一脸愤慨的李善,沉吟不语,一旁的阿史那·思摩犹豫了会儿才说:“自当尽力而为。”
  此次大战,颉利可汗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兵力,还裹挟突利可汗,召集铁勒九部,最终被追杀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阿史那·思摩情不自禁的避开李善锐利的视线,他想起了年初对方在两仪殿的放言……那就让颉利一试,某倒要看看他比其子高明几分!
  呃,至少没被生擒活捉。
  “陛下,不如放归思摩,留社尔在京?”李善扬声道:“此僚回归草原,他日必举兵来犯!”
  李渊摇头叹道:“建国不过七载,正要休养生息,不可再妄动刀兵。”
  阿史那·社尔脸色微动……这是附和逻辑的,大唐虽然一统天下的步伐极为迅速,但终究根基薄弱,不愿意在这时候与突厥全面开战。
  李善咬了咬牙,叹道:“阿史那子弟,某见识多位,除却欲谷设那个蠢材,各有长短……”
  “哈哈,倒是要听听怀仁点评。”李渊大笑道:“二位只怕不知,邯郸有择人之明,临清县公苏定方西征吐谷浑,生擒欲谷设,苍头河一战尽展军略之才,便是怀仁从草莽简拔而起的。”
  阿史那·社尔脸色晦暗,他知道苍头河一战的结果,也知道可能至今还在河畔的那座京观,其实他是认得苏定方的,当年馆陶城外见过一面。
  “其实一句话就能说明白。”李善轻笑道:“突利可汗虽然年青,却有枭雄之姿,唯社尔兄可堪匹敌。”
  配合的真好……李渊在心里无言的赞了句,“那就拭目以待了。”
  李善瞄了眼,阿史那·社尔脸色灰青一片,一旁的阿史那·思摩面露异色……说阿史那·社尔堪为突利可汗劲敌,那把颉利可汗放在哪儿了?
  李善心里有些惋惜,其实在他看来,如阿史那·社尔这样的人,病逝长安是最好的选择……但自己没必要,也不会去反对李渊已经决定的事。
  那也只好配合一二了。


第七百一十章 钉子
  两位阿史那大将被押送离开之后,李渊笑着点评道:“此人或能再乱突厥。”
  “呃……”李善不太看好,小声说:“伯父,阿史那·社尔此人,知晓大局。”
  “知晓大局?”李渊想了想,摇头道:“即使如此,但也要放归。”
  “伯父说的是,无奈之举。”李善一副后悔的模样,“谁想得到颉利那厮居然这么没用!”
  李渊丢了个白眼过去,还不是因为被你撵着屁股杀的太惨!
  顿了顿,李渊笑道:“不过怀仁适才点评,或许有些妙用。”
  李善干笑了几声没再说什么。
  顾集镇一战之后,颉利可汗威望大跌,实力也有不小的损失,突利可汗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两方争权夺势,水火不容。
  突利可汗很快就占据了上风,如今颉利可汗只能勉强抗衡,双方势力对比在顾集镇一战反了过来,自然和李善杀的太惨有直接关系。
  阿史那族人被杀的太惨,突利可汗在族内的威望不能说有多少提高,关键是颉利可汗的威望大幅度下降,这直接导致突利可汗在族内的实力远远超过了他叔叔。
  颉利可汗除了一波自己的嫡系之外,以大量的中小部落为援,比如铁勒九部中就有两支旗帜鲜明的支持他。
  若不是此次草原突降大雪,双方不得已罢手,说不定都已经开战了。
  李渊放归阿史那·社尔,无非就是希望双方势力能达到一定平衡,不要出现突利可汗吞并颉利可汗,一统DTZ的局面出现。
  说白了和七八年前突厥一样,李渊希望看到草原上部落混战,最好是杀的人头滚滚……放归阿史那·社尔、阿史那·思摩,意欲重修两国之好,其实是在说,你颉利可汗也可以以大唐为援啊。
  李善对此实在没什么信心,就目前这种局势,以阿史那·社尔的心计,只怕不会开战,而是会阻止内乱。
  所以,李善有意埋下这颗钉子,一颗在阿史那·社尔与颉利可汗之间的钉子……要知道当年处罗可汗暴毙而亡,其次子阿史那·社尔是有资格继承汗位的。
  一番折腾后,已经是正午时分了,李善索性就留下混了一顿,反正他也不挑食。
  “对了,明年当在关内道备兵。”李渊笑着说:“三胡有意请命,怀仁可为副手。”
  李善缩了缩脑袋,“前日武德殿赴宴,齐王殿下可没提起此事。”
  “更何况,一时半会儿,臣实在不愿重返战场……”
  李渊瞥了眼过去,“怀仁不必如此谨慎避嫌。”
  “伯父说的是,但小侄实在有意明年请命,外出屯田种植棉花,只怕难以分身……”
  李善一边说一边在心里吐槽……他相信李渊说的是实话。
  真的没必要这么避嫌,因为李渊虽然已经五十七岁了,但依旧身强体壮,至于脸上的皱纹……二十年前他脸上就有这么多皱纹了!
  所以李渊觉得,自己至少还能做十几二十年的皇帝呢……哎,李善为面前这位皇帝默哀,这一世的结局,未必会比原时空好多少……只要不改立太子。
  不过,李善心里有些许疑惑,放归阿史那·社尔、阿史那·思摩,这是军国大事,李渊今日都放了话要放归了,不可能只和自己商议,应该是宰辅、亲王议定的事。
  即使是自己生擒来的,也没必要让自己跑这一趟……还特地在下大雪的时候,让殿中监陈福跑到庄子里去叫人。
  前日赴宴武德殿,昨日齐王请命,今日就召自己入宫觐见……李善在心里嘀咕,看这架势,李渊对自己的信任度也不算多高啊。
  或许,这是身为帝王的本能?
  又或许,出了什么事?
  回到司农寺的李善琢磨了好一阵儿,决定以不变应万变……如果要出什么事,自己还是别被卷进去的好,凌敬那句话说的对啊,自己一旦被卷进去,搞不好局势就会失去控制。
  这倒不是说李善本身分量有多重,地位有多关键……而是他就是能惹事。
  “殿下。”
  “元楷兄来了。”李善笑了笑,“今日觐见,所以……”
  “哈哈。”赵元楷笑了,这位上司惫懒……已经是众人皆知了,“殿下择陇州还是同洲?”
  “元楷兄看呢?”
  “陇州三屯,地势平坦,不过同洲靠近黄河,水利便捷,各有优劣。”赵元楷仔细分析了一番,最后说:“还是同洲更好。”
  李善想了想,毕竟刚刚开始,不需要太多的田地,点头道:“那便同洲吧,还要拜托元楷兄。”
  “分内事。”赵元楷笑呵呵的说:“待得明岁有大批棉袄,百姓当免冬寒之苦。”
  尽特么扯淡,刚刚开始只能在军中推广,让府兵亲身体验到好处,才能顺利的推广到民间,李善随口附和了几句,突然说:“今日陛下提及,当在关内道备军。”
  赵元楷呆了呆,“关内道……应该是灵州道吧。”
  “或许吧。”李善不太确定,唐朝军区分配变化很大,比如河东之前一直是河东道行军总管,不过代州军大败突厥之后,李靖这个代州总管也兼任代州行军总管了。
  关内道最有可能发生战事的就是灵州,一旦备军,应该是以灵州道行军总管的名义。
  又聊了几句,李善确认赵元楷在齐王一脉中的地位不高,压根就不知道这件事。
  看看时辰也不早了,呃,主要是雪停了,再等等说不定又开始了,李善转头就出了皇城,早上就说了嘛,今儿给自己放一天假……明天正好是假日,连着能放两天呢。
  村口处,聚集的人更多了,李善一眼就看见张文瓘那厮不知道什么时候跑来了,正和几个年纪相仿的青年堆砌一匹良驹,还把自己那批神骏的坐骑牵来做模特。
  “怀仁兄!”忙得满头大汗的张文瓘兴冲冲的跑来,突然拍拍脑袋从一旁的马车里取出一个木匣子,“喏。”
  李善打开看了眼,是一支还蘸着点点雪花的梅枝,上面星星点点的梅花,“又让你做信使?”
  “反正也不是一两趟了。”
  张文瓘倒是无所谓,呃,事实上就是这厮第一次传过去的那首“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最终为李善和崔十一娘拉上了那根姻缘线。


第七百一十一章 召见(上)
  仿佛是天被撕开了一个口子,大片的雪花无穷无尽的倾泻到人间,放眼望去,大地看不到任何其他颜色,只有无尽的白。
  “冰雪世界啊。”
  李善站在门房处,一边烤着火,一边看着外面的青壮在铲雪,原本还想一起干呢,可惜被亲卫死活拦了下来。
  其实真的没必要去扫雪、铲雪了,也就是庄子里闲人多,毕竟现在也没其他事做,不然扫的还不一定有下的快呢。
  就今天早上,李善早早起床,居然推门都推不开……门被堆积的雪堵住了!
  前几天李善还琢磨要不要弄个滑雪板玩玩……算了吧,万一掉进去,怕都扒不出来。
  “都已经三天了。”小蛮小心翼翼的剥着松子塞进李善嘴里,嘀咕道:“可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雪呢。”
  “反正怀仁兄去司农寺也不过是去睡觉。”一旁的张文瓘嘿嘿笑道:“正好休息两日。”
  李善斜眼打量,调侃道:“为兄倒是不在乎,你倒是能松快几日。”
  几个月前从代州返回长安,其长兄入京,就是奉命特地来管束玩野了的张文瓘的,这段时日一直锁在家里读书,听说准备明后年试一试科举。
  三日前张文瓘兄弟去崔府登门拜会,正好崔十一娘折梅,张文瓘主动请缨来了一趟庄子……结果大雪阻路,回不去了,在这儿玩的兴高采烈。
  这儿当然痛快了,没人逼着自己看书,反而能逼着李善吟诗,兴趣来了去堆几个雪人,不要脸一点还能与村里的孩童打打雪仗……毕竟是个才十六岁的少年郎呢。
  看着小蛮巧手送进李善嘴里的松子,张文瓘只能自己剥着松子,好奇的问:“怀仁兄,选好人选了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4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6/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