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419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李善笑了几声,身子前倾,低声道:“只是这厮太不乖巧了,小弟刚刚履新,带几个人进来,居然推三阻四。”
  “也听他提过。”荣九思迟疑道:“都是有品级的,只怕不易……”
  “即使小吏也可。”李善玩味的笑了笑,“无非是看看他赵元楷如何想……这厮是将司农寺看成自家的了?”
  荣九思心中大定,果然如此,李善刚刚到任,只是习惯性的打压一下赵元楷……其实这个道理和李靖、李善之间的关系差不多,如果没有顾集镇一战,李靖到任后也必定会打压一下在代州根深蒂固的李善。
  又聊了几句后,百官渐渐散去,李善和荣九思边走边聊,在承天门外分开,后者径直回了司农寺,前者低声嘱咐一直跟在屁股后面的赵元楷……乖巧一点。
  果然很乖巧。
  赵元楷回了司农寺,第一时间拜会李善,从袖子里取出一份名单递上去。
  “司竹监令,并未出缺吧?”李善面无表情的看了几眼。
  “明日必然出缺。”赵元楷恭恭敬敬的回答道:“道官署丞、上林署丞、钩盾署令、禁苑副监令、仁寿宫副监均出缺。”
  李善沉默了片刻后笑道:“无需如此,九思公乃孤当年旧交,倒是不知晓你与他有份交情。”
  赵元楷大大松了口气,坊间都说邯郸王念旧,果然如此。
  “对了,司农寺下设温泉汤等监,”李善随口问:“听闻骊山有温泉?”
  “殿下说的是,司农寺下设庆善、石门、温泉汤等监,一为温泉,二为近汤所润瓜蔬。”赵元楷笑道:“到时候自会送来,不过骊山温汤初设,还未成型。”
  李善有点惋惜,不是说华清池就是唐朝建的吗?
  现在都武德七年末了,只怕不是在李渊手中,据说华清宫规模宏大,只怕也不是李世民干的……难道是李治或者李隆基?
  如果是李治,自己还能等得到,如果是李隆基……


第六百九十六章 荣九思(下)
  黄昏时分,李善在赵元楷等官员的恭送下慢慢悠悠的出了司农寺,在朱雀门取了马,径直往东山酒楼去了,今晚是约好的宴席,中书令杨恭仁长子杨思谊下的帖子。
  倒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李善回京一个多月以来,往来拜会的基本都是朝中官员,之前年纪相仿的故交大都还没正式见面,除了杨思谊之外,还有好几位同年进士,以及温彦博之子温振等人。
  不过李善敏锐的察觉到,秦王府子弟来的很少,也就房玄龄长子房遗直,以及张士贵的胞弟,前者曾经北上代州,后者自然是因为张士贵。
  长孙冲、杜荷、高履行、程处默、尉迟宝琳那些更熟悉的一个都没来,但李善也不意外,凌敬早就告诉他了……你驱逐段志玄一事,在天策府内引起轩然大波,那些随秦王南征北战的将领无不愤慨。
  就在李善在东山酒楼聚众饮酒笑谈的时候,赵元楷轻松的走出了朱雀门,心里有些得意于自己目光敏锐,虽然被逼得有些狼狈,但终究逃过这一劫。
  今天午后,李善在司农寺内将所有的都和盘托出……我邯郸王选了司农卿,就是为了推广棉花的,只要你不碍事,那我懒得管你,如果你能帮得上忙,说不定以后还能补上司农卿这个位置呢。
  赵元楷在心里反复盘点,邯郸王并没有撒谎,之前一系列的逼迫无非就是让自己服软,使得对方推广棉花不受到任何障碍。
  要知道推广一种农作物,司农寺是能起到很大作用的,原因也很简单,司农寺下设诸屯监,除了个别临时成立的军屯之外,大部分的屯田所都是归司农寺管辖的。
  但屯田种植的都是粮食,想大规模改种棉花,这不是诸屯监就能做得到的,需要司农寺的整体意见,甚至需要向朝中上书……而自己这个司农少卿如果在关键时刻反对,很可能会让邯郸王功亏一篑。
  所以,对方要让我服这个软。
  巡视关中粮仓只是个借口而已,想鸡蛋里挑骨头,终归是挑得出来的……如今邯郸王已经放话了,依旧由自己掌粮仓诸事,甚至殿下都没有要太多的位置,只将整个诸屯监拿了去。
  无所谓,诸屯监令也才从七品而已。
  全盘想通后,赵元楷步履轻快,心情大畅,完全没注意到,身后有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年人用不惹人注意的方式跟在自己身后。
  夜幕重重,一辆马车缓缓驶入日月潭,停靠在李宅门口。
  两个仆役和贺娄兴舒将李善抬下马车,杨思谊连连向朱氏致歉,没想到怀仁今日大醉,别说骑马了,站都站不稳。
  听见身后门房已经关上了门,李善双腿用力稳稳的站住,虽犹有些许醉意,但双眼明亮有神……这时候已经回长安的杨思谊还在纳闷呢,怀仁去了代地一年,还筹建酒坊,怎么酒量不见长反而差了不少呢。
  “让彩凤打盆冷水来……”李善话刚出口就知道说错了,偏头果然看见了愤愤的小蛮,干笑了几声,“快点,端到书房去。”
  “要作甚?”朱氏看着嘟着嘴走开的小蛮,皱眉问:“可要请凌公来?”
  “不。”李善摇摇头,这件事自己可以做,但是不能说,不然以后没办法向凌敬解释。
  李善面色冷峻,回身招手,将这一个多月来一直宿卫门房的曲四郎和张仲坚叫来。
  “四郎去村口处,看到范十一就带来,不要多问。”
  “是。”
  “三郎守在书房外,除了范十一与其带来的人,余者不得入内。”
  “是。”
  书房里,神思不宁的李善坐在凳子上,任由小蛮拎着毛巾给自己擦脸,后者还在嘀嘀咕咕唠唠叨叨。
  “好了,人都送回去了。”
  “以后还不是要回来!”小蛮气鼓鼓的,自己到现在还没有……却被外人抢了个先。
  李善叹了口气,自己这算是吃了个哑巴亏,丈母娘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老丈人命也挺苦的。
  那个叫彩凤是几个月前崔家送到代州的侍女之一,长相不比周氏、小蛮差,而且身段婀娜风流,让人过目难忘。
  李善回京之后,另一个侍女回了崔家,而张氏坚持让彩凤留下服侍李善。
  原本李善还没察觉到什么,但很快张文瓘那边透了点消息来,姑姑心忧成亲后,夫妻是否和谐?
  李善也是个肚子里做文章的主,张文瓘没听懂,他是一听就懂了……两个侍女自己都没碰过,丈母娘这是在怀疑,你到底行不行啊?
  当时李善那叫一个心头火气,当天晚上就把彩凤给办了,还让对方回崔府去报信……走路都歪歪扭扭的呢!
  结果是,第二天入皇城正巧看见了崔信,老丈人用复杂难言的眼神盯着李善,当天下午,崔信拉着李善在承天门大街上将女婿狠狠骂了一顿……理由居然是李善不按时放衙!
  李善当时都无语了,您老不早就知道我午觉醒了就自己给自己放衙吗?
  但李善很快就起疑心了,因为崔信连续三天盯着女婿,至于吗?
  尽职尽责,这也不是您这个中书舍人的职责啊,李善让张文瓘去打探了下……哎,那位叫彩凤侍女据说以前是在书房服侍老丈人的。
  出身武城张氏的丈母娘当然不会担忧自己的地位受到影响,但也肯定不想看到丈夫身边有这么个美女,索性便宜了女婿……作孽啊!
  门外有脚步声响起,曲四郎在门外低声道:“郎君,范十一到了。”
  李善努努嘴,小蛮端着木盆出了书房,脸上有个大疤的范十一带着一个中年人悄然入内,张仲坚迅速关上了书房的么嗯。
  “说吧。”李善的酒意已经完全醒了,“都查到什么了?”
  “昨日黄昏,赵元楷入福光坊,借宿妹婿家中。”中年人低声道:“当夜,赵元楷乘坐马车去了荣府。”
  “马车?”李善不自觉的伸出舌头,舔了舔干涸的嘴唇,“看清楚了?”
  “看得真切,在后门停下,有人来迎,提着灯笼。”
  李善沉默良久,靠在椅背上,看向中年人,笑道:“不用再查了。”
  “尊郎君命。”
  “十一。”李善笑道:“你这位堂兄性情和你南辕北辙。”
  虽然经历了顾集镇一战的惨烈战事,但范十一还是皮猴的性子,笑道:“那郎君得多多赏赐。”
  “那是自然。”李善点头道:“二十贯钱……你母亲那边不用担忧,起居均有人照料。”
  范丰拜倒在地,“多谢郎君。”
  “起来吧,细处再说说……”
  李善有些心不在焉,荣九思……你究竟扮演的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第六百九十七章 怀疑(上)
  细细问了几遍,李善着重询问了荣九思这半年来的行踪,范丰一一作答,非常清晰,范十一在一旁偶尔提示几句,相对来说,他更了解事情的原委。
  原本目标是封伦,因为这是个最关键的人物,不过这位在年初晋中书令,位列宰辅,李善生怕出了意外,才会将目标转到荣九思的。
  “平日做什么营生?”李善突然换了个话题。
  范十一笑道:“他平日是个货郎,走街串巷,也经常在长安周边村落,每个月也要来一次庄子。”
  范丰的母亲就住在日月潭,以货郎的身份每月来一次,显然是来探望母亲的。
  “嗯。”李善笑了笑,“暂且还是住在长安吧……换个营生,回头会有人交代你的。”
  “是。”
  “暂且停手。”李善补充道:“若有要事,范十一如不在,可径直寻曲四郎。”
  “是。”
  看着范十一引范丰出去,李善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渐渐陷入了沉思,在他的脑海中,一条若隐若现的线渐渐露出踪迹,但有一点是他想不通的。
  对于赵元楷这个人,虽然有不少人用鄙夷的口吻提及,但李善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触……什么时代都会有这样的人,谁不想往上爬?
  为了往上爬,不要脸的人难道就少了?
  不说李德武这个例子还摆在眼前呢,即使是李善本人,前世不也是一次一次拼命的往上爬吗?
  李善对赵元楷这个人感同身受,当他知道此人因为名声不好,太子、秦王两边都不接纳之后,甚至他都有心思用这个人了……不涉夺嫡,名声败坏,但能做事就行。
  但是就在履新之前,听崔信提及,赵元楷主责掌粮食积储、仓廪管理之后,李善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些什么,有了些影影绰绰的猜测。
  这只是直觉,并没有任何证据,但李善在第一日赴任的时候有过些许试探,提及有意巡视关内粮仓……没想到赵元楷真的有所动作,至少他在条件反射下表达出了对李善的抵触情绪。
  李善立即察觉到了异样。
  赵元楷为什么名声败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此人为了往上爬不惜媚上,为什么要攀附东宫或者秦王,无非是为了攀上一条大腿。
  如今东宫、秦王府都不接纳,对于赵元楷来说,列入宗室,册封郡王,名扬天下,还得圣人信重,有平阳公主撑腰的邯郸郡王李善,难道不是一条摆在他面前的大腿吗?
  这样的大腿你都不想要?
  不仅不想要,还如此排斥……这不是赵元楷的性子,除非他有难言之隐。
  什么难言之隐呢?
  要么赵元楷有更好的选择……但这是不可能的事,东宫、秦王府都不肯要,难道他还能入李渊的眼?
  要么,赵元楷已经做出了其他选择。
  李善目光幽幽,盯着正在跳动的烛火,这十来天内,自己拒绝了三波为赵元楷说清的,还好崔信、李乾佑没有被说动,不然自己还真有些被动。
  就在两日前,赵元楷也不知道通过什么关系,居然请动了当年和李善在山东一战并肩的河东柳氏的柳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4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9/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