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会这些杂事,崔信径直回了后院,刚坐下就看见妻子爱不释手的把玩着几颗宝珠,“西河郡公已然回朝。”
“稚圭已经来过了,怀仁送了他一张好弓。”张氏随口应了声,突然抬头一笑,道:“听说怀仁那个妾室也一同返京。”
崔信脸色稍微好看了点,哼了声,“算他老实!”
张氏笑得花枝乱颤,其实这种事,她和女儿都不太在乎,这个时代的达官贵人,哪个身边没有美妾俏婢呢?
其实就连崔信自己身边都有……张氏也没什么意见,无奈丈夫一想起这事就脸色发黑。
嗯,李善曾经听张文瓘说起过……当场就用后者听不懂的话大骂,双标狗啊!
“无需担忧。”张氏将婢女端来的茶盏放在丈夫面前。
虽然至今不知李善的家世,但也和朱氏来往多时,张氏看的清楚,朱氏并非一般的乡野村妇,对周隋时期的典故如数家珍,别的不说,仅是茶艺就让人惊叹,绝非小家小户出身。
这样的人家,怎么可能会在正妻过门之前弄出个庶长子呢?
哎,如果没有和清河崔氏定情,朱氏是巴不得周氏、小蛮都怀上,如果是双胞胎那就更好了。
聊了几句,张氏突然问道:“对了,怀仁几时回京?”
崔信瓮声瓮气道:“今日圣人下诏,命永康县公李药师率五千江淮兵北上接任代州总管,到任后……应该就能回朝了。”
其实这诏令就是崔信这个中书舍人亲手拟定的。
“如果没有意外,如今是四月十九,五月初怀仁就能回朝了。”张氏算了算,低低道:“要开始准备了。”
崔信眉头一扬,“急什么?!”
“还早着呢!”
马上就有个清河郡公了,自己这个清河县侯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崔信想想就来气。
张氏横眉竖目,“难道还真等到十五及笄?”
“为什么不能?”崔信气势有点缩回去,老夫少妻……正常情况。
“怀仁离京前可不是这么说的!”张氏哼了声,看丈夫的模样有些好笑,又问道:“不知怀仁回京,会出任……”
崔信想了想,摇头道:“还真难以安置。”
的确,如何安置在北地掀起如此风波,又屡立大功的李善,崔信都替李渊头痛。
第五百七十章 如何安置(下)
后院幽静的小楼下,崔信加重了脚步,咳嗽两声,才抬步上楼。
“父亲。”
“这是……”崔信扫了扫桌案上的那封信,熟悉的信封让他心情有点糟,勉强笑道:“那小子写信来了?”
崔十一娘脸颊绯红,却拿起信纸递过来,“李郎君新作。”
温彦博不是说那厮这几个月没新作吗……崔信接过低头看了几眼,脸色微变,在心里默默吟诵了几遍,叹道:“又是一首传世之作。”
崔十一娘有些意外,毕竟年纪尚小,体会不到诗中真意,“父亲,此诗……”
在崔十一娘看来,李善诸多诗文中,就属这一首最为普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崔信摇头道:“浅明易懂,无华美辞藻,却化繁为简,意境深远。”
“呃,记得《春秋花月夜》中有‘空中流霜不觉飞’之句,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后世提起诗人,往往脱口而出就是李白……古代诗人大都只擅长一种风格,如辛弃疾一般既能豪迈也能婉约的很少,如李白这样,既有《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那般华丽,又有《静夜思》这等化繁为简的,纵观古今,唯此一人。
呃,如今崔信脑海中大约想的就是这些了。
略为解释了几句,看女儿那等神色,崔信在心中叹了口气,罢了,罢了,明年……不,后年成亲算了,便宜那小子了!
这时候,张氏领着侍女、仆妇将整理出来显然是送给崔十一娘的礼物带了过来,一家三口坐下闲聊,崔信脑海中却在想,李怀仁写下这首《静夜思》,还特地送过来,或有深意。
先战于山东,后北赴代州,期间在长安也不得安宁,如今李善或有暂歇之意……毕竟屡立大功,册封郡王,在朝中分量不轻,有暂歇的资格了。
这大半年来,李善锋芒毕露,崔信时常在心里担忧木秀于林,如今看来,倒是知进退。
就是不太清楚,这小子回朝之后,会出任何职?
此时此刻,类似的话题也出现在天策府内。
端坐在上首的李世民摇头道:“十六卫……只怕无望,怀仁也不愿出任吧?”
凌敬默默点头,李善虽然屡有战功,但少有亲自统军,进十六卫实在没什么意思……如果想进去,早在平阳公主执掌北衙禁军,就能进去了。
屋内除了李世民和凌敬之外,只有房玄龄在,这位历史上以荐人、识人著称,原时空长期兼任吏部尚书的名臣也不禁皱眉……关于如何安置李善,实在是令人头痛。
这需要考虑到东宫的反应,需要考虑到平阳公主的观感,需要考虑陛下李渊的心思,更要考量对秦王一脉有积极的正面意义。
但最重要的,还是李善本人。
身为郡王,要么出镇地方,如李道宗、李孝恭,以及被李善赶到灵州去的李神符,如果在京一般是不任职的,顶多在十六卫里面挂个头衔。
比如李神通、李道玄先后出战河东、山东,如今在京中只是挂了个左武卫大将军、左威卫大将军的头衔,平日里实际是不掌权的,也没有其他的兼职。
但李善说是列入宗室,册封郡王,但实际上并不是正儿八经的宗室子弟,立下如此大功,回朝遭闲置……显然是不妥的。
其他几位被列入宗室册封郡王的,如罗艺当日在京中可是兼任兵部侍郎的,李善又不像杜伏威那般因为江淮军而需要闭门谢客。
但如何选职,实在是个难题,因为李善执掌代州总管府,是天下数的出来的封疆大吏,极得陛下信重,又在边塞立下大功,但偏偏本职只是个五品的代州长史……按理来说,回朝理应晋升。
但五品在朝往上晋升,四品的六部侍郎,三品的六部尚书,或者三省六部中……以李善的年纪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
皱眉想了会儿,李世民笑道:“怀仁应该自有打算吧?”
凌敬微微颔首,“或许……未有说明。”
以他们对李善的了解,这厮应该是有打算的,只是没说出口罢了。
说到底,只是怕委屈了李善,如果是李善主动求职,即使不匹配,也不算委屈。
夜间,回到庄子的凌敬召来此次护送周氏回京的亲卫仔细询问,马邑已固,顾集镇一切顺利,虽时有突厥游骑,但朔州司兵参军张仲坚率精骑出战,驱逐突厥,确保顾集镇不受影响。
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凌敬在心里琢磨,半个月前,辅公祏被擒杀,江南平定,圣人下诏撤销东南道行台,改立扬州都督府,赵郡王拜扬州大都督,江淮、山南以及岭南诸州均归其统摄,永康县公李靖出任长史。
李孝恭必然久镇江南,李靖率五千江淮兵北上赴任代州,五月初理应就能到任……凌敬想起李善在信中极为推崇永康县公,说起其对峙突厥,不乏幸灾乐祸之意。
呃,李善在北边搅风搅雨,颉利可汗大怒如狂,这等后果,要让李靖来承受……对此,李善在信中说他对李靖非常有信心。
门外响起次子的声音,凌敬有些意外,朱氏族长朱玮登门来访。
“回朝任职?”凌敬摇摇头,“怀仁未有提及。”
朱玮有些忧虑,“不会再外任了吧?”
“未必……”凌敬幽幽道:“如今朝中夺嫡日烈……但曾掌代州总管府,外任……实在不好安置。”
代州总管已经是数的出来的封疆大吏,天下也就李孝恭、李道宗能压李善一头,再外任还能挑个什么位置?
凌敬突然一笑道:“回朝再说吧,怀仁应有定计……再不济,歇息年许也好。”
朱玮心里有着深深的担忧,但却又说不出口来……他虽然不知李善已经投入秦王麾下,但也不傻,李善诸多谋划都会和凌敬商议,而后者却早就是天策府属官。
外人不知道,但朱玮差不多能确定,通过凌敬,李善很可能与秦王有所关联。
但大郎君还在东宫呢……朱玮叹了口气,打起精神,低声道:“去岁怀仁赴任前,交代留意一人行踪。”
凌敬眉头挑了挑,他是知晓李善派了人跟踪封伦的……但并不知后情。
“此人乃东宫门下,太子近卫出身,去年出任河北道盐州刺史,今日得知,转任坊州刺史。”
“姓甚名谁?”
“杨文干。”
第五百七十一章 博弈(上)
执掌代州总管府的邯郸王,代州长史李善回朝任何职,这并不是一个敏感话题,也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但偏偏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一方面在于难以安置,另一方面在于嘴巴有点碎的太子心腹幕僚韦挺。
韦挺在一次宴席中用戏谑的口吻提起,李怀仁不管在哪儿,都能惹是生非,这个评价并不稀奇,但也只存在某些心里有数的人心中,公然提及……韦挺是第一个。
两仪殿内,今日议事已毕,群臣退下后,李渊靠在榻上,与最为亲近的宰辅裴寂笑谈,边上是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与门下侍中裴世矩。
“的确如此。”李渊笑得前仰后合,“别说山东、代州了,赴考进士也能满城风雨,去曲江赏景还弄出那么大的动静,看来真要好好思量。”
李建成也忍不住笑,“父亲,怀仁在代州立功不小,回朝如何安置,的确需要斟酌。”
“嗯。”李渊点点头,“记得怀仁上个月信中还提及代州总管府录事参军事?”
“是,薛万彻乃河北名将,不耐文案,这也非其所长,怀仁有意调其入军,另选录事参军事。”李建成婉转的如此解释,常何被撵回来毕竟不太好听。
而且李建成私下觉得,常何被撵回来……那是被段志玄连累的,李善显然不想偏向任何一股势力。
但如今江淮战事已然落幕,李渊又下定决心支持李善于朔州建寨,很明显,代州接下来会成为重点……兵力、粮草、将领以及各种大量资源都会有所倾斜。
李建成能放心李靖,却决不允许秦王一脉在代州占据优势……你已经有了陕东道,还要抢走代州吗?
虽然李建成暗中猜测李世民未必是真的想占据代州,毕竟有点犯忌讳,但这种事,李建成如何敢放手呢?
所以,李建成对李善的这个决定非常满意,唐初制度,一州总管执掌大权,长史、司马、别驾等佐官都无权,反而是更下一层的录事参军事是实际领总操作的关键。
李善将军屯事托付张公瑾,命张士贵筹建顾集镇,但同时将未来很有分量的录事参军事送到了李建成的手中。
为此,李建成考虑了不短的时间,才选出了一位合适的人选。
“卢承基?”李渊想了想,迟疑问道:“是范阳郡公的……”
“范阳郡公卢舍人次子,去年与怀仁同等进士榜,后入东宫为太子舍人。”一旁的裴寂解释道:“听说怀仁与其颇有交情……咳咳……”
“裴监?”李渊有些诧异,怎么说到一半不说了。
李建成探出脑袋低声道:“怀仁几度平康坊吟诗,卢承基都在场。”
“哈哈哈!”李渊放声大笑,“听平阳提及,崔信宠溺爱女,不知怀仁可会受责?”
李建成一边说笑,一边和对面的李世民对视了眼……你能将李楷、李义琰塞去,我也能将卢承基塞过去。
虽然还不知道李靖到任后,代州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但有两点是肯定的,其一,霞市的重要性不会下降……一方面是为公,霞市对如今的代州太重要了,另一方面是为私,执掌霞市的李楷是李靖的嫡亲侄儿。
其二,录事参军事的分量会得到提升,之前的几个月内,薛万彻其实并没有行使这个职位的权力,一方面是因为薛万彻不擅长此,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李善本身另外有一套指挥体系,他甚至能绕过录事参军事发号施令,这是建立在他对本地势力强有力的控制和利益相关的网络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