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117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因为,李渊很了解自己这个次子,这是个力求完美的人……无论在哪个方面。
  如若登基为帝,必将为一代明君,如何肯身染污点?
  不得不说,李渊对李世民的认知相当准确。
  事实的确如此,历史上的武德末年,其实李世民是占据上风的,但却被太子、齐王逼到拐角处,一直到反复确认不可能取李建成而代之后,才发动了玄武门兵变。
  即使如此,李渊还活了十多年呢,别觉得李世民自信有绝对的把握……想想沙丘里被饿死的赵武灵王吧。
  李世民上前一步,单膝跪地,“父亲,孩儿的确遣派偏师渡河。”
  “十余日前,魏洲总管田留安信使入京,孩儿思虑良久,去信陕东道,令蒋国公调配五百骑兵,五百步卒,共计一千偏师,以陕东道大行台兵部侍郎王君廓领兵。”
  “孩儿实是无奈之举,刘黑闼率四万大军猛攻馆陶,另突厥三万骑兵围城。”
  “相州、卫洲亦岌岌可危,而三胡率数万大军顿足不前,难道就此让刘黑闼席卷河北?”
  李渊眉头略略松开,微微颔首,虽然不悦,但也认可了李世民这个理由。
  这是个让李建成无法反驳的理由。
  不是我要犯忌讳调兵越界,实在是老三李元吉不干人事,率数万大军就是不肯北上,坐视刘黑闼猛攻魏洲。
  而魏洲、相州的田留安、齐善行都是秦王府出身,李世民自然心急如焚,暗地里遣派兵力相援。
  而李元吉为什么顿足不前呢?
  自然是受东宫太子李建成的指使。
  李建成一时哑然……还真一下子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呢。
  “不过孩儿也实在没想到……”李世民苦笑道:“突厥大军北返,刘黑闼麾下尚有数万大军,兵力如此悬殊,淮阳王弟居然并齐善行、王君廓大破刘黑闼。”
  “二郎,起来吧。”李渊轻轻抬手,“本是同根生……”
  长长叹息后,李渊加重语气,“不可因私废公!”
  憋了一肚子气的李建成,和松了一口气的李世民同时躬身应是。
  李渊在心里琢磨了下,“道玄已然为河北道行军元帅,命其收复河北诸州后,即刻回京。”
  “安抚山东诸事……洛洲总管程名振可堪重任?”
  李建成和李世民对视了一眼,结果两人都没吭声。
  前者是因为猜测程名振已然投入秦王府,后者是因为李建成之前那番话杀伤力还没消逝。
  又是一阵叹息,李渊都不记得这是今天晚上第几次叹息了,“大郎,东宫可有合适人选,出巡安抚山东?”
  洛洲是河北首府,刚刚任命程名振为总管,还是你这个太子一力推荐的,现在就撤了……那简直是儿戏,只能让东宫再出人手了。
  “太子洗马魏玄成,乃山东名士,久有声望,可巡视河北。”李建成顿了顿,补充道:“太子宾客崔昊乃清河崔氏子弟,亦有名望。”
  李渊点头,“此二人奉诏,巡视山东,安抚百姓。”
  这次,李渊没有去询问李世民……你小子已经占了太多便宜了,不能把便宜占完啊!
  对此,李世民本人倒是无所谓的,在心里猜测……魏征、崔昊虽然都是山东名士,但论安抚河北,曾经被窦建德依为腹心的谋士凌敬或许更擅长。


第一百六十八章 封赏
  李善来到这个时代,已经见过很多名垂青史的大人物了,李世民、秦王妃、杜如晦、玄奘和尚……
  这些人和史书中的形象总有着这样那样的区别,不过这也是应有之义。
  李善也结交了不少的友人,有视为挚友的王仁表、李楷,有不打不相识的程处默、尉迟宝琳、长孙冲。
  这些人中,论品行,却是史书上默默无闻的李楷最为了得,光明磊落,为友思量,堪称良友。
  回到长安后的李楷,第一时间送上捷报之后,马不停蹄先去朱家沟安抚朱氏,继而每日在东山酒楼设宴,席间竭力为李善扬名。
  之前李善这个名字还只是停留在某些有心人的耳边,但如今有陇西李氏嫡系子弟的鼓吹,李善李怀仁之名已然遍传长安……这本来就是世家大族扬名的主要手段。
  筹谋设计,虚张声势,使刘黑闼大军阵脚大乱,终使唐军以弱胜强……各种版本的故事在坊间流传。
  李善之前诸事也被翻了出来,大肆流传,就是这个力度有点没控制住……如果李善在长安,只怕都要听不下去。
  除了的确玉树临风之外……什么掌扇杜如晦,力敌尉迟恭,义救魏玄成,李善是真的不想认。
  在院子里等待下人传报的李楷好笑的想,坊间那些夸张的流言蜚语显然是有人刻意为之的,试图让李善向东宫靠拢。
  不过让李楷诧异的是,秦王府那边一点消息都没有,秦王已然许诺召怀仁入麾下,为何一言不发?
  “三郎君。”
  李楷微微颔首,大步走进后院,“拜见秦王妃,拜见母亲大人,拜见叔母。”
  “真是好儿郎。”秦王妃不过二十三岁,虽然性情稳重,端庄秀丽,但并不是那种端着身份的人,笑道:“朱娘子真要好好谢过德谋,虽殿下有令,但德谋南下北上,两度急行,实在辛苦。”
  看朱氏要起身相谢,李楷赶紧避开,躬身道:“怀仁曾言,愿此生携手为友,若易位处之,怀仁必不负。”
  “好了,在家里就不用……”秦王妃掩嘴一笑,这段时日李楷为友扬名一事,本身就遍传京中。
  李楷无奈的说:“实是肺腑之言,不仅外甥如此,孝卿兄亦不遗余力。”
  的确,王仁表也在大肆吹捧李善呢……毕竟是太原王氏子弟。
  长孙氏看向儿子的眼神中带着欣赏,四个儿子中,长子李嘉过于忠厚,次子李大惠资质平平,四子非她所生,唯独三子李楷最被赞誉。
  “来吧。”长孙氏示意侍女将茶盏端过去,“这是朱娘子亲手所沏,谢你往来奔波。”
  李楷接过茶盏笑道:“果然又咬盏,叔母手艺,足以称道。”
  秦王妃笑眯眯的看着李楷一饮而尽,眼角余光扫了眼朱氏,这位妇人适才轻描淡写,尚未咬盏便让侍女通报李楷入内……如此技艺,的确足以称道。
  朱……到底是哪一家?
  李楷坐下,陪着三位长辈闲聊,虽然秦王妃比他也就大了三岁,却是不折不扣的长辈。
  如今外间消息中,除了李善扬名之外,最引人注意的自然还是河北战事。
  刘黑闼死讯传入京中后,李道玄、程名振、齐善行分兵北上,收复贝洲、洛洲,坐镇魏洲的田留安分兵收复德州、博州。
  之后收复失地的战报不断入京,有时候一日三报。
  定州总管双士洛在扛过了过境突厥军后开始收拢兵力,并很快收复了整个定州……田留安一早就使信使报信刘黑闼已死。
  幽州燕郡王罗艺在等待了将近半年后终于出兵,很快收复了易洲、莫洲。
  齐善行率兵北上,陆续收复刑洲、赵州。
  李道玄、程名振在收复冀州、深州后分兵,后者西去收复恒州,前者东向收复瀛洲、盐洲。
  魏县大败,刘黑闼身死,再加上残部在洛洲被李道玄、齐善行合力击溃,失陷的诸府洲几乎没有抵抗的意志,导致唐军进军速度非常快。
  闲聊了好一会儿,秦王妃看看时辰不早了,准备告辞回宫,但在离开之前,轻声道:“不知朱娘子是否知晓,父皇半月前下诏,明年二月初行科举事,但诸州府报考名单需在十二月中旬之前核定……”
  “李怀仁似乎未入县学?”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如果李善想以科举入仕,那就要启程回京,而且需要通过长安县衙的考核。
  朱氏神色平静,躬身行礼,送别秦王妃出府,而李楷一脸的莫名其妙……以李善如今的名声,在河北的筹谋之功,被秦王召入府中任职,应该是理所应当的吧?
  回到承乾殿,秦王妃意外的发现丈夫一人在书房里独坐,并没有召臣子相伴……李世民在去年回京之后,几乎每日都要召心腹幕僚、十八学士议事,以示礼贤下士之风。
  “观音婢回来了。”李世民笑道:“听闻今日去了客师府中?”
  “三堂姐传信,李怀仁之母今日登门拜谢。”秦王妃随手整理案桌上杂乱的书籍,“朱娘子气度非凡,茶艺足以称道,对朝中局势明了于心,且通晓典故,必有来历。”
  “朱氏……”李世民歪了歪脑袋,“西汉大司马朱诩以沛郡为堂号,后分出凤阳郡、吴郡。”
  “朱氏自承祖籍关中。”秦王妃摇摇头,看了眼榻上铺开的地图,“听闻道玄已然收复河北,不知父亲何日召其回京?”
  “快了,必不会使道玄长驻河北。”李世民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显然,李建成力荐李道玄出任河北道行台尚书令……这件事对李渊还是有影响的。
  一想到这儿,李世民就心里发毛,不过这几天,李渊的态度反而缓和下来了,甚至都没提过那座为李世民特地修建的弘义宫了。
  叹了口气,李世民换了个话题,“对了,今日已议定河北诸将封赏,田留安封爵道国公,齐善行封爵内丘县公,程名振封爵平恩县公。”
  秦王妃在秦王府中绝不是个只知道俯首听命的主妇,皱眉低声道:“崔氏?”
  田留安封国公无所谓,但程名振封爵平恩县公是因为他就是洛洲平恩县人氏,按理来说贝洲清河人氏的齐善行理应封爵清河县公。
  但偏偏有个清河崔氏。
  清河崔自然不想看到郡望堂号被人夺去……所以李建成一力坚持齐善行以刑洲内丘为封号。
  李世民冷笑道:“父亲几度对山东苛求,其因隐晦,而大哥却……”
  圣人李渊是关陇一脉出身,对五姓七家有借重,但也有警惕……事实上,从杨坚到杨广,再到李渊,对世家大族始终有着明显的压制,虽然效果并不太好。
  李世民身边也有是五姓七家子弟,陇西李、赵郡李、荥阳郑,但要么是偏支如李玄道、李守素,要么如郑仁泰、李孟尝这等从晋阳起兵时的老人。
  而李建成在这方面就有点过了,除了妻族荥阳郑之外,太原王、博陵崔、清河崔、范阳卢应有尽有,而且都是正位东宫之后才招揽的。
  特别是这次,李渊命东宫出人巡视山东,安抚百姓,李建成点名魏征之外,还点了清河崔的崔昊。
  李世民忍不住在心里计算路程,魏征、崔昊应该已经抵达黄河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标签
  李世民算的还挺准,此刻的魏征、崔昊正在河阴,目睹黄河上的运粮船队在夕阳的照射下,向东北方向航去。
  李建成有句话说的不错,齐王在这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内,也不是什么都没干的,大量的粮草汇集在黄河两岸,如今正源源不断的输往卫洲、魏洲,再通过永济渠、洛水、济水转向整个河北道。
  对此,魏征也没什么话说,甚至不得不捏着鼻子称颂几句主持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左丞于志宁……呃,以巡视河北,安抚山东的使者的名义。
  此前,齐王率大军顿足不前,只顾着收集粮草,在魏县大捷之后,于志宁、韩良只能通过其他方式运送小批量粮草入魏洲,直到圣人诏令陕东道大行台输粮草入河北。
  不过,李元吉本人……圣人李渊命其回京,这厮抛下三万大军不管不顾,一溜烟就回京了,就连齐王府的官员大都回京了,只留下了长安令李乾佑。
  “月余前,刘黑闼破定州南下,席卷大半个河北,不料一朝兵败身死。”李乾佑神色淡淡,他对李元吉已经彻底失望了。
  想想吧,大军驻地距离魏洲不过两日路程,若是急行一日可抵,但李元吉天天只顾着打猎,山野林间猎物少见,甚至去捕鱼……就是不干正事,魏县大捷的消息还是从京中传来的。
  不过由此也可以断定,必有秦王插手……战报必定是绕过了大军驻地北上的,没有陕东道官员的默许封锁,消息不会一点都不漏出来。
  魏征双手插在袖筒里取暖,神色有点阴郁,“程名振斩刘黑闼首级,封爵县公……封赏倒是低了点。”
  这都好些天了,魏征抵达陕东道的时候,河北战事的细节已经传开,事实上魏县大捷不仅仅是李道玄、田留安、齐善行,卫洲总管程名振也率兵进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1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7/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