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55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于志宁轻笑一声,他自然明白其中关卡。
  如今河北那边打的天崩地裂,陕东道这边风平浪静……但也是一封信一封信去京城,两边已经斗成乌鸡眼了。
  屈突通对齐王的不满已经臻至顶峰,自己是两朝老臣,功勋卓著,即使是秦王也礼遇有加,而齐王……去年洛阳大战,名义上是齐王围困洛阳,但实际上是屈突通领军,但李元吉自作主张,结果导致大将卢君愕战死。
  这次更过分,刘黑闼大军压境,屈突通两次去信,李元吉连回信都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屈突通自然看齐王很不顺眼,想了想后他有点不放心,“此人姓甚名谁,确有才干?”
  这是怕李元吉感觉不到痛呢,于志宁翻了个白眼,“确有才华,李善。”
  “李善?”韩良脱口而出,“东山寺李善?”
  “什么东山寺?”
  “噢噢,对了,前几日客师来信,李善的确是随长安令入军打理账目。”韩良啧啧道:“此人虽祖籍陇西成纪,但非陇西李氏,不过和丹阳房来往过密。”
  “此人去岁曾挫败杜克明,几度得殿下盛赞,辅机言此人如未入囊中的锥。”
  “心思颇深,又有手腕,更兼文武双全,尉迟敬德家大郎在他面前走不过三个照面。”
  屈突通和于志宁听得面面相觑,一时都说不出话来,论在秦王府的地位,论与秦王的亲疏远近,他们都无法和长孙无忌、杜如晦相提并论。
  韩良是一个月前才由天策府从事郎转任陕东道尚书右丞,他也是李世民心腹,李善的传闻早就听得满耳朵了。
  “不到一年,名声鹊起……”于志宁啧啧两声,“真能折腾啊!”
  这个时代,早早扬名的世家子弟多了,但要么是勤学苦练,要么是以孝道、义举扬名,只要大人物出口一赞……这就算是年少成名了。
  这也是世家大族扬名的主要手段,如越国公杨素赞过两人,一个李密,一个李靖,都算是名扬天下,但实际上杨素赞过的世家子弟多呢!
  但像李善这种……不是靠互相吹捧,而是实实在在以行事做派打出名声的就少了。
  所以于志宁才有了那句“真能折腾啊。”
  “殿下赞许,为何未入秦王府,反而……”
  屈突通久历宦海,缓缓道:“此人到底是何来历?”
  顿了顿,屈突通补充道:“殿下必然知晓,先不管此人……”
  “对了,昨日辅机来信,信中提及,河北战事不利,殿下忧心忡忡,还曾经提到过李善。”
  屈突通摸了摸嘴边浓密的胡须,心想倒是要找个机会见识一二。
  这时候,外面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有亲卫在门外高呼,“邢州来信。”
  于志宁霍然起身,抢过信件,查看火漆后拆开,一目十行,“淮阳王、史万宝联名,邢州、翼州粮草不济。”
  韩良拍案而起,“齐王在弄什么鬼?!”


第八十三章 帮忙
  武陵县东的一栋庄园中,人来人往,马蹄声、叱骂声在大门处不时响起,但越往里越是安静,大厅内或坐或立数十人,但鸦雀无声,盘腿坐在上首位的李元吉目光阴沉,一脸晦气。
  陕东道大行台刚刚送来消息,翼洲首府失陷,沧州全境皆叛,李道玄、史万宝联名求援……不是求援军,而是粮草不济。
  这是谁都没想到的情况,李道玄是李世民的铁杆,曾随其虎牢关冲阵,而史万宝被东宫太子招揽,视为嫡系,居然会联名求援。
  其中原因也很简单,刘黑闼复起后长时间盘踞在河北道北部,就整个河北道而言,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
  而刘黑闼攻陷定州后大举南下,兵锋锐利,席卷大半个河北,唐军不仅兵力吃紧,而且后勤也跟不上了。
  偏偏圣人李渊命齐王征伐河北时,特地下令,河东道援军粮草由陕东道负责,而齐王又是以粮草不济拒绝立即发兵,这也是度支郎中于志宁长时间逗留在武陵县的原因。
  换句话说,驻扎在河阴、武陵左右的齐王,不仅掌握了大量的粮草,而且还握住了粮草援河北的粮道,不靠这条黄河……鬼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将粮草输入河北道。
  李元吉瞄了眼坐的稍远的魏征,心里犹豫不决,他和李道玄年纪相仿,向来不合,而史万宝是东宫嫡系,他不在乎……但魏征未必不在乎。
  “淮阳王麾下三万精兵,其中五千精骑。”齐王府第一人李思行站了出来,“而刘黑闼南下,分兵沧州,麾下也不过三四万人,兵力并不吃紧,只是粮草不济,军心难稳。”
  李元吉听得懂这话,运些粮草过去敷衍了事,不需要出兵相援。
  按照李元吉的想法,最好是李道玄、史万宝和刘黑闼拼个两败俱伤……呃,还是刘黑闼惨胜的好,再接着攻下翼洲、魏洲、相州,让秦王府一脉损失惨重。
  最后,自己才出面去摘桃子,就算打不赢,自己守住虎牢关,还怕河北来人咬我?
  这种思路的关键在于,李元吉并不将自己视为李建成的下属,只是盟友而已。
  但偏偏这种思路得到了齐王府上下幕僚的认可,甚至魏征都没有出言反驳……只是在心里嘀咕,真是崽儿卖爷田不心疼啊。
  魏征起身踱步上前,拱手行礼,“殿下,先使偏将输粮草往刑洲、翼洲,再以信使回京。”
  言下之意是,这事儿你李元吉做不了主,要不要出兵相援,还是要问过太子。
  李元吉勉强点头,笑道:“玄成兄执笔,孤派人回京。”
  魏征目光闪烁,他倒不是在打腹稿,这些日子早有定计,只需要一挥而就,不过倒是可以借势送出一份人情……不说其他的,这些天和那青年的几番叙谈也颇有所得,定计也有其一份功劳。
  魏征突然转头看向了李乾佑,“可否借用乾佑麾下?”
  李乾佑吃了一惊,看了眼同样有些意外的齐王,出列笑道:“但请玄成兄吩咐。”
  魏征微微颔首,正要开口,突然一人从李乾佑身后闪出,朗声道:“下官愿快马入京。”
  “你是……”李元吉看这人身材挺拔,面孔依稀熟悉,但想不起姓甚名谁。
  “这是长安县尉李德武。”李思行附在李元吉耳边轻声道:“安邑县公快婿。”
  魏征开口向李乾佑借人,而厅内算是李乾佑下属的也只有长安县尉李德武一人,主动请缨也算不上逾越本分。
  李元吉恍然大悟,他也知道去年破镜重圆之事,在心里琢磨了下,点头道:“那就有劳了。”
  魏征嘴唇微启,想说什么,但想了又想还是闭上了嘴。
  河东裴氏,一门双相,东宫、齐王府都有裴家子弟,李德武的身份让齐王和魏征都难以拒绝……毕竟只是送信而已。
  而且李德武身为太子詹事裴世矩的女婿,上司又是齐王府主簿,这样的身份也合适。
  李德武是个懂得抓住机遇的人,其他的不说,这次以信使身份回京,至少能面见太子,或许还能得到更多。
  魏征在心里叹了口气,出了庄园,径直去了县衙,找到李善,低声将事情说了一遍,惋惜道:“以你见识,加上口才,面见太子,加上老夫在信中略提几句,必能以举荐出仕……”
  李善低着的脸庞上没有一丝表情……我救了你的命,你却非要拉我下水?
  老匹夫,老王八蛋!
  再过几年,李二上位,你还是名垂千古的名臣,我说不定……坟头都长草了!
  “那人倒是个会见缝插针的。”魏征忿忿了几句,又说:“不过此人乃前朝闻喜县公之婿,齐王也不好回绝……”
  李善第一次深深的感激李德武……居然有人抢在自己前面跳坑,而且居然还是他!
  “有劳玄成兄了。”
  “无礼!”
  看着拂袖而去的魏征,李善的眼神有些古怪,他招手叫来朱八,低声问:“前日确认那人进去了?”
  “真的进去了。”朱八两天内第十二次给出肯定的回复,“做过的标记都动了,必然看过那封信。”
  跟着李善出征的三十多人中,只有朱八一人是知晓内情的。
  李善打发走朱八,忍不住嘴角挂起一丝诡异的笑容……这个坑,在自己看来是个坑,但在别人看来是条通天大道,还真不能怪李德武蠢呢。
  在选择继位者这件事上,圣人李渊和朝中重臣的倾向性是很明显的,虽然东宫承受很大的压力,但李渊也同样给秦王府很大的压力。
  抛却兵变上位的可能性,太子李建成的地位很难被动摇。
  前些日子,李德武频频和魏征接触,可惜后者并不感冒……李善都替前者心急。
  所以,李善想尽了办法帮……李德武,你想扒上东宫这条大腿,那就要有些分量。
  摆在屋内的那封信,显然给了李德武不小的信心。
  只要李德武顺利的扒上东宫这条大腿……接下来的事就有意思了,在知晓内情的那些人眼中,自己决计是不可能再投入东宫麾下,若想有所作为,除了秦王府,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而裴寂和太子交好,裴世矩身为太子詹事,女婿也投入东宫麾下……李世民难道还会对河东裴氏抱有什么期望吗?
  李善笑着回屋,只有李德武有足够的魄力,再加上不错的口才,很有可能给太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投入东宫,理应是顺理成章。
  即使是裴世矩也拦不住……能抛妻弃子扒上河东裴氏这条大腿,足以证明,李德武在仕途上的野心是谁也拦不住的。
  李善还在反复盘算,……突然门口处一暗,一位身披软甲的大汉大步走进屋子。
  “宇文护军。”
  “宇文护军。”
  李善跟着众人起身行礼,偷偷瞄了眼,没什么印象。
  “粮草统计账目均是尔等之责,此处何人算学最精?”
  十余人都半转过身,目光聚集在站在最后面的李善身上。
  “便是你了。”宇文护军声音略微嘶哑,但口气颇为不善,“跟某走!”


第八十四章 分量
  大厅内,李德武郑重其事的上前,双手平举,从齐王手中接过信件。
  从入仕第一日开始,李德武就在想方设法的再攀上一条粗腿。
  随军出发离开长安的那一日开始,李德武就选中了东宫。
  他绞尽脑汁的和魏征攀交情,无非就是想借一把力,但他也没想到,还没等他攀上魏征,就得到了这样的机遇。
  已然是午后了,即将出发,李德武团团作揖,正要离去,突然外间一人大步而来,“魏玄成身为东宫太子洗马,调用人手,亦要提前招呼,宇文兄是鄙夷某陇西李氏丹阳房吗?!”
  齐王愕然转头,怒气勃发的李乾佑正盯着齐王府护军宇文宝。
  “在下不敢。”宇文宝没想到李乾佑会在齐王面前提到此事,顿了顿平静的说:“本朝押送粮草,向来需通算学吏员随军,在下只是在随军吏员中挑选精于算学之人而已。”
  论家世,宇文自然是不能和陇西李氏相比,但宇文宝并不畏惧,一来站得住理,二来宇文毕竟是鲜卑大族,在朝中也根深蒂固。
  李德武悄悄的瞄了眼宇文宝,他悄然往后退了几步,却没有离开。
  宇文宝拱手道:“乾佑兄,在下只是相询,何人算学最精,众人公推李善……”
  “李善!?”略微尖锐的声音突然响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