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分节阅读_第52节
小说作者:理振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3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8:53
  “而我顾降,蹉跎三十多载光阴,空读万卷诗书,却如此懦弱!”
  “懋中兄!写再多什么‘怀明悼古’的文章,说再多什么‘抨朝讽政’的胡话,装疯卖傻,是逼不走清虏的!”
  “此番南下,哪怕只能作圣君麾下一马前卒,横尸疆场,也强过在此空谈二十年大道!”
  明军饮马长江,光复湖广,歼敌十万的消息一经传开,整个江南地区都陷入地震当中,比起之前朱由榔在潮惠打的那个小胜仗,这次是真的彻底扭转了江南形势。
  消息越传越离谱,待传到南京之时,已经有人说,明军不日便要兵临金陵城了!有的说清军在广西被消灭了三十万大军,清军首脑多尔衮被光烈皇帝亲手斩杀……
  总之,这种影响不再只局限于关心时事的文人士子,而是在大街小巷都开始疯传起来。
  清军在江南杀戮深重,本来就民怨沸腾,如今突然听到清兵在前线吃了大败仗,而且是动摇根基的败仗,老百姓怎不欢欣鼓舞?
  主持江南的多铎、洪承畴自然是严厉压制,但凡在公共场合讨论此事的,一经发现,当场格杀,有意传播的,满门抄斩。
  一句话,速删!不然杀你全家!
  可清军越压制,老百姓就越笃定这事的真实性,不然你急个啥?
  尤其是浙江、安徽、福建等地区的地下抗清势力,顿时就活跃了起来,张煌言等部趁机扩张势力,让安徽等地的清军头痛不已……


第76章 粮仓里耗子都快饿死了
  朱由榔领着大军刚来到肇庆城前时,自然是心潮澎湃的。
  算起来,自己已经征战在外三个多月了,终于再次回到自己统治的中心。
  之前也有人建议干脆把行在(临时都城)迁到长沙算了,但这个提议很快被堵胤锡否决,湖广目前还是四战之地,虽说满清短期之内暂时没有进攻能力,但谁敢拿这个赌呢?
  小朝廷中,只要在肇庆的,所有六品以上官员全部出城十里相迎。
  经过之前陈子壮主持的本地人才选拔后,朝廷内的官吏充实了许多,好些空缺都能被补上,越来越有一个政府的架子了。
  各种旗帜、伞幢依次排开,锦衣卫擎刀护卫两侧,净鞭鸣响,众臣工依次排列,在瞿式耜的带领下高呼万岁,为天子称贺!
  瞿式耜热泪盈眶,颤动着灰白的胡须,亲自代表百官向朱由榔敬献贺文
  “……披兆民所望,擎戈而效武以定天南;提三军之命,挥纛而振威以绥远戎。”
  一通马屁,拍得朱由榔都不好意思了,一众君臣这才回到城中。
  旅途劳顿,朱由榔打算明日再举行朝议,但瞿式耜和另外两位阁臣却表示要单独奏对。
  朱由榔有些疑惑,但也尊重自己的内阁大臣。
  百官退去,只有君臣四人在偏殿之内。
  瞿式耜等三人先又是对朱由榔一通马屁,而后才开始说到正题。
  “陛下此战威定江南半壁,短期之内,满清绝无再战之力了。”
  “不过,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兵戈所用,重在其节,形势虽好,但需谨慎啊!”
  瞿式耜说得很委婉,但意思很明确,那就是——不能继续打下去了!
  朱由榔稍稍皱眉,其实他也知道,目前的明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不能再继续扩大战果了,但大好形势就在眼前,满清江南空虚如此,就此停下实在不甘。
  瞿式耜看了陈子壮一眼,陈子壮立即将袖中一份厚厚的奏折递上。
  这份奏折分量颇重,起码得有三十页的样子,上面密密麻麻,也没写什么官面话,而全都是数据统计。
  朱由榔只是看了几页便明白三位阁臣的意思了。
  朝廷是真的打不起了!
  从去年的潮惠战役开始,肇庆这个小朝廷本来就是匆忙成立的,先天不足,广东府库里也没有多少钱粮。
  先是潮惠一战,而后朝廷又扩军上万,此时钱粮就已经捉襟见肘,好在张同敞广州一行,搞来一百万两,接着每月都能供应十几万两以上的税收,银子的问题算是大大缓解。
  可是,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用银子买到的啊!
  比如说,粮食,从扩军改制以后,存粮便已经快要支撑不住,接着忠贞营退到贵州接受改编,贵州那地方像是能养活五万大军的吗?
  还得从广东调运,此时的存粮便已经彻底用尽,为了不耽误前线事宜,内阁三位大臣决定向民间购粮补足,且不说正值三四月份春荒时节,市面上粮食最贵的时候,一开始还是能买到的,勉强支应了贵州方面的左军、前军。
  再然后,又要坚守桂北,一打就是好几个月!
  数万大军衣食如何解决?广西本来就不是主要产粮区,能够自给自足已经相当不容易,再加上清军长驱南下,到处抢掠,老百姓四处流亡,土地抛荒,哪里来的粮食?
  最终还是瞿式耜咬牙,直接向广东各个大族、地主摊派粮供,“强买强卖”才勉强凑齐!
  为了搞出粮食,朝廷前后三次派捐,许多豪族家中存粮都被强行购走。
  这还只是考虑到眼前问题。
  除了粮草,还有火药、衣物、铳弹、武器、银饷
  从广东运输桂北、贵州,其间七八百里是有的,而且还多是山路。
  于是前后征发超过十万民夫,驴、骡、牛、马各类牲畜三万多头,且不提报酬和损失问题,就说这么多劳动力离开乡里,供应前线,会导致多少土地抛荒?
  这可是春耕时节啊!
  毫无疑问的是,今年广东产粮量将断崖式下降!
  其余省份呢?
  广西自不必说,粮食产量本就不高,而且桂北、桂东等地还被战争大规模破坏,今年能少饿死人就算阿弥陀佛了。
  湖广呢?从隆武年间开始,明清双方在湖广前后拉锯数载,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而且孔有德十万大军南下,期间辎重运输,要征发多少民夫?只要也有十几万,要消耗多少粮草?恐怕也得以十万石计。
  李定国七万大军入湖广,同样要消耗大量粮草,事到如今,恐怕长沙的府库早就空了!
  “凡兴师十万,出兵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
  更不必说那支葡萄牙雇佣兵也是要有佣金的,而且还附带葡萄牙的贸易谈判和传教谈判请求,不然你真以为人家是来做慈善的……
  朱由榔看完奏折,只是觉得有些惭愧。
  从去年开始,他领兵在外,一直打仗,以他那后世二十岁小年轻的心境,对战争和经济关系的认识也就局限在“打仗花钱”而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可他不知道,打仗花的,不仅仅只是钱啊……
  若非瞿式耜等人苦苦支撑半年之久,两厥名王?如今经过大半年战争折腾,粮仓里耗子都快饿死了!
  仗打赢了,并不意味着这些问题就会消失,如果再不作出应对,到了年末,是真的会饿死人的!
  经济活动必须要恢复,农业生产必须要稳定!
  若是饿殍遍地,就算打再多胜仗,那和满清又有何区别?
  朱由榔合上奏折真心地对三位大臣说道
  “多谢三位卿家建言,朕确实有些幼稚了……”
  “朕决定,明天朝会,这份奏折抄上三十份,传给所有大臣看一看!这次危机,咱们必须君臣上下一心,一同度过。”
  朱由榔在政治上确实只是个小白,但他至少知道自己是个小白,所以不会像常凯申那样动不动就瞎指挥、瞎干预,当大臣指出问题时,自然会从善如流。
  次日朝会,许多大臣依旧出列各种夸赞朱由榔桂北之战的功绩,但不等他们说完便被朱由榔打断了。
  “朕这里有一份奏折,想请诸位卿家参详一二。”
  说毕,殿中内侍将传抄的奏折一一递去,朱由榔坐在椅子上也不说话,静静地等待所有人看完。
  等大家开始窃窃私语后,他才重新出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大家都说是朕打赢了这仗,是朕斩杀了二王,歼灭了十万大军。”
  “可当朕看到这份奏折之后,才真正明白。”
  “歼灭清虏十万大军,两厥名王的最大功臣不是朕,而是两广、潇湘千万士民!”
  “我等君臣不可不知恩情啊,不说其他人,就说朕自己,难道踏入肇庆之前,就真的没动过继续攻打江西,收复四川的想法吗?难道朕真的考虑过百姓是否承受的了吗?”
  “没有!朕为此而深感惭愧!”
  “北伐要不要继续?当然要北伐!可北伐不能以百姓的血泪做代价啊,‘尔俸尔禄,民膏民脂’,即日起,朝廷的工作重心必须转向民生上!必须转向农业上!必须转向生产上!”
  “凡是受兵祸较重,征发徭役过多的,一律酌情减免赋税,已经耽误了春耕的,各级衙门必须帮助组织抢种作物,绝对不能饿死人!”
  “无论哪府哪县,只要出现大规模饿殍,必须严厉追究责任,想方设法也要渡过难关!”


第77章 赏赐功勋,祭祀英烈
  自朱由榔瞒着一众大臣跑到贵州去,搞了什么“龙场盟誓”之后,整个肇庆朝廷的上下官员都处在极度紧张当中,仿佛头上有一块大石头压着,喘不过气来。
  天子平安归来,还彻底扭转了前线局势,这对他们而言是真心欣喜若狂,过去大半年的气氛实在是太紧张、太迫切了,如今,即使敌强我弱的大形势还没有转变,但就江南而言,清军想一口吞下明廷势力,基本上不可能了。
  这场战役至于明清双方,就像抗战时的“武汉会战”一样,战争形态由速决战转向相持阶段。
  但朱由榔实在是没有之前意气风发的心情了,又一份沉甸甸的报告递上他的案头,是关于此战中,明军伤亡的统计。
  光复中军前后三万五千余人参战,战死六千五百人,另有一千余失踪(其实大概率就是战死),左军战死五千七百人,失踪八百,前军是伤亡最重的,达七千一百人,失踪五百。
  各军合计阵亡和失踪人员共两万一千余人。
  还有约四千参与战斗的民夫,以及四千多各族山民武装,共三万余人。
  触目惊心,除了直接阵亡和重伤不治后身亡的(也是酒精消毒取得了效果,否则这个数字估计还要增加三分之一)
  还要有一些伤残之后无法继续服役的,也有近四千人。
  好在补充了三万五千多俘虏,否则明军就真的被打残了……
  不过即使如此,短时期内,军队战斗力也会大幅下降,这让朱由榔对瞿式耜他们“不能再打了”劝谏又有了更深刻认识。
  朱由榔长叹一口气
  “烈士抚恤必须做好,无论财政再困难,每月也必须让府县衙门向每一户烈士家庭支一斗粮,如有孤寡,另行安置,子女日后若参加科考,同条件下可优先录取。”
  “每年清明、元旦,各级衙门必须派遣官吏,带米粮登门慰问。”
  说到这里,朱由榔原以为如今财政粮储如此紧张,瞿式耜他们会不同意,思索如何说服,却没想到瞿式耜只是默然应许。
  朱由榔有些意外,倒是一旁的吕大器轻叹一声,解释道
  “做这些要不了多少东西的,陛下以为,有几户人家还能领到米粮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7页  当前第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3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