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分节阅读_第51节
小说作者:理振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3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8:53
  又听闻这谢颍虽然还没考中进士,但年仅二十岁便在乡试当中排列第三,想必文章功夫也相当了得,朱由榔也干脆带走,自从王夫之改行带兵后,自己就缺一个帮忙撰写各种文稿的中书舍人。
  至于那些参与了起事的各行会工人、镖局镖师、武馆生徒之类,愿意从军的一律安排进军队,不愿意的赐银表彰。
  而最让朱由榔惊喜的,还是举事主谋雷潜、雷汜两兄弟。
  这两兄弟一方面武功了得,且忠心耿耿,为人刚正,另一方面由于开武馆出身,与三教九流的江湖人士都来往很多,善于交际。
  更别说还善于谋划,能够组织起如这次夺门的地下行动。
  这是什么人才?这简直就是为了情报和间谍战线而生的人才啊!
  肇庆朝廷倒是还有锦衣卫,但早就特么成个空架子了!就马吉翔那个铁废物,手里撑死四五百号人,还都是用作仪仗队,情报?间谍?还有个屁。
  这半年多,朱由榔实在是尝够了没有情报系统的苦。
  从内部而言,要是当初在广西有那么几个暗桩,广西巡抚曹晔那坑逼的破事自己还会事到临头才知道?
  对外部而言,明年江西的金声桓、王得仁反正,后年山西的姜镶反正,都是可以直接威胁到清廷统治,改变敌我局势的大事,朱由榔手里没几个人手,怎么才能掺和进去施加影响?
  重建锦衣卫势在必行!
  当然了,长沙这里还不是安排这事的地方,朱由榔先是勉励夸赞一番,而后将两人先安排到中军挂个参将的职衔,并嘱咐他们把自己手里那些个精明堪用的弟兄一起带上,等到回了肇庆,他再作安排。
  接下来几天,朱由榔也没闲下来,他先是跑到之前长沙百姓将屯泰等人活活砸死的那条街道,命人在此立碑记事,以表彰长沙百姓众志成城的忠义事迹。
  而后又跑到岳麓书院和长沙府学,看望一众师生,表示教学活动一律照常,朝廷虽然短时间内无法重开科举,但人才选拔还是一直在做的,大家要多重时务,少读死书等等……
  这年头的天子可比后世的什么领导牌面大多了,别看那些个读书人一天喷这喷那的,真要皇帝在他跟前悉心安抚勉励,那激动得跟个什么似的,心中只有感恩……
  花了几天时间,在长沙转了个遍,朱由榔这才在堵胤锡的安排下,带着兵马继续北进。是的,还要继续北进,因为这时岳州已经被蒋挺接管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至于说为什么还要去岳州,这就属于宣传战线的工作了。明军虽然收复湖广,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你如果只把“光复湖广”作为宣传材料,虽然各地士民百姓依然会心潮澎湃,但却不够直接,不够抓住人性,不够震撼。
  如果换个说法,“大明天子亲率六师,饮马长江,北望中原!”,是不是感觉大不一样了?好像有些夸大的嫌疑,毕竟南京都还没打下来呢,这么就北望中原了?但是,岳州它就是在长江边上啊(笑)。
  不说其它,江北的河南清军绝对是要被吓一跳的。
  大军接着高举旌旗,蜿蜒北出,这次倒是没把全军带上,而只是带了李定国、李过二将以及两万多人马,至于高一功、赵印选等则留守长沙。
  -------------------------------------
  “末将拜见陛下!”
  “蒋卿乃有功之臣,快快请起。”
  与蒋挺见面之后,朱由榔对这位举事将领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他看上去不同于郝摇旗那种猛打猛冲的壮汉,性格比较内敛稳重,倒是有些类似李定国。
  朱由榔亲自勉励一番后,当即下旨擢拔其为副将衔(副总兵),暂时挂在左军当中。
  朱由榔前世还没去过岳阳,所以对这边颇为好奇,想到大名鼎鼎的岳阳楼上看看。
  在路上,朱由榔询问了蒋挺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眼下岳州这边可还有水师?”
  既然拿下了长江南岸的湖广地盘,内河水军也就是必要的武装力量了。
  “大多早已散失,不过倒是还留有一些内河战船,若征募渔民训练一番,或可一用。”
  朱由榔颔首
  “这事就交由蒋卿督办吧,日后蒋卿所部会常驻岳州,若有需要,均可向堵卿反应。”
  “臣领旨!”
  朱由榔登上岳阳楼顶层,临栏眺望,远处长江东流,犹如一条宽阔银带,一眼无际,只能隐隐约约看到对岸起伏的山峦。
  仿佛整个大地都在自己眼中,再转头东望,依稀可见长江一路长驱,无垠无边,从此直入江西、南直隶乃至奔流入海……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今社稷崩塌,金瓯断裂,却是天下皆忧啊。”
  朱由榔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突然被推上九五之尊的宝座,从一名普通人成长为一名担当天下的领导者,总是需要漫长过程乃至曲折的。
  不过这大半年以来,的的确确让他快速的转变与成长起来,无论是政治形势的洞察力,还是人事关系的权力分配,都算有了初步认识。
  但越是如此,就越感身上责任重大。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第75章 清廷震动,江南汹涌
  在岳州休整两日后,朱由榔带着一众大军沿着长江,大搞“武装巡游”,向东面而去,沿途各个州县在天威之下自然全部收复,当地官员没有投清,也没死的当场擢拔,投了清但不犯“三必杀”、“三不究”的官员降职一级,有血债的当场砍头。
  就这样足足花了五天才抵达武昌,武昌府地位重要,而且又是钱粮重地,朱由榔交给李过亲自带兵镇守此处。
  武昌东面的大冶,乃是全国数一数二的铁矿矿藏,更重要的是这里的铁矿开发时间比较早,所以开采起来比较容易。
  朱由榔让李过带人将其保护起来,本地原有矿工、工匠,全部复产,等待广东方面的武备局、矿务局接手。
  大军在武昌府盘桓数日,待各县秩序重新建立起来之后,留下了李过和八千将士,其余便随朱由榔南返。
  -------------------------------------
  等朱由榔再次回到广东之时,已然是十余日后的事情了。
  而相较于“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明廷,对面却是直接炸开了锅……
  “竖子安敢!”
  不得不说多尔衮入关三年多了,文化水平都提高了不少,居然还会骂“竖子”了。
  北京紫禁城,乾清宫内
  多尔衮猛力将军报砸了出去,这些天坏消息是一个接一个。
  先是孔有德在桂北久攻不克,而后又是李定国攻占长沙。
  前日更是传来军报,孔有德、尼堪战死桂北,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现在那南明小儿竟然一路杀到武昌,饮马长江!
  桂北战役的失败对于清军意味着什么?整个江南清军三分之一的军事力量被一扫而空,四个汉人异姓王,一下没了两,清军引以为傲的炮兵被干废一半。
  更不必说,前前后后将近八千满洲八旗精锐损失,八千啊!满洲八旗满打满算有七万军士吗?
  孔有德那十万大军又不是凭空变出来的,其中一半是从江南、四川抽调,现在全部完蛋,江南、四川虽然也还守得住,但短时间内想反攻明军基本不可能了……
  等等,什么叫反攻?不特么是清军攻击明廷吗?怎么反过来了?
  北京城内,八旗家属聚居的满城当中(清军入关后将北京内城百姓全部赶走,让只允许八旗满族入住,称为满城,其余八旗大规模驻防的城市如西安也有),已经有上千户人家开始哭丧了。
  一时间,就连紫禁城内都能听到哭泣之声。
  自从入关以来,甚至于从萨尔浒以来,满洲八旗都从未遭遇过如此大的损失。
  超过十分之一的八旗精锐啊!满洲还有几个十分之一啊?
  丢完湖广丢江西,丢完江西再丢南直隶,接下来没地方丢了,到时候直接退回关外,怎么给太祖太宗解释呢?脸都不要了。
  “诸位卿家,都议议吧!现在怎么办?莫非真要带着皇上灰溜溜的跑回盛京嘛!”
  多尔衮余怒未消,看谁都像废物
  一旁被赐座的济尔哈朗摸了摸自己花白胡子,道
  “我早就说过,汉军绿营能打吗?它打不了!没这个能力知道吧!”
  倒是另一边站着的范文程,小心翼翼对余怒之中的多尔衮建言到
  “摄政王,如今湖广丢失已成事实,而我大军短时之内也难以再次征讨伪明,为今之计,关键在于不可让明军利用湖广继续扩展。”
  “当如何作为,请范学士细细说来。”
  “一则在于江西,江西表里河山,江西之于南直隶,犹如宣大之于北京,故而应当加强谭泰大将军兵势,严防九江等重镇,限制明军东进。”
  “二则在于郧阳、襄阳等湖广江北之地,自古以来,荆楚之地,只凭借长江天险是不足以北伐或坚守江南的,江汉平原方为关键所在,故而,应掉河南之兵进驻郧阳、襄阳以作应对。”
  多尔衮连连颔首,范文程所言确是要害,而站在范文程身旁的宁完我则补充道
  “不仅如此,还须从四川方面下功夫!”
  “哦,如何说来?”
  多尔衮起了兴趣
  “湖广看似战略要冲,实则乃四战之地,荆汉平原一马平川,骑兵纵横之地,没有江西、夔东依为屏障,根本难以守住。不若先让肃亲王(豪格)、平西王(吴三桂)扫荡云贵、夔东,以威胁湖广侧后,令明廷不敢轻举妄动!”
  众人均点头称是。
  言罢,众人还要去尼堪家人府上吊唁……
  尼堪乃是正儿八经的努尔哈赤孙子,皇室宗亲,敬谨郡王(其实历史上尼堪是在明年才晋爵郡王,不过作者为了剧情需要提前了,毕竟“两厥名王”嘛),可以说在整个八旗统治集团里,也是足以排进前二十的存在。
  当前日尼堪战死的消息传来,小皇帝当即宣布罢朝三日以作哀悼,亲王以下,二品以上全部登府慰问。再加上其它数千军士全军覆没的冲击,整个满城都变成了白色的海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炎武,你当真下定决心南下?”
  南京城内,一处民宅书房当中,陈子龙看着面前的顾炎武,出声问道
  顾炎武放下茶杯,轻声叹道
  “懋中兄,自弘光年间,江南沦陷,安宗殉难,如今已有两年了吧?”
  “是啊,已有两年光景了。”
  陈子龙点头
  “两年啊,这两年里,南直沦陷、浙江沦陷,隆武殉国,福建沦陷、江西沦陷。”
  顾炎武的语气越说越重
  “我们这些人,一天发狂悲歌,愤世嫉俗,看似是不满清虏。”
  “其实说穿了,不就是绝望了吗?不就是自暴自弃了吗?不就是怕死了吗!”
  他的情绪终于爆发了
  “自诩什么狗屁‘中华遗民’,‘皇明旧臣’!怕了就是怕了!”
  说到这里,顾炎武的眼角湿润了起来
  “懋中兄,你知道当我刚听到那光烈天子在桂北大胜时,心中在想什么吗?”
  “我在想,那天子今年,也不过二十而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7页  当前第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3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