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分节阅读_第42节
小说作者:理振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3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8:53
  孔有德又想起了什么,转头问道
  “尼堪王爷现在在哪?”
  之前尼堪作为追击南下明军的主力,没取得什么战果不说,还被几千明军溃兵给拖了一天一夜,实在让人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清军南下围城后,尼堪又带着他的骑兵继续自顾自往南抄掠去了,完全不把孔有德的要求看在眼里。
  孔有德当然也不敢说什么,但现在攻城受阻,他就想让尼堪带军回桂林。八旗兵不仅仅只是骑兵犀利,步战也是一把好手,而且有了八旗兵坐镇,对于有些涣散的士气也能振奋起来,给各级将领吃个定心丸。
  -------------------------------------
  桂林城内,一开始对于胜利的喜悦已然逐渐消退,当略去辉煌的战果,明军这边同样是伤亡惨重。
  两个时辰之内,明军伤亡约两千五百人,其中第一道战壕退往羊马墙这一阶段伤亡不多,大致也就几百人的样子。
  大多数伤亡是在与清军在羊马墙拉锯战时造成的。即使依靠地利,但面对四万清军如同潮水般攻势,一万多明军还是非常艰难,伤亡率一度逼近两成,若非炮兵的持续输出和最后八千生力军的即时反攻,恐怕也在崩溃边缘了。
  朱由榔虽然已不是第一次看见这种惨状了,但心中还是有些戚戚然。
  他下令让周邦吩咐民夫营,将阵亡的一千多将士遗体统一埋葬在城西空地,那里依山傍水,以前建有靖江王的别苑,是个好地方。
  同时也组织人手,照顾伤员,在这个时代一半以上死亡的士兵并非战死沙场,而是死在了落后卫生条件之中。
  为此他还特意询问了城中是否有酒铺,而一番询问之后,令朱由榔欣喜的是,明末居然已经有高度的蒸馏酒了。
  这就是他自己孤陋寡闻了,事实上蒸馏酿酒是宋代就有的技术,到了明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了。
  西南地区气候潮湿,老百姓喜欢饮酒,除了自产的米酒以外,同样存在不少蒸馏酒作坊。
  于是一声令下,从城中三处酒坊内,把所有高度烈酒全部买走,让照顾伤员的民夫营用以给伤员清洗伤口。
  说起来还是周邦经验丰富,专门下令让人注意监督不准民夫和伤兵偷饮,违者重罚。
  同时朱由榔还让人寻找未经染色的白色布帛用以包扎,但哪家铺子会存这么多没染色的布匹啊?最后还是在两家专门售卖丧葬用品的铺子以孝布充当……
  虽然大家对这些措施不知所以然,满心疑惑,但穿越成皇帝就这点好,他不必费心思解释什么,圣旨就是圣旨,只要不是太过分,下面会去执行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至于他们的疑惑,等看到效果以后就会自然消解了。
  其实朱由榔还有些自责,他早些时候怎么没想到这些呢?若是早些准备,也不至于现在如此仓促。
  除了伤亡的士卒,还有另一群人需要安置,此战除了大量杀伤清军外,在追击清军时,还俘虏了一千多人。
  关于这些人的安置,君臣上下一致的看法是不能放在城内,以免闹出什么“夺门迎敌”的事儿来。
  想来想去也不好杀了,毕竟杀俘不祥嘛,而且现在这么缺人,杀了多浪费啊?
  想来想去,最后还是抽出一百多人看管起来,安置在羊马墙后面,按照之前旧例,编为赎罪营,充当敢死队什么的。
  战后召开会议,各位将领的心情都还算不错,虽然伤亡不小,但战果同样丰厚。
  杀伤多少清兵都是小事,关键还是在于士气。过去虽然大家做好万全准备,但这毕竟是十万大军,从上到下都是战战兢兢。同样的道理,之前的清军可谓是势在必得,士卒气势锋锐,企图一举破城,此战之后,也是一次严重打击。
  还有便是在羊马墙和壕沟,缴获了大量清军遗留的武器,大概完整还能用的有刀矛超过五千多套,还有弓箭、火铳等数百,甲胄三百套。
  朱由榔将这些武器除了部分补充军队消耗外,其余都拨给了周邦,让他用这些武器再装备两个民夫营作为辅兵。
  而对于朱由榔而言,最为欣慰的便是从今天的表现上看,光复中军那些从两广各地募集不久的青壮新兵经历了数月鏖战,总算逐渐成熟精锐了起来,已然不输清军绿营。
  至于接下来的防守方略,却也不用过多商议了,因为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完全可以作为未来防守作战的范本!
  清军若是小股来犯,便直接从第一道壕沟抵御,若大股来犯,便将兵力集中于第一道壕沟和羊马墙两线,壕沟迟滞其速度,层层抵抗后退至羊马墙,依据地势,凭借火炮支援阻击清军。
  而后待清军被阻,不断杀伤,士气低迷后,城内突然放出预备队,发动反冲锋。
  就目前而言,这套战术完全有效!一众君臣也都认同,当然他们不知道的是,其实这就是后来十八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时,双方运用的攻防战术,这也算是人类军事史上最早的步炮协同战术了……


第60章 湖南风云
  湖广布政使司
  常德府西南的一座县城之内
  这里有个极好听的名字——桃源县
  是的,这里就是陶渊明说的那个桃源,因为在东晋时常德又称武陵。
  李定国坐在县衙主位上,这些天明军的进展可谓神速,李过率先锋部队刚到辰州,辰州城内便一片慌乱。清廷任命的那个辰州知府乃是个铁杆汉奸,当初借着清兵兵势干了许多腌臜事,仅仅不到两日便被城内士绅作计砍了脑袋,明军就贯城而入了。
  于是明军只在辰州休整一天,卷走了府库存粮后,继续东进,直到此时抵达常德府,但李定国也懒得去打常德府城,而是直接占了下游的桃源县,并让李过组织先锋军先行渡过沅水南下。
  此时,他面前正站着一个其貌不扬,穿着粗布衣服,看起来与寻常百姓无异的中年人。
  “都督,长沙城内已有十余家明确表示愿共襄义举,此外城内驻守西门的蒋参将原是湘阴人氏,早就不满清军肆虐乡里了,届时里应外合,当愿为都督拿下城门!”
  那人拱手激动的禀报道
  湖广是江南大省,既是产粮重地,又是科举大省,明清两代,许多朝廷重臣和风云人物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面对清军南下,军纪败坏,四处抢掠,动辄屠城都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这帮家伙搞剃发易服,这对许多尚有良知的读书人就实在难以接受了。
  孔子说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披发左衽,那是胡虏才做的姿态,是几千年来都被文化人瞧不起的。别说汉族,就算当初同样入主中原过的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在建立王朝之后,也无不改变了落后习俗,开始学习汉地礼仪。
  你满清比元朝,比成吉思汗、忽必烈还牛逼吗?
  除了文化习俗上难以接受外,还有政治方面也难以容忍。
  要知道,之前的改朝换代,农民起义也好,夺权篡位也罢,新的王朝总不可能就让皇帝一个人治理天下吧?他管得过来嘛?
  管你唐宋元明,还是什么西夏、辽金,总是要大量的读书人、士大夫来加入统治阶层,参与国家治理。
  故而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也就是说,在过去,只要你够卷,努力读书,不说能成为一任地方父母官,名声显赫,就算如杨廷和、张居正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是不可能。
  结果现在满清入关,不仅你以前考的什么秀才、举人全都不作数了,而且还告诉你,从今以后,无论你多能卷,读书多厉害,文章写得多牛逼,对不起,你都得给一帮大字不识一个,大兴安岭老林子出来的野人当狗!
  是的,一直到清朝中期以前,中央一级官职,包括六部尚书,侍郎等,以及地方各省巡抚、总督都是满族专有的。
  后来虽然搞出了满汉两个六部尚书,但汉尚书的地位也远不如满尚书。至于地方上的封疆大吏更是直到太平天国以后才向汉人开放。更别说议政王会议、军机处这种紧要关键,基本都不会给汉人机会。
  而且除此之外,为了优待满人,刚开始时,满洲老爷连科举都不用考,直接就可以当官。
  而后满清朝廷建立科举制度后,发现,论读书,这满族怎么也不可能干得过汉人啊!
  于是科举时还要分满汉两榜,也就是满人和汉人分开考试,其中汉人这便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万里挑一。而满人科举,录取率一度高达百分之六十……
  换而言之,作为一个读书人,就算你投了满清又如何?就算你心甘情愿剃了发,留了辫子给满清当狗又如何?人家还是把你当贼防着!
  不是所有人都像钱谦益之流这么软骨头的。尤其是湖广,作为明代的文华之地,“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湖广的文风与江南不大相同,更加激进和进取,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当年号称“大明第一喷子”的李贽。
  于是当辰州被明军光复的消息传回长沙后,那些早就不满清军占领的地方士绅、百姓就开始串联起来,此时清军占领长沙还没多久,残酷剃发令都还正在推行呢,正是长沙百姓对满清最为痛恨之时。
  其中十余家影响力较大的长沙士绅大族秘密派遣了使者,面见李定国,希望能够里应外合,光复长沙!
  李定国得知消息后,也大为意动,不过他心中上还有些迟疑。
  倒不是说怀疑这事的真实性,是真是假,只要他开了城门,李定国有的是办法弄死清军。
  问题在于,若果然是真的,自己却实在不善于和这些地方士绅打交道。思来想去考虑良久,直到门外一名士卒送来李过的信件。
  原来这名信使早在见到他之前,已经见过了正在南岸的李过,李过获知详情后,写信对李定国建议。
  李过认为可以派人将正在贵州的堵胤锡请过来,参与此事。忠贞营从闯军改变为明军,是堵胤锡一手操办的,所以李过对堵胤锡的本事十分佩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位巡抚虽然也懂些兵事,但远远不能与李过、高一功等相比,只能算是粗通军略而已。而他真正的本事在于,这位巡抚是搞“统一战线”和组织工作的奇才。
  当初他们在湖广到处转战,一无后勤,二无根基,堵胤锡硬是能和地方士绅、百姓,甚至是对面清军中被迫降清,缺乏战心的将领搞好关系,解决各种问题。
  所以他认为,明军大部打下长沙后,最终还是要南下的,但湖广已经收复的地方总不能不管了吧?故而可以把堵胤锡请来,让他主持湖广工作,届时自己这边就能无后顾之忧,反正堵胤锡本来就是湖广巡抚嘛,只是后来湖广被清军占了,不得不退回贵州而已。
  李定国心中虽然意动,但又有些担忧,这种决策恐怕是不应该由他这个光复左军都督来下,有武将干涉朝政之嫌啊。虽然是事急从权,但毕竟大明一向以文驭武,实在有些敏感。
  思虑良久,想到朱由榔之前龙场歃血盟誓,和对他的信任,最终还是咬牙下定决心,想必陛下能够理解。至于其它人,爱怎么想怎么想吧。
  他立刻让人帮自己代笔写了一封信给堵胤锡,信中极尽谦卑,虽然自己都督的职衔要比堵胤锡的巡抚大,但依旧以晚辈自居,只是讲明自己现在的困难,希望能够求得堵胤锡帮助。
  写完后让轻骑快马加鞭,送往贵州。
  而后大军即可开拔,直指长沙!
  此时驻守长沙的是满清续顺公沈志祥和八旗梅勒章京屯泰。。
  他们也已经知道了辰州失陷的消息,第一时间赶紧派人联系江西、河南清军支援湖广,毕竟此时湖广早已被孔有德等人抽调一空,作为梅勒章京的屯泰手下原本两千骑被尼堪抽调后只剩八百骑兵,而沈志祥手中也不过两万人左右,其中还分出了一万驻守衡州!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江西、河南兵马想要到,起码也得是二三十天后的事情,但现在明军的兵锋就要到眼前了!
  他们也不管不顾,派出士兵,强行征发长沙周围壮丁参与守城,同时派人通知还在南面前线的孔有德:湖广菊花已经被人捅啦!
  山雨欲来风满楼,围绕着整个湖广南部地区,又将是另一个风卷残云的战场。


第61章 人海战术
  桂林城北门外的羊马墙阵地后,刚刚经历了一场旷久厮杀后,明军将士极为疲惫。
  上千民夫在士卒间穿梭来回,在周邦的组织下,民夫营将城内各家晾衣杆收集起来,绑上坚韧的布帛,作为担架运送伤员。
  朱由榔推行的烈酒消毒和白布包扎被广泛推行,一开始大家也将信将疑,但后来见到许多轻伤的士卒在这种方法处理后,没有像以前那样死于伤口发炎,而是逐渐回复痊愈。大家就开始主动的推广应用了起来。
  中华民族从来不缺乏创新和接受新事物的热情,只是缺乏引导而已。
  在多日的攻防战和伤员运送、照顾工作中,一名原来是城内草药店小工的民夫想到了一个新办法。他将可以止血的草药磨成粉,用油纸包好,装进两节竹筒内,药粉和一卷白布装进第一节 竹筒,第二节则灌有少量酒精,易于携带。
  于是在抢救伤员时,一名民夫可以随身携带两三个这样的竹筒,就地给伤员清洗包扎,不用再拖到后方进行,大大缩短了抢救时间,增高了受伤士卒的存活率。
  一些受伤不重的士兵甚至能当场包扎好伤口后,又马上投入战斗。
  这事通过周邦传进朱由榔耳中后,皇帝陛下大为惊喜,这些明末的普通老百姓竟然在实践中自己琢磨出了简易的“战地医疗急救包”。当即下令赏了这名草药店的小工四百两银子,并且封为试百户衔,拨给他三百人专门负责制作这种“急救竹筒”。
  朱由榔还亲自给这玩意取名为急救筒,以后不仅抢救伤员时可以用,部队外出行军时也能随身携带,大大降低伤亡率。
  自从之前击退了清军四万人围攻后,明军便基本固定了“层层设防,阻敌墙前,火炮杀伤,反冲击溃。”的防御方针,屡试不爽。
  而后清军前后又强攻了五日,现在已经是围城第八天了,均没有取得明显效果。
  一开始清军还能坚持两个时辰才被击溃,后来随着一次次失败,士气逐渐低迷,第三天时只能坚持一个半时辰,至于今天,连一个时辰都不到,便开始大规模溃退了。
  进攻产生的伤亡倒是越来越少,今日一天下来,仅伤亡了不到两千人。但孔有德知道,这可不是因为清军战斗力变强了,而是因为士气越来越差了,很多士卒才刚刚和明军接触便直接溃退,伤亡率当然低了……
  即使这样,多日残酷的攻城战下,清军已然伤亡近万,光直接阵亡的便已然超过了五千人,还有两千多死于伤势不治(其实根本就没有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7页  当前第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3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