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安侯_分节阅读_第141节
小说作者:漫客1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7:38
  而沈毅之所以不太想给这些同宗同族“诡寄”,是因为他自己也想要种地。
  当然了,不是亲自去种地。
  这个时代没有化肥,地力只允许一年一耕,又因为没有农药,作物的产量不会特别高,有些作物的产量,只有后世的五分之一乃至于十分之一。
  因此,沈毅是很想自己搞块地,然后自己找些人去琢磨田间地头学问的。
  虽然研究农业是最吃力不讨好的行当,而且周期动辄就是十几年乃至于几十年,尤其是在这个基本上没有科研环境的时代,想要增产增收,基本上就只能去海外引进新作物,或者是培育新品种。
  但是有些事情,总是要有人开这个头去做的。
  沈毅来到这个世界上,总是要留下一点什么东西的。
  他要去当官,他自然没有时间亲自去搞这些东西,但是等他当了官有可能力之后,他是很想在江都弄块地围起来,然后自己找一个人去琢磨这些东西的。
  哪怕花个十年二十年,乃至于三十年,不说别的,田里的稻谷只要能多抽一枝穗,多长一粒谷,落在老百姓头上就能让更多的人吃饱饭。
  这在沈毅看来,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而如果把自己名下这二百亩免税的名额,都交给宗族里的这些族人,那么他以后就很难偷偷摸摸的去搞实验田了。
  毕竟如果田里需要征税,衙门的人每年要来两趟,沈毅的实验田里就什么秘密都没有了。
  沈毅借口头痛离开,就是要想办法,找一个不得罪同宗也能够留下免税额度的法子。
  这个时代,依旧是宗族时代。
  宗族势力根深蒂固。
  比如说沈毅这种新晋的举人,他新科中举,自然会得到同宗同族的鼎力支持,将来沈某人如果中了进士,补官的时候需要走关系的话,这些同宗同族的人也会不遗余力的出钱出力。
  不过那样的话,沈毅自然也要付出一些代价,比如说做了官之后给这些族人做背景,在一些能够伸出援手的地方要给他们帮助。
  这个时代,单个的人很难脱离宗族。
  比如说沈毅,虽然沈家平日里没有帮过他太多,但是这个时候这些族人上门送地,如果沈毅冷着脸不要,彻底得罪了这些族人,说不定这些族人去闹一闹,沈毅的前途也就没了。
  就在沈毅头痛的时候,父亲沈章走进了沈毅的房间里,他看着皱眉不已的沈七郎,自己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开口道:“毅儿,那么多长辈在,你撂下一句话就走,很不礼貌,传出去人家是要说咱们家闲话的。”
  沈章也叹了口气:“会说咱们家发达了之后便不认人了。”
  沈毅对着沈章笑了笑:“咱们家现在好了一些,他们才找上门来,我们没好的时候,也没见他们来认咱们。”
  “话是这么说。”
  沈章缓缓说道:“但是伸手不打笑脸人。”
  他看向沈毅,开口道:“你三叔公刚才跟为父说了,如果你觉得五成田租不满意,他们可以给咱们家七成,他们留三成。”
  所谓“田租”,是只朝廷收的田赋,陈国使的是两税法,按照土地面积收税,虽然朝廷名义上规定的田租不算多,但是那么多地方官有时候层层假手,就会让老百姓受不了了。
  只要沈毅划了这二百亩田地到他名下,那么这二百亩田就从朝廷收税的名单上划去,也就是说今后不管是朝廷还是地方官,都休想从中再收一粒粮食,一个铜板的田赋!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沈家人不要说上交沈毅七成的田租,就是上交十成,他们估计也是愿意的。
  毕竟交给沈毅,就只有沈毅这么一层,交给县衙,就不知道多少人要从中摸上一把了。
  “不是分多少钱的事。”
  沈毅看了看沈章带着皱纹的面孔,为了老爹的面子,他终于还是没有狠下心,而是微微叹了口气,开口道:“爹,你去跟他们说,就说咱们家只要他们五成田租,这五成田租以后就给爹您老人家养老,不过……”
  沈毅缓缓说道:“咱们家无功不受禄,不能平白无故要他们两百亩良田,爹您去跟三叔公说,就说咱们家只要……只要一百亩。”
  沈毅要给自己留下一百亩的免税田,将来在江都或者是在建康郊外,搞实验田。
  这样折中的方案,不仅不会得罪同族,传出去之后江都百姓多半还会说他沈老爷高风亮节,送到手的田都能够只收一半。
  见沈毅松了口,沈章脸上也露出笑容,开口道:“好,爹这就去跟他们说。”
  他看向沈毅,又说道:“毅儿,那么多叔伯长辈,还有你母亲那边的亲戚都到了,你不好一直在屋里不见人,休息一会儿之后,就出去,中午跟他们一起吃个饭。”
  沈七默默点头。
  “知道了爹。”



第二百二十五章 做官嘛……
  这算是一种变相的“投名状”了。
  沈毅用自己这个举人的身份,给了这些同宗好处,那么这些同宗接下来就会全心全意的帮助沈毅,让沈毅能够顺利的在科场以及在官场上走得更远。
  甚至以后,随着沈毅的地位越来越高,他在沈家的话语权也会越来越高,如果沈毅明年能中进士,那么他就会慢慢取代大伯沈徽的位置,成为江都沈氏的话事人。
  当然了,成为一个利益集团话事人,也就意味着成为这个利益集团的“利益代言人”,这个世道就是这样,你想要享受某种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
  这些看起来鸡零狗碎,甚至在沈毅看起来有些蝇营狗苟的事情,却是他现在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没有办法,一个人成长以及攀爬的过程,就是不断与各种势力相互争斗以及相互妥协的过程。
  因为沈毅松了口,中午吃饭的时候,这些亲戚长辈对沈毅就十分热情,有些人还拿着家里娃娃刚写出来的文章,或者是一些童生的文章递给沈毅看,想要让沈毅看看,他们家里供养的读书人,有没有读书的天分。
  沈毅对于这些事情有些不耐烦了,便推给了兄弟沈恒。
  相比较于沈毅来说,沈毅的弟弟沈恒,才是个正儿八经的读书种子,甚至可以称为神童都不为过,沈毅在书院里的时候与沈恒同住,那个时候沈恒就已经早早的通读书经了,从建康回来之后,沈毅又私下里考校了沈恒。
  沈恒目前的学问,已经不在沈毅之下了。
  如果说沈毅今年中举人,多少沾了一点侥幸,那么他的兄弟沈恒去考下一科乡试的时候,沈毅相信沈家一定会出第二个举人,而且是真材实料的举人!
  兄弟俩感情极好,对于沈毅这种“嫁祸”的行为,沈恒也只是叹了口气,就耐着性子去跟这些亲戚纠缠。
  吃了饭之后,沈毅的三叔公又找上沈毅,询问沈毅什么时候去县衙“过户”地契,沈毅却摇了摇头,开口道:“叔公,我刚回江都,按规矩要先去知府衙门拜访陈府尊,如果先去县衙,府尊那里会不高兴。”
  “我下午就去见陈府尊,等拜访了陈府尊之后,咱们就去县衙过地契。”
  县尊老爷是沈毅的哥们,沈老爷自然不担心地契过户的问题。
  三叔公对着沈毅笑了笑之后,开口道:“不着急,七郎你中举,咱们沈家怎么样也是要庆贺好几天的,这几天时间我等都在这里,什么时候去县衙户房过地契,都不是问题。”
  沈毅点了点头之后,跟老爹说了一声,就朝着府衙去了。
  他要去见陈裕。
  并不是真的要见陈裕,只是一定要去走个过场,毕竟按规矩,沈毅等这些新晋举人回来之后,江都府衙与县衙,也是要摆鹿鸣宴的,在这之前,沈毅当然要去一趟府衙,见到见不到陈府尊两说,但是只要去一趟,就算是去过府衙报道了。
  终于从家里脱身之后,沈毅并没有急着去府衙,而是在江都城里逛了一圈,重温了一番家乡景色,等到时辰差不多了,他才动身前往府衙,在府衙门房那里,递上了自己的拜贴。
  是的,沈老爷现在是有身份的人了,已经不用像从前那样给门房使钱,而是可以使用自己的“名片”了。
  递上拜贴之后,沈毅就耐心的在府衙门口等了一会。
  这个时候,他很希望府衙的门房会把拜贴递回来,然后告诉他府尊老爷没空,这样沈毅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转身离开了。
  因为他并不想见陈裕。
  这位陈府尊,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
  沈毅上一次见他,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见沈毅当然不怎么想见。
  不过天不遂人愿。
  沈毅在府衙门口没等多久,府衙里就走出来一个差役,来到了沈毅面前,对着沈毅微微侧身,低头道:“沈老爷,府尊请您进去。”
  沈毅深呼吸了一口气,微微点头之后,就跟着衙差一起走进了江都府衙,片刻之后,就出现在了陈府尊的书房里。
  这会儿陈府尊正在翻阅文书,沈毅走进书房之后,便躬身行礼道:“学生沈毅,拜见府尊。”
  这就是举人这个身份诸多特权之中,沈毅最喜欢的一个特权了。
  见官不跪。
  作为一个现代人的灵魂,沈毅不能说对跪拜之礼略有意见,只能说是深恶痛绝。
  而有了功名之后,从此除了皇帝之外,理论上来说他见到任何人都可以不用跪拜了。
  陈府尊这才放下了手中的毛笔,看向沈毅,然后指了指房间里的椅子,示意沈毅坐下。
  沈毅坐下来之后,陈裕才看了他一眼,淡然道:“你比你那个师兄有礼貌多了。”
  听到他这句话,沈毅哑然一笑:“府尊您还记得那件事啊……”
  当初江都知县冯禄,因为粮商一案被牵连而贬官,建康张简空降到了江都为县令,而张县尊到了任地之后,没有先拜会上官,而是先去了一趟甘泉书院。
  这件事至今在江都城都是一件谈资,常有人在茶馆窃窃私语,说江都的两个父母官暗中不合。
  “一些有趣的事情,自然要记着。”
  陈裕似乎是处理完了一件公事缓缓从自己的椅子上站了起来,来到了沈毅面前,上下打量了一番,微笑道:“不曾想当初那个身陷囹圄的少年,在短短一年有余的时间里,就成了江都的亚元公,接续上了咱们江都府的斯文脉络。”
  陈府尊抚掌道:“如此看来,本官当年下令江都县衙重审陈清一案,实在是再英明不过的决定了。”
  老实说,陈裕这番话说的并没有任何毛病。
  因为当初陈清一案在即将尘埃落定的时候,的确是陈裕见了冯禄一面,并且说了一句“息事宁人”之后,沈毅的事情才有了一些转机。
  不过这桩案子之中,有不知道多少人在暗中博弈,许多事情,这会儿谁也很难说清楚了。
  沈毅微微低头道:“府尊的情分,学生这一年多以来,一直铭记于心。”
  “铭记于心倒也不必。”
  陈裕背负双手,颇为感慨:“本官今年,到江都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四年时间,本官只希望能够为江都百姓略尽绵薄之力,其余别无他想。”
  陈府尊这番话,说的高风亮节,云淡风轻。
  然而沈毅,还是听出了一些隐义。
  今年,是陈府尊就职江都知府的第四年,按照三年一任的成例,陈裕在江都府本来应该还有两年的时间,但是去年江都粮价一案,导致陈裕今年在吏部考铨之中考评不高,再加上今年过完年,他就要去一趟吏部述职了。
  本来,陈府尊乃是建康杨相的学生,他的人事问题,当然不用怎么担心,可现在要命的是……
  他的老师,都已经有些自身难保的味道了。
  “府尊的功德……”
  沈毅微微欠身道:“我等江都百姓心里,都是记着的。”
  陈裕这个人,撇开私人道德水准不提,他的业务能力的确不错,可以称得上是能臣,他在江都三四年,江都府其实比从前繁华了不少。
  这一点,沈毅这个江都人心里,也是非常清楚的。
  “做官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1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1/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安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