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刘衍说道:“以三个月为期吧,让朝鲜国赔偿一百二十万银币,一百五十万石粮食。”
高弘图微微一愣,然后便明白了刘衍的意思,毕竟朝鲜国能有多少钱粮,身为财政部侍郎的高弘图心中也是有些了解的。
“阁老高瞻远瞩,考虑得比下官和财政部更深刻,这一百二十万银币、一百五十万石粮食的数额还是很合适的,下官就按照这个数额去跟朝鲜国谈吧。”
“嗯。”
刘衍说道:“另外,高侍郎到了朝鲜国之后,一定要强硬,绝不可意气用事,也不可动恻隐之心,要时刻记住朝鲜国出兵支援满清的罪行,不能见到朝鲜国内部百姓贫苦,就心智动摇。高侍郎要记住:此行当学大汉之傅介子,扬我大明国威!”
“高侍郎与本公都是大明的官吏,只为大明百姓负责,只为华夏的前途负责,至于其他国家的百姓,并不在你我的职责范围内,高侍郎要谨记!”
高弘图当即抱拳说道:“下官领命,阁老嘱咐,下官自然谨记于心!”
第六百七十二章 天兵将至!(一)
为了给高弘图壮声势,刘衍特意从国防军第五军中抽调了一支骑兵部队随行,作为高弘图的护卫铁骑。
而这支兵马的领军将领,便是国防军第五军军部直属骑兵部游击将军来东。
来东率骑兵部四千八百多名铁骑将士出发,护卫着以高弘图为首的使团从镇江堡出发,渡过寒冬之中的鸭绿江,第一站就抵达了朝鲜国的义州城。
义州城是朝鲜国平安道下面的一处府城,也是朝鲜国防备大明的前哨城池。
当游击将军来东率部抵达城下的时候,已经有朝鲜军的斥候将消息送进了城中,城中的数百守军顿时如临大敌,还紧急动员了数千城中男丁协助守城。
来东冷眼望着城墙上不断跑动的朝鲜兵马,不禁嗤笑了一声,对身边的部下千总说道:“义州这等军事重镇,朝鲜国竟然只驻守了这么一点人,当真是昏聩!”
虽然来东部才刚刚渡过鸭绿江,可是明军各部的夜不收早在大军刚刚抵达江边驻扎的时候,就已经陆续渗透到朝鲜国一侧,将沿江的义州、朔州、龙川、昌城、楚山等地情况探查得差不多了。
明军之中的夜不收都是资深老兵,大部分人都精通几种语言,不但会蒙古话、满语等胡语,也有不少人精通朝鲜话,乔装一番探查起来很是便利。
此时高弘图也策马来到来东的身边,朝鲜国境内官道破败,乘坐马车根本无法远行,所以高弘图也只能硬着头皮骑马随行了。
“来将军,咱们需要进城吗?”
来东笑着说道:“启禀高大人,这义州城只是朝鲜的一个府城,咱们进城也没有什么意义,而且城中多半也没有能够做主之人,咱们还是继续赶路吧。”
随后来东指着东南方向,说道:“大军继续前进,经龟城、宁边、安州,一路前往朝鲜国平安道的治所平壤城,在那里递交国书,然后再前往京畿道的汉城。”
高弘图点了点头,只是有些担心的说道:“就怕沿途会引起朝鲜兵马的误判,到时候动起手来,此番出使的事情就不好办了。”
来东大笑着说道:“高大人放心,末将这近五千铁骑,完全可以横行朝鲜国,保准将高大人平安的护送到汉城!”
随后明军将士只在城外稍作停留,便继续向前推进,而义州城内的朝鲜兵马都是长出一口气,随后便派出快马向后方城池报警。
只是派出的这些快马都畏惧明军的威势,数千全员披甲的重装铁骑大军,对于朝鲜国的兵丁来说,那就是不可战胜的存在。
更何况此时大明数十万精锐兵临鸭绿江边的消息已经散开,那些精锐可是攻灭了不可一世的大清国,这已经不是朝鲜人能够抗衡的存在了,所以这些前去示警的快马自然不敢招惹来东所部,只是远远的跟着,等到来东所部经过一处城池,那些快马才会进城报警,哪怕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三天之后,来东率部护送着高弘图抵达了平壤城下,此时驻守在平壤城的平安道留守已经得知了消息,急忙动员城内的两千多朝鲜兵登城驻守,并且还大张旗鼓的从城中征召民壮协防。
平安道留守名叫李现,是一个四十多岁的文臣,平日里只会巴结上官,这才混到了一个平安道留守的正二品高官。
今日李现战战兢兢的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威严的军阵,望着四千八百多名精锐铁骑将士在寒风中巍然不动,让着那面大明金涛战旗,李现和周围的众多朝鲜兵一样,都是面色惨白,所有人都被吓坏了。
“如今大清被大明攻灭,大明也出兵向朝鲜问罪了!”
朝鲜国一向奉行事大政策,原本以为大清如日中天,“欺负”起大明来如同探囊取物,所以朝鲜国内的“亲明派”逐渐没有了市场,不是被降职就是被迫离开了朝堂,如今的朝鲜上下以“亲清派”为主,所以朝鲜国才会出动二十多万精锐支援满清。满清的强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自然也少不了朝鲜国的迎合。
可是朝鲜国举国上下都没有想到,那个强横的大清竟然败亡了,而且败亡的速度如此之快,让朝鲜国上下根本没有一个准备的过程。
现在朝鲜国内已经有了主动向大明请罪的声音,可是还没等到朝鲜国内部讨论出一个结果来,大明的铁骑大军就出现在了平壤城外!
很快,李现看着一队明军铁骑从军阵中冲了出来,为首一名悍将策马冲到城墙下,高声吼道:“大明钦差驾到!尔等立即开城恭迎!”
“大明钦差?”
李现顿时傻眼,这样一支强悍的铁骑大军,竟然只是大明使者的护卫队!
李现虽然是靠着溜须拍马上位的,可并不是傻子,所谓的大明钦差就是大明派来的使者,估计是要向王上问罪了。
这样的人自己这个小小的留守自然是得罪不起的,更不用说人家身后还跟着这样一支铁骑大军了。
于是李现一名派出快马向汉城禀报消息,一面下令开城,先将大明钦差请进城内好生招待。
此时在城外,来东和高弘图望见平壤城的城门缓缓打开,二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丝喜悦,看来如今的朝鲜国的确已经没有什么实力,面对数千明军精锐的威逼,就已经不敢再有什么抵抗之举!
随即二人率领大军进入平壤城,留守李现也率领城中一众官吏前来相迎,可是来东和高弘图都没有下马,二人只是神色傲慢的骑在战马上应答了一番。
李现的汉话说的不错,毕竟要在朝鲜国内为官,说汉话、写汉字是必修课。此时李现看到高弘图、来东二人的样子,非但没有气恼,反而觉得理所应当,人家是天朝上国,此番又是前来问罪的,冷着脸色也是正常,难道还要人家笑脸相迎?
随即李现便谄媚的说道:“下官不知天使驾到,没有什么准备,不过城中馆驿是现成的,还行天使与将军先休息一下,明日下官派人为天使引路,前往汉城面见我朝鲜王上。”
高弘图微微皱眉,说道:“也好,明日一早大军便要出发,李留守要做好准备。另外我大军将士一路劳顿,也要在馆驿周边驻扎下来,军中所需钱粮物资,还要李留守补充一下,明白吗?”
李现顿时一惊,心中暗暗叫苦,要为四、五千精锐铁骑补充物资,这几乎要了自己的老命,平安道多年的积蓄恐怕要被这支明军给搬空了。
可是李现不敢不办,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当晚,高弘图和来东率部在平壤城内驻扎了一夜,次日一早二人便率军从平壤城出发,由留守李现派出数十兵丁作为向导,引领大军一路前往京畿道的汉城。
四天之后,朝鲜国王李倧接到了李现派人送来的消息,顿时吓得魂不守舍,急忙将领议政金自点议事。
金自点是朝鲜国历史上著名的宰相,倒不是此人有多大的才能,而是因为金自点乃是朝鲜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奸臣。
历史上1623年,金自点因参与仁祖李倧反正而入仕,封洛兴君。在丙子胡乱时金自点为都元帅,因贻误军机而惨败于兔山,战后被李倧流放珍岛。
1640年金自点在仁祖的庇护下复归政界,而后三次出使满清,晋封洛兴府院君,历任右议政、左议政,今年才刚刚升迁为领议政。
自从金自点掌权之后,他便对内勾结李倧的宠姬赵氏,对外则采取亲清态度,引起朝野不满。
历史上在1649年朝鲜孝宗继位后,金自点就立即被罢相,旋即流放光阳。1651年因其父子图谋推戴赵贵人之子崇善君的逆谋东窗事发,被孝宗下旨凌迟处死,时年六十四岁。
而在此时,金自点依然还是领议政,只是因为满清的迅速灭亡,让一向亲清的金自点非常震惊,一直以来几乎是焦虑不安,生怕哪天大明怪罪下来,李倧会将自己这个领议政丢出去平息大明的怒火。
此时金自点来到宫中,见到李倧后,便听闻了一支将近五千人的精锐大明铁骑进入朝鲜国境内,已经到了平壤城,正在马不停蹄的朝着汉城赶来,金自点便顿时大汗淋漓,一时之间竟然乱了手脚。
李倧见状不禁眉头紧锁,对于金自点的慌乱很是愤怒,便问道:“如今大明派了使者前来问罪,领议政难道没有什么要说的吗?”
金自点稳住了心神,然后说道:“王上,此前已经有消息,大明内阁首辅刘衍率领数十万精锐就驻扎在鸭绿江边,此番又派了使者前来,恐怕大明要对我朝鲜动手了,这使者就是前来先礼后兵的,所以王上要小心应对,切不可与大明使者谈崩!”
李倧对于金自点的软弱很是反感,可是如今朝中也没有什么人可用,大将军朴自荀也是一个志大才疏的家伙,而且朝鲜国的兵马不堪大用,最为精锐的二十多万大军已经跟着满清一起,葬送在辽东战场上了,现在李倧就是想对大明强硬,也没有这个资本了。
于是李倧说道:“不管怎么说,先看一看大明使者带来了什么消息。领议政就不要推辞了,先带人迎接一下吧。”
金自点闻言顿时苦笑起来,自己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不过此时也无法推辞,只好领命退下。
第六百七十三章 天兵将至!(二)
在朝鲜京畿道汉城以北二十里外,金自点带着数百人组成的仪仗正在寒风中等待着,一众朝鲜鼓乐手、伶人和仪仗兵卒都是瑟瑟发抖着,不少人都没有棉衣,甚至几个体格比较瘦弱的朝鲜鼓乐手已经开始摇晃着,仿佛下一刻就会被冻得晕倒过去。
金自点身披一件皮袍大氅,周围还有几个仆从举着围挡,替金自点阻挡寒风,但是金自点的脸色依然很不好看,不知道是在担心即将到来的大明钦差使者,还是被凛冽的寒风给冻的。
又过了许久,远处终于出现了大队骑兵的身影,紧接着滚滚的铁蹄声传来,夹杂在寒风之中,更加凸显了大明铁骑带来的压迫感,让金自点和数百朝鲜人顿时变色,纷纷向远处望去,甚至不少人都不自觉的开始后退了起来。
金自点也是心中一震,随后吩咐道:“鼓乐,起!”
一众朝鲜鼓乐手连忙演奏起来,寒风之中又多了阵阵乐声,还有一些伶人开始在寒风中翩翩起舞。不得不说,金自点弄的这个“迎接仪式”还是很不错的,至少排场是很足的。
甚至为了给大明钦差使者一个好印象,金自点还将人群周围的朝鲜旗帜故意弄得矮了许多,以凸显大明旗帜的高大,不得不说是用心了。
很快,四千八百多名明军铁骑开到近前,浓烈的杀气顿时让金自点和数百朝鲜人为之一窒。
这些明军铁骑绝大部分都是军中老兵,又经历了辽东之战的洗礼,只有很少的将士是国防部在辽东之战后,从关内调来的“补充兵员”,为的是将有战损的国防军各部补充齐备。
此时高弘图和来东策马来到前方,高弘图难得跟上了大军的行进速度,不过作为代价,此时已经被寒风冻得几乎说不出话来,脸色也变得很难看。
毕竟高弘图也是六十多岁的老者了,又是在冬日朝鲜这样的苦寒之地,能有如此作为,其体魄已经远超绝大多数同龄人了。
甚至在行进的路上,来东都担心高弘图会在半路上倒下,途中一直是提心吊胆的。
此时终于顺利抵达了汉城,也让来东对高弘图这个文官刮目相看,相处之时也多了几分恭敬。
“下国朝鲜领议政金自点,率朝鲜国仪仗恭迎上国大明钦差天使!”
金自点一眼就看到了身穿官服、外披大氅的高弘图,于是急忙小跑着来到高弘图的战马前,高声用汉语说着,随后便率领数百人跪了下来。
高弘图平顺了一下气息,想要说几句,此时却冷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于是便索性板起脸来,策马从跪着的金自点身旁过去,前方的数百朝鲜人顿时吓了一跳,急忙闪到一边,继续跪着不敢抬头。
来东见状也策马跟上,然后看着不知所措的金自点,冷声说道:“如此严寒,钦差大人一路劳顿,朝鲜国王李倧为何不亲自迎接!你一个小小的领议政,难道能代表朝鲜吗?”
“小臣不敢!”
金自点顿时吓了一跳,想不到自己精心准备的迎接仪式,竟然将大明的钦差使者给惹恼了。
在金自点连翻道歉之后,就听到来东冷声说道:“让开,钦差要进城,让李倧到宫门口迎接!”
“是,请天使到国宾馆暂歇,先区区寒气,小臣这就去禀报王上。”
大军进城之后,城中的朝鲜百姓纷纷畏惧的闪开,不少人都从街边投来敬畏的目光。
当初满清两次进攻朝鲜,满清铁骑的强大战力给朝鲜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种强大几乎是印刻在朝鲜人的骨子里的,这也是朝鲜投向满清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可是如今如此强大的满清却被大明攻灭,可想而知大明铁骑是何等的强大,这已经不是朝鲜人能抗衡的,甚至连这样的想法也不敢生出来。
高弘图、来东率部抵达国宾馆后,便有仆役送来了炭炉和热茶,喝下一碗热茶,高弘图只觉得一股热气瞬间从喉咙顺下,突出一口寒气之后,高弘图只觉得终于算是回过神来了。
“高大人感觉如何,今日能去见李倧吗?”
高弘图点了点头,然后苦笑着说道:“老了,不中用了,差一点就误了国家大事!”
来东笑着说道:“高大人虽然年过六十,可却能跟上大军的行进速度,这份体力已经不同寻常了。”
“呵呵。”
高弘图谦逊了两句,然后说道:“待会那领议政回话,咱们便去朝鲜宫中,待到见到李倧之后,老夫便要斥责一番,到时候还请将军为老夫助威啊!”
“哈哈,这是自然。”
来东笑着说道:“此事末将定当效劳!”
大概一个时辰之后,金自点来到国宾馆,恭敬的对高弘图说道:“启禀上国钦差天使,我国王上已经在宫中等候,请天使移步。”
“宫中?”
“额,是宫门内。”
“嗯。”
此时高弘图已经缓过来许多,随即在来东率部护卫下,在数百明军铁骑的陪同下,来到朝鲜皇宫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