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就在来东等将士即将冲进壕沟的时候,城墙上的清军竟然对着这边放箭、开火了,大量的箭矢不断划破空气射过来,就有两枚箭矢斜插在来东的脚边,吓得来东不禁大叫一声。
此外还有各式火铳射出的铅弹,噼里啪啦的打在周围的地上,一个站在最外面的夜不收将士顿时就惨叫一声,来东回头一看,只见那名夜不收被铅弹击中,直接向前扑倒在地。
“小心!”
周围的两名夜不收将士也反应神速,直接冲过去将受伤的同伴抬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冲进了壕沟内,三人直接一头扎了进去,才堪堪躲过清军后续的射击。
此时来东和其余将士也全部进入了壕沟内,众人蜷缩着身体躲避清军的射击。
来东看向那名受伤的夜不收,只见清军的铅弹打中了脖子,鲜血已经止不住,将那名夜不收身上的铠甲全部染红。
“老大,斌子没了!”
旁边的一个夜不收摸了摸受伤夜不收的脉搏,落寞的说道。
来东神色阴郁的点了点头,自己率部出来侦查大半天了,一直没有清兵开火,到了这边为何会这样?
来东忽然想到了什么,低头让负责记录、描绘的部下准备好,然后让其余众人拿起鸟铳还击掩护,自己则取出了千里镜。
“给我打!”
十来名夜不收将士纷纷怒吼着探出头,拼了命的开火还击。不过十来人的火力太弱了,根本不足以压制清军的火力,反而引来更多的清军居高临下放箭、开火。
很快,就又有两名夜不收中箭倒在了壕沟内,其中一人当场就断了气,另一人被射中左肩膀,已经失去了反击的能力,咬着牙不让自己发出声音,以免影响了同袍杀敌。
此时来东通过千里镜仔细搜索着这段城墙,鞑子兵突然开火,不是自己倒霉遇到了愣头青,就是这段城墙有什么问题,清军不能让自己查明情况,把消息带回去!
很快,来东手中的千里镜终于停止了移动,目光锁定在前方一处城墙上,兴奋的说道:“记录!”
“南面东段,编号零一九号城墙,完好程度下等偏下,城墙砖已经出现脱落,有缺口三处,相距甚近,清军正在全力修补中,但预估短时间内无法有效修补!”
来东这边说着,一名夜不收将士则用炭笔将这些全部记录了下来,还有一名夜不收将士冒死用千里镜看了两眼,便急忙低下头,将这处城墙的大致情况画了下来。
“老大好了!”
“好,画完!”
来东当即吼道:“撤!走,走,回家了!”
两名夜不收将士背起斌子和另一名阵亡将士的遗体,一人搀扶着负伤的将士,来东带着其余将士断后,众人沿着壕沟一路向西面前行,七绕八绕的向南面撤退。
等走到壕沟的尽头,来东大吼一声,众人便同时冲出壕沟,然后拼了命的向南面的下一道壕沟冲去。
如此,来东等人非常狼狈的脱离了这边,但是过程中又有两名夜不收将士被击中,其中一人当场被射杀。
来东等人撤回国防军第五军营垒的时候,营中的医官急忙上前,将伤员带走救治,又有训导官过来记录阵亡将士的姓名、军职和阵亡的情况。
来东在向训导官禀报完激战情况后,便急忙带着此番打探到的情况,来到了军部营帐内,将情报直接禀报给总兵官沈拓。
此时沈拓手中已经拿到了十几份关于沈阳城墙的情报,在看了来东送回的情报后,脸上更是露出了喜悦之色,当即说道:“立即将这些情报送往阁老处!”
“是!”
转眼到了黄昏时分,国防军第一军到第十六军都派出了大量的精锐夜不收,经过一整体的侦查,基本上把沈阳城墙的现状摸清楚了。
根据各部夜不收的侦查,在沈阳城四周发现了十七处破损最为严重的地方,而且有九处都处于坍塌的边缘。其中南面一处、西面三处、北面三处、东面两处。
虽然城中清军也在疯狂的修补城防,特别是对这些破损非常严重的城墙进行修整,可是刘衍明白,如此严重的破损,绝不是一两天能修好的!
“好!”
刘衍这下心中有了底气,接下来的炮击将不会再漫无目的的全面开火,而将集中所有红衣大炮的重火力,对准这些重点区域进行持续的炮击。
“话说回来,此时也只有学习后世老毛子的城管拆家战术,才是最适合我军的办法!”
刘衍在心中如是说,随即便收到了来报:“启禀阁老,北洋舰队又运来了一批弹药补给。”
“传!”
“是。”
片刻之后,北洋舰队第二支队参将郑芝鹏来到中军大帐,向刘衍行礼之后,才恭敬的坐了下来。
刘衍与郑芝鹏寒暄了几句,便问道:“这一批运来了多少弹药补给?”
郑芝鹏随即拿出一份清单,恭敬的递给了刘衍,介绍道:“启禀阁老,自从阁老下令补给运输以弹药为主,我北洋舰队便调整了部署。这一批补给之中,有七成物资都是弹药,两成是粮食,一成是军饷和其余杂物。”
“其中,运来各式定装炮弹十万五千枚,定装鸟铳弹八万发,还有震天雷三万颗,以及四千杆燧发鸟铳和八百把刺刀。”
十万五千发炮弹,听上去很多,但是平均到一万余门各式火炮上,粗略计算之下,每门火炮也只能分摊到十发左右,这些炮弹根本无法满足需要。
不过刘衍也知道,北洋舰队一个支队只有六千将士,能运送这么多弹药已经是极限了。
于是刘衍说道:“目前战事激烈,所需的弹药数量也是非常巨大的,郑参将就不要休息了,请立即折返回去,并且转告施总兵,要日以继夜的向沈阳城方向运送弹药,不要问需要多少,多多益善即可!”
郑芝鹏闻言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当即起身说道:“请阁老放心,末将临来的时候已经知晓,现在天津卫,国防部已经从各地的军工坊调拨了巨量的弹药和各式火器,我北洋舰队也与大量的民船一起,日夜向辽东转运,一定为阁老率领的前线大军供应上所需的弹药补给!”
“好!”
听到这里,刘衍心中便彻底放下心来。
第六百五十九章 拆家战术
次日,明军进攻沈阳城的第十一天。
清晨时分,刘衍站在沈阳城西的中军高台上,此时放眼望去,西线明军十几万将士已经全部集结完毕,从各处营垒开出来,就在第三道防线以西集结待命。
而西线各部火炮也已经准备完毕,随着北洋舰队紧急运来的弹药到位,今日至少上半天的弹药可以充足供应了。
于是,刘衍决定先轰击半天时间,以免让清军获得喘息的机会。
而沈阳城其余三面,其他十二支国防军的将士也全部集结完毕,明军万余门各式火炮全部准备完毕,只待预定的时间一到,便开始集中火力轰击沈阳城。
明军这一次的炮击与往常不同,刘衍将沈阳城墙各处薄弱部分都在舆图上标注了出来,并且将这份沈阳城防的舆图连夜复制了数百份,全部下发到各军的炮阵之中,并且命各部炮阵编组,分组负责,每几个炮阵组负责集中火力轰击一处城墙薄弱之处,以便尽快将沈阳城的城墙轰塌!
此时刘衍抬头看了看天色,时间刚刚好,随即举起了千里镜,只见远处沈阳城墙上人影绰绰,看来清军也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城墙上又多了不少沙袋和各种用来防炮的东西,像是厚木板、石块,甚至是城中清兵的尸体,只要是能够用来阻挡明军炮弹的东西,全都被堆到了城墙上。
“看来鞑子也是黔驴技穷了!”
刘衍在心中想着,突然便听到浩瀚的军阵之中传来了阵阵号角声,炮击的时间到了!
一瞬间,明军炮阵纷纷开火,数不清的炮弹划过天际,明军各部所有的红夷大炮和佛郎机炮全部开火,分组集中火力轰击在西城墙的三处最为薄弱的墙体上。
而炮阵中所有的神机炮车也纷纷开火,只不过这些神迹炮车是对准了城墙上面,专门杀伤清军兵力的。
轰!
刘衍在千里镜中看到,一颗颗炮弹密集的打在三处薄弱墙体的四周,以明军炮手的精锐程度而言,差不多每十颗炮弹会有三、四颗击中,哪怕是城墙这样的巨大目标,但是薄弱的地方也只是一个不大的区域,再加上距离的因素,所以这样的命中率已经非常不错了。
而且以明军火炮的数量而言,一轮齐射下来,便会有不少炮弹命中目标,刘衍甚至已经看到其中一处薄弱墙体上面,开始不断有砖石脱落,隐约已经能够看到城墙内部的夯土部分了!
“好!”
刘衍高兴的大叫一声,看来此番的战术是对的,只要摧毁了沈阳城的城墙,以清军的战斗意志而言,很快就会兵败如山倒。
“命令各部炮阵持续不断,直到弹药消耗完毕为止!”
“是。”
“立即派出夜不收南下联络北洋舰队,询问并催促下一批弹药。”
“是。”
刘衍现在只希望下一批的弹药尽快运送过来,能够让各部火炮持续不断的进行轰击,以免出现时间上的脱节,让清军能够有时间修补城墙。
此时在城中,多铎和多尔衮正在崇政殿内商议对策,明军持续不断的轰击城墙,让各处城防一片狼藉,即便清军已经几次将明军的登城进攻击退,可是己方也是伤亡惨重,城墙上的防御工事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让二人很是苦恼。
突然,内政大臣英俄尔代惊慌失措的冲进了崇政殿,甚至殿外的满州镶黄旗的巴牙喇兵都没有拦住,多尔衮见状不由得眉头微皱,不满的问道:“何事?”
英俄尔代大声说道:“陛下,明军似乎察觉到城墙各处的薄弱之处,正在集中炮火轰击这些地方,西城墙、北城墙已经有多处砖石脱落,如果明军一直轰击下去,恐怕城墙坚持不了许久!”
多尔衮和多铎闻言顿时惊得汗毛炸起,二人这几天已经接到各旗兵马的禀报,知晓城墙各处有许多地方已经非常的脆弱了,但是碍于城中修建材料,以及明军炮火的持续,这些地方始终没有办法完全修补完毕,一直只是维持现状,或者是拖延破损的速度而已。
可是现在明军却发现了这些地方的存在,顿时让多铎惊呼道:“如此,恐怕城破之日就在眼前!”
多尔衮咬着牙,愤恨的说道:“立即从各处抽调兵马,在每一处薄弱城墙附近的街巷部署,做好巷战的准备!”
此时沈阳城内只剩下满州两黄旗、满州两白旗兵马,兵力原本有十万数千人,可是激战数日,目前城内的清军兵力只剩下六、七万而已,士气低落、士兵疲惫,很多清军都已经是轻伤,但还在各处坚守。
可以说此时城中的清军就是强弩之末,除非是奇迹降临,否则此战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可言了。
而多尔衮下令从各处再抽调兵力到城内驻防,多铎担心会让城防各处本就动摇的军心更加动荡,于是便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担忧。
多尔衮说道:“如今管不了许多了,能坚持一日算一日吧!”
多铎和英俄尔代闻言都是黯然低头,二人心中很不是滋味,不明白堂堂大清国,臣服蒙古诸部与朝鲜,威压大明的大清国,为何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就败落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难道就是因为一个刘衍的出现吗?
很快,多铎和英俄尔代连忙从各处抽调了兵马,满州两黄旗、满州两白旗兵力都有,人数有两万多人,分为十几队,全部部署在城中各处街巷内,开始在各处街巷挖掘壕沟、堆砌矮墙、部署拒马等,准备即将开始的巷战。
突然,正在指挥清军部署城内防线的多铎听到了一声巨响,急忙愕然的回头望去,只见西城墙的一小段城墙开始剧烈的震动,紧接着外部的墙砖轰然崩塌,露出了里面的夯土。
随后明军的炮火更加密集,纷纷砸在这段城墙的夯土之上,打得隆隆作响,在周围的空中都形成了一片巨大的黄色尘雾。
多铎甚至还看到不少的清军士兵因为城墙的坍塌,直接伴随着墙砖坠落下来,周围的清兵也惊恐的向两翼跑去,那段城墙的防御顿时土崩瓦解!
多铎顿时大叫道:“准备巷战!”
周围的清军顿时轰的一声进入了城内防线之中,哪怕城中的防线还非常简陋,甚至壕沟都只挖掘了一段,这些清军也不管不顾,哪怕只是一处小土堆,此时都能给这些清兵提供无穷的安全感。
此时多铎死死的盯着那处坍塌的城墙,明军的炮弹还是不断的落在上面,虽然从城中看不到明军炮弹的落点,可是却能听到密集的撞击声音,每一下都好像是砸在多铎的心头,让多铎几乎感到阵阵窒息。
而那段城墙的夯土也在明军炮弹的持续轰击下,不断坍塌、坠落,原本高大的城墙,已经从这一处开始凹陷下去,剩余的夯土只有原本高度的三分之二左右,而且还在不断下降之中!
就在这时,多铎忽然察觉到明军的炮火似乎有些稀疏了,随后更是明显,直到小半个时辰之后,城外各处的明军炮火彻底停歇了下来。
“快去查看,城外明军的情况,速速来报!”
多铎顿时大喊着,此时只能寄希望于明军弹药不足,或者是有其他情况,让明军的进攻戛然而止。
此时在城外明军中军高台上,刘衍喟然长叹一声,此时明军各处炮阵的弹药全部消耗干净,而北洋舰队下一批弹药却还没有送来,炮击不得不停下来了。
“阁老!”
国防军第一军总兵官陈勋策马冲到了高台下,大声叫道:“阁老,沈阳各处城墙已经有几处被轰塌了,让将士们攻一下吧!”
随后国防军第三军总兵官张义也随后策马赶来,大声说道:“阁老,末将请战率部出击,拿下沈阳西城墙!”
刘衍看着前来请战的老部下,心中很是纠结,但是望着远处的沈阳城墙,还是打定了主意,说道:“命令各部将士回营休整!同时再派人联络北洋舰队,命总兵官施大瑄全力运送弹药,其余物资暂时停止运送!”
此时明军各部的粮草还能坚持一个月左右,其余物资也可以暂时停止运送,现在刘衍只需要弹药。
而且刘衍也打定主意,只要能用弹药解决的问题,就绝不让国防军将士去拼命,这些将士可都是大明的宝贝,每一个人都是不可多得的精锐,将来是要为大明帝国开疆拓土,与西方列强寰宇争锋的,绝不能消耗在沈阳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