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454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李定国亲自下到地道中查看了一番,见里面并不是很宽阔,只能顺畅通过一人而已,两人交错通过便显得非常的困难了。
  这也难怪,按照预计,这些地道要挖掘数里之远,自然不可能挖掘得多么宽敞,只要能够过人就好。
  片刻之后,李定国从地道中出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眉头也不由得微微皱起。
  各条地道的进展虽然很快,但是却暴露出一个问题:挖掘出来的土量太大了,短时间内难以消散出去。
  此时在炮阵后方已经堆积了不少的土堆,再不及时运出去,恐怕在沈阳城方向就能观察到这些土堆了。
  于是李定国直接从国防军第九军中抽调了五千多名将士,专门协助这边将大量的土给运出去。
  同时为了遮掩这边运土的动作,李定国还下令各部炮阵持续开火,尽量扰乱城墙上清军的视线。
  整整一天的时间,明军的炮火都不曾停歇,而明军各部的兵马也没有再次猛攻城墙。
  这一天的炮击消耗了明军大量的弹药,也让沈阳城内的清军各部苦不堪言,不但辛辛苦苦连夜抢修的城防工事再次被炮火摧毁殆尽,满州两黄旗、满州两白旗兵马也伤亡了不少人,一天下来至少有两、三千人的伤亡。
  这个数字让多铎和多尔衮忧心忡忡,虽然二人知道明军的炮火不可能天天如此轰击下去,那些火炮可以承受如此高强度的射击,大明也承受不起一万多门火炮天天日以继夜齐射的消耗。
  可是多尔衮、多铎的心中还是非常的不安,毕竟刘衍此人从来都不会让其敌人失望,总会想出狠辣的招数来,万一明军真的有能力天天如此轰击下去呢?
  到了黄昏时分,沈阳城南面的明军炮火率先减弱下来,随后各处的明军炮火相继减弱,最后陆续停了下来。
  多铎急忙在大批巴牙喇兵的保护下来到城墙上,举起千里镜看向远处的明军炮阵。
  在夕阳余晖之下,只见明军炮阵后方有着大量的人群,正在向西面运送什么东西,人数这么多,究竟在运送什么?
  带着这个疑问,多铎转身直接赶往了城中崇政殿。


第六百五十七章 多尔衮的应对
  崇政殿内,多尔衮听完了多铎的描述,也意识到事情不对劲,皱眉思索了许久之后,猛然说道:“难道刘衍用的是地道掘城之法!”
  多铎也猛然反应过来,明军用那么多的人力,运送的东西多半就是挖地道后,运出来的泥土!
  “陛下,如果明军真的从四面挖掘地道过来,如何是好啊!”
  多尔衮狞笑着说道:“挖地道攻城的办法也就是穴攻,明军的目的无外乎是两种:一种是直接挖地道进城,另一种是破坏城墙。”
  “不过明军想要从地道攻进城的难度很大,挖掘的地道要非常宽阔,能够容纳大量士卒快速入城才可以,否则明军进来多少都是一个死;若是为了这个目的,就不能在城墙拐角的地方堆土丘,不然防守一方只要在里边的城角处再修一道内墙,不用很宽,就能把去路完全堵死。”
  “如果是为了破坏城墙的话,明军就会将地道挖到城墙下,将城墙下面挖空,用木桩支撑,然后在下面放火。火烧断支撑木桩后城墙会垮塌,然后攻城军队会通过缺口进城。”
  “如此,我军可有破解之策?”
  多尔衮说道:“豫亲王,你立即在城中寻找大缸,然后在城墙跟前,每隔一百步就挖掘一处深坑,将大缸放入坑中,并且在大缸中装满水,如此哪个方向有人挖地道,哪里的水缸里就有波纹。”
  “然后豫亲王便安排兵力,在相应的方向,从城内向外挖掘地道......”
  多尔衮一边向多铎吩咐着,脸上一边露出了狰狞的表情。多铎听完之后,也是大笑起来,打千说道:“陛下放心,此番奴才一定让明军损失惨重!”
  当晚,多铎调集兵马开始在城内搜寻大缸,清军几乎是挨家挨户的搜索着,一个晚上的时间,便搜落到数千口大缸。
  随后多铎便命人将这些大缸平均分到四面城墙跟前,每隔一定的距离就挖掘深坑放下大缸,倒满水后静静的观察。
  经过一个晚上的忙碌,清军各部还真有不少的收获,沈阳城四面都确定了不少的地道方位。
  多铎接到各部报上来的消息,发现明军竟然在四面至少同时挖掘数十道地道,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气:刘衍的决心可真是大啊!
  当即,多铎命城中清军兵马也立即挖掘地道,从各处确定的方位开始挖掘,在城墙内开始向下挖掘,一直向外延伸到城外。
  转眼到了第九天早上,此时经过小半夜的挖掘,清军各部挖掘的地道已经全部延伸到了城外,多铎站在沈阳城的西城墙上,收到部下奴才的禀报,经过清兵在地道中用脚步测量,现在各处的地道距离应该已经延伸到城墙外数十步的距离了。
  多铎随即下令各部停止挖掘,立即向地道最里面运送火药,并且部署引信,准备引爆。
  其实按照历史上的战例来看,对付地道攻城的办法有很多,用的最多的就是水攻。
  也就是守城一方在探明进攻方挖掘地道的方位后,从城内挖掘一条相向的地道,然后再往地道中灌入大量的水,如此便可以让守城方地道周边的土壤被水浸泡,从而引发一定范围内坑道的塌陷,将进攻方挖掘的地道全部弄塌。
  可是多尔衮和多铎却选择了使用火药,水攻固然可以挫败明军的地道攻势,可是却无法大量杀伤明军的兵力,只有用火药才能给明军最大的杀伤。
  突然,就在多铎思索的时候,明军的炮火再次开始轰击,多铎急忙狼狈的从城墙上撤下来,然后躲到了城内指挥部下往地道中运送火药。
  各部清军兵马也是发了疯,此时被调动起来的清兵全都冒着明军炮火搬运火药,所有人心中都清楚,一旦让明军的地道攻势成功,那盛京城也就宣告陷落了,大清也就彻底完了!
  很快,清军从城内挖掘的几十道地道全部完成,并且每一条地道的最里端,都堆积了大量的火药,并且用引信连接好。
  多铎在城中一处宅院内,这里距离沈阳城的西城墙很近,接到各部的禀报之后,当即冷声说道:“点火,给本王炸!”
  很快,各条地道里面的火药相继被点燃,在沈阳城外的旷野上,这片土地在此前几天里沦为战场,已经变得千疮百孔,可是今日,这片土地又相继发生了爆炸。
  在明军中军高台上,刘衍举着千里镜望向前方,只见一团又一团的爆炸从大地下面涌起,将大量的土壤扬到了半空中,其中还夹杂着不少人体的残肢断臂。
  紧接着,刘衍在千里镜中看到,明军挖掘的一条条地道以肉眼可见的痕迹快速坍塌,全都是被巨大的爆炸给震塌的,在众多地道中的明军各部辎重兵以及民夫,有很多人都被掩埋在了地下。
  此时刘衍双眼冒火,咬着牙说道:“命令各部立即挖开被震塌的地道,抢救被掩埋的将士和民夫!”
  “命令各部火炮持续不停,给本公狠狠的轰!”
  “是!”
  明军各部将士不用刘衍下令,已经开始派出援兵挖掘坍塌的地道了,只不过这些地道周边的土壤已经变得非常松散,往往都是挖掘一段,就又坍塌了一段,根本无法固定如同是流沙一般的泥土。
  一直到下午时分,除了被埋在坍塌地道最外面一段的明军将士和民夫外,地道深处的大量明军辎重兵和民夫已经无法救出,被埋了这么长的时间,就算是神仙也活不下来了。
  至此,明军从四面同时挖掘的数十条地道,几乎全部被震塌,剩下侥幸没有被震塌的地道,也被刘衍下令放弃,毕竟仅剩的几条地道也难以发挥什么作用,还有很大的几率被清军发现,除了再给明军增添伤亡外,意义已经不大了。
  此时,明军的炮火异常的猛烈,各部的炮手们几乎已经打疯了,要不是各部上官加以约束,炮手们甚至已经不顾及火炮是否需要冷却,宁愿炸膛也要继续轰击清军。
  这次地道进攻的失败,让明军各部一共折损了七千九百余人,其中明军辎重兵五千二百余人,其余阵亡者都是随军民夫。
  在沈阳城崇政殿内,多尔衮和多铎放声大笑着,二人已经陆续收到各处清军的奏报,特别是听到描述明军地道相继坍塌的“壮观景象”,不知道里面会掩埋住多少明军士兵,这让二人兴奋无比,也许这一次胜利就能让明军知难而退,至少可以消停两日,让城中的勇士们喘口气。
  毕竟每日被明军万余门火炮轰击,城中的各旗勇士已经狼狈不堪了,亟需休整。
  “陛下听,明军的炮火可是异常的猛烈,可见今日取胜,让刘衍也觉到了痛楚!”
  多尔衮点头厉声说道:“如此就好,也让刘衍知道,我大清即便到了绝境,也依然是不可击败的!”
  多铎说道:“只是不知道刘衍下一步会怎么做,以刘衍此人的谋略,穴攻之策不成,难保不会想出别的歹毒之计来!”
  多尔衮此时心中畅快,笑着说道:“朕也曾熟读汉人的兵书:自古攻城之法,无外乎围困、穴攻、水淹、火攻、强攻几个办法。”
  “以目前的战况来看,刘衍一上来就率军猛攻不止,可见明国的财力也无法支撑数十万大军拖延不决,所以刘衍不会长时间围困沈阳城。”
  “今日刘衍的穴攻之策被朕识破,以至于损兵折将,今后估计也不会再用这一招。而水淹之策,沈阳城周边只有浑河一条大河,却也无法做到水淹沈阳城,所以此策不用考虑。”
  “至于火攻,刘衍军中火药众多,一旦放火焚城,先不说会不会成功,首先就对明军各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所以刘衍也不会用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办法。”
  “再有就是强攻了,昨日明军展开强攻,可谓是损失惨重,相比刘衍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再如此不计伤亡的猛攻了。”
  此时多铎眼前一亮,说道:“陛下的意思是,如今刘衍已经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了?”
  “哈哈!”
  多尔衮大笑起来,说道:“朕以为,应该是如此的。传令各旗勇士,只要再坚守下去,明军必定会无功而返,到时候我大清便有了绝境逢生的机会!”
  “嗻!”
  与多尔衮、多铎兴高采烈的气愤不同,此时在明军中军大帐内,郑芝龙、李定国,以及国防军十六个军的总兵官全部聚集在沈阳城西面的中军大帐内。
  此时众人看向刘衍,都在等待着刘衍发话。
  今日一战,明军各部火炮的弹药几乎全部打光,甚至还发生了火炮因为散热不够而炸膛的事情,明日各部火炮将无法为大军提供火力支援了。
  同时,今日地道攻势的失败,也让各部将士产生了负面情绪,认为沈阳城久攻不下,各部伤亡不断增加,是不是应该休整一番?
  当然,更多的将士则是感到无比的愤怒,纷纷鼓噪着请求明日继续强攻,不计伤亡一直打到拿下沈阳城为止。
  刘衍沉默了许久,然后正色说道:“今日地道攻势失败,是本公的责任,让全军将士受牵连了!”
  众将没想到刘衍一上来便开始自责,纷纷起身行礼:“得手、失利乃是兵家常事,阁老切勿为此自责!”
  刘衍叹息一声,多年来自己依靠自身的能力,以及对历史的熟知,对各种技术的了解,一路走来都太顺利了,以至于如今的刘衍已经到了有些忽视当今人物的地步。
  不管是多尔衮还是多铎,都是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人物,怎会不对地道攻势有所了解和防范?
  刘衍此时只是有些懊恼,自己应该早些就料到的,可是却被自信懵逼了双眼。
  “接下来的激战,本公决议继续发挥我军火力优势破城!”
  刘衍猛地站了起来,指着中军大帐内的舆图,对众人大声说道:“明日各部将士休整一天,各部派出夜不收围绕沈阳城进行探查,查明沈阳城墙损坏严重地段,以及薄弱地段,明日傍晚前禀报本公帐前,并且命北洋舰队继续增加弹药的运送数量!”
  “得令!”


第六百五十八章 战场侦查
  第十天,沈阳城以南。
  国防军第五军军部直属夜不收千总来东从一处壕沟探出了头,身边还跟着十几名精锐的夜不收将士,众人有的看向四周警戒,有的拿着一块贴了草纸的木板,正在用炭笔写写画画,有的在用千里镜观察远处沈阳城的情况,剩下的夜不收将士则在壕沟内静静的待命。
  此时来东也举着千里镜观察沈阳城的城墙,只见南面东段的城墙已经残破不堪,几乎看不到一处完整的箭朵,城头上到处都是杂乱的堆积物,有各种碎石、木料,有大大小小的物资,甚至还有来不及运下去的清军尸体堆在城墙上。
  “南面东段,编号零一七号城墙,完好程度中等偏下,缺口处,无,清军正在全力修补中!”
  “南面东段,编号零一八号城墙,完好程度中等偏下,缺口两处,清军正在全力修补中!”
  一旁负责记录的夜不收将士一字不落的全部记录了下来,还有擅长绘画的夜不收将士,将这段城墙的大致情况也画了下来,作为辅助记录使用。
  这时来东通过千里镜注意到,远处城墙上多了不少清兵,正在扛着各种木料、石料,朝着那两处缺口过去,看样子是要趁着今日明军火炮没有炮击,加快速度修补这两处了。
  来东微微皱眉,其实最好的情况应该是各部火炮继续轰击,不给清军修补城墙的时间和机会,然后再观察沈阳城各处城墙的薄弱环节等情况。
  可是由于昨日各部火炮打了太多的弹药,如今明军各部储存的火炮弹药已经所剩无几,即便开火射击,估计连半个时辰都用不了,各部的火炮就会彻底哑火。
  “唉!”
  来东只好叹息一声,以清军的疯狂程度而言,如果北洋舰队不能在一、两天之内将弹药送到,沈阳城墙很多破损之处,都会被清军兵马修补得七七八八。
  到时候满长的沈阳城墙即便看上去残破不堪,可实际上却依旧能在明军的炮火下继续支撑着。
  “走!”
  来东带着众人已经连续查看了几段城墙,依旧没能找到有价值的地方,可是来东却还是不甘心,继续带着众将士从这处位于第四道防线东段的一处壕沟爬了出来,然后在各种残破矮墙、沙袋墙的废墟之中快速穿插,朝着西面的一处壕沟冲去。
  众人之所以敢在大白天跑到第四道防线这里,而且不担心清军对众人这么大的目标发起进攻,是因为来东明白,清军的弹药和箭矢也剩的不多了。
  几天高烈度的战斗打下来,清军兵备的消耗和折损也同样严重,而且清军的兵备是用一点就少一点,根本无处补充,所以来东等人就是料定了,清军不会为了十几个明军夜不收就大动干戈。
  当然,来东为了防止清军之中有愣头青存在,所以率部转移观测地点的时候,也是快速通过,借助各种有利地形尽量的隐蔽一下,也算是给城中的清军一些所谓的面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4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4/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