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219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刘衍抱拳说道:“启禀本兵,正是。”
  陈新甲拈须微笑:“王师兵甲坚利,锐往可乘,此次出征辽东,当大获捷胜。”
  刘衍慨然说道:“奴贼精锐不可小视,此番也必然是倾国而来。不过我军乃是捍卫国土、抗击外寇,大军士气自然高涨,此番锦州之战,我军定给奴贼以沉重打击!”
  刘衍话中之意,陈新甲了然于心,不由大喜,笑道:“好,有刘总兵此言足矣。刘总兵只管安心,尽力与诸位将军在督臣麾下征战,至于后方粮秣辎重,本兵定为王师源源不断供给,断不使将士饥寒。”
  虽然有了陈新甲的保证,不过刘衍和洪承畴心中还是很担忧,此时却不好说什么。
  此时陈新甲不断对刘衍嘘寒问暖,对大军在烈日行军下表示担忧辛苦与慰问,还问军中可备有行军散等诸如治暑解秽药物?
  刘衍则言为国效力不辞辛苦,药物之事,军中虽然略有储存,但是却并不多,如果兵部愿意提供,自然是再好不过。
  陈新甲随即答应为刘衍和各路总兵官筹集部分药物。
  众人纷纷抱拳感谢。


第三百一十七章 检阅与召见(一)
  当日傍晚时分,兵部和户部征召的大批民夫陆续抵达了京郊,为了此战的顺利,保证大军的钱粮补给,兵部和户部征召了六十多万民夫,分布在从京师到山海关,再到宁远城沿途各处。而从宁远城到锦州前线的这段距离,则需要由明军各部自己运送了。
  第二天上午,刘衍仔细装扮好,穿好精良甲胄,系上大红披风,但是佩刀却没有带,跨上战马,带着一队护卫来到了中军大营。
  此时大同镇总兵官王朴、宣府镇总兵官杨国柱、密云镇总兵官唐通、蓟州镇总兵官白广恩、东协总兵官曹变蛟、山海关镇总兵官马科、前屯卫总兵官王廷臣、宁远镇总兵官吴三桂、山西总兵李辅明、援剿总兵官左光先全都披挂齐全,正在中军大帐内激动的寒暄着,看得出来众的激动之情,就连马绍愉、张若麒这两个监军的脸上也是笑开了花。
  洪承畴此时身穿大红袍,满面春风的与众人说着什么,看到刘衍到来,便热情的招呼道:“刘总兵快来,一会儿便要入宫面圣了。”
  “是。”
  刘衍也是第一次要面见崇祯帝,这个历史上有名的悲情皇帝,心中说不激动那是假的。与众人寒暄了几句之后,刘衍便与杨国柱、王朴、曹变蛟、李辅明几人站在了一起。
  此时杨国柱凑过来低声说道:“刘总兵,此番你率部八万多人驰援,虽然是好事,但是以一镇统军八、九万,太过显眼了。要不是如今天下大乱,估计朝中那些御史,以及兵部的那些人早就扑过来弹劾你了。所以到了宫中面圣,刘总兵要小心应答,不要给自己惹麻烦。”
  刘衍心中感动,抱拳说道:“我明白了,谢杨总兵提点。”
  转眼到了午时初刻,宫内来人,宣洪承畴等众人进京,众人由德胜门进京,随行各部护卫也一同进京。
  从德胜门大街一路到皇城的北安门前面,街头巷尾布满了簇拥围观的人群。他们都向众人热情欢呼着,刘衍看着京城百姓也是不断招手。
  很快众人到了皇城外,众将的护卫都留在了外面,由专人招待,却是不得进入皇城之内。众人也全都没有携带兵器,在一众宦官的检查之后,便随领路太监进入了皇城,却是转了个圈,来到紫禁城南面的承天门(后世的天安门)外,由此进入宫城之内。
  此时有宦官过来宣读崇祯帝的特旨殊荣,洪承畴率领众将可在宫城走廊广场策马而行,以此来彰显对众人的恩宠。当然,众人到了太和殿前就不行了。
  此时赴宴的文武百官络绎不绝,太和殿广场上,眩目的苎丝服摆云集。有相识的官将,不断与洪承畴、马绍愉、张若麒打招呼,然后陆续进入太和殿内。而刘衍等总兵官却要崇祯帝宣旨召唤,方在万众瞩目下进入太和殿内。
  此时文武百官己全部进入太和殿内,殿外只剩下密密的金吾护卫士兵,还有教坊司的乐队舞者。又有五品以下的官员,他们酒尊食桌,则位于太和殿的东西二廊上。
  到了午时末刻,崇祯帝的銮驾自右顺门至奉天门丹陛,刘衍等人听到殿内大乐作响,鸣鞭声起,纷纷看了过去。
  又听鸿胪寺的官员领着百官赞拜,随后教坊司舞者纷纷进入,一奏上万寿之曲,二奏仰天恩之曲,三奏感地德之曲,四奏民乐生之曲,五奏感皇恩之曲。
  几爵酒后。太和殿内舞止,乐止,杨国柱曾入宫面过圣,有过经验,便小声对刘衍说道:“应该快到咱们了。”
  果然不久之后,武乐大作,教坊司奏起了平定天下之曲,太和殿内一波波声音传出:“陛下有旨:宣总兵杨国柱、刘衍、吴三桂、曹变蛟、王朴……诸人进殿。”
  刘衍等人都急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甲,然后个个都是昂首挺胸,自台阶进入太和殿内。
  一进入太和殿,就见无数的目光投来,刘衍双目一扫,就见雄伟的太和殿上,整齐摆满了一席席酒案,上面都有精美的酒器餐具,边上坐满了文武百官,所有人目不斜视,只以眼角余光瞟着刘衍众人。
  在太和殿两侧靠边处,摆着密密的麾、柷、笙、箎等乐器,又有众多的教坊司乐师们专致奏乐。
  “这皇宫内的大宴,果然威武整肃,不同凡响。远不是后世那些有钱人的所谓酒会能相比的!”
  崇祯帝高居御筵之上,见出征众将列队进来,不由将目光投了过来,在众人身上扫了一遍之后,便停在洪承畴,以及其身旁的刘衍、吴三桂二人的身上。
  此时刘衍等武将在鸿胪寺官赞引下三呼万岁,崇祯皇帝道:“众卿请起,平身赐坐。”
  刘衍等人在内官指引下,到了自己案前坐下,文左武右,皆是最靠近皇帝的桌案,果然大宴壮行,待遇就是不一样。
  这时舞士三十二人进入殿内,他们皆左手执干,右手秉戚,分为四行,每行八人。在乐章相印下,舞作发扬蹈厉,坐作击剌之状,又有舞师二人,执旌以引之,作平定天下之舞。
  乐止,崇祯帝高声说道:“王师出征,北定辽东,今有蓟辽总督洪承畴率青莱镇总兵官刘衍、大同镇总兵官王朴、宣府镇总兵官杨国柱、密云镇总兵官唐通、蓟州镇总兵官白广恩、东协总兵官曹变蛟、山海关镇总兵官马科、前屯卫总兵官王廷臣、宁远镇总兵官吴三桂、山西总兵李辅明出兵五千、援剿总兵官左光先、辽东镇总兵官刘肇基出征平虏,忠勇可嘉,奋不惜身,定然捷报归来,自此东事无忧!”
  随后崇祯帝举起御杯:“众卿、众将请满饮此杯,为我大明贺。”
  文官以内阁首辅范复粹为首,武将以蓟辽总督洪承畴为首,所有人都起身高声道:“为我大明贺。”
  众人皆尽一饮而尽。
  崇祯皇帝喝了酒,兴奋之下,原本有些苍白的脸上浮起一丝红潮,此时教坊司跪奏抚安四夷之舞,有教坊司舞士十六人进入太和殿,内中东夷四人、西戎四人、南蛮四人、北狄四人,又有舞师二人、执幢以引之。
  舞中,宏伟的乐章响起:“小将军,大明君。定宇寰,圣恩宽,掌江山。东虏西戎,北狄南蛮。手高擎,宝贝盘,殿前欢。五云宫阙连霄汉,金光明照眼。玉沟金水声潺潺,頫囟观,趋跄看。仪銮严肃百千般,威人心胆寒……吾皇万寿安,过门子,定宇寰,定宇寰。掌江山,抚百蛮,讴歌拜舞仰祝赞,万万年,帝业安!”
  舞曲中,崇祯帝不住点头,心驰神往,显是想象大明在自己手上中兴,江山帝业万万年,抚安四夷的盛况。
  舞毕乐止,崇祯帝的脸上挂着笑意,目光扫过刘衍等人,高声道:“来人,取金碗来,朕要亲自给出征众将赐饮壮行。”
  很快,一众内官取来许多个金碗,崇祯皇帝亲自给洪承畴、刘衍、吴三桂等每人手中一个金碗,并且亲自为众人倒酒。
  洪承畴、刘衍等人心中激动,一一接过御碗,高高举起。
  崇祯帝看向众人,眼中满是期盼之意,他说道:“锦州之战,关乎我皇明国运,能否重挫东奴,就在此战。望众将士恪尽忠义,勿负朕望。”
  “臣等定尽心戮力,恪尽忠义,奋勇杀贼,以报国恩!”
  崇祯皇帝欣慰地道:“好,有众将此言,朕就安心了。”
  此后殿内气氛热烈,以内阁众人为首,祝捷声音不断,崇祯皇帝也高兴地接受了百官的不断敬酒。
  一连到了第六爵酒,教坊司跪奏九奏驾六龙之曲,方才大宴膳成。光禄司官撤御案,群臣皆出席北向立,鞠躬四拜,鸣鞭响,大乐起,崇祯帝驾出,百官以次出。
  不过洪承畴、刘衍、吴三桂等人没有出宫,因为崇祯帝又下了旨意,召监军及出征众将西苑小宴。
  刘衍等人在内官指引下,在一个偏殿换了便服,刘衍穿上自己的蟒袍,随后内官带着,来到了翠华园。
  此时大太监王承恩、监军张若麒和马绍愉等人早到了一步,又有兵部尚书陈新甲,陪在崇祯皇帝身旁。
  崇祯帝也换了皇帝常服,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绣有金盘龙纹样,戴翼善冠。他现在有三十多岁了,看起来却象四、五十一样,双鬓花白,脸上带着不正常的苍白。不过此时神情兴奋,脸上有一些正常人的血色。
  园中也摆下了一些席位,每桌都是四样小菜,糙米饭,连皇帝的案桌上也是一样。
  洪承畴、王朴、杨国柱、张若麒等人见状,脸上都是感慨哽咽的神情,连道皇上俭朴,如此亏待自己,看得臣下等心如刀割。看他们未必没有表演的成份在内,只有王承恩脸上真切的痛惜。
  刘衍知道王承恩对崇祯帝的感情很不一般,崇祯帝对王承恩,潜意识中未必没有父兄之觉,二人情份极不简单,在皇家来说,这是颇为难得的。
  对于崇祯皇帝的俭朴,刘衍也是心下叹息,贵为一国之尊,还能始终过这样的日子,的确是难能可贵。
  不过刘衍更多的是在感叹崇祯帝的生不逢时,并不像洪承畴等人那般做作。
  看到众人的神情,崇祯帝只是摆摆手,说道:“财政入不敷出,朕不带头节俭,国家何以周转?”
  接着崇祯帝又看向刘衍,笑道:“朕早听闻卢督臣和洪督臣提起过,刘总兵不但打仗、练兵厉害,而且也是生财有道,此次驰援也带来了八万余精锐新军,实乃国之干城。只是这生财之道,不知可否教教朕?”
  众人都笑起来,刘衍心中一惊,不过看向崇祯帝那迫切的神情,便稍稍松了一口气,沉吟了半晌,说道:“那微臣就斗胆为陛下献策,只是言语不到之处,还请陛下恕罪。”
  “朕说了,言之无罪!”
  刘衍说道:“陛下,如今我大明之财力,有九成是士绅、官员、商人、皇族、勋贵等拥有的,国朝厚恩,他们纳的税却非常少,几乎只占朝廷岁入的一成。”
  “而我大明有九成人口都是普通百姓,他们占的财力却只有一成,却要缴纳朝廷岁入的九成!”
  听到这里,崇祯帝摇头叹息,他本是极聪明之人,若生在太平盛世,怕嘉靖帝都斗他不过,又哪不知刘衍意思?不过崇祯皇帝决意做圣明之君,圣明之君靠谁捧,文人。
  国家财政掌握在谁手里?很大部分是文人,从他们手上收税?现在怕要高皇帝在世吧。以当年显皇帝之能,最后都不得不尽罢税使,还一年又一年被人拿出来说事。
  不说别的,在座众人,崇祯帝能从陈新甲、洪承畴、吴三桂等人的头上收到钱吗?
  刘衍见状便知道结果,说道:“臣之所以能有钱粮练兵,全完就是在青莱镇推行了新政,商贾要交商税,士绅要清查田亩、如实纳税,就连臣麾下的将领也要老老实实的缴纳赋税,再加上臣鼓励商业、工坊等,也是经历了层层阻挠才有了今日新军之强盛,其中艰辛,现在每每想来,也是心中惊骇!”
  如此,刘衍能在小范围内,依靠新军的强悍力推新政,可是崇祯帝却没办法在朝廷内推行,否则以朝中文官势力的盘根错节,崇祯帝的皇位就坐不稳了。
  最终崇祯帝叹息一声,不谈此事。


第三百一十八章 检阅与召见(二)
  崇祯帝不再询问钱粮事,而是开始进入主题。此时召众人来,主要是谈锦州之战的总体战略事宜。
  此时有兵部尚书陈新甲、蓟辽总督洪承畴二人在,刘衍等一众总兵官是插不上话的,于是都闭口不言,看着陈新甲与洪承畴针锋相对。
  陈新甲在崇祯帝面前鼓吹四路进攻方略,认为明军有二十五万之众,应分兵合击,让奴贼首尾不能相顾,如此辽东战事或许可一战而定。
  洪承畴则坚决否定,认为此战对于大明来说是赌上了国运,对于奴贼来说同样如此,所以奴贼此番必定也会倾国而来,其兵力恐怕不会比明军少。
  “双方兵力相当,我军在兵力上不会有太大的优势,如此分兵出击,难道要重演萨尔浒之战的惨败吗?”
  洪承畴老于兵事,相比之下,崇祯帝还是更信任洪承畴一些,而且洪承畴近在宁锦,对前方战事的了解更多,提出的见解也更加实际。
  虽然从内心来讲,崇祯帝是支持陈新甲方案的,也迫切希望大明能有一场大胜,振奋自万历以来对清军的畏惧之心。不过兵凶战危,一个不慎就是重蹈大凌河覆辙,九边精锐毁于一旦的结果,是崇祯帝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所以此时崇祯帝有些摇摆不定,迫切希望众人能给他一个中肯的意见。
  在座的一众总兵官中,崇祯帝比较重视刘衍的意见,虽然今日是第一次与刘衍见面,不过刘衍有巨鹿大捷、济南大捷两场对清军的胜利,还有斩杀张献忠、张文秀的战功在手,可见刘衍在战略战术上,不是一般的武人可以比拟的,所以特别希望当面听听刘衍的意见。
  陈新甲、张若麒等人己经说得够多了,洪承畴也是长谈许久,所以崇祯帝让在场的一众总兵官也各抒己见,说说自己的看法。
  不过有洪承畴、陈新甲在场,众人也不敢逾越,只是纷纷表态,自己当尽心戮力,勤奋为国征战。
  众人都说完之后,只有刘衍还是一言不发,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刘衍头上。
  崇祯帝也说道:“刘总兵为何不畅谈一番?”
  刘衍抱拳说道:“臣斗胆,陛下可否将辽东舆图取来?”
  此前众人都是说了一些空话,或是直接表决心,只有刘衍如此务实,崇祯帝心中欢喜,当即命人取来辽东舆图。
  洪承畴、陈新甲以及一众总兵官都是微微变色,没想到刘衍竟然敢在崇祯帝面前详谈。
  吴三桂微微皱眉,想不通刘衍究竟是自恃才高,还是不知进退。唐通、马科则是等着看笑话,在他二人看来,上一个在皇帝面前款款而谈的还是被千刀万剐的袁崇焕,想必这个刘衍说完之后,下场也不会太好。
  而杨国柱、曹变蛟则是非常担心,二人不断以目示意,想暗示刘衍谨慎些,不要乱说话。
  王朴和其余总兵官也都是神色各异,众人心中都在暗自嘀咕着。
  很快的,一副辽东舆图取来。
  此舆图自然是大明最详尽的关外舆图,虽然比后世的军用地图差了不少,但己经极为标准,与以前刘衍看到的印象派舆图大不相同。大明流传在外的舆图,由于需要保密,经常画得极为夸张。眼前的舆图,就真实多了。
  刘衍先是抱拳向崇祯帝告了声罪,然后便站起身来,指着舆图上锦州与宁远的城池,说道:“陛下请看,如今的局势很明显,东虏之略就是以锦州为诱饵,实行围点打援之策。所以从锦州到宁远的这将近二百里,是最为关键的所在。这段距离粮道漫长,奴贼大军肯定会想方设法,来截断我军的粮草,计毒莫过绝粮,粮道一断,大军危矣!我军即便有二十五万精锐,也难逃全军覆没的下场!”
  张若麒等人都是点头,杨国柱、吴三桂等总兵也都是神情凝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粮道被断,兵马再强悍也是空架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2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9/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