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164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刘衍听完也很诧异,随后便释然了,笑着说道:“这就对了,本官在灵山卫大刀阔斧的改革弊政,杀过人、贬过官,但是对百姓却是好处多多。现在到了鳌山卫,那些官吏和士绅自然不敢对着干,而百姓肯定是双手欢迎的。一正一反之下,整顿鳌山卫的阻力肯定小了许多。”
  苗绍笑着对沈拓说道:“你这是沾了大人的光,不然鳌山卫这边肯定是困难重重的。今晚你要摆酒,请大人喝酒,我来作陪!”
  众人大笑,沈拓连连称好。
  笑过之后,刘衍问道:“既然沈指挥使当了鳌山卫的操守官,那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办?”
  沈拓说道:“属下准备效法大人在灵山卫推行的新政,全面整顿鳌山卫。”
  “第一,清查军屯土地,以低价收购被侵占的土地,然后分发给无地、少地的军户百姓,确保今年秋种。”
  “第二,裁撤各地墩军,从军户中挑选青壮补充之,然后按照步兵操典严格操练,以为后备兵源。”
  “第三,对各处困苦军户进行救助,以赊借的方式,分发耕牛、种子、农具、口粮等,防止军户破家逃亡。”
  “第四,属下准备对鳌山卫各处城池、屯堡的城防和工事……”
  沈拓说完后,刘衍赞许的说道:“很好,沈指挥使做得好,这些事情也是本官想要做的,我看就按照计划逐步开展就好。”
  沈拓得到了刘衍的肯定,心中也是非常的高兴,抱拳说道:“谢大人,有大人的支持,属下就能放开手脚去干了。”
  “嗯。”
  此番整顿鳌山卫,刘衍有意考验沈拓的治政能力,现在看来沈拓的确没有让刘衍失望,是一个好苗子。
  于是刘衍便准备“退居二线”,让沈拓放手去干,自己从旁提点。毕竟随着自己治下的人口和土地越来越多,总不能事事都亲力亲为,总要培养一些得力干将才行。
  “不知大人准备在鳌山卫停留多久?”
  刘衍笑着问道:“怎么,现在就想赶我走了?”
  “属下不敢。”
  沈拓说道:“属下计划明天开始清查各处耕地,大人要是不急着走,属下烦请大人一同前往。”
  刘衍点了点头,这样也好,自己可以顺带着见一见各处的将官和士绅,当面敲打他们一番,免得日后这些人暗中捣鬼。
  “那好,就明天,本官随你一同去四处看一看。”
  随后的十几天时间里,刘衍在沈拓、苗绍的陪同下,开始对鳌山卫各处进行巡视,重点清查各处的军屯耕地。
  期间,刘衍召见了一些士绅和当地的总旗官、小旗官,这些人对于刘衍的到来非常热情,当刘衍提到以低价收购耕地的时候,众人纷纷答应下来,事情顺利的让刘衍心中诧异。
  原本刘衍还担心即墨营参将张友勋等人会暗中使绊子,鳌山卫的这些士绅和本地将官与其多有联系,难保不会被张友勋指使。
  但是实际的情况,却让刘衍顿感意外。
  “接下来,我准备前往夏河寨前千户所巡视一番,这边整顿鳌山卫的事情,你要多多上心。”
  数日之后,刘衍带着苗绍一众准备离开鳌山卫城,在离开之前,刘衍对沈拓嘱咐道:“另外要多派些人手下去暗查走访,那些士绅和各处将官虽然配合,但是我总感觉不对劲。此番整顿鳌山卫已经伤害了他们的利益,可是这些人却依旧配合,我看他们不是胆小被吓怕了,就是暗中谋划着什么。但愿是我多虑了。”
  沈拓抱拳说道:“大人放心,属下一定谨慎而为。”


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军工基地
  九月初五,王家庄百户所堡城外,一支数十辆大车组成的庞大车队正从南门出城,沿着官道前行,随行的还有新军前营的一哨将士,随同车队一起上路。
  谭晓大和徐乐并肩走着,前方是装载众多物资的大车,周围大批的兵甲督造处的工匠也出了城,纷纷携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聚集在官道两侧等候着。
  谭晓大让火药坊管事赵昚拿来一份盘缠,交给徐乐说道:“此番大人下令将兵甲督造处迁往鳌山卫浮山前千户所,你我二人便不能日日相见了。咱们都是手艺人,这两年也处成了好友,你这一走,我心里还挺不好受。这点银子是我和赵管事、崔管事的一点心意,徐主事带上,日后要常回来,咱们再把酒言欢!”
  徐乐接过盘缠,心中也很不好受,刘衍一道命令,自己与兵甲督造处的八、九百工匠、学徒便忙碌了起来,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兵甲督造处的搬迁准备,所有的设备、铁料、物资、存货,都一一清点封存,并且登记造册,防止遗漏。
  今日便是兵甲督造处正式搬迁的日子,新任夏河寨前千户所防守官、新军前营左总千总魏汉特意带来了一哨将士护送,并且雇佣了数十辆大车,以及一百多名民夫,将兵甲督造处的家当全部装车。
  只见徐乐将盘缠收好,抱拳说道:“谭主事、崔管事、赵管事,咱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虽然到了鳌山卫,但依然是游击大人的部下,咱们日后有的是机会相见,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火器坊管事崔明源将一包袱行李交给徐乐,然后谭晓大几人目送徐乐上了马车。
  与此同时,兵甲督造处的数百工匠、学徒也开始登车,在新军将士的安排下,二十多人乘坐一辆马车,光是运送兵甲督造处的家当,魏汉就雇佣了三十多辆大车,而运送这些工匠、学徒,魏汉则又雇佣了将近五十辆大车。
  官道上,八十多辆大车一字排开,很是壮观,在一哨一百六十多名新军将士的护送下,大队人马踏上了旅途,朝着鳌山卫浮山前千户所赶去。
  谭晓大、赵昚、崔明源、魏汉望着站在马车上不断挥手告别的徐乐,以及众多工匠们,心中很是不舍。直到车队走远,再也看不清楚车上的徐乐之后,几人才准备回去。
  “此番转运有劳防守魏大人了。”
  魏汉笑着说道:“游击大人有令,我是莫敢不从。再说这些也都是我的分内事,谭主事就不必客气了。”
  随后谭晓大对赵昚和崔明源说道:“眼下兵甲督造处原址已经空出来了,这几天二位就辛苦一下,咱们火器督造处也要重新整顿。这几天整顿完,也好尽快恢复生产。”
  赵昚、崔明源一同抱拳说道:“遵命!”
  刘衍眼见即墨营参将张友勋等人始终没有动静,于是也放下心来,在巡视了夏河寨前千户所各处后,便做出了一个决定。
  刘衍下令在鳌山卫的浮山前千户所修建一处新的军工基地,然后将兵甲督造处整体搬迁过来。将来王家庄作为火器军工基地,浮山前千户所城作为兵甲军工基地。
  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将军备的产量至少扩充一倍以上,而且还将重要基地分散部署,一举两得。
  这边魏汉与谭晓大等人又寒暄了几句,便直接返回夏河寨前千户所了,谭晓大等人辞别了魏汉之后,当即返回王家庄堡内。
  三人经过商议,最后决定火器督造处的火药坊原地不动,火器坊整体搬迁到兵甲督造处的原址中。
  当日谭晓大便组织人手开始搬迁,即便火器坊搬迁的距离很近,谭晓大也为此雇佣了王家庄内的两百多民夫,着实忙碌了整整两天时间,才将火器坊整体搬迁完毕。
  随后谭晓大等人赶到南河岸边,兵甲督造处在浮山前千户所的新址也修建了水坝,兴建了数量两百张水力钻床,所以这边原本属于兵甲督造处使用的水力钻床便没有运走,直接留给火器督造处了。
  谭晓大对崔明源说道:“这里算上后续打造的水力钻床,一共有两百五十张,如果全力生产的话,每月的鸟铳产量将达到一万四千杆,火炮也可以铸造二十多门,这个产量足以达到游击大人的要求了。”
  崔明源兴奋的说道:“谭主事所言不虚,只要铁撅山铁料场那边能够稳定供应,我这里就没有问题!”
  一旁的赵昚说道:“只是生产这么多的火器,用不完啊!都不用两个月,咱们新军的兵备就多了,甚至鸟铳比士兵都多!”
  谭晓大摆了摆手,说道:“此番游击大人为何耗费钱粮要将兵甲督造处搬到鳌山卫去?其中一个缘由便是要增加产量,游击大人心思深沉、志向高远,远不是我等能揣测的,咱们只要做好分内事就行了。”
  赵昚、崔明源抱拳领命。
  数日后,徐乐率领大队人马抵达了鳌山卫浮山前千户所城。
  防守官、中营千总郭荣早早的等在城门口,见到沿着官道浩浩荡荡驶来的庞大车队,也不禁啧啧称奇。
  “怕不是将王家庄百户所都被搬来了吧?”
  徐乐乘坐的马车停在城门口,下车之后过来行礼,郭荣早派人指挥车队继续入城,自己则过来笑着说道:“徐主事一路车马劳顿,辛苦了!”
  “呵呵,为游击大人办事,我心中欢喜,不辛苦。”
  “我在千总官厅内准备好了酒菜,一会儿让护送的前营兄弟到校场吃喝,徐主事跟我到千总官厅去休息吧。”
  徐乐却摆了摆手,说道:“郭大人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我想先去看看兵甲督造处的新址。”
  “也好!”
  郭荣对身边的部下交代了几句,然后便对徐乐说道:“兵甲督造处就在城中,咱们这就过去。”
  浮山前千户所城占地不小,但是其中的人口却不多,原因就是这边的土地贫瘠,早在万历年间便不断有军户逃亡,后来鳌山卫索性将浮山前千户所的军户名册删减了许多,将不少军户都迁往别处了。
  这就导致浮山前千户所城内非常的空旷,有大量的空闲房屋,此番兵甲督造处的新址就坐落在城北,刘衍经过实地勘察后,划下了一大片房屋,面积足足有王家庄旧址的两倍大小。
  徐乐在郭荣的陪同下到处查看了一番,只见高大的院墙将大半条街的院落都围了起来,只有正门和东、西两个侧门可以出入,很是严密。
  此外,里面的房屋也都进行了规划,由一个个独立的院落组成,以便兵甲督造处的各个工坊分别使用。
  “徐主事,在城北临近崂山处有北河流过,经过一个月的修建,已经在那边修建了水坝,以及兵甲督造处的分工坊,徐主事要求的水力钻床也全部到位,一共是两百张。”
  徐乐闻言大笑着说道:“好,太好了!有了这两百张水力钻床,铠甲坊的产量将会大涨,一月至少可以打造五、六千副铠甲,太好了!”
  随后徐乐抱拳说道:“这么多的事情,郭大人竟然在一个月左右就办成了,真是辛苦!”
  郭荣说道:“其实也没什么,这一次游击大人拨下了大批的钱粮,我无非就是大把大把的撒银子,雇佣了大批的工匠和民夫,一个月的时间其实并不紧张。”
  徐乐看着崭新的兵甲督造处新址,心中畅快不已,当即说道:“如果郭大人不介意的话,我想立即开始处理兵甲督造处的事宜,就不陪郭大人了。”
  郭荣微微一愣,然后笑着说道:“果然如此!”
  “果然如此?”
  郭荣看着有些诧异的徐乐,说道:“游击大人前段时间视察北河分工坊的时候,曾告诫我:徐主事乃是大工匠,见到新址和分工坊之后,直接就会沉迷进去开始忙碌。所以不要准备什么酒宴为徐主事接风,只要给徐主事准备一张被褥即可。”
  徐乐畅快大笑:“知我者,大人也!”
  从这天开始,徐乐带着一众工匠、学徒开始忙碌,兵甲督造处的全部家当被安置进来,兵甲督造处的新址房屋也被一一分配了下去,铠甲坊占了三分之二的房屋,兵刃坊占了三分之一,然后两坊又细分了下去。
  等到这些事务都忙完了,已经是四天之后了,徐乐随即下令兵甲督造处开始恢复生产,并且派人联系铁撅山铁料场,开始向兵甲督造处新址这边运送各种物资。
  这天清晨,浮山前千户所城内,一个汉子挑着一个扁担,扁担两头的竹筐内放着一些瓜果,走到兵甲督造处新址的正门外面,便找了个阴凉的地方席地而坐,开始沿街叫卖。
  “哎!新鲜的梨子,酸甜的杏子,都来看看了!”
  一番吆喝之后,却没有几个行人过来,此时虽然是清晨时分,但是天气依然炎热,即便是在树下阴凉处,吹过的也是热风,吹在身上非常的难受。
  那汉子此时已经全身湿透,但是依然坐在树下懒洋洋的吆喝着,双眼却不时瞥向街对面的兵甲督造处大门。
  没过多久,十几辆大车便停在了兵甲督造处的大门口,当大门打开之后,随车的民夫便在几名新军将士的登记监督下,将大车上的铁料、煤炭等物资搬运进去。
  这一幕全都被树下的汉子看在眼里,那汉子随手将一个梨子从筐中取出,用指甲掐了一道口子,又放了进去。
  直到傍晚时分,那汉子才挑着扁担离开。这样炎热的天气在街边待了一整天,那汉子的脚步已经有些轻浮,显然热的不轻,但是依然加快脚步,很快便转入一条小巷,不见了踪影。


第二百四十五章 征调军备
  九月初十。
  即墨营城的街巷上行人很少,天空中骄阳似火,似乎要将地面上的水气都蒸发干净才肯罢休。
  参将府邸内,一个大汗淋漓的汉子站在偏房内,赫然就是前几天,在兵甲督造处门外卖果子的汉子。
  此时参将张友勋手中拿着几张草纸,正仔细看着上面的字迹,看一阵,便不时抬头看向那汉子,似乎在求证上面的信息是否属实。见那汉子肯定的点头,张友勋才继续低头翻看,眉头却是皱得越来越紧。
  毛兴乙、王业、董必会三个游击将军站在张友勋的身后,也全都伸着脖子读着草纸上面的内容,三人时不时的小声议论两句,与张友勋一样,也是眉头紧锁。
  片刻之后,毛兴乙、王业、董必会三人看完内容,互相看了几眼,然后坐回到椅子上,张友勋则是面色凝重的看了看站着的汉子,挥了挥手,说道:“下去休息吧,回头去账房领五两银子的赏钱。”
  “呵呵,谢大人,日后但有吩咐,小的必定万死不辞!”
  那汉子一脸谄媚的行礼退下,张友勋这才对毛兴乙、王业、董必会说道:“刘衍在浮山前千户所建了那么大的兵仗工坊,几天之内便运来二、三十车铁料等物,他要干什么!他从哪里弄来这么多的物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1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4/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