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59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鲍学镇为了一口饭吃,只能在古镇巡检司忍气吞声,直到鲍学镇听闻刘衍率部打败了宋家的人马,不但杀了宋龙和赵马群,而且还安然无恙。又听闻了关于大盘堡的种种传闻,让鲍学镇有了一种看到新希望的喜悦,于是在几番考量之下,便在年关之时冒着风雪赶来投效。
  刘衍正发愁自己麾下没有医学人才,此时听了鲍学镇的说法,便大笑了起来,当即答应留下鲍学镇,准备等过完年便让鲍学镇在大盘堡内招收一些学徒,为自己服务。
  鲍学镇见状喜极而泣,此时也顾不上颜面,直接叩拜在地。
  刘衍将鲍学镇拉了起来,好言抚慰了一番,便让苗绍先带鲍学镇去安顿一下,等过了上元节,便在堡内辟出一处作为医馆。
  苗绍带着鲍学镇下去之后,刘衍思索着:“改天要派人给宋功明带个口信过去,让宋功明将鲍学镇的官帖调过来,顺便也查一查这个鲍学镇的背景是否属实。”
  刘衍如此想着,站在门口,看到皑皑白雪,心中充满了希望。


第八十九章 贼寇多如牛毛
  崇祯十一年(1638年),二月初一。
  上元佳节过完之后,鲍学镇便在大盘堡安顿下来,在刘衍的支持下,开办了一间医馆,并且开始在堡内选拔合适的孩童、少年为徒。
  几天之后,古镇巡检司那边也传来回话,巡检宋功明做了个顺水人情,将鲍学镇的“人事关系”转了过来,自此鲍学镇便是大盘堡的正式人员了。
  与此同时,王越、汪博、张义、许铭、苗绍、陈勋六人也开始训练各哨墩军。
  张义率部驻扎在晒盐场,陈勋率部驻扎在军屯一带,这两边都已经修建了足够的房屋,连带着一些院落,足够这两哨将士居住了。
  另外四哨人马全部驻扎在大盘堡,此时在大盘堡外的校场上,每天都可以见到紧张操练的人马,尚未开始春耕的军户们很感兴趣,每天最高兴的事情,便是聚集在堡墙上观看墩军们操练,不时还会发出一阵欢呼声,或者是嘘声。
  晒盐场和肥皂工坊、酒坊运转正常,初一这天,来自各处的商队都赶来取货,总旗官贾洪雨更是照旧亲自带人前来,将一袋袋海盐、一箱箱肥皂、一坛坛烧锅酒搬上了大车。
  总旗官厅内,刘衍拉着贾洪雨喝着热茶聊天,其余的商贾,包括古镇巡检宋功明派来的人在内,都由小旗官王越招待,只有贾洪雨是刘衍亲自接待。
  “呵呵,贾大哥近来可胖了不少。”
  贾洪雨拍了拍自己已经发福的肚子,笑呵呵的说道:“确实胖了不少,这也没办法啊,托了刘总旗的福,现在这日子过得太舒服了,每月都有花不完的银子,真像是做梦一般。”
  “贾大哥客气了,赚了银子也是咱们兄弟齐心协力的结果,说不上谁托谁的福。”
  二人说了一阵,贾洪雨便说道:“不知道刘总旗近来看塘报了吗?”
  刘衍微微一愣,说道:“没有,我听说夏河寨前千户所那边已经有两个月没送来塘报了,难道贾大哥见到最新的塘报了?”
  贾洪雨点了点头,说道:“千户所那边的确已经两个月没消息了,不过前段日子我去了一趟古镇巡检司办事,在那边看到了一份手抄的塘报,是上个月的。”
  “朝廷又出事了?”
  贾洪雨说道:“现在这个世道,朝廷哪天不出点事啊?是咱们山东!”
  刘衍微微皱眉,问道:“咱们山东出什么事了?”
  “去年咱们山东各地接连大旱,各地百姓已经流离失所,入冬之后各地又普降大雪,而各地官府却赈济不及,据说各府县都是横尸遍野,惨啦!”
  刘衍重重叹息一声,说道:“如此,今年山东各地怕是要爆发民变了!”
  “刘总旗果然是人杰,这都猜到了!”
  贾洪雨说道:“据说现在各地已经有不少地方爆发民变了,而且规模都不小。”
  刘衍急忙说道:“还请贾大哥说的详细一些。”
  贾洪雨顿了顿,然后便说了起来。
  自从去年入冬之后,山东各地活不下去的灾民便开始暴动起来,或是加入各地的贼寇,或是干脆直接自己拉起一伙人干了起来,山东各地大大小小的匪盗层出不穷。
  去年年末的时候,山东冠县有土贼裴守政、马瑞恒、刘桐相等人聚众起事,攻略周边的村寨城池。
  同时,兖州、济宁、曹州等府的灾民也尽皆起事,声势十分浩大,大有燎原之势。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流贼大军的小股人马也窜入了山东各地,他们在各府县流动作战、骚扰地方,不断收编各地的灾民和小股贼寇,逐渐发展起来。
  听了这些消息,刘衍也警觉了起来,从此时开始,真正的动荡终于来到了。
  一旁的贾洪雨看着陷入沉思的刘衍,笑着说道:“刘总旗不用担心,虽然山东各地已经逐渐乱了起来,可是咱们灵山卫这边还算太平,毕竟咱们这里靠近大海,太偏了,一时半会还乱不到咱们这里。”
  刘衍笑了笑,随即便要留饭,贾洪雨摆了摆手,说道:“今日就算了,我还要回去陪管队大人去忙呢,咱们兄弟下次再说吧。”
  刘衍见状也不强留,将贾洪雨送出堡外,便眉头紧锁的回到了总旗官厅内。
  “真是没想到,李自成的人马也出现在山东境内了,我怎么记得这个时候李自成应该在陕西、山西一带流窜啊,最多涉及河南一带,怎么就跑到山东这边了?”
  刘衍心中疑惑,却不知道十几天之后,在诸城马耳山的一处山谷内,一个书生模样的男子已经率领一支大军占据了这里。
  这个男子便是之前盐枭孙谦联络到的白掌柜,此时山谷里聚集了三千多人,正在这里安营扎寨。
  “白将军,咱们一路收编的那些贼寇太杂了,根本没有什么战力,反倒还要消耗咱们的粮草补给,不如明日就驱赶着那些贼寇去打诸城好了,也算闹出一点动静出来。”
  白掌柜名叫白庙,原本就是一个落魄的秀才,后来活不下去了,便加入到李自成的队伍中,逐渐被提拔了起来,成为李自成老营中的一员骁将。
  此时白庙看着前来禀报的部下,笑着说道:“那些人我还有用,虽然他们战力不行,但是用来当炮灰还是合格的。”
  那名部下名叫白大壮,是白庙的得力干将,此时说道:“将军,咱们这是去灵山卫?那边有什么油水啊,咱们不如向北,去青州、兖州一带,那边不但人口众多,而且咱们还可以就地补充粮草,逐步壮大实力啊。”
  白庙摇了摇头,说道:“现在山东各地虽然动荡,可是朝廷在山东的实力还是很强大的,光凭咱们是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的,除非闯王能够派来一支人马支援。可是现在……”
  说到这里,白庙叹息一声,然后继续说道:“灵山卫虽然偏远,可是我对那里却很感兴趣,你还记得孙谦吗?”
  “孙谦?”
  白大壮说道:“那个盐枭?”
  “对!”
  白庙说道:“之前孙谦提到了灵山卫下面的一个大盘堡,说是那里非常的富庶,有大量的钱粮储备,而且还有一个据说很有本事的总旗官甲长,名叫刘衍!说实话,我对此人很有兴趣。”
  “将军的意思是,想要收纳此人?”
  “是啊。”
  白庙说道:“我曾详细的跟孙谦谈过,知道一些大盘堡的事情。如果大盘堡真的如同孙谦所言,那这个刘衍就太厉害了,能够在短短一年之内,将一个二、三十人的火路墩,治理成一处容纳了上千人的大型屯堡,而且还操练出一支战力可观的墩军来,这样的人才咱们为何不能收为己用?”
  白大壮笑着说道:“将军的想法很好,可是人家是朝廷的总旗官,在自己的屯堡内活得舒舒服服的,谁愿意抛弃现有的一切来投靠咱们?”
  “事在人为嘛。”
  白庙说道:“如果那刘衍不愿意为闯王效力,那我也不介意将其除掉,这样的人不管在哪里,迟早都会出人头地的,他要是在朝廷之中出了头,对咱们的威胁就会很大,如果不能为我所用,那就必须尽早除掉!”
  说完之后,白庙站了起来,走到帐篷门口,看着外面凛冽的寒风,说道:“这里距离灵山卫已经不远了,接下来咱们就不用再隐藏行踪了。从明天开始,大军日夜兼程,直扑大盘堡!”
  白大壮说道:“将军,现在山东各地的贼寇多如牛毛,这些人都对朝廷恨之入骨,我以为咱们不如缓一缓,多收编一些人马壮大实力,那些贼寇就算战力不行,可是摇旗呐喊也是好的。”
  “哈哈。”
  白庙笑着说道:“你记住,兵不在多而在精,到了战场上真正能依靠的,只有咱们带出来的八百骁骑,其余的那两千多贼寇只能打顺风仗罢了。所以人马也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用在正确的位置上。”
  “是,属下受教了!”
  寒风骤起,从山谷中呼啸而出,不断向东面肆虐着,越过旷野和荒废的村庄,终于吹到了大盘堡外面。
  转眼到了二月底,这一天刘衍来到堡墙上,向北面眺望着,脸上写满了凝重。
  从贾洪雨那里得知山东各地民变骤起的消息后,刘衍便召集了陈勋、王越、汪博、张义、苗绍、许铭六人,督促众人加紧训练各哨墩军。
  随后刘衍又前往火器督造处和兵甲督造处,在谭晓大和徐乐的陪同下,检验了兵备的打造情况。
  此时各哨墩军所需的鸟铳、长枪、刀盾等各式兵备已经全部配齐,定装弹的数量也已经储备了数十万发,可谓数量惊人,这样的储备数量别说的夏河寨前千户所了,就算是整个灵山卫也是首当其冲的存在了。
  不过铠甲的产量还是不足,现在每个月只能打造四十九副,虽然在旁人看来已经非常不错了,可是距离刘衍要求的全员披甲的标准,还差得太远,现在各哨也只能保证刀盾手和长枪手能够全员披甲,鸟铳手只能有部分将士披甲。
  “不知道那股流贼人马现在流窜到哪里了!”
  刘衍心中最为担心的还是这股贼寇,毕竟李自成这个搅屎棍的名气太大了,不管是在明末还是在后世,他手下的人马同样是难缠的存在。
  现在刘衍感到情报跟不上的痛楚了,就好像是盲人一般,对于对手的一举一动根本察觉不到,只能被动的应对。
  “甲长。”
  刘衍感叹着,忽然听到叫声回头一看,是小旗官陈勋哈着手走了过来。
  “都准备好了?”
  陈勋说道:“甲长放心,春耕所需的种子和耕牛、农具、肥料等物资都已经运回来了,一共花去了三千七百多两银子,这是具体的清单,请甲长过目。”
  刘衍接过清单只是简单的看了看,只见耕牛、种子、农具等价格又涨了许多,特别是耕牛一项,现在一头耕牛的价格已经涨到十二两银子了,简直离谱!
  “唉!”
  刘衍叹息一声,自己都要感到心疼,更何况普通的百姓了,现在这个世道真是让人活不下去。
  “尽快发放下去,并且做好记录,这些东西将来都是要让众军户们逐步偿还的。”
  “是。”
  忽然,小旗官苗绍快步跑上堡墙,大声说道:“甲长!管队大人派人过来,让甲长立即赶去王家庄议事!”
  “说什么事了吗?”
  “贼情,有大股贼寇朝着咱们王家庄这边过来了!”


第九十章 集结
  二月底,王家庄百户官厅内,包括刘衍在内的十来个甲长都面色凝重的坐在一处,众人齐刷刷的看向管队官王炆镇。
  就在刚刚,王炆镇向众人公布了一条令人震惊的坏消息:一股三千多人的贼寇已经流窜到灵山卫境内,并且在几天前将古城巡检司下辖的比青墩攻破,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内,墩内的三十几个墩军和一众家眷就全部遇难!
  这个比青墩还是很有名的,是古镇巡检司下辖的一处比较大的火路墩,墩台坚固、墙院高深,比青墩的甲长也是一个勇武之人,还是有些本事的。
  没想到面对这股贼寇的围攻,竟然连半个时辰都没能坚持住,这让刘衍很是震惊,意识到这股贼寇并不是一般的贼匪,也不是普通灾民聚集在来的乱匪,而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贼寇大军了!
  另外比青墩距离王家庄这边只有四十多里的路程,可以说这支贼寇已经近在咫尺了,这让刘衍心中有了强烈的危机感。
  那边,王炆镇继续说着:“就在昨天,本官又收到了消息,那支贼寇又将比青墩周边的几个村子全部劫掠一空,等待宋巡检率部赶去救援的时候,几个村子里的百姓已经全部遇难。”
  刘衍心中叹息不止,那个宋功明怎么有胆子率部救援?分明是探查到大股贼寇撤退了,这才率部去装装样子,傻子都能看出来。
  这时,王炆镇的声音再度响起:“这股贼寇绝不是一般的毛贼,根据古镇巡检司夜不收的探查,其部已经竖起了一面闯贼大旗,应该是闯贼的小股人马拉起来的一直贼寇大军,防守章大人闻讯非常震怒,已经派人传令,命咱们王家庄集结人马随同征剿了。”
  刘衍心中一惊,想不到自己一直担心的流贼人马,竟然就在自己身边,顿时冒出一身冷汗。
  随即刘衍便站出来说道:“大人,不知此番防守大人出动多少人马进击?此外,现在这股贼寇大军的动向如何?”
  要是三千多贼寇,以现在刘衍手中草草训练过的一千多墩军迎战,还真不在话下。但此番不同,那三千多贼寇是流贼的人马拉起来的的队伍,战力可定不同凡响,刘衍虽然有了一些家底,但是也经不起败仗的消耗,必须小心谨慎一些。
  “要是章海林只是出工不出力,那我可要想办法将此次出击退掉,别想让我和手下的兄弟去当炮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