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28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王炆镇等一众离开之后,刘衍便开始料理这边的善后事宜。
  “汪小旗,你率部把守住滩涂小路,防止任何人靠近这里。”
  “是!”
  “苗小旗、许小旗,你们率领斥候队立即返回大盘堡,组织牛车过来运输缴获。记住,等到半夜时分再过来,路上注意隐蔽,不要被外人发现行踪。”
  苗绍和许铭抱拳领命。
  随后刘衍命陈勋队的墩军整理隐藏起来的十个木箱子,准备半夜的时候运回去。
  “走,去看看这帮海寇的武库。”
  刘衍在陈勋的陪同下,来到了另一间屋子,二人进去之后,只见一些腰刀、长枪散落一地,刘衍环顾四周看了看,这些兵刃保养的都不太好,不少都已经生锈。至于弓弩之类的远程兵器,则是一个都没有。
  突然,刘衍的目光被一个东西吸引住,顿时双眼冒光。
  那是一杆鸟铳,而且还没有长长的火绳,竟然是一杆燧发鸟铳!
  刘衍心中一阵激动,快步上前将燧发鸟铳拿在手中,仔细观察了起来。
  这杆燧发鸟铳的做工还算过得去,虽然没有大盘堡生产的鸟铳精良,但是与此时明军的装备相比,已经算是中上等的水平了。
  “回去之后给谭晓大看看,有了这杆鸟铳,谭晓大应该可以仿制出燧发鸟铳了吧?”
  刘衍大笑起来,一旁的陈勋也是笑着说道:“甲长真是奇怪!咱们藏起来的那十个木箱子里,可是足足五千一百多两银子,再加上管队大人留下的一千多两银子,此战咱们便进账六千多两银子。甲长见了这么多银子都没笑出声来,看到这杆鸟铳竟然如此大笑?”
  刘衍说道:“那是当然,这可不是一般的鸟铳,你看……”
  陈勋这才注意到什么,惊诧的说道:“这杆鸟铳竟然没有火绳,这是燧发鸟铳!”
  “正是,这下你知道我为什么高兴了吧?”
  刘衍说道:“此战咱们为了让鸟铳的火绳不被海水打湿,特意用油纸包裹好,就算这样还是有一杆鸟铳哑火了。将来在战场上难免遇到风霜雨雪,难道咱们每次都要提前准备好油纸?有了燧发鸟铳就没有这些问题了,这便是燧发鸟铳的好处!”
  陈勋知道刘衍痴迷于火器,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于是陈勋也笑着说道:“如此说来,这杆燧发鸟铳的价值还真是比这些银子要高。”


第四十五章 燧发鸟铳
  次日黎明时分,天色还没有完全大亮,刘衍带着陈勋队回到了大盘堡内,在众人出发之前,刘衍下令将那个海寇的巢穴一把火全部烧了。
  而那几千两银子,已经由苗绍、许铭的夜不收队,以及汪博队这两支人马,先一步趁着夜色运回哦大盘堡内。
  回到大盘堡之后,六千多两银子经过有一次清点之后全部入库。刘衍又给此番出战的众人发了一笔赏银,普通墩军每人五钱银子,小旗官每人一两银子,众人一番出击拿到了两笔赏钱,顿时欢呼雀跃。
  而其余没有出战的墩军、军户见状都很眼红,恨不得立即再有战事,自己好跟着刘衍出击拿赏钱。
  刘衍见士气可用,心中也非常高兴,当即宣布此番随军出击的墩军休息一天,也好休整一下,然后自己也回到总旗官厅内,准备休息一会儿,毕竟忙活了一天一夜,即便刘衍身体强壮,此时也感到有些疲惫了。
  可是此时陈勋却找了过来,将正准备睡觉的刘衍拦下,略显歉意的说道:“甲长,属下刚才遇到了谭主事,谭主事听说咱们带回来一杆燧发鸟铳,非常的激动,说是想见识一下,所以便让属下过来,呵呵……”
  刘衍苦笑一声,自己也想着燧发鸟铳的事情,本来还想着睡一觉再过去的,没想到谭晓大这个匠头竟然如此急切,看来高技术的古今都是一样,都对自己不熟悉的技术很是痴迷。
  “看来还是没办法偷懒啊。”
  刘衍心中感叹了一声,便起身说道:“好了,咱们过去吧。”
  说完,刘衍拿起桌子上的那杆燧发鸟铳,招呼陈勋一起前往火器督造处。
  路上,陈勋笑着说道:“甲长,经过昨天这一战我才知道,那些贼寇真是有钱,区区一股几十人的海寇,就能抄出来一万多两银子,真是富得流油啊,难怪现如今遍地都是贼寇!”
  刘衍说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想着剿匪生财是不是?”
  陈勋嘿嘿的笑了笑,没有说话。
  刘衍却摇了摇头,随即便给陈勋泼了一盆冷水,说道:“这些人是海寇,应该是之前袭击了周边沿海的一些富庶之地,这才能积累下这么多的银子,还能弄来一杆少见的燧发鸟铳。而各地的贼寇可不是每一股都是如此的,大部分的贼寇应该都是穷鬼,甚至不少都是穷得活不下去的百姓,要不然谁会冒着被剿灭的危险去当贼寇啊!”
  听了刘衍的话,陈勋默然了,眼神中满是悲伤,想起了自己几年前被饿死的双亲。
  刘衍见状也明白过来,微微叹息不止。
  就在两年前,灵山卫一带遭遇旱灾,一连八个月滴雨未下,各地的水利设施又几乎荒废殆尽,田间地头几乎全都绝收,各处百姓无不哭天抢地。
  而朝廷却迟迟发不出赈济粮,以至于灾民遍地,即便是陈勋这个小旗官,也是一连几个月都不见口粮和军饷。陈勋的双亲就住在王家庄内,家中很快便断了粮,十来天都水米未进。
  得到消息的陈勋火急火燎的,自己双亲本就身体不好,当即发了疯一般四处赊借口粮,甚至是带人去抢了一些,才凑出十来斤粮食,急急忙忙的赶到家中,却见到几日未见的双亲已经被活活饿死。
  那样的惨状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刘衍的记忆中还存在着陈勋当时的状态,几乎差一点就疯魔了。
  “唉!”
  刘衍拍了拍陈勋的肩膀,说道:“有些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再想了。”
  陈勋重重的点了点头,双眼却微微发红。
  “现在大盘堡的日子已经不同以往,我有信心带着你们越过越好,将来咱们一起开创一番事业,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再也不用忍饥挨饿,再也不会被贼寇、建奴威胁的好日子,你有信心吗?”
  陈勋猛然抬头看着刘衍,坚定的点了点头,用略带哽咽的声音说道:“有甲长在,我相信!”
  说话间,二人来到火器督造处的门口,陈勋也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而着急研究燧发鸟铳的谭晓大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此时谭晓大看到刘衍手中的那杆燧发鸟铳,顿时双眼冒光,激动的上前接过来,然后仔细观察了起来,甚至都没顾上给刘衍行礼。
  其实在《军器图说》中对自生火铳,也就是燧发鸟铳就有过一段说明,刘衍现在还清楚的记得:“铳遇风雨不便,凡铳必先开火门,乃可对敌举放。往往有被风雨飘湿而不能一发者,有未及照星而误发者,须将龙头改造消息,令火石触机自击而发药得石火自燃,风雨不及飘湿,缓急可应手。”
  可以说燧发鸟铳相对于火绳枪来说,是一大飞跃。明军之中装备的燧发鸟铳是崇祯八年南京户部右侍郎毕懋康所造,以燧石枪机代替火绳枪机。但是由于明末乱局的影响,燧发鸟铳的打造并没有大规模的展开。
  这些都是史书上的记载,此时刘衍看到实物才弄清楚这燧发鸟铳的详细构造,一旁的谭晓大也是一副“原来如此”的样子。
  这杆燧发鸟铳取消了原本的火绳,在扳机等地方也做了很多的改动。
  在药池的附近加装了火镰和火镰弹簧,至于燧石则是安装在火镰的后面,由燧石夹固定住。
  “原来这燧发鸟铳是以扳机通过弹簧带动击锤,击向燧石片,通过与燧石片的急速摩擦产生火星,进而引燃火门药池内的火药。因此这燧发鸟铳不必像火绳鸟铳那样,在作战时必须拖着一根长长的点燃着的火绳,可以真正做到雨雪风霜同样随时击发,也避免了在夜晚火绳的光亮容易暴露的缺点!”
  谭晓大激动的说着,刘衍也是笑着点了点头。
  谭晓大说的很对,现在明军的火绳枪手根本无法在火绳点燃时长时间保持戒备,因为火绳一烧完,鸟铳就不能击发了。
  如果鸟铳手不点燃火绳警戒,则一遇到紧急情况再临时点燃火绳就来不及了,要是遇到敌人骑兵,那就更来不及了,往往是鸟铳手还没准备好,敌军就已经冲到了跟前。
  当然这种情况并不是无法解决的,戚继光就有一种紧急时的处理办法,那就是不系上或点燃火绳,直接用引火物点燃药池中的火药。
  但是这种办法也有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那就是鸟铳手在这个时候无法瞄准,只能在敌人距离非常近的时候才有效。也就是说,用这种应急的办法射击,鸟铳手只有一次射击的机会,然后便要近身肉搏了。
  在这些方面上使用燧发鸟铳就方便多了,作战性能也大大提高。可惜如今正值乱世,关内的流贼大军正在席卷南北,而关外的建奴也在虎视眈眈,而朝廷的国库又空虚,这燧发鸟铳虽然也在明军中装备了一些,但是在数量上根本无法形成规模,无法扭转此时明军的颓势。
  再说会这燧发鸟铳,谭晓大不断赞叹着构造的精巧,刘衍对此也很赞同。虽然鸟铳是由西方传入大明的,但是经过大明的能工巧匠的改良,此时的鸟铳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管是设计构造,还是制造工艺,绝不比同时代的西方火铳差。只是因为明军财力的问题,才造成明军装备的鸟铳质量堪忧。
  “真是可惜了,如果现在不是乱世,而是永乐大帝那样的盛世,这种燧发鸟铳肯定能大规模列装明军,或许明军可以先于西方进入全火器化时代,历史也许就不是眼下这个样子了!”
  刘衍叹息一声收起心中的遗憾,然后对谭晓大说道:“如何,现在有了这燧发鸟铳在手,燧发鸟铳的基本构造也能弄清楚了,火器督造处是否可以尽快量产仿制?”
  现在刘衍的想法便是,火器督造处尽快将燧发鸟铳的技术吃透,然后开始大规模的仿制。只要燧发枪这个大杀器横空出世,刘衍便会在军中全力推广,甚至会最大限度的压缩长枪手的人数,直接取消刀盾手,尽可能多的组建燧发鸟铳手,以强悍的火力横扫一切对手。
  谭晓大虽然见到了燧发鸟铳的实物心中很高兴,但是却并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又是仔细观察了一番之后,才谨慎的说道:“甲长,我需要一段时间来详细研究一下,在彻底弄清楚这燧发鸟铳详细构造之前,我还不能答应甲长什么。”
  谭晓大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这应该也是此类技术人才的通病。
  刘衍很清楚谭晓大的脾气,所以并不生气,只是暗道自己有些心急了,毕竟燧发鸟铳不是普通的刀枪,直接叮叮咣咣的就打造出一大堆来,燧发鸟铳可是这个时代最精密的技术了,自然要花些力气的。
  于是刘衍笑着说道:“那好,谭主事也不用太着急,慢慢研究,实在不行也可以找几个得力的工匠一起参详,有什么需要的话,也可以随时跟我说,我会尽全力去解决的。”
  “是,谢甲长体谅。”
  刘衍点了点头,说道:“那今日就这样,等到燧发鸟铳的仿制有了进展之后告诉我一声。”
  谭晓大当即答应下来,然后说道:“这段时间属下会将精力都放在仿制燧发鸟铳上面,当然这火器督造处的事情也不会放任不管,只是甲长再有什么任务,属下担心会兼顾不过来。”
  刘衍笑着说道:“没关系,我估计在一段时间内,这燧发鸟铳便是火器督造处最重要的事情了,在有了眉目之前,我不会再给你加担子了。”


第四十六章 定装弹
  随着燧发鸟铳开始仿制研发,刘衍也将目光放在另外一个技术上,那就是纸壳定装弹。这可是与燧发枪相辅相成的大杀器,刘衍自然不会放过。
  虽然按照谭晓大的说法,燧发鸟铳仿制成功还需要时间,但是纸壳定装弹却可以提上日常,这项技术的难度并不大,批量制造之后,即便是使用火绳的鸟铳也能够列装使用。
  于是第二天,刘衍便将谭晓大叫到了总旗官厅,说起了此事,在详细的讲解了一番之后,刘衍便向谭晓大询问起来,以现在火器督造处的技术,这定装纸壳弹是否可以实现量产。
  此时大明军中的鸟铳手在弹药装填上是有定制的,比如在戚家军中,鸟铳手每人就背着装有火药的竹管五十三个,都是定量的。另一个袋中也放着铅子五十三个。其余各部明军之中也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办法,只是形式不同,效果也大多不尽如人意。
  不过能有这样的办法,说明此时的明军已经有了定装弹药的技术理念,不过还可以再进一步,便是刘衍想到的纸壳定装弹了。
  那纸壳定装弹,是将定量的火药与弹丸全包于一个长形的纸筒里面,火药在后,弹丸在前。鸟铳手在装填时,需要用嘴咬开纸筒,先倒一些火药到鸟铳火门内,余下的火药连弹丸全塞入铳口就算完成了。
  这样不但保证了枪弹每次射击的威力基本一致,也可以大大减少火药的装填步骤,原本二十多道的步骤,现在只要很少的几步就可以完成填装。这让普通士兵的鸟铳手可以达到一分钟两到三发的速度,熟练的鸟铳手,每分钟射击四次是没问题的。
  这样的射速可以让鸟铳手打出更为密集的弹雨,刘衍相信经过严格训练的鸟铳手,再加上定装纸壳弹,即便面对建奴骑兵,也可以打出非常好的交换比。
  将来与建奴对阵的时候,刘衍便可以用相对低廉却火力凶悍的鸟铳手,与建奴老兵拼消耗,反正建奴的士兵都是数年、甚至是十几年才积累下来的精锐老兵,死一个少一个!而刘衍麾下的鸟铳手则不然,只要鸟铳的产量跟得上,一个月就可以训练出来,两个月就可以直接拉上战场作战!
  当然,用来制作纸壳定装弹的纸张不能是普通的宣纸,而是有一定硬度,又能隔绝水气的牛皮纸才行。另外在制作完成的纸壳定装弹的周身,还要涂抹上油脂,以便在装填的时候起到润滑的效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弹药的干燥。
  谭晓大沉思了良久,然后拱手说道:“甲长真是高才,此法确是精妙,可以大大提高我军鸟铳手的发击速度。与当年戚将军定下的规制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甲长的想法还要更进一步。”
  不过随后谭晓大又是脸有难色,说道:“只是如此一来,分药装弹需要人手较多,堡内还要专门采购牛皮纸,军费也要相应的增加了。以目前火器督造处的那些匠工人数,要想批量生产这种纸壳定装弹的话,属下怕是人手不足啊。”
  刘衍道:“这个你不必担心,我会调派一些人手给你。另外钱的事情就更不用担心了,现在咱们大盘堡还不用为银子的事情发愁。”
  现在大盘堡有居民一千多口,其中男子六百多口,妇女五百多口,在人力上可以说还算充足。
  于是刘衍盘算了一会儿,说道:“这样吧,在火器督造处的旁边再建一个坊间,我会调派老弱男子十五口,壮妇二十口给你,每日你便让他们分装弹药,以后他们的月粮工食也由堡内分发。”
  谭晓大脸上露出喜色,如此一来,他就不必担心人手的问题了。
  刘衍强调道:“每一根定装纸筒的药量都必须过秤相同,这点上,你要监督好。”
  谭晓大道:“大人放心吧,属下一定会管好的。”
  第二天下午的时候,谭晓大便制做出几根定装纸筒弹药的样品出来,放在一个专门的油包弹药袋内,拿到堡外试射。先要看一看实际的效果,然后再进行批量生产。
  此时不但刘衍来到试射的地方观看,小旗官王越、小旗官汪博也闻讯赶来,想要看一看这种定装弹,到底有何妙处。
  刘衍先是找来一名鸟铳手,将定装纸壳弹的用法讲解了一番,然后让其进行试射。
  只见那名鸟铳手将鸟铳拿在手中,先将火门打开,然后抽了一根定装纸壳弹出来,用牙咬开纸壳弹筒的一端,倒了一些火药入火门内。再将火门关好,然后将纸筒内的火药及弹丸一起塞入铳管内,用通条捅好,火绳也早已装好,至此就完成了射击的准备!
  那名鸟铳手先后试射了几铳,起初还有些生疏,随后越打越熟练,围观的众人见状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这定装纸壳弹用起来太方便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