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走向一旁,伸手抓住黄色的遮布,猛地用力拉扯,说:“军士等着朕,百姓等着朕,世界等着朕,今日,朕就要用它登场!”
遮布被掀开,一个长长的蒸汽机头显露了出来,如同鳄鱼海兽,长着一个铁刺的脑袋。后面的金属,都被涂上了黄色。
机身长近丈,坐在一个车厢之上,车厢之下,有四个轮子。而在车厢后面,以一根铁柱连接一辆豪华车厢,连接处采取的是后世火车挂钩连接方式。
后侧的豪华车厢仅车轮就有人头高,需要踩着小梯子上去。
朱允炆阻止了公输巧等人的劝阻:“加水蓄热,准备出发。”
公输巧、陶增光见无法阻止,只好命人将早已准备好的开水注入其中,填入煤炭,蓄热很快就已开始。
刘长阁、汤不平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想要先上车厢,结果被朱允炆踢了两脚,没点眼力,还不赶紧把我的日月剑拿过来?
公输巧、陶增光看着吃瘪的刘长阁、汤不平就想笑,被两人瞪了眼之后,才连忙上了前端车厢。蒸汽机驱动马车,这是大明首次,借助蒸汽机往复式运动与齿轮传动,可以促使车轮的轴承运动。
但有个严重的问题匠学院一直没有克服,那就是同步转向的问题。
对于船只而言,蒸汽机只管输出力,舵叶就那么一个,怎么运转都无所谓,能跑船就行。可马车不行,马车转向需要两个轮子配合着来,要不然左边轮子转完了,右侧轮子才转了五分之四,这算什么转向?一旦操控不稳,速度又快,很可能会导致翻车事故……
公输巧不敢让朱允炆翻车,自然需要亲自操控,既要低速度,又要保持稳定行进,还得确保不发生明显转向。
“皇上,已准备就绪。”
陶增光见蓄热已完成,便对登上后面车厢,站在车厢中,手抓着护栏的朱允炆说。
朱允炆微微点头,下令:“出发。”
陶增光拉动气鸣!
呜呜!
两声汽笛声传了出去,原本等待的百姓与官员听到动静,不由地看向西面。
随着蒸汽机动力输出,齿轮精准啮合,扭矩达到一定程度,轴承开始运转,驱动木制轮子前进,蒸汽机式马车缓缓开出了西军营。
西风吹,黑白烟雾吹向东南。
朱允炆站在高高的马车前侧,左手抓着护栏,目视前方,身后两侧是如战神一般护卫的刘长阁、汤不平。
公输巧、陶增光满是兴奋,这蒸汽机带马车果然是可行的,只要解决了转向问题,弄一串马车一起跑路多好啊,那载货,拉人,还不是妥妥的?
朱允炆万万想不到,火车的概念还没出现,蒸汽机车群的想法已经出现了……
蒸汽机车缓缓前进,无数百姓、官员看到这一幕,几乎被吓到。
那缓缓而来的钢铁怪物,不是一条海上的巨鲨吗?
这是怪兽啊!
可怕至极!
“别怕,那是大明的宝贝。”
“什么,咱们大明的?哦,现在看着还是不够可怕,应该再可怕一些……”
“这是蒸汽机,传说中的蒸汽机!”
终于有人识货了。
事实上,蒸汽机被水师用得太多了,长江上来回开来开去,想不被人知道都难。但这东西一直都被水师使用,很少出现在世人面前。
现在,那喷薄的烟雾,不正是水师船上的蒸汽机烟囱吗?
“这就是蒸汽机?”
李芳远连忙抓着垛口,俯身看去。
只见朱允炆稳稳站在蒸汽机后面的车厢里,整个车辆在缓缓前进,既没有一个人在推,也没有一匹马在拉,但他们确确实实在前进!
“这是什么神技?”
满者伯夷国王维卡拉玛瓦哈纳瞪大双眼,满是不可思议。
其他国王与王子也都惊愕不已。
不止是他们,就连大明官场上的不少文臣武将,看着这一幕也不由得心生畏惧!这到底怎么回事,为何这马车没有马就动了?
若是其他江湖术士,说不得早就被人咒说妖法妖术了,可上面站着的是大明皇帝!
札巴坚赞第悉看着这一幕,无法压制的震惊,对一旁的哈立麻尚师说:“你精通幻术,告诉我,这一定是幻术,大明人掌握了幻术,对不对?”
哈立麻凝眸盯着远处的朱允炆,看着那喷薄的烟雾,那稳稳又笔直前进的两节车厢,猛地摇了摇舌尖。
痛!
舌尖破了,血没有从嘴角流出,直接被吞了下去。
哈立麻用左手抓住微微颤抖的右手,低沉着嗓音:“这不是幻术,这是真实的景象。大明,掌握了一门神秘的力量,它们已经开始变得强大,无可战胜的强大!”
札巴坚赞脸色从震惊转为凝重,看遍大明军阵,哈立麻都没有说出无可战胜的话,可现在,只是这建文皇帝匪夷所思的出场,诡异至极的前进,哈立麻就断定大明再无可战争!
看来,哈立麻对这一股力量充满了畏惧。
这是什么力量,是什么在牵引建文皇帝的车架前进?!谁来告诉我,这到底是什么?
PS:
最近后台bug很多,有些章节序号错乱,但内容是接续的。正在修复后台,大家多理解下。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枕戈待旦,精忠报国
观兵以威诸侯,商周已有。然大明天子观兵,重点并非是威内诸侯,而是威外诸国。
劲努长戈、射疏及远,坚甲利刃,游弩成群,轻车突骑,黑甲白刀,火器在手,神机在侧,这些都是威慑。
但还不够,大明需要展示出无与伦比的强大,展示出超越时代的力量,让大明成为世界最强地风暴眼,吸引世界地目光。
唯有如此,大明才能站在世界的中心,实现各类资源地吸附,为大明原始资本积累打下基础。
历史经验告诉朱允炆,原始资本积累离不开军事实力,离不开强大,更离不开威名。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哪一个不是仗着强大,通过血腥与黑暗地原始积累,堆出了当时地繁荣?
大明的原始积累或许不需要如此黑暗,如此血腥,如此不人道,但为了帝国未来与国运,需要的话,大明也可以黑暗,可以血腥,可以不人道。
作为大明帝王,朱允炆必须考虑大明王朝的长远利益。
选择蒸汽机车登场,就是为了告诉所有人,大明的强大绝不是只体现在军事上,还有你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科技上。
成为大明的朋友,大家高兴,互利双赢。
成为大明的敌人,大明高兴。
那些对大明虎视眈眈的,那些心怀二心的,你们睁大眼睛看着,选择好你们的立场。
苍琅——
朱允炆抽出腰间的日月剑,高举过头顶,看着第一个受检阅的长枪兵军阵,高声喊道:“军中好儿郎!”
长枪兵军阵哗啦一声,单膝行礼,同时高呼:“天子万岁!”
朱允炆威严地喊道:“军士威武!”
长枪兵军阵起身,高呼:“枕戈待旦,精忠报国!”
唐虎臣、郭铭等人目送朱允炆这特殊的车驾缓缓前进,目光中透着崇拜与狂热。
大明已经拥有了奇怪的力量,无需人推马拉,就可以让车架运动起来,如水师的船只一样,不再需要摇橹划船,轻轻松松就能前进!
这力量的名字有很多,有人叫格物有人叫科学,有人称为力学,但无论叫什么,它都是大明的力量!
看,大明天子正驾驭着这力量,在前进,在前进!
朱允炆在抵达又一个方阵时,再次举起日月剑:“军中好儿郎!”
方阵军士整齐行礼:“天子万岁!”
朱允炆再道:“军士威武!”
军士起身,喊出:“枕戈待旦,精忠报国!”
这一套流程基本没变,但天子如此近距离的检阅军阵,本身就是军士的无上荣耀,何况是这种大阅兵、大场面。
李老三看着远处的朱允炆,酒彻底醒了,揉了揉眼,问一旁的李晟:“什么时候出现了这宝贝?”
李晟清楚,老爹说的并不是蒸汽机,而是蒸汽机牵引车辆:“我也没有收到消息,这应该是匠学院的机密,专门为这大阅兵准备的。”
李老三似乎看到了一种可能,询问:“再过几年,混凝土道路上该不会有无数这家伙拉着货物乱跑吧?”
李晟笑了笑:“谁也说不准,现在匠学院、机械工程院都在鼓励监生研究蒸汽机的新用途,他们到底会捯饬出什么出来,都不好说,那里的人都很疯狂。”
李老三吧唧了下嘴:“小子,你当初应该选择匠学院的……”
李晟耸了耸肩,不置可否。
每一个学院都有各自的目标与任务,也有自己的方向与未来,不存在谁强谁弱。
蒸汽机牵引车辆的出现,极大震撼了无数百姓,也震撼了一个个使臣团。神秘的蒸汽机,让国子监名声大噪。神秘的力量,让大明的吸引力骤增。
原本对孔子学院进入南洋心存芥蒂、态度观望的国王、王子,开始转变想法,必须学习大明文字、大明文化,必须进入大明国子监,只有如此,才能接近乃至掌握这种神秘力量!
大明通过一场大阅兵,实现了意识、军制、文化输出,而这些输出的结果,则是一个巨大的泛华夏圈围绕着大明。
朱允炆检阅着军队,由西向东,直至骑炮兵军士下马行礼,喊出最后一声“枕戈待旦,精忠报国”,朱允炆才满意地结束了检阅。
蒸汽机车进入东军营,朱允炆很是满意地对公输巧、陶增光等人说:“蒸汽机车大有可为,应想尽办法解决转向问题。另外,侧重安排一批匠人,着力提高开矿与冶炼效率,满足用铁需要。”
不是朱允炆不想修建铁路,而是大明根本就没有这个条件。产铁量有限,现在又在主打蒸汽机、火器、铁船,仅仅是这些增量的需求,就足以让用铁供不应求,何谈铁路?
铁路的用铁量,远远不是现在的大明可以支撑起来的,必须革新开矿技术与冶炼技术,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钢铁产量爆炸式增长,继而支撑起钢铁工业!
公输巧也清楚问题所在,答应道:“皇上还请放心,匠学院已经组织了一批人至矿山研究,有经验的开矿匠人也被集结了起来,正在寻找新的开矿办法,单纯的火药开矿虽是可行,但效率依旧过低。”
朱允炆点了点头,此时的火药威力虽然不小,但远不及后世的炸药,想要用火药分金裂石,就需要更精细的方案。
“或许可以利用蒸汽机,研究出一款专门用于开矿、打孔的机器,配合火药开山。”
朱允炆略一思索。
公输巧摸了摸胡须:“匠学院正有此意。”
刘长阁见公输巧还想交流,提醒朱允炆:“观礼台那里还在等皇上讲话。”
朱允炆差点忘了,乘龙辇返回观礼台。
在朱允炆出现的瞬间,无数百姓止不住欢呼起来,“皇上万岁”的声音此起彼伏,声浪破了西风,一时之间,东南风吹来。
朱允炆站在观礼台上,看着底下的军士,看着广场上的百姓,高声喊道:“看,东风吹来,春日将至。朕今日开大阅兵,与万民共庆开国四十年。”
话音落,传令兵将朱允炆的话重复着,将声音传至整个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