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906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朱棣、徐辉祖、铁铉等人都知道,解缙、杨士奇等人也清楚,卫所制是存在缺陷的,这个缺陷就是太过固定,太过死板,当爹的能打仗,当儿子的未必能啊,比如李文忠、李文忠他儿子,常遇春,常遇春他儿子……
  将门尚且出点李景隆、常茂之流,何况是寻常百姓。卫所在洪武时期没多少关系,大家都经历过战争,可当第一代、第二代军士老了,退了,儿子、孙子接班了,那怎么搞?
  卫所的战斗力关键在于军士,军士的战斗力在哪里?卫所制给不了源源不断的战力,唯有募兵制可行。
  但卫所制与军屯制绑在一起,朝廷并不能一刀切,直接废掉卫所制全面推行募兵制,只能在卫所制的基础上变革,引入募兵制作为补充,一步步过渡,求稳,最终演变为完全的募兵制。
  毕竟,新军之策,几次征战,大阅兵,都极大提升了军士与军士家眷的地位,当兵参军是光荣事,且新军政策吸引力足够强,募兵也可以获得稳健的兵源。
  军制革新,依据在路上。
  无论众人怎么想,无论文臣武将如何猜测,此时此刻的民兵方阵是骄傲的,他们曾经作为大军的后勤民兵,帮助大军运输了无数的粮食,衣物、马草、燃料等等,有时走在军队前面,有时跟在军队后面,保障着大军行进与物资供应。
  民兵方阵,赢得了无数百姓的欢呼,因为他们中很多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徭役,尤其是洪武年间,多少次征战,哪一次征战背后没有民兵在推粮食,在扛马草?
  后世小推车推出了个大战役,但在大明,在古代,任何一场战斗,可都是推车推出来的啊。抛开民心的成分不论,也抛开胜负不说,要打战争,是离不开百姓支持的,大阅兵给他们四个方阵,是完全立得住的。
  无数百姓看着民兵方阵,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属于一个集体的荣耀。
  当民兵方阵走过之后,远处的阅兵通道上隔着老远,才走出军士来。
  这种留白,似是一种缓冲,平息情绪。
  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转折,是冷兵器与热火器的转折。
  之前的一个个阅兵方阵,无一例外,都可以归属为冷兵器类。但此时此刻正在走来的,却是火器方阵。
  在经过一段空白之后,周大志、高忠光带队,踢着整齐的步伐,端着刺刀式火铳,终于出现在世人面前。
  火器部队,堪称大明最具毁伤战力的一支部队,由他们压轴(倒第二,后面还有个大招)无疑是正确的。
  周大志、高忠光是神机营的将领,都在昌都剌作战中赢得了赫赫名声。
  无数百姓看过医护兵、后勤兵、民兵等之后,心态放松了许多,可突然之间,心头又被震撼,迎接众人的是火器兵种的威严。
  刺刀火铳军士英姿挺拔,扛着刺刀式火铳,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一步一响,一步一力,缓缓走来。随着周大志、高忠光一声口令,身后的所有火铳军士开始动作!
  一晃,寒光骤现,火铳从肩头沉落左手。
  一顿,火铳提起,右手猛地抓住。
  一劈,威武之势瞬间杀出!
  三个动作,一气呵成,伴随着劈动火铳的动作,闪闪的刺刀冒着寒光,给无数人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让许多人血脉喷张!
  威武的火铳军,携着强大的气势,踏着整齐而有力的步伐,看向朱允炆,缓缓前进。
  朱允炆看到这一幕,眼睛一热,久违的三段劈枪,自己还能看到!看大明军士凌厉的目光,一身的杀气,不由地回想起八四年的那个十月,同样的目光,同样不负军人二字!
  大明!
  朱允炆握着拳头,盯着走来的火铳兵,目光扫过每一个军士。
  朱棣高声:“神机火铳,杀敌索命。猛士卫国,壮哉大明!”
  周大志、高忠光等军士齐声呐喊,手中握着火铳,刺刀的锋芒自成一线。
  火器与冷兵器的结合,赋予了火铳兵独特的战斗力,即能远距离阻击骑兵,也能冲锋上去,收割落马骑兵,清扫战场,甚至在关键的时候,还可以端着刺刀,刺马,刺人!
  这是一支经过战场检验的火铳兵!
  一个方阵,两个方阵,三个方阵,四个方阵,都是火铳兵中的精锐,强大的气势与劈枪的威猛,让无数人看得热血沸腾!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神机虎蹲,攻坚破阵
  占巴的赖看着走来的刺刀火铳兵,目光中透着渴望地光。
  面对火铳,占城国是吃过大亏地,安南陈氏、胡氏几次欺负占城,可没少用这玩意,特别是胡氏父子,对火器的使用更是得心应手,胡元澄又是火器大家,占城军士吃地苦实在是太多了。
  好在占城国也制造有火铳,虽不如曾经地安南,但打打海贼,威慑百姓,稳固统治还是足够地。可现在看,占城国的火铳远不如大明火铳威武、实用啊。
  两相对比,占城火铳就一铁棍子,最多路边捡一根木棍塞进去充当把柄,既没有大明火铳管规整的枪托,更没有令人毛骨悚然、透着寒光的刺刀,那是什么,扳机,做什么用的,为啥我们的火铳没有?
  占巴的赖第一次感觉到被人甩在后面是如此的明显,大明有个词叫什么,望其项背,不,不是这个,是一骑绝尘!
  事实上,此时明军所装备的火铳,远远超出了同时期的各类火铳,不论是周围诸国,还是西方在内。
  现在的刺刀式火铳,已完全采取了燧石击发,且在火药室与击发机构上设置了防护罩,即便是在雨天也可以使用,不仅可以远攻,还可近战,解决了火铳军士打两轮就跑路的问题,赋予了火铳军士充当战斗主力的可能。
  射程、射速、发射间隔时间,刺刀式火铳都全面超过了洪武时期火铳。更重要的是,这批火铳军不再是沐英主导的山林野战军,而是经过草原、沙漠实战检验的,足以遏制骑兵冲势,与骑兵僵持、乃至决战的火铳军!
  李从茂看着火铳军,对李芳远低声解释:“这是大明的火器军队,这种火器的杀伤力较之弓箭更深一筹。弓箭只是单箭,但火铳却可以喷射出较多碎小的铁石,对骑兵、战马都可以造成毁伤,难防难避。”
  李芳远凝重地点了点头,说:“让我们的人抓紧时间搜寻火器、蒸汽机的情报。大明皇帝不给我们的,我们就自己研究。chao鲜作为大明藩属国,不能太弱了。”
  李从茂清楚李芳远的担忧,大明实在是太过强大,他们的军士厉害,又有火器在手,还有无敌的水师,chao鲜面对大明,几乎是不设防之地。
  太弱,则无国。
  chao鲜虽无意与大明争雄,但还是希望成为大明之下一个有用的藩属国,而不是毫无用处,毫无实力,随时可丢弃的小弟。
  库雷山、孙恩看着大明的火铳兵,眉头紧锁,这种火器已经被大明重视起来,甚至有可能作为未来主力兵种。
  帖木儿国也有一些火器匠人,但威力不大,对骑兵的威胁有限,时间一长就被埋没了。现在看来,大明正在走这一条路。
  库雷山看向孙恩:“我记得,米兰、法兰西、英格兰等国,都有使用过火器的情报,对吧?”
  孙恩忧虑地点头:“没错。”
  库雷山面色凝重:“混乱的西方,稳定的东方,不约而同都选择了火器,这不会是巧合,一定是有道理的。”
  孙恩赞同库雷山的话:“我们回去之后,必须说服苏丹,召集火器匠人,全力以赴研究火器,并组建火器军队。唯有如此,帖木儿国才能稳固。”
  库雷山目送着大明火铳军士一步步走过,那震撼的统一步伐,那锋芒毕露的刺刀,那威严中带着杀气的目光,让人畏惧,甚至生出了一种难以抵抗的情绪。
  把秃孛罗、脱鲁忽察儿等人,更是不安。
  大明在肆无忌惮展示自己的强大,他们在秀肌肉,在告诉所有人,大明军队是强大且不可战胜的,看看那些小国,看看那些土司就知道,大明在用军威,屈人之兵啊。
  刺刀火铳兵方阵走过,随之而来的是手提虎蹲炮的神机营方阵,领队的是邹鹏、张子华。
  与长枪方阵、火铳方阵左手握武器不同,虎蹲炮军士都是清一色右手提虎蹲炮,粗壮的虎蹲炮管上安装有把手,方便军士手提携带,两端还设了圆环,挂上绳子就能背着行走,只不过为了阅兵方便,并没有挂绳子。
  人群之中,李老三盯着这一幕,不由地拉着李晟询问:“这是什么军队,为何我不曾见过?”
  李晟低声嘘,不打算解释。
  欢欢拉了拉李晟的衣角:“我也不认识。”
  李晟连忙堆笑:“可别小看了他们,手中提着的黑色铁管子,就是威名赫赫的虎蹲炮。我给你讲过,打安南多邦城的时候……哎呀,老爹,你踩我脚了!”
  李老三鄙视自己的儿子,从踩的就是你!
  朱高炽看着走来的虎蹲炮阅兵方阵,对一旁的朱允熥说:“这就是屡立战功,威名远扬的虎蹲炮。多邦城外,昌都剌荒原,云南山林,可谓是功劳无数。听父亲说,虎蹲炮一出,可以覆盖一片区域,连帖木儿的骑兵都被拦腰斩断,首尾不能呼应。”
  朱允熥看着虎蹲炮方阵,连连点头。
  随着邹鹏、张子华一声“向左——看”的口号,所有军士右手抬起虎蹲炮,左手将虎蹲炮下侧的支架打开,如同露出了虎爪,左手抓着支架上端稳稳托着,脚步稳健,头也扭向观礼台正中央。
  黑乎乎的炮筒,如猛虎盘踞的姿态,令所有人震惊。无数人听说过虎蹲炮,但这种大杀器却很少出现在世人面前。
  大明百姓大饱眼福,看着这数量庞大的虎蹲炮,不由得自豪起来。谁敢招惹大明,就给他们吃虎蹲炮!
  朱棣看着走来的虎群,高声喊道:“神机虎蹲,攻坚破阵。飞弹卫国,壮哉大明!”
  一队队虎蹲炮军士,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踏步在混凝土道路上,威武的军士,雄壮的身姿,令人震撼。
  虎蹲炮一出,南洋诸国的国王有些瑟瑟发抖。
  比如暹罗、占城等国,还有满剌加、苏门答腊等国,不是与曾经的安南挨着,就是与安南打过不少交道,大家都知道安南国力强盛,战力在整个南洋都是首屈一指。
  尤其是那一座多邦石头城,可是号称无人可破,永不陷落之城,可结果呢,在大明火器之下,一天都没坚持下来,就彻底被大明军士占领。
  据说,一夜之间,多邦城都成了人间地狱,至今多邦城中冷风嗖嗖,阴凉之气令人不寒而栗。而制造这一切的,其中就包括虎蹲炮。
  安南胡氏号称几百万大军的,转眼之间就被大明灭了国。若是大明将这种火器运到南洋,谁能敌,谁敢敌?
  占城没有如多邦高大的城,暹罗也没办法号称百万兵。面对强大的明军,最好的选择恐怕是在大明下达进攻的那一刻,举手投降,混个自然死亡吧。
  畏惧解决不了问题,好在大明皇帝与我们签了共和贸易书,无意夺取南洋更多的土地,可恶的黄森屏,可恶的渤泥国,你们怎么就把如此大的地盘给了大明……
  “飞弹?”
  李芳远凝眸。
  李从茂在一旁介绍:“这虎蹲炮是大明一类小型的神机炮,与水师的神机炮一样,都可以发射火药弹,只不过射程不如神机炮。”
  “射程多少?”
  李芳远问。
  李从茂摇头:“目前并没有准确情报,据征安南的消息来看,应该在两百步以内。”
  “两百步,不算多。”
  李芳远对这个距离并不在意。
  李从茂哪里知道,打安南的时候虎蹲炮之所以射程近,是因为需要大仰角,需要打过多邦城墙去,可在与帖木儿军队作战时,虎蹲炮只需要穿过低矮的驼城,可以使用最远射程。
  错误的情报,可是要人命的。别等大明在三百步之外摆上虎蹲炮,你还在那里晃悠,小心顷刻之间要你性命……
  虎蹲炮方阵走过观礼台,远处的神机炮军阵便已经推了过来。
  一排排神机炮车,露着黑洞洞的炮筒,在军士的推动下缓缓前行。所有神机炮的炮筒都是大口径,打了黑漆,如幽暗黑洞,在盯着眼前的空间。
  三名军士联在一起,推动神机炮前进。
  神机炮一出现,顿时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所有人都知道,这才是大明最强大的杀器,别看它笨重,移动不方便,但却是大明射程最远,杀伤力最大的火器。
  传闻多邦城不眠夜,就是神机炮点出来的。
  传闻帖木儿不眠夜,就是神机炮轰出来的。
  传闻海贼倭寇沉海,就是神机炮送过去的。
  这种东西,一炮下去,三五里路程转眼就过去了,不管是在坚城背后,还是在铁骑之内,只要挨到,就能享受一次别致的经历,可能是手臂飞,也可能是人飞,可能是站着浑身流血,也可能是躺着看别人流血。
  总之,如果在战场上遇到神机炮群,恐怕会重新改变对尸横遍野四个字的认知。睡觉的时候要小心点,最好是把巡哨放在五里之外,以免睡梦中长眠不起。
  神机炮军阵滚滚而来,黑色的炮管似乎吞掉了阳光,周围的气温变得冰冷起来。伴随着一阵西风,神机炮军士开始行礼……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神机炮响,敌残敌亡
  一门神机炮,三名军士,一人推车,两人相助。
  行礼时,推车军士不动,稳稳保持神机炮车前进。两侧军士则抽出腰间宝剑,明晃晃一片,在阳光之下成为寒光,等众人看清楚时,军士已将宝剑立于身前,迈着稳健的步伐前进!
  白色剑芒,黑色炮筒,映衬出黑与白的界限尤是清晰,以致于人们看白时更白,看黑时更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9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06/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