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数史书,从皇帝开始算起,就没有一个南蛮能欺负中原王朝的,他们若是想入非非,大明不介意让南洋诸国物是人非!
杨荣脑海之中出现了大琉球岛的舆图,看向朱允炆的目光有些敬畏,朱允炆的目标恐怕不止是中山国那么简单。
大琉球岛上有中山三国,而在这三国之外,还有一连串岛屿分自东北向西南延展,在西南方向与小琉球国隔海相望,在东北方向与倭国隔海相望。
打下中山国,意味着大明水师的力量将深入到东海之中,向南可以封锁小琉球岛的出路,向北可以截断倭国南下之路。
小琉球岛已经不需要考虑了,这个地方已经摆在了大明的舆图之上,势必是要拿回来的。等大明水师控制了大琉球岛、小琉球岛,那下一个目标是哪里?
东海之中,唯倭国一地非是大明藩属,也非是大明友邦。
杨荣深吸了一口气,朱允炆下了如此一盘大棋,其目标恐怕并不是什么中山国,大小琉球岛,而是倭国,不,是整个东海,整个东部海域!
对马岛与壹岐岛之战,只是一个前奏,一次试探,或者说是一场提前的序曲,真正的战争在背后,在不远的将来!
杨荣第一次感觉到朱允炆的局是何等的巨大,也明白了他为何一直都在推动东北战略,甚至不惜抽调京军三万,前往东北戍边!
相对于西疆省的建设,相对于福建省的问题,东北问题显得悄无声息,可就是这种不动声色的举动,正在一步步推动棋局,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与封锁。
对于朱允炆的布置与安排,绝不能只看一地,看他布置福建,他可能是在思考小琉球岛,说他要打大琉球岛,实则可能是封锁倭国,说他在布局东北,控制女真,谁又能保证他不是在寻找另一条路控制东北之外的鲸海!
杨荣算是服帖了,低下了头。
只看一域,只谋一地,非是帝王之才,真正的帝王,应该是统筹全局,谋划长远的,洪武爷如此,建文皇帝亦是如此!
两代有为君主,大明子民何其幸运!
杨士奇所思考的与杨荣不同,朱允炆摆明了是想借陈祖义来解决中山国,可解决了中山国之后呢?
如果扶持一个新的国王尚还好说,影响有限,若是直接占据中山国,将其领土纳入大明版图,那山南、山北两国又该怎么办?
要知道,山南、山北可没有得罪大明,山南国国王汪应祖还给大明通风报信,请求援兵,你总不能杀顺手了,把汪应祖也给干掉,然后找一个“不小心刀路过了下”的话搪塞过去吧?
杨士奇是支持干掉武宁的,这个家伙残暴不仁,对待自己的百姓很是残忍,不适合当一个国王,死了也没什么,但大明毕竟是礼仪之邦,不能将战事进一步扩大,直接占了大琉球三国地盘。
杨士奇思虑再三,终还是没有进言。
这种事还是不说的好,说出来,真要发生了,朱允炆还得找一层牛皮,扯个谎遮盖下,对彼此都没好处。
解缙虽然也担忧此番行动的后果,但对比忤逆朱允炆后果,孰轻孰重很清楚,干脆就拥护了朱允炆的决定:“细思之下,为避免其他藩属国违背大明旨意,收留乱臣贼子,当拿中山国立威以绝海贼,护佑航道。”
铁铉看了一眼解缙,什么护佑航道的理由实在是有失水准,南来北往的商船,谁会跑到大琉球岛一带去?他们更多是沿着大明海岸线前进,而不是远离大陆深入到东海数百里。但反对又如何,朱允炆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收拾掉中山国与陈祖义了。
朱允炆的意志没有动摇,筹划多年的棋局终于要收官,没有任何人、任何理由能反对这一场战争。
那些牺牲了的人,那些即将牺牲的人,那些该死与不该死的人,都只是为了大明的版图更为完整,给后世留一个巨大的跳板,可以向外更远的探索,可以更好的抵御可能出现的敌人。
无论是从扫清敌人,消除危患,还是从发展战略,岛链拱卫,这些地盘都必须归入大明,趁着大明国力强盛的当下,趁着大明能战敢战军士众多。
朱允炆看过众人,坚定地说:“拟旨至福建太平港,告知李坚、陈挥等水师诸将,转战大琉球岛,灭中山国,杀陈祖义!”
“遵旨。”
解缙、杨士奇等人答应。
圣旨传出之后,安全局的军士又携带一封绝密圣旨赶往福建。
朱允炆审视着大明舆图,目光看着大琉球岛的位置愣愣出神,多少人为了这一片岛屿,成为了一个“失踪”人口,几年时间回不到家,连书信都不能传。
庞焕的孩子都两岁多了,连个名字都没有,丛佩儿直接大郎、大郎的喊,几次生病了,还会喊一句大郎喝药了的话,偏偏还跑后宫来,抱着孩子当着朱允炆的面喊。
朱允炆赐下名字“庞长风”,直接被丛佩儿忽视了,仗着和太后、皇后熟,偏是不改称呼,逼急了还说,起名字是孩子他爹的事,他爹不回来,就叫大郎。
丛佩儿可以在朱允炆面前任性,是因为她很清楚朱允炆不会真的动怒,把她给赶出去。
为了这个局,朱允炆出动的人手可不止是庞焕一个人,还有八百人之多,这些人或隐,或显,或半隐半显,但无一例外,都换了身份,抛舍了妻儿父母。
丛佩儿能诉苦,能提醒朱允炆让庞焕早点回来,那其他人的妻子呢,父母呢,他们已经两年多不知道自己的丈夫、父亲、儿子去了哪里,不知道他们是生是死,他们承受的煎熬又是何其沉重?
朱允炆紧握着拳头,长达两年多的棋局,终于要落下最后一颗棋子了。
棋落,天黑。
陈二宝吹起火折子,点了蜡烛,房间照亮。
坐下倒了一杯水,门外就传出了脚步声,敲门声随即传出:“头,有消息。”
“进来。”
陈二宝吸了一口气,提振精神。
尹志国走进来,连忙说:“我们的人从渔民那里得到情报,山南国的佐敷按司尚巴志正在筹划起兵,进攻中山国,时间恐怕不远了。”
陈二宝眼神一眯:“真实性如何?”
尹志国想了想,严肃地说:“应该还是可信的,尚思绍、尚巴志父子都是有野心的人,他们手下也有些力量,虽不能与中山国相提并论,但此时的中山国……”
陈二宝知道尹志国想说中山国已经彻底腐烂了,武宁这个国王实在是太会玩了,时不时就弄死一些人,国内此起彼伏的造反,也正在耗尽这个国家的气数。
若是此时尚巴志起兵,被武宁打败了尚且好说,局势还能控制得住,若是尚巴志节节胜利,那中山国内必然响应者众多,到时候任谁都无法挽回局面。
陈二宝起身,凝重地说:“我们以中山国为掩护,藏身在这津固岛上,若是中山国被尚巴志所灭,那我们将再无藏身之地。不行,我需要马上去找大当家的。”
陈祖义正在进行床上运动,希望能造点娃娃出来,现在只剩下陈士良一根独苗,不太好啊,需要开枝散叶。
被人打断,陈祖义自是恼怒不已,可听闻陈二宝有紧急情报,也不得不穿好衣服走了出去。
“大当家的,我们在这里恐怕不安全了!”
陈二宝知道先说什么,以避免陈祖义的怒火。
陈祖义听闻之后,顿时打了个激灵,担心不已,莫不是明军水师发现了自己的踪迹?
陈二宝解释道:“尚巴志要起兵攻打中山国,若他一旦得逞,必不会给我们容身之地,恐怕还会将我们的所在告知大明,换取大明的嘉奖。”
陈祖义清楚事态的严重性,虽然不是大明水师打来了,但似乎没多少区别,尚巴志不是武宁,他是不可能与一个海贼同流合污的,更不可能继续给自己提供庇护。
陈二宝的担忧是有道理的,若是任由事态变化,这里将不会安全!
陈祖义看着陈二宝,询问:“你有什么建议?”
陈二宝略一沉思,目光中闪现出一抹杀机:“我们的船队还没有完成建设,只凭着目前船只,远不够纵横大海,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必须联合武宁,消灭尚巴志!”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被偷家的尚巴志
津固岛船厂,昼夜繁忙。
庄正德站直身子,抬起右手,狠狠掐揉着左肩背位置的肌肉,疼得呲牙咧嘴。
于茂彦拿着小木锤走了过来,看着已白发苍苍的庄正德,叹息道:“把手拿开吧,我给你锤锤。”
庄正德肌肉劳损的厉害,示意于茂彦用点力道,之后说:“我怕是活着回不去了,如果你们有机会回家,记得帮我给老伴捎句话……”
于茂彦呸道:“胡说什么,你走不了,我们谁都走不了,咱们一起来的,自然要一起回去,哪怕是剩下根骨头,也得带回去,少说这些丧气话。再说了,我们还有五艘船,造完了陈祖义就会放我们回去。”
庄正德一脸苦相,转过身看着于茂彦:“这样的话你也信吗?”
于茂彦坚定地说:“我信!”
庄正德难以置信:“你信一个海贼的话?”
于茂彦摇了摇头,严肃地说:“庄兄,你错了,我信的不是陈祖义的话,而是我信大明水师,信大明皇帝。我也清楚,哪怕是我们给陈祖义完成二十艘大船营造,他也不会放我们回大明,而是用屠刀来威胁我们继续营造船只。但我相信,在完成二十艘大船的时间里,大明水师一定会找到这里,救我们回家!”
庄正德哀叹,颓然地说:“大明水师?呵,自从建文六年二月被掠至今,已有一年又七个月吧,近六百个日夜,我们什么时候不是在等,在盼,可他们从来都没有出现过!水师恐怕已经遗忘了我们,没有人再会费尽心力去找我们这些微不足道的人了。”
于茂彦心里也苦,按理说,大明水师船队规模庞大,如此漫长的日夜里,足够将大海周围的岛屿搜一个遍了吧,挨个地方挨个地方的跑,也该找到这里了才是。
可他们没有来,日月旗从来没有出现在海平面上过。
被遗忘了吗?
于茂彦不知道答案,可阳江船厂事件过去了这么久,伤口上的痂都落了,恐怕没有人会再想起阳江船厂,想起那些战死的军士,被掠走的船匠吧。
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于茂彦等人一点都不知情,生活在一座孤岛之上,与世隔绝,没有任何消息。
陈大宝带着几个海贼巡视着船厂,看到交头接耳的庄正德、于茂彦,当即撸起袖子,摇了摇脖子,对身旁的海贼说:“你们都在这里给我看清楚了,该怎么收拾这群偷懒的人!”
一旁海贼自是笑着不动,看着陈大宝头目教训这些船匠。
陈大宝大踏步走了过去,大手一伸,直接将瘦弱的庄正德、于茂彦提起,在两人惊慌失措的神情之中转了两圈,然后直接丢到了木屑堆里,幸是柔软,没摔痛。
可庄正德刚想站起来,就迎来了一只大脚,直接将庄正德踹了回去,陈大宝大笑着,弯下身抓住庄正德的衣领,大声呵斥:“给你们说过多少遍了,不准交头接耳,说,是不是再商议如何逃走?我告诉你们,这里没有可以逃走的路!”
庄正德被踹得差点没缓过气,好不容易气顺了,脸上又挨了一巴掌,嗯,力道竟然不大?
“听好了,我是安全局的人,奉命营救你们,并一举铲除陈祖义海贼团,半个月之内可能会有大的变故,你们如果想活着回到大明,就团结起来,等待合适的机会,配合我们行动。”
陈大宝凑到庄正德面前,快速低语,然后狠狠丢下震惊的庄正德,又踢了两脚,咬牙说:“听清楚没有?”
庄正德看着凶神恶煞的陈大宝,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刚刚听到的话。
安全局的人?
你丫的有没有开玩笑,你可是一直都跟着陈祖义混的啊,自从我们被羁押岛上,都是你在看管我们啊,多少人都挨过你的打,挨过你的鞭子,你现在告诉我你是大明安全局的人?
啥时候安全局的人成了陈祖义的头目了?
庄正德反应迟钝,多挨了两脚,于茂彦也不好受,挨了一顿揍不说,还被数落了一大顿。
陈大宝点出了于茂彦的家乡与家人名字,低声说:“想一起回家,就早日团结好所有船匠,等待信号动手。”
庄正德、于茂彦被打了一顿,最后都求饶了。陈大宝趾高气扬地走了,带着几个海贼,指指点点,吆喝着干活慢的船匠。
于茂彦看向庄正德,庄正德盯着于茂彦,彼此都看出了震惊。
如果对方没有撒谎,那就是说大明没有忘记大家,他们一直都在这里,一直都记得船匠!
只不过,庄正德、于茂彦无论如何都想不通,既然安全局的人都在这里了,为何不直接干掉陈祖义,为何不直接带所有人回家?
陈大宝不可能将朱允炆的终极布局告诉他们,也无法给他们解释,怎么说,说你们之所以被陈祖义抓来,都是皇帝大人“授意”的结果?
船继续造吧,船坞也继续扩建吧。
反正这地方未来是属于大明的,等大明水师来到这里时,一切都有现成的,不是挺好?
陈大宝收到了陈二宝的消息,大琉球三国即将陷入混战,是时候暴露陈祖义,引水师来攻取中山国,拿走大琉球岛了。
传递消息,对于掌控了陈祖义海贼团情报系统的陈二宝来说,实在是没有多少难度,甚至都可以明目张胆地当着陈祖义的面写一封情报递出去,哪怕是陈祖义亲自查看,也发现不了其中端倪。
然而传递出去消息,等到水师集结,再抵达大琉球岛,这期间需要很多的时间。陈二宝不确定中山国能在尚巴志的进攻之下坚持多久,一旦中山国崩溃,陈祖义要撤走,那就必须启动最后的策略,冒险除掉陈祖义,让他彻底留在这里!
可安全局在陈祖义海贼团中的力量十分薄弱,哪怕是陈二宝不断经营与收买,可以信得过的人手也不过十余人,陈大宝善于结交,也只是带出了二十几个班底,凭借着不到四十人,想要对抗陈祖义、陈士良、陈三才等人明显是不够的。
为防万一,陈二宝必须冒险启用最后的棋子,那就是船匠,这是一百六十五名船匠,关键的时候,就是一百六十五名战士,更何况,这里还有八百被奴役的中山国百姓,他们想必对陈祖义也恨之入骨。
这些人,或许不足以对抗整个陈祖义海贼团,可一旦找到机会,解决掉陈祖义还是足够的,一旦陈祖义、陈士良等头目身死,那事情就好说。
一切都在改变,局势说变就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