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770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薛夏头碰在冰冷的地砖上,不敢言语。
  朱允炆对于薛夏斩杀帖木儿也有些难以接受,帖木儿毕竟是一代苏丹,中亚霸主,开辟了一个时代,影响了无数人的命运,应该给他一定的尊重,哪怕是杀他,也需要给足体面与尊重,至少给他一根绳子,让他自杀嘛。
  可事后仔细想想,战场之上,哪里有这么多完人,谁没有个脾气与性情?
  薛夏看着侦察兵、安全局的人被砍死,看着无数军士战死在前线,听过一声声哀嚎,见过触目惊心的伤口,他不想让帖木儿活着,在京师安享晚年,自然终老,那就只能在雪地里杀了他。
  话说回来,俘虏帖木儿真的有很大的战略价值吗?
  战神朱祁镇也被俘虏了,他的战略价值很大吗?这还是因为瓦剌是大明的邻居,带着朱祁镇就能串门,大明总不能将帖木儿从京师再送到西域,然后去撒马尔罕串门吧?
  威慑作用吗?
  活着的帖木儿与死去的十五万大军,哪个威慑更大?
  朱允炆没有唐太宗的习惯,喜欢盯着一个大男人跳舞,自己对老头子帖木儿的舞姿一点都不感兴趣,真要是带到京师,还得好酒好菜伺候着,这对死去的军士与其家属来说,实在是不太公平。
  无论如何,朱允炆都接受了帖木儿已死的现实,至于怎么死的,谁杀的,就这样吧,老帖,委屈就委屈吧,你去找真主,他会安慰你……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对薛夏说:“因为你的过错,朕决定免了你的指挥同知位,罚俸半年。”
  薛夏重重谢恩。
  刘长阁有些着急,想要帮着薛夏说话,却见朱允炆抬手:“因为你杀敌有功,忠肝义胆,朕决定提拔你为侦察兵千户,同时恢复你的指挥同知一职,至于赏赐,等大军班师之后再说,回去吧,半个月内别入宫,朕现在不待见你。”
  薛夏感动不已,刘长阁更是羡慕。
  安全局虽然风光,也极有权势,但安全局的人不是想进入侦察兵就能进去的,这是一支神秘且强大的力量,和安全局完全是两个系统,以刘长阁的身份,也只有限接触了部分侦察兵,浮在外面的千户,就一个索靖。
  可刘长阁知道,侦察兵有两个千户,索靖之外的另一个千户到底是谁,隐藏在哪里,真实身份是什么,刘长阁都不知情,也不敢去打探。
  现在,朱允炆让薛夏成为了侦察兵的千户,不仅表示对薛夏的绝对信任,还说明了另一个问题:侦察兵的数量增加了。
  朱允炆赶走了薛夏,没有心思处理奏折,便带刘长阁出了皇宫,直奔燕王府而去。
  现在有一个棘手的难题,那就是战后封赏的问题,其他人都好说,向上提拔就是了,可有两个人没办法提,徐辉祖本身就是国公,还怎么提?朱棣是燕王,又该怎么提?
  不封赏是说不过去的,可这两个人上面已经没有封赏空间了,国公是爵位里面最大的,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燕王是藩王,藩王上面就是皇帝,朱允炆可不打算让位……
  朱允炆想要去找朱高炽,这个胖子在国子监表现很是优异,在冬考中写了一篇《衙署简事》的文章,对于官府办事繁杂、拖沓、积压大批特批,并提出了一套精简办事的流程,看得出来,朱高炽在政务处理上有着极高的天赋。
  毕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明仁宗,如果不是因为被压制日久,成为皇帝之后开始放纵,好色过度,估计他能多活一二十年,留下许多政绩。
  朱允炆一直都在犹豫,要不要启用朱高炽,他是藩王世子,入朝为官的话,这算什么事,礼制上有些混乱。可自己身边实在是缺少精干、睿智的官员,而国子监里出来的许多监生,还都是愤青,正在磨练之中,短时间内很难发挥作用,但朱高炽不一样,他有身份,声音有分量……
  海浪掀起多高,船只随波而动。
  陈挥拿到了李从茂的情报,与王绥、徐安等人商议,决定夜袭对马岛。
  对马岛。
  宗贞茂的笑声传出许远,早田左卫门大郎也松了一口气,大明水师是声东击西啊,嘴里说着要打对马岛,实际上要打的是壹岐岛!
  在这一刻,宗贞茂很想看看京极高光什么表情,被明军水师欺负的滋味,恐怕是不好受的吧。
  活该!
  让你们支援下我们对马岛,竟然一点面子都不给!现在被大明收拾,也是你们自找的!不过大明的这计策实在是高明,就连壹岐岛的人也绝想不到大明水师会突然进攻,也不知道壹岐岛的水军还有多少,会不会被大明水师打残。
  宗贞茂对早田左卫门大郎说:“如果壹岐岛派人求援,就给我直接赶走。他们是如何拒绝我们的,我们就如何拒绝他们!”
  早田左卫门大郎嘿嘿点头:“应该如此,也让他们尝尝被人拒绝的滋味。”
  宗贞茂心头很是快意:“听说大明水师围困了壹岐岛,你说那京极高光会不会被大明俘虏,若真是如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趁大明撤退的机会,抢占壹岐岛?”
  早田左卫门大郎瞪大眼,对宗贞茂的野心很是惊讶。
  那可是壹岐岛,京极氏的老牌势力范围,他们在那里根深蒂固,而且后面还有足利义满作为靠山,即便是京极氏都被大明杀光了,也轮不到你进入壹岐岛啊,足利义满不是傻子,他一定会行动的。
  “这个,不太好吧。”
  早田左卫门大郎委婉地劝说宗贞茂,不要与京极氏起冲突,更不能得罪足利义满。
  对马岛,北部浅茅湾。
  二十几个倭人无精打采地巡逻着,看了几眼黑暗的海面,就匆匆进入茅草屋里,搓着手吆喝起来。
  一艘艘大福船缓缓出现在海面上,没有任何的灯光,与黑夜融为一体。陈挥指着着刘谆、赵春率三艘船先行登陆,解决滩头的倭军。
  刘谆考虑到大福船靠岸动静有些大,很难不被发现,一旦倭人预警,突袭就成了遭遇战,便带了三十余军士下海。海水是冰冷的,直让人哆嗦。
  来回活动几次,适应之后,刘谆感觉呆在海水里竟然比在船上还暖和一些,挥了挥手,带军士悄然上岸。
  海风一吹,刘谆感觉浑身都要成为冰疙瘩了,顾不上这么多,打着哆嗦就敲开了茅草屋的门,喊了一句打招呼的日语。
  里面的倭人没有防备,打开门看着浑身湿漉漉的刘谆等人,愣了下。
  刘谆不知道对方嘟囔什么,刀子直接抹过对方的脖子,然后带人冲入茅草屋,将没有任何防备、来不及战斗的倭人当场斩杀!
  解决了一屋,继而转向另一屋。
  浅茅湾是对马岛的重要据点,防守的倭人并不在少数,少说也有三百余人。但因为浅茅湾口朝北,北风呼啸而来的时候,实在是太冷,导致驻扎在浅茅湾入口的倭人数量只有四十余。
  在刘谆走向最后一间茅草屋时,刚想敲门,茅草屋左侧冒出来一个提着裤子的倭人,倭人看着刘谆血淋漓的刀,连忙就要跑,可忘记裤子还没提好,刚走两步就被绊倒在地,还没起来,刀已落下!
  “敲门!”
  刘谆低声多军士纷纷。
  军士敲了敲门,喊了一嗓子日语。突兀地,锋利的长刀从茅草屋的门上刺了出来,直刺入军士的脖颈!
  “啊!”
  刘谆不成想对方竟已经有了防备,看着倒地的兄弟,直接劈开了房门!
  五个倭人手持长刀,狂叫着作战,声音有些大,惊动了远处的倭人。
  明军突袭虽然没有奏效,却为后续大福船的靠岸争取了时间。陈挥命令王绥带三百人守护船只,与徐安兵分两路,各自一千余人杀入对马岛。
  浅茅湾几乎一个中线,将整个对马岛一分为二。徐安带人向东北突进,陈挥则带人向西南进军。对马岛远比壹岐岛大得多,不深入作战,根本无法解决倭军。
  刘谆解决了几个倭人,见陈挥带人来了,连忙命军士换去湿漉漉的衣服,跟着大军直杀向宗贞茂所在的中心区域。
  宗贞茂已经睡下了,突然听闻远处喊杀震天,骇然不已,连忙传唤早田左卫门大郎、林温、藤六等人,匆匆集结了六百多倭军,准备据守宗家大院,对抗明军。


第九百四十二章 对战倭军(一更)
  宗家大院,距离浅茅湾只有十里。
  陈挥、刘谆等带军士一路斩杀倭兵,快速挺近,不到半个时辰,已率军士包围宗家,遭遇了倭人猛烈的弓箭反击。
  刘谆请令冲锋,陈挥见宗家内部倭人较多,摇了摇头:“先封锁要道,剪除羽翼,断其出路,再徐徐图之。”
  军士闻令,留六百余人扼守宗家外主要道路,安排弓箭手警惕,避免倭人突然杀出。
  刘谆则与周涯等人,带数百人奔向西南,无论是倭国百姓,还是倭寇,亦或是宗家之下的倭兵,刘谆都没有停手,一律斩杀。
  妇人的尸体,孩子的尸体,老人的尸体……
  惨无人道的斩杀!
  有几个军士下不了手,刘谆则亲自动手。
  倭寇侵略大明沿海的时候,他们可从来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是老人还是孩子,该杀的时候,他们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水师中有不少来自江浙与福建一带,说起倭寇时,他们都是咬牙切齿,屠戮一空的村寨,老人被吊死,几岁的孩子都被挑了心,妇人赤裸地惨死……
  现在轮到倭人了,谁若是敢在道义上指责大明水师,刘谆绝饶不了他!
  “彻底斩杀!一个不留,这是军令!”
  刘谆愤然喊道。
  犹豫地军士终举起了刀,砍掉了哀求的妇人的脑袋,歇斯底里地喊:“杀!”
  这一夜,是对马岛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夜。
  这一夜,是大明报复杀倭的一夜!
  刘谆直接杀过八十余里,抵达了海边才收手,看着东方即将破晓,刘谆带着军士再次奔波,以顽强的意志,再一次折向宗家大院。
  宗贞茂组织了三次突围,都被明军给挡了回去,除了丢下四十几具尸体之外,什么收获都没有。
  早田左卫门大郎不安地看着宗贞茂,严肃地说:“我们必须尽早突围,一旦明军收回兵力,彻底围困,那我们想走都走不掉了。”
  藤六反对:“我们现在也走不掉,大明的弓箭比我们的弓更远,我们还没靠近,他们就已经射了过来,藤甲又防不住,想要突围,必须有周密的布置。”
  早田左卫门大郎不安地看向藤六:“你有什么高见?”
  藤六左思右想,终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打算:“我们应该安排一批人正面强攻,吸引大明所有力量集中到一面,然后带少量精锐保护大名,从另一面杀出去。”
  早田左卫门大郎追问:“杀出去之后,又该如何?浅茅湾必然有明军驻守,去那里只能送死。”
  “那就去南面,那里有个小渡口,此时船只应该还在。”
  藤六急忙说。
  早田左卫门大郎摇头:“不说明军在外面拦着,就说渡口若没有船只,我们该怎么办?”
  藤六郁闷了,看着早田左卫门大郎大声喊:“你说要突围,突围,现在又说这不行那不行,你倒是给个主意啊!”
  早田左卫门大郎思索再三,对宗贞茂进言:“如藤六所言,我们需要一部分人吸引明军,然后保护大名撤退,只不过这次撤退的方向,伪装是向南,但实际上是向东,躲入东面的山林之中,等明军撤走之后再作打算。”
  宗贞茂没想到局势会发展到这一步,昨天还嘲笑壹岐岛的京极高光,不成想短短一夜,自己就成了要逃命的人。
  毕竟是刀口上干过活的,宗贞茂也十分清楚耗不起时间,决定安排林温、池门带四百人,出南门强攻,吸引明军,然后自己带一百余人自东门撤出。
  天已大亮,不是最好的撤退时间,但已顾不上太多。
  宗贞茂安排妥当,一声令下,林温、池门等人率先杀出南门。
  林温、池门出身倭寇,生性残暴,好战好杀戮,面对明军的箭矢,直接抬着木板冲锋,有些倭人手中拿着藤盾,更多的倭人什么都不拿,直接撒开腿就向前冲。
  陈挥考虑到北面、东面与西面都有较多军士防控,则带了一百二十军士防守南面。
  看着突然冲出来的大量倭军,陈挥顿时来了精神,命令军士用弓箭射了两轮,瞬间杀伤数十倭军,见对方冲势生猛,死且不退,陈挥便抽出了腰刀,左右摇晃了下脖子,目光冷厉地喊道:“兄弟们,给我杀!”
  长弓丢下,箭壶丢下。
  大明军士换为长矛、盾牌、大刀,五人一组,大喊着冲锋。
  陈挥更是冲在最前,不等身后的盾牌手跟随,直迎上最前面的一名倭军,大刀如劈山之势,不等对方倭刀送来,已近身劈在对方脖子上,一脚踢开,长刀再起!
  一百多军士,冲锋近四百倭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7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70/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