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768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王绥睁开眼,盘坐在甲板上:“我说副总兵,你可是见识过神机炮的威力,也知道征西大军带走了多少神机炮,你有什么好担心的?让我说,纵是战事再不顺利,神机炮威力没有发挥出来,以燕王的本事,也一定能和帖木儿拼个你死我活,让帖木儿彻底失去东征的力量,西北的事,你就不用瞎操心了。”
  陈挥知道朱棣的本事,也听闻过帖木儿的强大,心中不踏实,刚想继续与王绥讨论讨论,就有人通报:“朝-鲜李从茂来了。”
  “快请。”
  陈挥踢了一脚王绥,让他感觉起来。
  王绥只好起身去招待李从茂,这个家伙提供的情报很详实,作战战略的调整,就是因为李从茂情报提供了壹岐岛京极氏与足利义满的紧密关系。
  大明。
  振奋鼓舞、震动天下的捷报从昌都剌,一路冲到了嘉峪关。
  十月二十七日,张掖大庆。
  十一月初三,西安大庆!
  十一月初六,消息传到开封,景清、齐泰状如疯狂,亲自敲锣打鼓,庆贺大明西征大胜!
  十一月初九,凤阳获悉,无数百姓走上街头,夹道迎送报捷军士!
  十一月十日,薛夏带人渡过长江!
  昌都剌大捷的消息如同一条连绵数千里的红线,贯穿了东西,折向东南,将消息传遍给了各地的百姓,各地的州府!
  大捷,昌都剌大捷!
  京师百姓听闻,热情如火,被压抑在心头的愁苦瞬间被释放,转而是无尽的自豪!
  看,那是大明的健儿!
  看,那是大明的旗帜!
  听,那是大明的捷报!
  听,那是大明的欢呼!
  捷报传来时,正值早朝,朱允炆当即罢朝,亲自带文武百官在奉天殿外广场等候。
  解缙笑得合不拢嘴,平日里沉稳的郁新也止不住笑意,杨士奇眯着眼,拱手正与群臣同贺。梅殷摇头叹息,多好的功劳,自己如果也跟着去西域……
  朱允炆紧张地手心出汗,这一次大胜,远比征安南要来得困难的多,艰难的多,其中面临的种种难题,几乎压得整个大明喘不过来气!
  若不是多年革制,朱允炆不敢想象大明能不能支撑起一支十五万的大军深入西域作战!
  终于。
  终于!
  朱棣,你终于做到了,没有辜负朕,没有辜负大明!
  薛夏、霍邻、杨烽火等人奉命骑马入宫。
  朱允炆看着久别的薛夏,看着一个个风尘仆仆,满是疲惫却精神大好的军士,微笑着点了点头。
  薛夏带人下马行礼:“安全局指挥同知薛夏,奉征西大将军朱棣命,特来京师奏禀天子:建文六年十月二十日,大将军列阵于昌都剌,决战帖木儿十五万铁骑,三战克敌,阵斩六万九千余首,俘虏七万五千余人,帖木儿逃遁途中被死,主力尽灭。曰:昌都剌大捷!”
  声音洪亮,百官皆闻!
  朱允炆上前,搀起薛夏,重重地拍了拍薛夏的肩膀,然后看向其他军士,道:“朕现在兴致很高,你们是想先去休息,还是想陪朕饮一杯酒,说说昌都剌大捷之事?”
  霍邻、宣青书微微抬头,惊讶地看着朱允炆。
  此人就是建文皇帝朱允炆,他即没有说宽慰的话,也没有过多的问候,反而是在邀请众人喝酒。这就是自己听到的朱允炆的第一句话。
  赐宴!
  朱允炆下旨百官停朝,内宫、国子监、兵仗局、二炮局、京师衙署……休假一日,大报恩寺匠人带薪停工一日。
  商户们顿时抓住机会,开始了推销:今日大减价……
  大胜的消息快速传播,从南京直传入江浙,福建、广州,交趾,如同一个巨大的辐射网,快速传递消息,无数人得知大明战胜了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一股自信、自豪油然而生,一个国度的骄傲的灵魂,就在这一刻开始滋养……
  朱允炆听着薛夏讲述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听闻霍邻深入到亦力把里城与帖木儿笑谈,听闻傅安等使臣顺利归来,尚在途中,听闻战斗的故事……
  PS:
  感谢深海大肥宅打赏,谢谢,最近没办法爆更,容我调整一段时间。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九百三十九章 百姓的精气神(一更)
  从会同馆走出,柳廷显、李贵龄看着热闹非凡、喜气洋洋的西长安街,不由地有些疑惑,是什么事让大明京师的百姓如此欢悦?
  柳廷显拉来一个行人,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行人打量了下柳廷显等人,昂首挺胸,理都没理,挣开就跑了,这个时候哪里有工夫和你们外夷瞎扯,去晚了醉春楼就没位置了。
  一旁拄着拐杖的老人见状,不由地咒骂差点撞了自己的酒徒,柳廷显等人上前一施礼:“老丈,有何大事,惹京师百姓如此热闹?”
  老人堆笑,满是皱纹的脸上褶出一道道痕迹:“你这消息也太闭塞了些,现在满京师都传开了,征西大军在西域打败了帖木儿,连他的十五万大军都吃掉了,如此大胜仗,可是十多年都不曾听闻了啊。”
  十五万大军?!
  柳廷显一脸的震惊。
  帖木儿东征与大明西征,这种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没有人不知道,包括前段时间传得沸沸扬扬的哈里被俘一事,柳廷显也是听闻过的。
  但在柳廷显看来,征西大军的胜利只不过是挫败了帖木儿的先锋军,不足以大夸特夸。事实上,大明官员也保持着难得的冷静与清醒。
  真正影响西域战局,关系全局的,在主力与主力的对决。
  现在,主力对决落下帷幕,大明战胜了帖木儿,消灭了帖木儿十五万大军!
  柳廷显看向李贵龄,眼神中透着浓重的忧虑。
  这是何等恐怖的战争力量,若大明将这股力量倾泻在朝-鲜,以朝-鲜目前的兵力、国力,又能支撑多久?
  李芳远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想来会睡不着觉吧。
  柳廷显拉着李贵龄到一旁,低声说:“必须早点通报松京,让国王务必送厚礼,多派使臣而来。这个世上恐怕没有人是大明的对手了。”
  李贵龄重重点头,转身就走向会同馆。
  帖木儿是西面的霸主,大明是东面的霸主,现在,世上只剩下了一个霸主,若不恭敬地臣服,惹怒了得胜中的大明,后果不堪设想。
  柳廷显走入街道,看着无数的大明子民热闹非凡,他们似乎与昨日不同了,想了许久,柳廷显才明白,这些大明子民多了一种骄傲,就连平日里妻管严的男人,也开始直着腰板讨要酒钱,而往日河东狮吼的妇人,也变得温顺可人。
  商人挂出了促销的招子,只要入门喊一嗓子“恭贺我大明,战场好二郎”,直让利三分,吸引了许多人采购。
  酒楼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一个个豪情大发,二十几个伙计不断从酒窖里搬出酒来,有一个伙计不小心摔碎了一坛子好酒,苛责的东家罕见的没有发脾气,反而是安抚几句,并表示所有人忙完之后,自己挑一坛酒回家。
  卖猪肉的老板一刀下去,要一斤猪头肉的,直接给了一斤半,多出来的就当下酒菜了。卖布料的掌柜结账的时候只顾着抹零了,什么,三百六十文,算你三百文。药铺的掌柜更干脆,直接悬壶济世,今日抓药,不收分文。
  欢欢提着一条大鱼,小脸被冻得红彤彤,对一旁的李晟说:“哥哥,要不要买点好酒,难得如此大喜事。”
  李晟连连点头,目光中透着兴奋:“前段时间黑云压城,坊间又有诸多流言闹得人心压抑,听说陕西又出了一些乱子。现在好了,昌都剌一战,可谓是杀出了大明军威,大明气势,什么魑魅魍魉,什么妖魔鬼怪,都将在这个消息之下烟消云散!如此大快人心之事,怎能没有好酒?”
  欢欢笑弯了双眼,问:“去哪里打酒?”
  李晟拍着胸脯:“醉仙楼!”
  欢欢连忙说:“可使不得,醉仙楼一坛酒要五两钱钞,黑了个心的,不如去阳春酒楼,那里上好的酒也才一两五钱。”
  李晟摇头:“阳春酒楼怎么能比得上醉仙楼,你不知道,醉仙楼可是有一批上好的陈酿,五年前埋下的。取一坛来,也好给老爹、李九叔他们解解馋。”
  “可……”
  “放心,我有钱,国子监冬考的奖励已经给了,足足一百两宝钞呢,等到开春,说不得就要进入仕途了,到时候自有俸禄,走,就去醉仙楼。”
  李晟拉着欢欢,刚到醉仙楼,就遇到了商学院的周忱、黄本固等人,几人直接将李晟、欢欢围了起来,一脸的不怀好意。
  欢欢被吓得躲在李晟身后,周忱咬牙切齿,对李晟恶狠狠地说:“你一个农学院的小子,为啥考我们商学院的试卷?”
  李晟呵呵笑着:“哎呀,周兄,国子监可是明文规定,监生自由参与考试,不管出身哪个分学院,只要想考,当天参与考试便是……”
  周忱郁闷至极,挥舞着拳头说:“你的《以商富民,以商富国》我看过,确实比我写的《论农商关系》更出色,商学院的头筹被你这个旁听拿走,我很不甘心。等明年开春,我们就在朝廷上一见高下吧。”
  李晟眉眼中透着得意:“进入朝廷之后,可就没有试卷上的考核了,全靠的是真本事。你是知道的,我没啥真本事,也不如你们动手能力强,在这里就甘拜下风如何?”
  “少来!你要堂堂正正接受我的挑战!”
  周忱厉声说。
  李晟指了指醉仙楼:“好,我接受了你的挑战,看在你输掉商学院头筹的份上,我给你买一坛酒如何?”
  周忱冷哼一声:“我需要你给我买酒?说吧,你想要什么,我请了!”
  李晟立马说:“两坛陈酿,多谢周兄。”
  周忱瞪大眼,连忙说:“你就不能客气客气?”
  李晟笑着说:“昌都剌大捷,岂能客气?今日京师之中,不知会有多少人大醉一场。周兄若不能快点,这陈酿怕都要抢购一空了。”
  半刻钟后,李晟提着两坛酒优哉游哉地出了醉仙楼,欢欢笑着说:“还是哥哥厉害,不花一分一文,竟能拿到两坛陈酿。看他们之前的样子,还以为多大仇呢。”
  李晟哈哈大笑,对欢欢说:“你可别小看了他们,可都精明着呢,今日我拿走这两坛酒,改日说不得就会被他们坑走十两银子,国子监商学院出来的人,哪里会有吃亏的主……”
  李老三招呼着李九等一干近邻,直摆了三桌酒菜。
  整鸡整鱼,美酒入杯。
  李老三端起一杯酒,起身说:“没说的,昌都剌大捷,朝廷打了大胜仗,今日开心。咱们虽然是小老百姓,但也明白一个道理,军队打了胜仗,边关才稳固,没人能跑过来抢咱家的粮食和孩子,咱们来年还可以继续开工,不用担心没了生计啊,来,为了这大好事,我们走一个!”
  “走一个!”
  众人纷纷举杯。
  李九咂把了下嘴,嘚瑟地说:“前段时间黑云侵日,可把老子给吓坏了。有人说,朝廷要停了所有土木之事,还有人说朝廷已经准备第二批大军西征,京军都跑到山里拉练去了,人心惶惶啊。现在看来,那黑云不过是帖木儿临死之前,非要看一眼咱们京师罢了。”
  “哈哈,我就没有半点担心,怕啥,咱们有英明神武的皇帝,有经验丰富的燕王,有战无不胜的军士,还怕他帖木头?”
  “是帖木儿!我说老王,前段时间可是见你连着去天界寺上香七日啊,是不是求佛祖保佑了?”
  “胡说,我那是求孙子去了!”
  “求孙子你应该拜观音,让我说,还是紫霞山的寺庙更灵……”
  李老三看着话题跑偏了的众人,哈哈大笑着加酒。无需关注他们在说什么,只要喝开心,吃开心,就够了。
  一杯酒下肚,李老三嘴角含着笑,眯着眼就回忆起来。
  建文元年,怀远突发大水,朝廷以工代赈,让这些灾民去了京师做工,日子就是从时候改变的啊,建文皇帝不仅给大家伙营造了居所,还让孩子们免费上了学堂。
  男人有力气的去工地,女人去纺织,日子是一天好过一天,一年好过一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7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8/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