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账!
朱高煦催马,既然没办法将怒火发泄在朱允炆身上,更没办法抱怨老爹朱棣,那就只能找眼前的人发泄了!
“杀!”
朱高煦冲了出去,对着一名骑兵长枪一挑,直将骑兵挑落马下,长枪呜地一声,又将一名骑兵击杀!朱高燧见自己的哥哥都这么勇猛,作为他的跟班,自然也要出力,马刀挥舞生风。
袁岳、刘启夏也被这两个积极的兄弟吓了一跳,不愧是燕王的种,够猛,大明军士不知道朱高煦想什么,为何如此生猛,但也不需要想,这些将领都带头冲锋了,自己不出力怎么行!
阿苏良看着勇不可挡的大明骑兵冲锋而来,顿觉大势已去,连忙调转马头,呼喊着:“撤退,撤退!”
不能再打下去了!
火铳兵损耗了不少精锐,人心惶惶,战意锐减。而大明骑兵又是以逸待劳,精神饱满,士气旺盛!最让人不安的是,所有人都听到了身后峡谷中不断传出的宛若炸雷般声响,都很清楚,大明拥有一种极厉害的武器,足以在很远的地方消灭他们!
这仗,没法打了。
阿苏良准备跑路,逃回去,离开这一道峡谷,回到昌吉,回到西准噶尔,无论去哪里,都不能继续留在这里!
想要逃走的不止是阿苏良,还有卡拉奇,不断从天而落的炮石杀伤了无数骑兵,战马也受惊乱跑,不少骑兵因此坠马而死,让人绝望的是,这种炮石似乎一直都有,一直都在飞,一直都在落!
每一次声响,都要带走至少四名骑兵,包括他们的战马!
撤,必须撤退!
这里是个陷阱,派遣骑兵去山两侧怕也来不及了,谁知道对面埋伏着多少大明的兵力!
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撤出山谷,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
卡拉奇下令撤退,混乱的一幕出现了,不少军士争先恐后想要先撤退,可战马在有限的空间里很难轻易掉头,军士争执不下,又见炮石爆炸,当即就红了眼,抽出马刀干掉了自己的战友,然后夺路而去。
如此混乱,很难想象这是身经百战的帖木儿骑兵精锐!
峡谷最窄处只有百步,根本容不得大批骑兵一蜂窝跑出去,能有个五十骑就已经够混乱,可突然来了几千骑,如何能一口气过去?
何况,大明会允许他们离开吗?
就在一批骑兵疯狂地朝着峡谷最窄处跑去时,两侧的山岭上出现了三百大明军士,真的不多,只有三百,左右各一百五十军士。
这些军士也没干瞪眼,拿出了铸铁的手榴弹就狠狠地丢了下去,跑在最前面的战马与骑兵顿时倒霉,被炸地血肉模糊,战马也哀鸣着倒在了地上。
不断丢下来的手榴弹封住了仅仅只有百步的峡谷,而被炸死的战马与骑兵也成了障碍,阻挡住了后续骑兵,无数骑兵人挤人,马挨马,被死死困在了峡谷之中,进不得,退也退不得!
“神机营,上刺刀,跟我杀!”
宋晟见状,抽出了腰刀,指向前方。
“冲啊!”
神机营的军士将刺刀卡在火铳前面,大喊着冲锋,战鼓雷动起来,大明军士从两侧山岭处也开始杀了出来!
近三万兵力,投入到战场之中!
神机营的军士手持火铳,对战马上的骑兵猛地扎了过去,哪怕是这些骑兵身上有些护甲,也很难抵挡这力道,一旦掉下马,很会被人刺穿喉咙!
乃不花看着四周都是骑兵,转个身都转不了,周围都是大明的兵,前面的峡谷,已经不再畅通!
大明,可怕的大明!
卡拉奇也被挤在了骑兵之中,密密麻麻,无论如何喊,如何指挥,整个军队都瘫痪了,没了反抗之力。
当朱高煦挑着阿苏良的脑袋耀武扬威的时候,卡拉奇悲哀地发现,自己输了,输得彻彻底底!
“我们投降!”
卡拉奇清楚,再继续打下去也没了任何意义,只能被大明的军士包围在这里,一点一点地杀掉!
“不能投降,我们是伟大苏丹的军士,怎么能投降给懦弱的大明?”
乃不花反对!
卡拉奇拿起了弓,对准了乃不花,射出一箭,厉声喊道:“还有谁反对?”
反对的人死了,不反对的人,跪了。
宋晟接受了卡拉奇的投降。
卡拉奇安慰着军士:“大明掌握了安拉的神器,我们的失败是安拉的旨意,非是我们不尽心作战。”
第八百七十六章 火器与名将(三更)
哈里抬起头,皱着眉头看向东北方向,对一旁的羌支历等人问:“你们可听到了什么?”
羌支历听了听,回道:“应该是大明骑兵调动的声音吧。”
哈里眯了眯眼,骑兵的声音不应该是这种吧,不过声音太过遥远,听不真切。不管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眼前的大明主力,情报已经得到证实,眼前带队的就是朱棣,大明西征的大将军!
只要解决了朱棣,别说什么占据亦力把里的领土,就是哈密,不,是嘉峪关,自己也能一战而下,说不得可以长驱直入,占领整个河西走廊,为苏丹爷爷扫清所有的障碍!
“有人来了。”
巴启山抬头看向前方三里外,在阳光下,大明的军阵已整齐列阵,旗帜招摇,看得出来,朱棣带兵还是有些本事的。
一个步兵握着盾牌,小心翼翼地走了过来,人到半路就停了下来,扯着嗓子喊着话。
哈里命人山前听闻。
对话很简单:
朱棣的兵:你们这些人,从哪里来,就滚回哪里去。
哈里的兵:我们就不滚,要滚你们滚。
朱棣的兵:不滚的话,那我们就打你们了。
哈里的兵:放马过来。
朱棣的兵:一会别哭啊。
哈里的兵:哭也是你们先哭。
战场上叫阵,不一定非要问候人家八代,也不一定非要给人家送女人穿的衣服,大家说说话,斗斗嘴,这样不挺好……
大明的步兵原路返回,走的是一条笔直的线,仔细观察的话,可以看出地上有两条不算白的石灰线,步兵就是沿着两条线的中间位置来回走动,小心翼翼的样子,似是畏惧着什么。
哈里端坐在马背上,看着远处的大明军阵,他们在左右两翼都安排了骑兵,数量虽然不算多,但足以阻挡自己的骑兵一段时间,唯有中军位置,安置的是大量步兵。
用步兵来拱卫中军?
哈里摇头,大明的步兵自己看过,他们没有长达一丈的长枪,这种步兵抵挡不住骑兵冲击,这是自己的机会!
“羌支历,你带七千骑兵攻朱棣的右翼。巴启山,你带七千骑兵攻左翼,我带剩余一万骑兵主攻朱棣的中军,剩余一千骑兵交给库淮策应。”
哈里分配好做作战方案。
羌支历有些担忧,请命道:“朱棣的中军有重兵把守,还请让我负责主攻中军!”
哈里不准。
羌支历再请求:“在大明中军没有崩溃之前,还请先锋不要以身涉险。”
哈里答应了。
作战战略已定,哈里并没有仓促发动进攻,而是等待,等待夜晚的到来,也在等待卡拉奇前来会师。
时间显得格外漫长,连战马也失去了耐性,开始有些狂躁。
大明军帐。
朱棣拿着宋晟送来的战报,大喜不已,连连称赞宋晟乃是不老将军。虽然宋晟将主要的功劳给了神机营与骑兵等军士,但属于宋晟的光荣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
徐辉祖看着战报,有些咋舌。
卡拉奇一万五千骑兵,只剩下了八千,直接减员近一半!神机营实在是太过威武,有如此威能,何愁大明不胜?
“火器的时代要来了。”
徐辉祖给出了一个判断。
朱棣深深地点了点头,不管自己认不认可,火器的时代都在大踏步走来。不说征安南时全火器覆盖的天威,就说京军,他们正在大量换装火器啊,原来神机营的占比并不算大,可这几年来,在朱允炆一力推动下,在兵部、五军都督府的配合下,神机营的兵越来越多!
没错,火铳有火铳的优势,神机炮也有无法忽视的威力。但在朱棣心中,也不免有些悲哀。而这份悲哀,也体现在了宋晟的报功文书之中。
宋晟极力夸赞神机营的战斗力,将其作为决定战场胜利的力量,话锋一转,便转而说骑兵,其中两个字十分关键“配合”。
骑兵是主力,战场上不应该是骑兵打头阵,然后步兵配合吗?
可现在呢?
是步兵打头阵,神机营先打,然后是骑兵配合!
骑兵的角色,似乎蜕变为了一种配角,分量,地位,重要性,似乎都被削弱了。
朱棣很清楚,随着火器的大量普及,日后大明作战将更多走向“北塔山”模式,先用大炮轰,然后骑兵砍,最后步兵上。而这也意味着,名将神马的,已经不太重要了,更重要的是神机营的统帅,是站在火器后面发号施令的人。
哪怕是没有名将,大明的军士也可以凭借着火器赢得战场的胜利。
火器的时代要来了,名将的时代即将死去。
杨荣看穿了朱棣的落寞,揣透了心思,在一旁说道:“皇上说过,火器兵也好,骑兵也好,都是兵种。决定战场胜利的从来不是武器,而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军士与具有天才指挥艺术的将领。大将军,火器再大行其道,大明也需要名将。”
朱棣深深看着杨荣,感叹:“你果然是厉害的,这点心思也能想到,他日朝堂之上必有你一席之地。”
杨荣连称不敢。
朱棣收起文书,传令道:“告诉宋晟,让他安排人去告知哈里,就说卡拉奇的大军已经到了我们后方。在确定卡拉奇的军队夹击之后,哈里一定会发动进攻,时间很可能就在今晚!”
徐辉祖重重点头:“没错!只不过哈里不是卡拉奇,宋晟占据北塔山,有地利可用,而我们可是在平原地带,没有峡谷,没有山势依托。想要打败哈里,是需要动点真格的。”
朱棣笑着说:“放心吧,有你上场的机会。”
黄昏缓缓而来,拖长了人的影子。
亦力把里城。
一队骑兵挥舞着马鞭子,高声喊道:“让开,让开,捷报,捷报!”
城门口的军士刚想拦截,就挨了一鞭子,愤怒地看着两百骑兵入城,却也不敢说什么,那是哈里的兵,本就是骄傲的很,如今又打了大胜仗,能不骄横吗?
防守亦力把里城的是帖木儿的老部下迈尔,一个沉稳的老将。布鲁图斯从哈里骑兵手中接过捷报,大喜不已,连忙将捷报送给了迈尔。
看着哈里不断取胜,大明军队节节败退,迈尔很是欣慰,不得不说,帖木儿虽然没有几个好样的儿子,却还是有几个厉害的孙子,这个哈里就是个十分优秀的将领,有他在,帖木儿帝国兴旺可期。
“送捷报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