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560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张紞。
  三人不由会心一笑。
  朱允炆放心了,说道:“既然都认准了他,那就由内阁拟旨吧,等圣旨传至,安南之战也该结束了。”
  张紞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善于处理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在云南时就卓有政绩,眼下让他出云南至安南,管理安南各地文官,是再合适不过。
  何况张紞因为耕牛的事被人盯着,不少人找他麻烦,现在对他委以重任,也算是给他一个补偿。最主要的是,此人的忠诚是无需怀疑的。
  “皇上,臣以为安南平定之后,当设卫所,以戡平地方,威慑宵小。”
  茹瑺建议。
  朱允炆点了点头,说:“张辅打下安南,怕是无数人因此而破胆。若留着张辅驻守安南,地方上恐怕多有担忧,朕打算让韩观带五万兵暂时驻守安南,张辅暂领广西都司,一旦安南有变,张辅能随时出关。”
  “五万,是不是少了?”
  解缙有些担忧。
  朱允炆笑道:“五万已是不少,足够遏守多邦、升龙、清化等地,再说了,朝廷要在安南征调兵力,组建安南卫所,让其听从指挥。只要主将、军官、乃至总旗都是大明的人,不怕他们有谋逆之心。”
  “皇上圣明。”
  解缙与茹瑺称赞。
  以安南人治安南是没办法的办法,必须让那里的人知道听大明的话,大明就会给他们好处。将他们内化为大明人,逐渐的就会失去安南国的意识,老老实实为朝廷办事。
  安南,建昌州。
  陶容原是建昌州一个县的小小士绅,因为投降大明,被张辅亲自接待,并答应让他成为建昌州的同知。陶容很感谢张辅,但觉得一个同知还不够,还想求上进。
  这一日,陶容找来自己的好友梁默,此人原只是一地知县,也投靠了张辅。陶容询问梁默如何才能让张辅更为器重自己。
  梁默想了许多办法,像是送粮食,送衣服等,这些办法都被陶容否定了:“明军不缺粮食物资,我们就算是送去,也不过是锦上添花,无足轻重,我们要做,就要做雪中送炭的事。”
  梁默无语地看着陶荣,摊开手:“现在明军想要胡氏父子……”
  陶容瞪了一眼梁默,开什么玩笑,胡氏父子虽然对付不了明军,但对付自己一个小小的同知还不再话下,而且自己手里也没兵。
  梁默揉着脑袋,实在是想不出明军还需要什么,缺啥他们拿不到,真是的。
  雪中送炭,那也得先有雪啊。
  “等等,我想起来一件事。”梁默突然站了起来,严肃地看着陶容:“若此事可以办成,你很可能会被重用!”
  陶容有些心急:“快说!”
  梁默缓缓说:“归附之功!”
  “归附?”
  陶容先是疑惑,旋即瞪大眼,连连摇头:“你糊涂啊,虽说安南曾经属于中国,但五百年来都是以国独立在外,一旦让安南归附大明,那大明必然会派遣汉人、汉官来治理安南,说不得还会引入明廷律法、习俗,到时候,哪里还有我们越人的位置?让安南归附中国,万万不可。”
  梁默看着陶容,认真说道:“学习明廷律法、习俗有何不妥?安南本身就习汉字,说汉化,几百年来,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说没有我们越人的位置,我也是不同意。云南、广西就在安南北面,现如何怎样?土司过着自己的舒坦日子,明廷也没有大肆杀戮吧?远的不说,就说广西南宁、桂林等地,听说商人来往,风华天宝,繁华一日赛过一日,陶兄莫不是想守着土屋子过日子?”
  陶容喝了一口冷茶,叹息道:“并入中国是不行的,遥想始皇帝时期,广西并入中国,死了多少人?后来云南并入中国,又死了多少人?别看明廷行的是王道,王道之下,都是兵刃与枯骨啊。我们是安南人,越人,在汉人看来,就是异类,是蛮夷之人啊。一旦并入中国,华夷之争必然兴起,到时候安南国内必会血流成河啊。”
  梁默向后倚靠,手搭在椅背上:“敢问陶兄一句,安南归附中国会流血,那安南不归附中国,就不会流血了吗?”
  陶容脸色一变。
  梁默看着无法反驳的陶容,严肃地说:“陈氏当政,荒唐无道,死得人少吗?胡氏当政,强征百姓为兵,不是修筑城池就是打造战船,各种奴役,横征暴敛,死得人还少吗?退一万步,大明再选一陈氏之后为王,张辅带兵回国,安南就此会安定吗?”
  陶容张了张嘴,无法说话。
  就眼下的局势来看,陈氏复立是不太可能了。毕竟胡氏父子已经铲除掉了大部分有威胁的陈氏之人,就算是随便找个人上台,也震慑不住场面,君弱臣强,地方迟早会出问题,到时候国内纷乱,死的人怕是更多。
  梁默继续说道:“再说了,化夷入华夏,是多少人、多少族人希望的事,今日若陶兄不把握机会,信不信他日有人看穿,定会鼓动百姓,主动请求让安南归附大明!”
  陶容算是听明白了,这是一件卖国的事,自己不卖国,就会有其他人卖,不过自己卖,有好处,别人卖,那是别人的好处。
  “这种事,我不能同意。”
  陶容想了想,还是拒绝。
  梁默起身,说道:“不同意也无妨,不过陶兄应该知道,胡季犛的不少大臣已经投降了张辅。而那些人的聪明程度,可比我们强多了。到时候若分配官职的时候,发现没位置了,陶兄的同知还能不能保得住……”
  “这……”
  陶容有些担忧了。
  梁默缓缓说道:“若安南复立陈氏,张辅大军离开,不出两年,安南必然大乱,到时候这建昌州的同知,怕很是危险,陶兄想要当一时的富家翁,还是想要当长寿瓮,可要想清楚才是。”
  陶容感觉到脊背发冷,早已是汗如雨下,抬头看着梁默,问:“若我不答应,出了这一道门,你是不是就会做这件事?”
  梁默平静地说:“没错,我也想活得好一点。”
  陶容一拍桌案,狠下心,说:“横竖都已经投降了,那就让我们一起做吧!”


第六百六十八章 博浪,郑和的担当(一更)
  蔚蓝的大海之上,一张张风帆挂满,船队宛如离弦之箭前进。
  钦天监孙旭没有摆弄牵星板,而是拿着望远镜向远海眺望,见碧空白云便安心地放下望远镜,低头看向甲板,见一个虔诚的教士正在祈祷,而另一个水手正在不安地走动着。
  郑和站在船尾舵前面,任凭海风扯起衣角。
  通事马欢正观察着修士如何祈祷,对一旁晃荡的水手喊道:“你走来走去,烦不烦,休息下不成吗?”
  亚当指着远处的天空,爪哇一嘴,马欢掏了掏耳朵,表示听不懂。
  虽说马欢也是宝船上的翻译,但所精通的语种是阿拉伯语,对于意大利语是一窍不通。
  亚当拉着马欢,指着远处的海,手舞足蹈。
  马欢笑着说:“你是不是想谢谢我们把你们从岛上救出来,现在回到大海上,很是兴奋,想要跳舞以表达友情?”
  亚当见马欢听不懂,继续指着远处的大海喊着。
  教士威廉祈祷结束,用相对生硬的汉化对马欢说道:“亚当说前面有风暴,让你们早点减速……”
  马欢瞪大眼,看了看远处陡然变黑的大海,冲着威廉就是一拳头,怒喊:“他在这里嚷嚷半天,你竟然不翻译?”
  威廉委屈,自己再祈祷上帝拯救自己,哪里有空给你们翻译?大明人太粗鲁了,想要教化他们估计是有点难啊……
  马欢冲着舵楼上大喊,孙旭也察觉到了异常,看着远处突变的天空,连忙找到郑和:“前方似乎有大风暴!当减速规避!”
  郑和凝望着远处,瞳孔显得更为黑暗。
  远处本是晴空碧蓝,可现在已是黑云压海,强烈而逼人的气势磅礴而来,原本顺风的风帆开始鼓荡,似乎有一股强烈的风将从远处吹来,宝船的船头劈开一重浪,水花飞起许高。
  “传令所有船只右转舵,全速向东!”
  郑和声若惊雷。
  传令官不断敲响铜锣,吸引其他船只的注意,转向的旗帜打出去,其他船只听到消息之后,连忙转舵跟随。
  骆冠英趴在船舷上,看着海浪涌动起来,厉声喊:“全力向东,无关人员撤出甲板,回到船舱内,甲板人员一律束绳!”
  沈伟面色凝重地看着远处,天似乎塌陷下来,浓黑的样子几乎转眼就到了夜间,而更令人不安的是,在那黑暗的天空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在翻滚。
  “飓风!是大飓风!快跟上宝船!”
  沈伟声音变得尖锐起来,吩咐军士掌好舵,然后将绳子丢给了骆冠英,骆冠英接过之后,直接送给了一旁的军士:“束绳!”
  呼呼!
  风向陡然变化,原本北风突然成为了西南风,黑云滚滚而来。
  张玉看着远处飞来的黑云,对郑和喊道:“来不及撤到岸边了,这附近也没有天然港!”
  郑和瞳孔中出现了一道通天的黑柱,接天的狂风猛烈吹打而来,帆不断摇晃!
  “落帆!”
  郑和咬牙下令!
  张玉喊道:“不行啊,一旦落帆我们就只能在这里迎接飓风,还有龙吸水,卷入其中必会损失惨重!我们需要动力!”
  “来不及了,一旦被飓风卷入,张着帆桅杆也承受不住!落帆,命令宝船一线排开,让所有大福船待在宝船的右侧!快!”
  郑和咬牙喊道!
  “落帆!”
  “让大福船集结于宝船右侧!”
  张玉扯着嗓子喊着。
  宝船上的风帆不断收起,而此时风已大作,雨水开始打落下来。
  “其他人员入船舱,甲板人员一律束绳!”
  张玉喊着,军士有条不紊地应对着。
  马欢见远处天变,拉着威廉与亚当跑向船舱,这种情况下可不敢待在外面!
  赵世瑜抓着船舷,通过雨幕,看到了宝船打出的灯光信号,也听到了宝船的锣声,当即下令:“大福船撤至宝船右舷!快!”
  袁逸尘大声重复了一遍,然后给赵世瑜栓好绳子,喊道:“这是什么海域,怎么天说变就变!该不会是我们捡了两个瘟神,招惹了海龙王吧?”
  赵世瑜拉了拉袁逸尘腰间的绳子,确定没问题:“少扯那些,海龙王要真想收拾那两个人,就不会让他们活到我们登岛了!这次飓风有些大,不好捱过去啊!”
  袁逸尘看着波涛起伏的海浪,又抬头看了看风帆:“我们这样跟不上宝船,让兄弟们用船橹加速吧!”
  赵世瑜点了点头,传令加速。
  船舱高处,深处了一根根船橹,伸入海水之中,船橹整齐划一地摇动着,大福船不断冲破海浪,向前挺近!
  “抛锚!”
  郑和喊道。
  张玉等军士大声传话:“抛锚!”
  二百余军士摇动着绞盘,将巨大的铁锚丢向大海,噗通,水花飞起一丈多高,铁锚卷动着铁链与绳索不断下坠。
  “海深,不着锚!”
  军士看着铁锚已下到底,而宝船依旧没有半点稳固,在狂风中时不时偏向东面。
  “张玉,让其他船只快速集结!我来掌舵!”
  郑和接过船舵,眼看着狂风暴雨迎面劈打过来,向右转动船舵,船尾的舵叶向左转动,在水流与风力的驱动下,船头向右转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5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0/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