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百业侧过身,一脸严肃地问:“有没有一种可能将安南收回大明?”
渠宝瞪大眼,惊愕至极。
收回?
有这个可能吗?
常百业指了指东面:“朝廷设置市舶司,海上的丝绸之路将再现于我大明朝,南洋贸易将会成为常态。可南洋距离大明毕竟路远,眼下只依靠占城港来作为补给中转,却不能依靠占城作为货物中转,若大明拿下安南,完全可以在交趾洋中寻建新的大型港口,作为远航商船的货物中转与补给之地。”
渠宝吞咽了下口水:“如果这里的百姓不答应呢?”
常百业抬头看向多邦城外,轻轻说:“不答应?就多造几个京观出来……”
渠宝脸色变得有些苍白。
远处的京观在风中呜咽,阴风阵阵,就连天气,都似乎冷了起来。
张辅并没有停下脚步,夺下多邦城的第二天就下达了夺取东都升龙城的命令,留兵五万镇守多邦,亲率大军沿洮江而下,将沿途安南设置的、早已是空无一人的营寨、栅栏焚毁殆尽,直杀到升龙城外。
升龙城远不如多邦城坚固,虽然有条石,但城墙主要还是黏土与栅栏结合所打造的,城也不高,一丈多点,爬城都简单。
张辅原以为这里会有一批军士抵抗,可不成想升龙城守军根本就没有抵抗的意志,一看明军攻城,转身就开始跑路,大军几乎兵不血刃占领了安南东都!
军士蜂拥而入,控制了城内所有王公贵族的府邸,包括胡季犛与陈朝时期的行宫,铁铉安排人通知商人进驻升龙城,属于商人的狂欢时刻到了。
大大小小的商户多达八百余家,光是掌柜就超出了两千人,后面还跟着无数的伙计,看那队伍,至少超出了一万五千人。
张辅站在城墙上看着入城的商队,不由暗暗咂舌,这群人怎么看怎么像一群强盗啊,而且达到了万人规模,这也实在太恐怖了。
铁铉倒没什么介意之处,商人此番前来,多是牛车、驴车,有些讲究的,甚至弄来了挽马来拉货,没条件的,也都是人推车,来时自备粮食,不取军粮。
反正朝廷将安南的财富都卖掉了,人家来多少人搬家,那是他们自己的事,只要遵纪守法,不滋扰百姓就行。
“如此搜刮安南财富,他日治理安南岂不是掣肘?”
韩观走了过来,看着庞大的商队有些厌恶。
铁铉哈哈一笑,不以为意:“安南治理的根本可不在这里的王公贵族,根基在百姓。这些臣服于胡氏父子的人,都需要送回京师,想要回到这里,怕是不太可能。”
张辅点了点头:“只要百姓有饭吃,就不会理睬谁来管事。现在杀戮多一点,搜刮多一点,也是为了日后统治,免得有人生出野心,再来造反。”
沐晟步步生风,道:“多邦城破,升龙城破,胡氏父子经营的大虞国防线已彻底崩溃,我们想要这一块地,就不能太过分了啊。”
张辅微微摇头:“不破不立,想要彻底控制这里,就需要清理掉一批王公贵族,然后扶持一批可靠的人手,这些人不打算与我大明合作,那就请他们离开这里的好。”
铁铉赞同张辅的看法:“这里的贵族已经习惯了享受与压榨,也享受过了权势,让他们留在这里,迟早会生乱子。杀一批,送一批,培植一批,过个十年,这里就可以完全由大明与亲明越人来管理。”
沐晟、韩观对视了一眼,见张辅与铁铉意见统一,便不再纠缠此事。
“有一件麻烦事。”
沐晟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张辅等人看向沐晟,都有些疑惑。
眼下大虞国防线彻底崩溃,明军已成秋风扫落叶之势,还能有什么麻烦事?
沐晟认真地说:“安南陈氏王族虽然灭绝了,但陈氏宗亲并没有完全死绝。我收到消息,陈氏陈简定、陈季扩就在长安州,若留着他们,怕会生出后患。”
“长安州吗?”
张辅想了下舆图,长安州在升龙城的南面,中间还隔着两个州,其处在清化北面,是明军进军清化的必经之路。
铁铉皱眉说:“若这两人安分守己,主动臣服,倒可饶他们不死……”
张辅摆了摆手,打断了铁铉:“斩草不除根,必有祸患。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安南回归大明,留陈氏宗亲活着,怕是不妥。”
铁铉摇头:“我不同意杀掉陈简定、陈季扩,我们征伐安南,打的旗号是吊民伐罪,陈氏无罪,怎么可以杀了?他日留下污名,岂不是让大明难看?”
韩观思索了下,说:“陈氏宗亲的影响力怕还是在,不妨将他们送到大明安顿吧。”
“若他们不想走呢?”
沐晟问。
张辅冷着脸说:“那就让他们去大明吧,不想走,那就斩草除根,以绝后患。所有罪名、污名,我张辅一个人担!”
铁铉有些无奈,虽然他是兵部尚书,但军队的主帅是张辅,不得不考虑他的意见与看法。
一行人商量着走向城墙,看着商人不断进出各府,搬家拉货的姿态令人很是羡慕。
张辅看着一个掌柜站正在梯子上,准备将一户人家的匾额给摘下来,不由皱眉道:“一块匾额,不至于你们下手吧?”
王掌柜回头一看是张辅等人,连忙下来行礼:“张大帅有所不知,这匾额看似寻常,实则是紫檀木啊,而且我专门看了,年头少说也有二百年,只要弄回京师,少不了这个数。”
张辅看着王掌柜伸出一把手,点了点头,这不是五十两,是五百两,人家能卖钱,那就随便吧。那么多钱,值得运回去。
“那这个破陶瓷又是作甚?”
沐晟看了看门口放着的一个陶瓷。
王掌柜呵呵笑了起来:“这可不是一般的陶瓷,若老朽没有看错,怕是隋朝时期邢窑烧制,可谓是精品。”
“呵,邢窑啊,了不得的宝贝。”
张辅还是听说过邢窑的,它从出现,结束了青瓷为主的陶瓷时代,以烧制白色陶瓷著称,与越窑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的格局,唐三彩的出现,就是邢窑打下的基础。
看着商人搬着三尺高的珊瑚出来,沐晟有些眼红了,铁铉也有些不是滋味,这玩意弄到京师,没个几千两看一眼都没门,可惜啊,都落到了商人手中。
渠宝从一个大户家中搜刮出了几屋子的香料,眼神都看直了,马上让伙计装走,这玩意好啊,弄回去啥时候都值钱,最关键的是能放。
常百业抱着半截木头不撒手,这可是老沉香木啊,乖乖,五十斤,至少五十斤,沉香木作为众香之首,在大明可是极为珍贵的宝贝,一定要抱回去,有了这半根木头,做香道卖给和尚、道士,准能赚个钵满盆满……
升龙城啊,果是不凡!
无数商人瓜分着贵族的财产,甚至有些人已经拆房子了,据说房梁木很珍贵。一些1器物也被打包丢到了车上,无数伙计忙碌来忙碌去,不知疲倦。
发财了。
发财了。
众多掌柜笑不合嘴,满心欢喜,稍微盘算下,只半日搜刮所得,已价值万两,如此生意,焉有赔本的可能?晋商的眼光是对的啊,常百业此人虽然年轻,却有眼光,看来以后需要多多与晋商打交道了。
第六百六十六章 换个酒馆喝酒(二更)
安南,清化。
胡季犛颤抖了,胡汉苍脸色苍白。
多邦城耗费了安南大半国力,动员民力数十万,三十几万精锐,竟然没有抵达住明军一日!
多邦城没了,东都也没了。
胡季犛没有耗费心力去营修东都,而是专注于多邦城,原因是因为有多邦城在,东都就是安全的。多邦城位于河道上游,任何想要越过多邦城直接进攻升龙城的敌人,都将面临升龙城与援军的两线进攻。
想要取东都,必先取多邦。
可现在,所有心血都没了!
胡季犛无法想象明军的强大,范元瑰那样的武将竟然会失败得如此彻底,那自己还有什么能阻挡明军?
“父皇,我们还能战!”
胡汉苍不甘心失败,咬牙喊道。
胡季犛看着胡汉苍,悲戚地问:“怎么战?”
胡汉苍咬了咬牙:“我们手中还有二十万军队,只要守住长安州,明军就休想进入清化!”
胡季犛哀叹了一口气。
多邦城里的守军是主力部队,也是胡季犛对抗明军的最大依仗,主力都打没了,还怎么打?
是,眼下在清化是有二十万兵力,甚至连同其他州县,能动员五十万兵力,可谁还愿意和明军对抗?
一些地方不等明军来,已经投降去迎接明军了!
军心没了,民心没了,仗还怎么打?
可不打又不行,胡季犛很清楚,明军兴师动众,不把自己抓走或干掉是不会罢休的,为了自己的命,怎么都不能认输!
“打,调动所有军队,在长安州与明军决战!”
胡季犛下令。
“太上皇,皇上,大事不好。”
大臣黄晦卿匆匆跑入宫殿,一脸惊惶。
胡季犛皱眉,呵斥:“何事如何慌张?”
黄晦卿不安地喊道:“太上皇,明军已发兵长安州,陈氏宗亲陈简定、陈季扩带人起兵,大将陈德已投降明军!”
“什么?”
胡季犛豁然站了起来,瞬间感觉眼前一黑,整个人失去了意识。
“父皇!”
胡汉苍连忙上前搀扶,又是传唤太医。
等胡季犛幽幽醒来,已有些木然,叹了一口气,说:“集结所有兵力,在清化决战吧。”
胡汉苍连连点头:“父皇放心,哪怕是亲自上阵,我也会守住清化。”
胡季犛欣慰地点了点头,然后看向黄晦卿:“你们负责稳住民心,宣传明军杀降与京观之事,告诉他们,明军来了,谁都活不成,只有与我们一道抵抗明军,才有活路!”
“遵旨。”
黄晦卿知道这是个谎言,但没办法,眼下真的是无路可走了。
“传黎华元、胡宣、胡历。”
胡季犛对黄晦卿摆了摆手,让其退下,然后传达了旨意。
黄晦卿走出皇宫,抬头看着阴郁的天空,心头发慌,明军太强大了,强大到超出想象的地步,谁能想三十几万精锐,竟一日折损?
眼下各地州县闻风而降,纷纷迎接明军,连抵抗的心思都没有!而负责进攻清化的,还是韩观率领的精锐,东都与西都之间的距离不过二百六十里,明军快速行军,若无阻挡的话,不用四日就会抵达西都清化!
大虞国,没了……
黄晦卿知道没希望了,真的没希望了,哪怕是调动大军阻挡住韩观又如何,明军强大的火器与彪横的军士,一样会撕开所有防线!
而西都清化的防御,连升龙城都不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