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446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马哈木心头一颤。
  哈什哈确实如此,他现在能容人,只是因为绰罗斯部不好一口吞下去,可一旦他赢得更高的声望,得到更多部落的拥护与支持,他绝不会允许绰罗斯部继续存在。
  原因很简单,因为马哈木是上一任大汗的女婿,而且,马哈木还有了儿子,而这个孩子,可是大汗的外孙,其身上流淌的血脉,虽然比不上妣吉的儿子,可毕竟是一个大的威胁。
  面对威胁,心胸狭窄的哈什哈一定不会允许马哈木活下去。
  胡濙抓住了这一点,侃侃而谈:“哈什哈身边的妣吉,可是杀害你父亲的凶手。她如今成为了哈什哈的枕边人,真的会容许绰罗斯部壮大,给自己威胁吗?”
  马哈木脸色有些难看,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胡濙轻松一笑,转而说道:“不过依我看,哈什哈东征是不可能成功的,无论他是想谋求鞑靼、朵颜卫,还是想要谋求大宁与辽东,都不可能成功,他会带着失败与耻辱回来。”
  马哈木微微摇头,自信地说道:“哈什哈带走了瓦剌五万精锐,压制鞑靼与朵颜卫不成问题,失败,呵,你怕是不知道他的战斗力有多强。”
  胡濙问道:“哈什哈的战斗力强,就意味着一定会成功吗?战争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演武场,而是集智慧、谋略、军心、天时、地利为一体的斗兽场,残酷的是每个人都想活下去,注定有人要死。何况,这世上没有什么常胜将军。”
  马哈木没有争执,而是道:“退一万步,哈什哈出兵失利,回来重整旗鼓就是。”
  胡濙摆了摆手,说道:“若哈什哈达到目的回来,你尚且还有一线生机。可若是他输了回来,那你就彻底没活路了……”
  马哈木无语了,这都什么逻辑,哈什哈都失败了,凭什么来收拾自己?
  胡濙看着不屑的马哈木,只说了一句话:“人都是要脸的啊。”
  马哈木瞬间想通,心头的不安越来越重。
  没错,人都是要脸的,哈什哈不仅要脸,还需要很大一张脸,如果他东征失败了,带着残兵败将回来,那他就丢尽了颜面。
  被人戳脊梁骨说某某做事垃圾,实在太丢脸时,某某通常都会翻脸,然后引发斗殴之类的体育活动。
  但某某往往是一对一,最多一对二三。
  可哈什哈不一样,他是元朝丞相,手里捏着大汗,被人说丢脸的时候,肯定会带一群人找场子的,而最能长脸,最能重振他雄风,证明他是当之无愧的强者的,那就是打败并吃掉绰罗斯部。
  只有这一个选择。
  其他的瓦剌部落,哪怕是被哈什哈踩踏千百次,也不长脸……
  马哈木后槽牙有点疼,这都什么事,他丢脸,自己送命?他有脸,自己还送命?感情这个世界没自己的活路了啊……
  胡濙看着脸色越发难看的马哈木,缓缓说道:“所以,现在是你变得强势起来的时候了。老虎不会忌惮野狼,但会忌惮和自己一样强大的猛虎,你越强大,则越安全。”
  马哈木用锐利的目光看着胡濙,道:“你不认为,越强大,死得越快吗?”
  表现的强大,就意味着分庭抗礼,斗争迟早会激化,到时候自己与哈什哈之间就彻底没有了转圜的余地。
  胡濙低声道:“扮猪久了,可就真的被人看成猪了。你要知道,蒙古各部落,可不会选择投靠一头猪,恰恰相反,他们都喜欢杀猪。”
  马哈木很想说草原上不养猪,自己也不吃猪肉。但胡濙的比喻确实点醒了自己,蛰伏起力量来是一件好事,不容易被打压。
  可现在的局势,已经不容再继续蛰伏下去。
  如果草原各部落都将自己当成很好欺负的羔羊,哪怕他们与哈什哈有仇恨,也不会向自己靠拢,也不会站出来声援与支持自己。
  羔羊的命运,就是被杀掉吃,不可能成为猛虎或雄鹰,令草原臣服。
  是时候争取其他部落的力量了!
  马哈木起身,郑重地对胡濙问道:“大明想要什么?”
  胡濙脸上浮现出了一抹笑意,起身道:“和平。”
  没错,就是和平。
  这是胡濙的期待,也是胡濙想要的结果。
  无论瓦剌内部怎么斗,谁杀了谁爹,干掉了谁的儿子,抢了谁家老婆,都别到明朝地盘里发泄去。
  大明的百姓已经受过多年战乱的苦难,就让他们和平的生活一段时间吧。
  马哈木对胡濙道:“他日我若掌控瓦剌,就给大明和平,但前提是允许我们通商入贡!”
  胡濙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这是礼部的事,我不是礼部的官员,可不敢与你保证什么,但我可以将你的话带给朝廷。”
  马哈木哈哈大笑起来,道:“你这个人很是圆滑,不好对付啊,你可千万不要进入礼部,我不想与你再打交道。”
  胡濙想了想,说道:“这是皇上的事……”
  马哈木被胡濙打败了,连忙摆手,道:“你还是赶紧回去吧,再不走,我怕忍不住留下你。”
  胡濙行了个礼,走了两步,又转身道:“千万不要有恢复元廷的念想,那只能葬送整个蒙古族群。这是我给你的忠告。”
  马哈木看着离去的胡濙,嘴角抽动了下,终没有下令将胡濙拉过来砍上几刀。
  恢复元廷?
  马哈木摇了摇头,那是终极的目标,自己面前可是有两座高山,一座上叫哈什哈,一座山叫阿鲁台,不把这两个山头征服了,谈什么恢复元廷?
  胡濙离开了马哈木的军营,头也不回的纵马飞奔,朝着大同而去。
  人家唇枪舌战不见刀兵,自己可差点被刀兵割了脑袋。若不是自己胆子大,脸皮黑,加上洞察人心的本事,今晚就要交代在这里了。
  好在马哈木被说动了,他将不再是一头猪,而是一头老虎。
  哦,忘记告诉他了,汉人有句话:一山不容二虎。
  罢了,就这样吧。
  胡濙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接近大同城门的时候,马哈木收到了一份紧急军情,情报的内容简单扼要:
  哈什哈已联合鞑靼、朵颜卫,图谋大宁与辽东,大战将起。
  马哈木眯着眼看着情报,这份情报的日期是七日之前的,鬼知道现在的哈什哈什么情况了。
  不过看胡濙的态度,他似乎对辽东与大宁丝毫不紧张,莫不是那里会有什么变故不成?
  马哈木当即下令:“派人向东巡视,一旦发现落单骑兵,抓来问话。”


第五百三十二章 老子是燕王(一更)
  呼伦湖。
  阿鲁台抬起手,下令将抓获的瓦剌俘虏拖出去杀了,然后看向也孙台、马儿哈咱,一脸凝重地说道:“听到了吧?打败哈什哈的是宁王,这个人已经穿过了哈剌温山,而我们却一无所知!”
  也孙台一阵阵后怕,脸色有些苍白,道:“为何我们一点动静都没收到?”
  马儿哈咱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点出了问题:“这段时间我们都在提防哈什哈,集合了大量兵力,对哈剌温山的动静侦察不足。”
  阿鲁台点了点头,自然是有这方面的原因,但哈剌温山南北两千余里,鞑靼就算是有心,也无法完全把握明军动态。
  “无论如何,明廷已参与进来,我们不能不小心应对,自今日起,将巡哨撒出去,至少要百里之外,以防不测!”
  阿鲁台的目光满是不可违背的坚决。
  马儿哈咱与也孙台没有反对,这件事关乎全族生死,没有人敢大意。
  毕竟,来的人是宁王,大明极为凶恶的一代藩王。
  无名山丘。
  朱棣端坐于马背之上,抬头看着天上的峨眉月,对一旁的平安、瞿能等人笑道:“唐时李白有诗句,‘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眼下又是峨眉月,岂不是到了我等扬名之时?”
  平安咧嘴一笑,看着那弯月,附和着:“那就看谁的刀快,拔得头筹吧!”
  瞿能驱马上前,毫不退让:“军功难得,既然出关一次,大家不捞个够本怎么行。愿诸位齐心,杀尽胡虏,觅个封侯!”
  陈挥眼神一热,弯腰探身,抓了抓挂在马鞍旁的长枪,又安心地端直身子,开口道:“血洒疆场是英雄,马革裹尸皆丈夫!不想被人唾弃,那就拼吧!”
  朱棣看着斗志高昂的将士,满是欣慰地点了点头,展开手中的马鞭,道:“杀敌报国,就在此刻!”
  马匹一跃而下,五千余骑兵跟上。
  冲出十余里,就看到了死在地上的巡哨,不是弓弩射杀,就是飞镖刺杀,亦或是被利刃直接刺穿了胸膛。
  瞿能看向平安,道:“这就是你所说的潜隐之术?”
  平安哈哈大笑,得意地看着远处蠕动的草皮,一个个身影浮现出来,偏头道:“这算什么,听说京军之中专门设置了一个考核项目,叫做什么伪装,就连指挥史,千户,百户,都得去国子监学习。燕王说过,京军伪装最强者,当属安全局总部,作石如石,作树如树,站你身旁,毫无察觉!”
  瞿能打了个哆嗦。
  这伪装也太逆天了吧,想想,自己正在欣赏几棵树,结果里面就有一个人在欣赏着自己,若是人家伸伸手,那么短的距离岂不是……
  “草原之上,只需身覆草皮衣,趴在地上,一眼看去谁都看不到啊,说到底还是占了点便宜。”
  陈挥喊道。
  平安连连点头,这倒是真的,不管草原绿了还是黄了,只要军士穿着一样颜色的草衣,任谁在远处都看不出端倪,除非十分接近,可接近了,哪里还有他们的活路……
  朱棣瞥了一眼地上的尸体,还有远处残落的三根箭,道:“还是做得不够出色啊,明显有射空的时候,万一有人逃走报讯,我们就无法做到突袭。这要在京师,连入侦察兵的资格都没有。”
  “侦察兵,那是什么?”
  平安问道。
  朱棣看向远处,道:“是皇上亲自设置的一个兵种,让本王说就是斥候,但侦察兵远比寻常斥候要强,一个侦察兵,可敌二十斥候。”
  “不会吧?”
  陈挥有些震惊。
  要知道斥候在明军中也是厉害的存在,这些人承担的任务可不只是侦察敌情,还负责打探各类消息,比如哪里有水草,哪里适合安营扎寨,哪里适合打伏击,有时候甚至还会当工程兵,遇山开路,遇水搭桥。
  解决敌人岗哨,刺杀对方首领,也是斥候的主要任务,只不过这种机会往往不多,执行难度也太大,成功的案例实在是太少。
  但谁都不能否认斥候的战斗力,这群人身法灵活,耐力很强,即善奔跑,又善骑射。
  说一个侦察兵能打二十个斥候,陈挥不信。
  朱棣嘴角微微一动,一股风吹了过来,也懒得解释了。
  早在京师训练三大营的时候,朱允炆就以安全局为侦察兵,让朱棣选择二百斥候,然后丢到密林里面看看结果。
  结果让朱棣惊恐不已,只五日时间,二百斥候都被挂上了死人牌,而从森林里走出来的侦察兵,只有区区十个人!
  按照朱允炆的说法,斥候需要转化为侦察兵,不止要做到极致的伪装,学会一击必杀的无声杀人技,还需要掌握知识,比如什么光线下,躲藏在什么位置最安全,比如绘制地图,比如了解植物与动物特性,比如要有成为石头一动不动的耐心……
  朱棣不知道现在京师有多少侦察兵了,但自己离开京师的时候不过才五百人,当然,没有计算安全局那群编制外的变态。
  虽然北平的军士做不到京师侦察兵那种程度,但毕竟这里是草原,伪装与猎杀并不难。
  路打开了。
  朱棣率领军队,穿过了阿鲁台等人认为不可能穿过的巡哨区,接近了呼伦湖,看着远处静谧的营寨,纵马奔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4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6/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