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266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茹瑺的声音冰冷,让其他使臣不由一颤。
  没想到安南是如此生猛,竟然敢主动招惹大明!
  朝-鲜使臣偰长寿与金乙祥看向朱允炆,通过这件事的观察,可以看清楚一个帝王的处事风格,他会选择朱元璋一样的“怀柔”手段吗?
  朱允炆看向茹瑺,缓缓说道:“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使,我大明泱泱大国,如何能坏了规矩?既然安南使臣来了,那就好好招待吧。”
  “皇上!”
  茹瑺着急地喊道。
  朱允炆抬手,止住了茹瑺的话,看着胡利平,道:“朕希望你回去之后告诉胡季犛,若不乖乖听话,那朕就想办法让他永远听话。”
  “嘶!”
  一群使臣深吸冷气。
  永远听话……
  只有死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看来这位少年天子,颇有雄才大略,也不畏征伐战事。
  若是日后招惹了大明,恐怕是没什么好果子吃。
  占城使臣古越杉源一脸喜色,大明皇帝当着众使臣的面,呵斥安南,并下了通牒,安南想来会收敛一些。
  朱允炆停顿了下,继续说道:“在你回去途中,相信会听到思明府重新回到大明手中的消息,若是胡杜活着跑回了安南,你也告诉他一句,朕要一个人死,他就不能活。”
  胡利平面色苍白,听朱允炆的意思,他这是已经下令广西出兵夺回思明府失地了!
  不过还好!
  胡利平并没有担心太多,广西出兵夺回思明府一些地盘,可不容易。就算是他们真的赢了,只靠着那几万兵,根本无法深入安南作战。
  而自己一路上走来,四处打听消息,从未听闻明廷大军南下的消息,说明大明没有对安南大规模用兵的打算。
  自己的使命并不是来进贡的,而是来探听虚实的。
  只是让自己意外的是,大明皇帝竟然亲自下场威胁人了……
  “还留在这里做什么?走吧!”
  茹瑺逐客。
  胡利平无奈之下,只好带人与东西灰溜溜地离开了皇宫,为了避免出意外,他们甚至都没停留,奉天殿的宴会还没结束,他们已经打包好行李,离开京城。
  奉天殿中,一干人觥筹交错,气氛热烈。
  朝-鲜使臣偰长寿不出预料地提出了册封请求,朱允炆经过认真考虑,决定暂不册封李芳果为朝-鲜国王,却安排礼部在回赐之物中,加入了一些王室器物。
  对于朝-鲜内部的斗争,朱允炆是有顾虑的。
  现在的朝-鲜国内,李芳果占据优势,可是李成桂依旧有着强大的影响力,而且李成桂还有其他儿子,鬼知道李芳果能活多久。
  万一这边册封了李芳果,改天又冒出来一个,那后来者恐怕是不会高兴的。
  在局势没有明朗之前,朱允炆打算再看一看。
  “朕听闻朝-鲜南部也出现了倭患,可否严重?”
  朱允炆询问道。
  偰长寿哀叹一声,连忙道:“回大明皇帝,倭患日益严重,已成大患,但靖安君李芳远已带兵去讨伐。”
  朱允炆清楚,受大明对倭人政策影响,很多倭人根本无法进入大明,而被赶走的这些人,不是葬身大海,便是另谋出路。
  而另外的路,最近的就是朝-鲜。
  不过现在的朝-鲜也不好欺负,还是有些实力。
  “若是朝-鲜不能独自应倭寇,大明可动用水师帮助朝-鲜以平定祸乱。”
  朱允炆严肃地说道。
  偰长寿与金乙祥惊喜不已,连连感谢。
  虽然朝-鲜未必需要大明帮忙,但大明皇帝的这个表态却是极为珍贵的。
  君不见占城被安南欺负了好多年,使臣来了一拨又一拨,大明也从未爽快答应出兵。
  东北不容有失。
  这是朱允炆的逻辑,至于夹杂了多少个人情感,那就不太好说了。
  时间终于来到了建文二年。
  元旦!
  朱允炆接受后宫、百官拜贺,一套礼仪下来,已至中午,待忙完这些事宜之后,朱允炆便回到后宫,享受着最后的几日清闲。
  正月初四,大明国庆!
  朱允炆携皇后马恩慧等,登临南京城城墙,与万民同庆。
  正月十五日,莫愁湖。
  朱允炆一如往年,登台演说,文工团也正是在这一晚,一轮明月之下,将《白蛇传》搬上了舞台,再度引起京师轰动。
  随着对戏曲文化的了解,朱允炆才发现,原来戏曲作为“国粹”,在古代备受喜爱与追捧,绝非偶然。
  古代百姓热衷于戏曲,可以说这是他们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
  无论是富家子弟,还是寻常百姓,都对这种传统艺术有着极高的兴趣。
  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
  经久不衰,日益隆盛,这就是戏曲!
  若是朱允炆告诉马恩慧,戏曲这东西会濒临失传,唱戏的会越来越少,她一定是不会相信的,甚至是会鄙视自己的。
  要知道戏曲丰富多彩,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如此好看的东西,怎么可能会失传?
  朱允炆也纳闷,按理说,戏曲集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等艺术,一张票足以看好几样东西,为啥就衰落了……
  站在大明眺望未来,不得不说一句,戏曲的衰落是文化的悲哀。相对于那些口水的歌曲,PPT式的电影,戏曲始终都有着浓厚的底蕴。
  虽然此时还没形成京剧等剧种,但并不妨碍百姓看戏。
  顾三审匆匆走至朱允炆身旁,低声禀告道:“皇上,最新消息,郑和的船队已经抵达太仓州浏家港,在那里卸货换船之后,便会抵达返回京师。”
  朱允炆满意地点了点头,看着台上慕容景儿扮演的白素贞,击掌道:“郑和先前来报,梁道明身体有些不太好,安排太医院差人去接下,若梁道明身体不适宜奔波,调养一段时间再入京也可。”
  顾三审领命而去。
  广西,思明府。
  明月高悬,照入了苍林万万。
  韩观拨开了半人高的草丛,对一旁的影子冷冷问道:“张辅为何还没有发起进攻?”


第三百二十章 月夜提人头,掌灯看血流
  永平寨,三里外密林。
  原巡检岑浩看着天空一轮明月,愁容满面,找到千户黄桂质问道:“张辅到底是何许人?为何要选在今日进攻?他到底懂不懂兵法?”
  黄桂默不作声,自己只是千户。
  岑浩咬牙切齿,道:“既然你们不敢提,那我亲自去找他!”
  “不用了,我在这里!”
  张辅面额宽阔,眉如重墨,一双柳叶眼透着阴冷的光,令人望之生畏。
  “参见指挥大人。”
  千户黄桂、潘成、王远兴,巡检岑浩等人连忙行礼。
  张辅冷漠地走了过来,坐在了树墩之上,看着岑浩,道:“你质疑我的用兵之法?”
  岑浩面色一白。
  张辅接任广西南宁卫指挥虽是不久,但他在广西的名声却不小,尤其是对于地方卫所而言。
  广西气候恶劣,山高路险,瘴病较重,历来是发配官员的地方。
  南宁卫前指挥许威见张辅只带了几个随从来,以为是在朝廷里混不下去,被流放到广西劳改的,根本就不交出兵权。
  张辅也不介意,笑呵呵地在南宁卫里转悠,不是和军士吹吹牛,就是去几个千户家里蹭顿饭,拉拉关系。
  就在许威认为张辅没有任何威胁的时候,在一次宴会之上,当着一干千户、百户的面,张辅突然发难,抽刀直接砍了许威的人头,然后拿出了圣旨,历数许威罪状,并警告所有人,不服从的,就是对抗朝廷,对抗朝廷,那就是找死。
  在许威血淋漓的人头面前,千户、百户等纷纷臣服。
  张辅抄了许威的家,将收上来的所有财物,分给了南宁卫所有军士,并抓了两个千户,以贪墨军饷、欺压士卒、疏于训管等罪状,于全卫之前抽了三十鞭子。
  一时之间,南宁卫军纪肃然,令行禁止。
  面对一个敢亲自砍人脑袋,还坐在脑袋旁边大口吃饭的家伙,岑浩有些胆怯,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既是指挥大人选择偷袭,为何不选在天黑之时?当下乃是元宵之夜,明月之下,偷袭有何意义?一旦惊动了永平寨守军,仰攻之下,岂不是损失惨重?”
  张辅冷呵呵地抬起头,看向天空明月,一片乌云缓缓遮蔽而来,月光暗淡了下去,缓缓说道:“月夜提人头,掌灯看血流,这是一件雅事。”
  雅,雅事?
  岑浩打了个哆嗦,这个家伙选择元宵之夜,只是为了附庸风雅?
  “可是大人下了军令状,今夜破永平寨!若是……”
  岑浩提醒道。
  张辅摆了摆手,将目光转向千户黄桂,问道:“马匹都可准备好了?”
  黄桂肃然道:“已依照大人安排,准备妥当!”
  张辅肃然地点了点头,召集所有千户、百户、总旗,冷厉地说道:“永平寨处在山上,进山之路只有一条狭窄山道,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安南大军拿下永平寨,填进去五百余性命便是因此!若是选择强攻,我们必会损失惨重。”
  “所以,夜袭是我们唯一的机会!至于为何选在元宵之夜,是因为安南与我大明风俗相似,探子回报,永平寨今夜灯火通明,划酒之声四起,今夜必疏于防备。山里的老人也说了,前半夜月明星稀,后半夜便是乌云遮蔽,天色昏暗。”
  “由此,我们便需等到后半夜,一是以逸待劳,二是待山上之人疲倦入睡,突然袭击。现在我安排作战任务!王远兴,你带二百伸手矫健的兄弟,用打造出来的铁钩,从后山陡峭处登山!黄桂,你带八百人冲寨,以最快速度杀上山!”
  “一旦永平寨出现动静,虎山岭的安南军队必会下山救援,潘成,你带一千人,埋伏于虎山岭一侧,等其下山之后,切断其退路,以巨石、火铳、弓弩,长枪灭杀其人马!记得抓几个活口送过来!我要一举端掉虎山岭!都清楚了吗?!”
  张辅威严的声音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震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2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6/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