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众人看着郁新的气势,不由向后退两步。
久居高位,其势也威。
郁新冷冷看着众人,厉声道:“如今百姓受灾,你等不思放粮救民,竟想借灾之名,图谋造反!我看你们是不想活了!”
“哈哈,我们反的就是大明!愣着做什么,给我绑起来!”
众人上前。
镇抚司汤不平刚想拔刀,却被人用刀叉逼住,便喊道:“我也是朝廷大官。”
“一起绑了,天一亮,点莲花,迎光明!”
吴远眼中一喜,连忙下令。
邱大来见两人被抓,不由放松下来,上前踢了郁新与汤不平两脚,恶狠狠地说道:“想吃粮,我呸!你们这些恶世之人,不配吃红阳之物!”
汤不平阴冷地看着邱大来,如同看一个死人。
“吴老,黄子澄、景清、毛泰亨等人都不在这里,接下来如何办?”
邱大来发泄完之后,请示道。
“定远城已封,他们是跑不出去的。既然事情已成定局,那便安排人取出粮食,让我们救世,让这群人成为我们的兄弟姐妹吧。”
吴远一脸地笑意。
事情比想象中的还要顺利,无路是难民,还是官员,他们连反抗的力气与勇气都没有。
这世界的风,是弥勒的笑。
瞿佑收到了吴远、九月的汇报,定远城轻松拿下,县衙更是毫无抵抗,一切都进行得极为顺利。
郁新被抓,这便是自己最大的收获。
至于黄子澄、景清等人,一定是畏惧躲了起来,只要收拢了这一批难民,挨家挨户搜寻,抓他们出来并不难。
如今,大局已定!
瞿佑放心地走出庭院,在十余人的护卫之下,抵达了县衙门外,冷冷地看着绑在柱子上的郁新、汤不平,柱子一旁,已堆放起木柴。
“郁阁老,好久不见。”
瞿佑轻轻说道。
郁新抬起头,看着瞿佑,瞳孔微微一凝,吃惊地说道:“古今先生竟然是你?瞿佑,瞿宗吉!”
瞿佑哈哈笑了起来,笑中满是快意。
郁新挣扎着,看着眼前白衣白帽的瞿佑,恨得咬牙切齿。
十年之前,瞿佑还是国子监助教,但其文风过于绮艳露骨,惹了不少是非,最终被国子监祭酒宋讷打了一顿,赶了出去。
郁新在国子监见过瞿佑,虽是多年未见,但其面貌依旧,郁新还是一眼认了出来。
“古今先生?呵呵,我可不配这个称号。如今你为鱼肉,我为刀俎,我奉劝你一句,不想死,便弃暗投明,归顺于我。”
瞿佑招揽道。
郁新哈哈笑了起来,道:“弃暗投明?我本就是大明之人,何须再投明?你想要烧死我容易,可你不要忘记了,定远城还有我不少护卫!”
“他们已经跑了。”
瞿佑鄙视地看着郁新,道:“大明军士如此不堪一击,只一点动-乱,便蜂拥而逃。如此大明,不得人心,唯有我等身负白莲,供奉弥勒之人,才可真正享受光明,沐浴红阳之光。”
“白莲,弥勒?!白莲教!你加入了白莲教!”
郁新在这一刻,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对手是谁。
他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教派!
如此,一切都说得通了。
“白莲池的快活,你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懂。既然你不顺从我等,那你就准备遗言吧。”
瞿佑冷冰冰地说道。
郁新颓然地低下头,道:“怪不得你能操控这定远城,只是我不明白,你若不是古今,那谁是古今?”
“哈哈,古今先生的名讳,岂是你这等宵小恶徒能听闻的?郁新,你睁大眼看着吧,在天亮一缕光时,你会看到百姓都站在了我身后,成为红阳的力量,杀了你们,我们还要夺取滁州,杀到南京!”
瞿佑面带疯狂之色地喊道。
远处,白莲教徒搬出了一袋袋粮食,支起了大锅开始煮粥,有人赶着难民站起来排队,然后高声喊道:“身入白莲,成我兄弟,守望相助,饱暖极乐……”
李老三与李九将棍子当作拐杖,排在队伍之中。
李九低声道:“老班头,他们都把粮食送来了,我们什么时候……”
李老三瞪了一眼李九,道:“吃饱了再算账,先后都分不清楚?”
“可我们要吃了,岂不是成了白莲教的人了?”
李九担忧地问道。
“呸,这说不得就是粮仓里的赈灾粮,吃朝廷的米,跟他们何干?”
“可他们还给白帽子?”
“我们死了那么多人,戴个白帽子哭丧不正合适?”
李老三看向大锅,肚子咕噜地叫了起来。
瞿佑看着越来越多的难民头戴白帽,手捧粥碗,脸上的笑意更浓了,转身对郁新道:“朱元璋本是白莲教徒,却背叛教义,禁断白莲,这江山,配不上‘明’字!”
第一百九十五章 白莲教(二更)
朱元璋是白莲教徒?
郁新没有否认,这是事实。
说起白莲教,必须从佛教开始谈起。
自东汉明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
古人对于这种“舶来品”从来都不是全盘接收的“拿来主义”,而是喜欢加入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佛教先后出现了天台、华严、净土、禅宗、密宗等“中国化”宗派。
佛教主张中的“净土”,指的是不存在“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污染的清净世界,即人们经常说的西方极乐世界。
西方极乐世界,还有一个名字:阿弥陀佛净土。
净土宗认为,只要你有事没事,嘴里经常念叨“阿弥陀佛”,以后死了,也可以住在极乐世界。
张嘴念四个字,这就是修行了。
简单吧?
百姓也认为简单,加上种地收麦子,也不耽误嘴巴说话,所以信奉净土宗的人很多。
净土宗,为唐代长安光明寺高僧善导所创。
善导认为,净土宗虽然是自己创的,但其精神与始祖,还是东晋时期创造“白莲社”的惠远,所以,净土宗,还有另外一个名字:
莲宗!
东晋白莲社,唐代莲宗,宋代,则演变为了白莲宗,无论其叫什么名字,其都是佛教分支,在大部分朝代,都被视为正教。
佛教的发展,与封建王朝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皇上们是这样想的:
佛教宣传的是“修行说”、“往生论”,其旨在告诉百姓这辈子受苦受难,死了就解脱了。
这不正适合自己的小心思?
百姓在佛教之下,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修炼来生,那拿走他们的粮食,他们会受着,抢走他们的儿女,他们会认为这是命,要了他们的命,他们也不会反抗。
这对于朝廷而言,不是好事吗?
很多皇上拿着佛教当麻醉剂,一针一针地打在百姓身上。
白莲宗,也是麻醉剂。
可总是打麻醉剂,药效也会减弱不是?
再说了,胳膊都扎得到处是孔了,没地方扎针了,你还想扎,那多疼?
那些喊疼的人,站起来反对了,借着白莲宗的壳,生出了白莲教这个蛋,并明确了一个宗旨:
我们反对打针,哦,不,是反抗朝廷。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王则起义,打出了“弥勒佛当转世”的旗帜,估计王则胆子还不够大,只是说“弥勒佛当转世”,也就是说,还没转世。
所以,他自己是当不成弥勒佛了,干了两个月,被灭……
相对王则而言,点燃元朝起义第一把火的赵丑厮、郭菩萨就大胆多了,听听名字就知道,郭菩萨,这名字改得,不知道骗了多少人的膝盖。
郭菩萨的口号也更有野心,直接喊出了“弥勒佛当有天下”的话,那意思很清楚,这天下,都应该是弥勒佛的,至于皇上,他不配。
元代政府一看这情况,便开始搜捕镇压白莲教徒。
白莲教转入民间,隐蔽传教。
元末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起义,都是用的白莲教名义,宣传的口号是“弥莲佛降生天下当乱”,这个口号相对于“弥勒佛当有天下”更具操作性。
“弥勒佛当有天下”,只是说要打天下,占天下。
“弥莲佛降生天下当乱”,则告诉了所有人,想要得天下,占天下,那首先需要天下大乱,把元朝这个池子里的水搅浑了,才有机会摸鱼。
很多人会疑惑,朱元璋是明教的人,为什么说是白莲教徒?
很简单,因为在元末,明教与白莲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
甚至可以说,在当时,明教是白莲教的分支。
白莲教宣传的是“弥勒降生”、“明王出世”,而朱元璋的领袖韩山童,便是白莲教人,自称“明王”,韩山童挂了之后,其子韩林儿,自称“小明王”。
很多典籍,只说朱元璋是明教之人,而不提白莲教,这是不妥当的。
当然,这也与朱元璋“背叛”白莲教有关。
韩林儿被廖永忠淹死,很可能是朱元璋授意所为,杀死韩林儿,朱元璋的目的并非是单纯地干掉自己的“皇上”,还意味着朱元璋与白莲教彻底决裂。